蓝靛果忍冬丰产栽培技术
2015-04-17冯莉朱力国
冯莉,朱力国
(黑河市林业科学院,黑龙江 黑河 164300)
蓝靛果忍冬丰产栽培技术
冯莉,朱力国
(黑河市林业科学院,黑龙江 黑河 164300)
通过对蓝靛果忍冬栽培园地选择、建园、栽后管理、果实采收、运输、储藏等方面实践,总结出了一套蓝靛果忍冬丰产栽培技术。
蓝靛果忍冬;栽培技术
蓝靛果忍冬(Loniceracaerulea),别名羊奶子、黑瞎子果,属于忍冬科忍冬属多年生落叶小灌木,其果实富含花青素、多酚、有机酸、矿物质、维生素等生理活性物质,具有很高的营养保健价值,可作为加工各种食品、保健品的优质原料,还可鲜食,极具研究和开发价值。文章通过对蓝靛果忍冬10余年栽培实践,总结出了一套丰产栽培技术。
1 园地选择
选择平坦地或缓坡地栽植,要求沙壤土、壤土或沙土,具备灌溉排水条件、光照充足,pH值应为4.5~7.5。为了便于集约管理,最好选择集中连片,靠近加工点,交通方便,便于采果和运输的地块。
2 建园
2.1 小区区划
园内设立栽培小区,小区的面积一般在1~4 hm2,其形状、大小、方向都应与当地的地形、土壤条件及气候条件相适应,要与园内道路系统、排灌系统及水土保持工程的规划设计相配合。园内道路分为干道和支道,主道宽度要求4~5 m,贯穿全园;支道宽度一般3~4 m,要求能通过拖拉机。
2.2 整地
苗木栽植前土壤必须预先熟化,深翻,消灭杂草,有农药残留的土壤应撂荒2~3a。整地应在苗木定植的前一年秋季进行,采取全面整地的方式,深度25~30 cm,要求耙平,碎土,全面清除草根、石块,结合整地施入腐熟好的有机肥45 000 kghm-2,以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增加土壤养分。
2.3 苗木选择
选择正规生产单位生产的经过审定的优良品种,应同时选用2~3个花期相近或互补的品种进行栽植,或配置适宜的授粉品种,以保证正常的授粉。苗木应选择根系完好、健壮、芽眼饱满、无检疫病虫害的苗木,最好选用2~3 年生经无性繁育的扦插苗,在栽植前对苗木进行品种核对、登记、挂牌,以免造成品种混杂和栽植混乱。
2.4 栽植
2.4.1 栽植时间 苗木的定植可在春秋两季进行。春季定植一般在4月中下旬进行,当土壤解冻深度≥18 cm开始造林,造林持续时间,在适时范围内越短越好,一般最多不得超过20 d。造林顺序,一般先阳坡,后阴坡;先沙土,后黏土。秋季定植一般在9月下旬至10月中旬土壤上冻前进行。
2.4.2 栽植密度 采用穴栽,每穴1株。株行距1 m×3 m,栽植密度3 300株hm-2。
2.4.3 苗木处理 苗木应坚持“五不离水”。即圃地假植不离水、包装不离水、运苗不离水、假植不离水、植苗罐不离水。定植前应修剪过长和受机械损伤的苗根。干旱、半干旱地区造林前要采取浇足底水等人工保墒的措施。若不能立即造林,应现场立即临时假植,保持根系湿润。
2.4.4 栽植方法 穴的深度必须超过苗根的长度,取出表土和心土分别放在穴的两侧。将苗放入穴的正中,舒展苗根,先培表土,轻提、后培心土,然后踩实,浇透水,上覆2~3 cm暄土,至根迹稍高处,1穴1苗。植苗要求:栽正、踩实(压实)、不露根、不下窖、深度一般超过地径1 cm左右。风沙、干旱地区造林可适当深栽。苗木栽植后必须灌一次透水,同时在地面以上15 cm左右进行平茬。
3 栽后管理
3.1 整形修剪
在最初的5 a内基本不必修剪,只是剪掉一些受损和倒伏的枝条。5 a以上的植株,幼树以轻剪为主,老树疏去过密小枝和徒长枝,可促进植株结实。修剪时剪掉骨干枝衰老的上部,剪留到幼嫩的分枝处。修剪时期主要以夏季和秋季为主。
3.2 肥、水管理
3.3 中耕除草
中耕一般结合除草进行,在降雨、灌溉后以及土壤板结时进行,应坚持 “除早、除小、除了”的方针,深度以不伤苗木根系为度,株间宜浅,行间宜深。生产中分为有人工除草和机械除草两种方式,人工除草主要是锄头、锹等为主,主要铲除苗根附近20 cm范围内的杂草;机械除草主要是用小型拖拉机配带小型旋耕机、犁等农机具穿行行间进行翻土、松土作业。除草次数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保证地上部植株正常生长。
3.4 病虫害防治
蓝靛果忍冬具有很强的抗病虫害的能力,在栽培过程中病虫危害少,很少大面积发生。病害主要有白粉病、叶锈病,虫害主要有蚜虫和红蜘蛛,应在果实采收后,根据病虫害发生情况,及时喷施一些杀菌剂和杀虫剂进行防治,秋季落叶后,收集病叶进行集中烧毁。
4 果实采收、运输、储藏
目前以人工采收为主,当75%以上的果实达到食用成熟度时即可采收,采收可分1~2次进行,果实要轻放于小型塑料桶内,防止挤压。采收后的果实应尽快运输,冷藏保存。最好随采、随运、随贮,避免日晒雨淋。
1005-5215(2015)01-0108-01
2014-11-17
冯莉(1965-),女,山东莒县人,大学,工程师,现从事林业科研和推广工作.
S663.9
A
10.13601/j.issn.1005-5215.2015.01.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