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脑卒中患者院前急救护理路径的运用

2015-04-17冯建梅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年30期
关键词:死亡率医院护理

冯建梅

脑卒中患者院前急救护理路径的运用

冯建梅

目的探讨分析脑卒中患者院前急救中院前急救护理路径的运用效果。方法选取150例脑卒中患者资料进行分析,随机分为观察和对照组。每组75例患者,对对照组予以常规急救护理治疗,对观察组予以院前急救护理路径措施治疗。观察对比两组从拨打急救电话到被救治再到入院的专业救治时间,治疗效果,死亡率等数据。结果观察组在抢救时间低于对照组,并且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院前急救中实施院前急救护理路径能有效缩短抢救患者时间,提高治疗效果。

脑卒中;院前急救;护理路径

脑卒中通常是因患者脑血管破裂或阻塞、脑部血液循环发生异常,导致患者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由于人口老龄化的原因,我国脑卒中患者不断增加。且死亡率和致残率非常高。通常发病后6 h为该病最佳治疗时间[1],也被称为该病治疗的“黄金时间”,然而很多患者在发病时与医院的距离远,急救人员在到达现场后,需及时给予患者有效的抢救与护理工作,这就要求急救护理人员对有效而准确的急救护理方法予以熟练掌握,从而为患者提供有效的院前急救护理,为患者赢取进行入院针对性治疗的宝贵时间。过去在为脑卒中患者实施院前急救时,多是实施常规急救护理,然而常规急救护理的急救效果并不理想,限制多[2]。近几年,各医院纷纷对脑卒中患者院前急救工作中的护理干预方法予以改进,以期为患者提供最佳的急救护理干预,建立一套完善合理的院前急救护理路径。

本文对2014年1月~2014年12月院前急救的脑卒中患者病例进行分析,研究院前急救护理路径的运用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本资料

对2014年1~12月年急救中心收治的150例脑卒中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获得明确诊断;其中,缺血性脑卒中108例, 出血性脑卒中42例。男103例, 女47例, 年龄38~84岁, 平均年龄(53.56±12.37) 岁。患者自发病到呼救时间为4~200 min, 平均时间(38.79±16.30)min。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观察和对照两组。每组75人。其中对照组中男56 例,女19 例。观察组中男55例,女2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急救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脑卒中院前急救护理,在接到120急救电话后,问询患者住址和基本信息后即刻派出救护车。待急救人员到达现场后,首先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初步的快速判定和评估,而后按照评估结果采取常规救护措施,保持患者呼吸正常,建立静脉通路,把患者安全转运至医院治疗。

1.2.2 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通过急救护理路径进行院前急救护理。主要的护理措施为。医院急诊中心接到患者的紧急呼救电话后1 min内调度好救护车,调度救护车的时间尽量控制在5 min内。赶赴抢救地点时,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务必以最快速度、寻找最短路线,尽全力在最短时间内赶赴现场实施抢救工作,以免导致患者施救时间延误。救护人员在去往急救地点途中应尽量与打急救电话的患者朋友或家属取得联系,对患者发病时间详细询问,同时认真记录患者有无病史,有无对药物过敏等基本信息,保持与拨打急救电话人员沟通,通过对患者的基本发病进行简单快速的判断,指导患者家属先进行一些家庭急救措施,如冰敷或冷敷头部等。并且叮嘱患者家属不要随意搬动患者,使患者身体保持静卧的状态。在达到患者发病地点后,急救人员应立刻检测患者病情,对患者神志变化情况、瞳孔变化情况进行观察,监测患者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同时对患者的病情用格拉斯昏迷指数(GCS)进行评估,以此制订进一步抢救措施。如果患者的评估分≥8分,应即刻运送患者至医院展开相应治疗,而若患者评分不足8分,则应为患者从以下几方面内容实施院前急救的急救护理干预:(1)将一块厚度适当的屏幕版置于患者背部,并使患者取平卧位,将其衣领适当松开,避免患者呼吸道窒息状况加重,将患者口腔内的异物及时清除,并随时观测患者的脉搏和呼吸,如出现心跳骤停,应立即为患者展开气管插管,在成功插管之后应立刻与呼吸器连接,确保患者保持正常的呼吸。(2)呼吸道处理稳定后,急救人员应迅速建立起静脉通道,建立静脉通道时注意患者的抽搐等表现,防止患者因为身体摇晃使静脉针头脱落。(3)对颅内压升高的患者,迅速静滴250 ml 的甘露醇用来降低颅内压,并保持120 滴/min的滴注速度。对患者进行物理降温,通过降低局部体温,保护脑细胞。对情绪波动较大的患者,适量给予镇静类药物。

一旦现场救治的患者生命体征较为稳定,立即运送患者至医院。运送途中注意对患者头部的保护和固定,并继续保持对患者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的监测,持续给予输液和输氧。和在医院的救护人员沟通,做好入院前的急救准备。患者进入医院治疗后,急救人员与医护人员交接好患者的基本病情状况。

