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霞浦县松材线虫病传播风险及防控措施的探讨

2015-04-17刘环仙

绿色科技 2015年5期
关键词:松木松材线虫病

刘环仙

(福建省霞浦县林业局,福建 霞浦355100)

1 引言

松材线虫病对松树来说被公认为是一种毁灭性的病害,已经被确定为国际、国内的检疫对象。长时间以来,我国松材线虫病并未得到有效控制,相反疫点仍在趋于蔓延、扩散。松材线虫病的发生时会导致松林成片枯死,直接破坏松林资源、自然景观及生态环境,严重影响松木资源的采伐利用,不仅传播蔓延迅速,防治难度极大而且会对林业经济造成巨大损失。

2 霞浦县松材线虫病发生现状与传播风险分析

2.1 霞浦县松材线虫病发生及除治现状

霞浦县有林业用地面积156.43万亩,有林地面积132.73万亩,其中松林面积56.31万亩,占有林地面积的42.42%。多年来,霞浦县均有发现松枯死木但并未发现松材线虫。2014年松材线虫病秋季普查首次确定在霞浦县松城街道墓斗村一山场发生松材线虫病,县委、县政府及林业局领导高度重视,立即上报省、市林业主管部门。霞浦县成为福建省2014年新增的4个疫区之一,该山场为霞浦县目前唯一的疫点,面积278亩,四周为竹林和果树,相对独立,感染松材线虫病的主要原因为2012年在该村建设电力基站,通过携带松材线虫病原或带病原的松墨天牛的电缆盘传播所致。

在确定该山场发生松材线虫病后,县林业主管部门立即采取除治性皆伐措施。为防止疫情扩散规定了采伐木就近运往定点企业旋切加工,不能旋切加工的用于切片加工。2015年2月疫点山场的松木采伐、山场清理工作已经结束,部分山场已经栽种果树,余下的山场由林地所有者自行决定种植除松树外的其它树种。

2.2 霞浦县松材线虫病的传播风险

松材线虫病的发生及蔓延与否,与松材线虫病原、寄主植物、传播媒介及适宜的环境条件这4方面要素相关。

2.2.1 病源

到2014年福建省已有24个市县为疫区,霞浦县为新增的疫区,虽然目前只有一个疫点,但说明霞浦县已经具有松材线虫病的病原。

2.2.2 寄主植物

霞浦县的感病寄主主要有马尾松和湿地松。霞浦县有林地面积132.73万亩,其中松林面积56.31万亩,占林地面积的42.42%,大比例的松林为松材线虫的蔓延扩散提供了良好的寄主条件。

2.2.3 传播媒介

松材线虫在福建主要的传播媒介是松墨天牛,2013年霞浦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人员在全县境内挂设了30个诱捕器,共捕到267只松墨天牛,2014年在全县境内挂设55个松墨天牛诱捕器,共捕到1923只松墨天牛。说明霞浦县存在作为传播媒介的松墨天牛有增加的趋势,这就进一步提高了松材线虫通过传播媒介传播蔓延的风险。

2.2.4 环境条件

有资料显示松材线虫的发育起点温度为9.5℃,适宜在平均气温高于14℃的地区发生并流行。霞浦县地处福建省东北沿海,属于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具有春多雨水,夏多台风,冬暖夏凉,霜雪少见的温暖湿润、四季分明的气候特点。年平均气温18.8℃,年最高气温38.5℃,属于松材线虫病的适宜发生区。

3 霞浦县松材线虫病传播的主要途径

松材线虫病的传播方式主要有自然扩散和人为传播两种。松材线虫病自然传播主要借助松墨天牛成虫在补充营养时,将松材线虫从病树传到健康松树上;人为传播则是在调运未经除害处理的松疫木过程中,将携带松材线虫和松墨天牛的松木及其制品(如电缆盘、光缆盘、包装箱、托盘、垫木、衬木、固定支架等)带到健康松林。通常来说,在自然条件下,松墨天牛成虫在林间的一代的自然传播距离在150m以内,在林间自然扩散的距离存在一定限制性。

霞浦县地处福州与温州中间,交通十分发达,福温高铁经过境内,沈海高速贯穿全境,全县公路纵横交错,水路畅达。随着霞浦县经济的发展,电力、电信等设施的不断建设,带有松疫木的包装箱、电缆盘、光缆盘、托盘等容易随着设备的运输而流入,并在基站建设时带入松林造成松材线虫的传播。霞浦县2014年发生松材线虫病的疫点就设有电力基站,并且松枯死木也多发生在电力、电信等设施的塔基周围。笔者认为霞浦县松材线虫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人为传播引起的,并因为松材线虫病疫点的产生及人为传播因素的存在,松材线虫病存在着进一步扩散的风险。