1.3 评价标准

观察和记录通过拨打120急救电话到急救中心派遣救护车和医疗人员救治患者再到运送患者到医院治疗一系列流程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并进行比较。通过治疗,患者康复后没有残疾为显效,患者虽轻度残疾但可以生活自理为有效,患者丧失自理能力为无效。统计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以及死亡率。向每一位患者发放护理满意度评价调查表,包括护理态度、技术水平、对患者的心理支持情况、关爱患者情况等,各项内容分值为25分,四项内容得分之和为患者关于护理工作满意度的最终评分,最高分为100分,得分为85分及以上为满意,得分为60分及以上为基本满意,得分为60分以下为不满意,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率=(满意+基本满意)/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院前急救过程中,两组患者从急救电话呼救到进行院前急救护理和进入医院接受治疗时间比较,观察组患者所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急救护理后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比,观察组经院前急救护理路径送至医院治疗救治,70例患者抢救成功,5例患者入院治疗后因病情过重死亡,死亡率为6.67%,对照组患者经常规院前急救护理送至医院治疗,61例患者抢救成功,14例患者入院治疗后因病情过重死亡,死亡率为18.67%,两组之间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观察组75例患者中,对护理工作的态度为:满意52例(69.3%)、基本满意20例(26.7%)、不满意3例(4.0%),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率为96.0%;对照组75例患者中,对护理工作的态度为:满意45例(60.0%)、基本满意15例(20.0%)、不满意15例(20.0%),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率为80.0%;经过对比可知,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

3 讨论

脑卒中患者群多为中老年人,因为其发病快,死亡率高,已经成为中老年人的健康杀手[3]。近年来脑卒中在我国人民中的发病率呈现出不断升高趋势,相关统计显示,每年脑卒中新增患者数量高达150万左右,且其中的70%~80%患者最终可出现程度不同的残疾。该病症通常可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缺血性卒中比较常见,发病率较高,并且救治时间窗很短,一般在3~6 h,所以,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尽早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能有效的降低患者的死亡率[4]。由于该病具有不可预见性,发病早期多会出现头昏眼花,手脚麻木等症状,短时间内就可发展为急性休克,甚至导致患者死亡,使救护人员的治疗难度加大[5]。如何尽早的有效率有效果的对脑卒中患者进行抢救,已经成为医疗界十分重视的话题。院前急救中院前急救路径是患者在病发期间到被送入医院治疗前的一种急救护理措施[6-7]。经研究,科学有效的实施院前急救路径可以降低和延缓患者病情发展速度。因此,对于医院而言,为脑卒中患者建立一套合理而完善的院前急救护理、转运及治疗路径,在抢救脑卒中患者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各大医院院前急救工作中,急救护理路径为其中重要的研究话题。

表1 两组患者进行院前急救护理和进入医院接受治疗时间比较(min)

表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n,%]

院前急救护理的目的为对于入院前危重患者予以有效而及时的治疗,确保患者可安全转至医院接受下一步更为专业而有效的治疗,促使患者抢救成功率提高[8]。近年来,临床急救工作中将一种全新医学护理模式引至院前急救之中,这就是急救护理路径。急救护理路径具有顺序性、实践性两大特征,脑卒中患者发病时未接受入院后的专业治疗,此时急救护理路径可合理、有序而规范的为患者实施抢救工作,防止护理工作出现遗漏。在本次研究中,我院在为脑卒中患者展开院前急救时,以急救护理路径为患者展开急救护理,这一急救护理路径模式对于此类患者急救护理的程序进行了规范,主要包含出诊中快速反应、展开院前急救及院前观察护理、在转运途中进行有效护理等内容。相较于常规护理措施,急救护理路径指导下的护理干预,具有更加合理、规范的优点,且可增强家属关于急救措施的了解,避免家属采取错误行为导致患者病情加重;同时通过和家属取得联系,可指导家属为患者展开正确的急救措施,这可为急救人员赶至现场实施救治争取了宝贵时间。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无论是急救电话呼救到进行院前急救护理和进入医院接受治疗时间,还是患者治疗效果、死亡率或护理满意度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为脑卒中患者院前急救中实施院前急救护理路径能有效缩短抢救患者时间,提高治疗效果,有利于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认可程度。

[1] 杜敢琴,黄丽娜,富奇志,等. 脑卒中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13,4(1):57-59.

[2] 齐德广,秦银河,李书章,等. 脑卒中临床路径在医疗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院管理,2012,22(10):11.

[3] 吴荣. 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在脑卒中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J].现代临床护理,2011,10(8):41-43.

[4] 柳新胜,郭章宝,雍永权. 标准化院外急救流程对急性脑卒中的救治影响[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5,2(3):219-221.

[5] 李雪娜,海英. 中西医结合院前急救治疗急性脑卒中40例[J].河南中医,2015,35(6):1267-1268.

[6] 黄诚. 探讨急性脑卒中患者急诊急救的有效措施[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电子版),2015,3(5):138-139.

[7] 刘洋,唐文海,蒋峰. 院前急救对脑卒中患者的临床价值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4,18(25):3341-3342.

[8] 马骏. 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在脑卒中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研析[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4,5(5):106-108.

The Application of Nursing Pathway in the Pre-hospital Care of Patients With Cerebral Apoplexy

FENG Jianmei First Aid Emergency Center Station of Taiyuan City,Taiyuan 030001,China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the application of the emergency nursing pathway in the patients with stroke in the hospital.Methods150 patients with cerebral apoplex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and control group. 75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conventional treatment,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emergency care path before the hospital. Observation and comparison of the two groups from the call to the emergency to be treated at the hospital for professional treatment time,treatment effect,mortality and other data.Results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t the time of treatment,and the effective rate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comparis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The emergency nursing pathway can shorten the time and improv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in patients with cerebral apoplexy.

Stroke,Pre-hospital care,Nursing pathway

R472.2

A

1674-9316(2015)30-0188-03

10.3969/j.issn.1674-9316.2015.30.141

030001太原市急救中心急救科南站

猜你喜欢

死亡率医院护理
走路可以降低死亡率
春季养鸡这样降低死亡率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护理中的应用
舒适护理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新冠肺炎的死亡率为何难确定?
急性烂鳃、套肠、败血症…一旦治疗不及时,死亡率或高达90%,叉尾鮰真的值得养吗?
建立长期护理险迫在眉睫
萌萌兔医院
带领县医院一路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