4 霞浦县松材线虫病防控的主要措施

4.1 加强组织领导,提高政府关注度

县委、县政府领导高度重视松材线虫病的除治工作,县领导多次询问和听取松材线虫病除治情况汇报,并组织召开“全县松材线虫病防控及森林防火”电视电话会议,号召全县各乡镇政府、林业站、护林员重视松材线虫病的危害,大力宣传,引起全民重视。县林业局成立除治机构,建立责任制,确保政策措施到位,以保证除治工作能够较好地完成。

4.2 强化检疫执法,加大宣传力度

(1)严格县外调进木材检疫审批制度。禁止任何单位或个人从县外疫区调进松木及其制品,确因生产需要从县外非疫区调入木材及其制品的须向县森防检疫站申报,经审批后方可调入,特别是电力、电信、摩托等行业及一些重点工程建设单位,从疫区调入产品不得含有松木包装物。

(2)做好检疫和复检工作。加大《植物检疫证书》的查验力度,把好松木及其制品的入境关,按照《植物检疫条例》规定必须检疫的植物及其产品必须随货同行《植物检疫证书》,对于从县外非疫区调进的松木及其制品,要求货主在到货当日向县森防检疫站提出复检申请。

(3)严格限制县内疫点乡镇松木的运输,确实可以利用的松木凭《木材运输证》和《疫木特别通行证》定时间、定车辆、定路线运送到定点企业进行加工处理。

(4)通过电视、报纸、印发宣传材料、张贴宣传海报等形式广泛宣传松材线虫病的危害性和防控工作的重要性,提高全县人民特别是林农的森防意识,促进形成全民广泛参与积极除治的氛围。

4.3 多项措施并举,确保安全除治

(1)设立固定调查点,开展疫情普查。借助2014年开展的全国林业有害生物普查,摸清霞浦县植物检疫对象与危险性病虫的种类、危害程度及分布范围,并将普查重点放在松属树种上,确定该县除松材线虫病发生疫点外在其它乡镇是否还有松材线虫病的发生。

(2)搞好监测预报,早发现早除治。建立疫情测报点,一旦发现松枯死木,做到发现一株,拔除一株,降低病害传播风险。

(3)运用科技成果,大力推广无公害防治。通过生物防治、物理防治、人工防治、仿生制剂防治等措施,将科技成果运用到森防工作中。如挂设诱捕器、诱灯,设置诱木,喷施白僵菌、森得保、噻虫啉药剂等。

(4)结合营林措施,从根本上杜绝疫情的产生。霞浦县有林地面积132.73万亩,其中松林面积56.31万亩,占林地面积的42.42%,而且纯林多混交林少,林分结构不合理,可通过对低产松林和纯松林的改造,调整林分结构,扩大混交林、阔叶林、经济林的比例,提高林分抗病能力,预防松材线虫病的传播和蔓延。

4.4 保障资金投入,力争拔除疫情

霞浦县委、县政府和霞浦县林业局对于新发生的松材线虫病疫情高度重视,多渠道筹集除治资金,2014年共投入防治资金80多万元。同时,建立社会承包、差价补贴的激励机制,将除治项目承包给防治公司或个人,对于按照承包合同完成松枯死木除治任务的给予50~100元/株的补助,对于按照承包合同完成除治性和预防性皆伐任务的按市场价给予差价补助。

5 结语

2014年霞浦县首次发现松材线虫病疫情,成为福建省24个疫区之一。因此了解霞浦县松材线虫病的发生及除治现状、传播风险,制定相应有效的防控措施,有利于及时有效地遏制松材线虫病的传播蔓延,实现彻底拔除松材线虫病疫情的根本目标。

[1]詹远顺.泰宁县松材线虫病发生现状与防控对策[J].生物灾害科学,2014,37(1):91~94.

[2]展茂魁,杨忠岐,王小艺,等.松褐天牛成虫松材线虫病的传播能力[J].林业科学,2014,50(7):74~81.

[3]杨忠岐,王小艺,张翌楠,等.释放花绒寄甲和设置诱木防治松褐天牛对松材线虫病的控制作用研究[J].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12,28(4):490~495.

[4]孙国定.松材线虫病的传播特点和治疗技术研究[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06.

猜你喜欢

松木松材线虫病
松木岛化工产业开发区
松木岛化工产业开发区
松木岛化工产业开发区
松木岛化工产业开发区
我国启动松材线虫病防控五年攻坚行动
家畜类圆线虫病的分析、诊断和治疗
松材线虫病的侵染循环以及病原与病媒的综述
《松材线虫病生态灾害督办追责办法》出台
浙闽两省联防联治松材线虫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