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匀市岩溶地区石漠化土地现状及对策探讨
2015-04-17殷颜伟
刘 曦,田 春,殷颜伟
(贵州省都匀市林业局,贵州 都匀558000)
1 石漠化监测技术标准
1.1 石漠化土地的划分界定
按是否石漠化分为石漠化土地、潜在石漠化土地和非石漠化土地三大类。
1.1.1 石漠化土地
基岩裸露度(或石砾含量)≥30%,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为石漠化土地:植被综合盖度<50%的有林地、灌木林地;植被综合盖度<70%的牧草地;未成林造林地、疏林地、无立木林地、宜林地、未利用地;非梯土化旱地。
1.1.2 潜在石漠化土地
基岩裸露度(或石砾含量)≥30%,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为潜在石漠化土地:植被综合盖度≥50%的有林地、灌木林地;植被综合盖度≥70%的牧草地;梯土化旱地。
1.1.3 非石漠化土地
除石漠化土地、潜在石漠化土地以外的其他岩溶土地,包括:基岩裸露度(或石砾含量)<30%的有林地、灌木林地、疏林地、未成林造林地、无立木林地、宜林地;旱地;牧草地;未利用地;苗圃地、林业辅助生产用地;水田;建设用地;水域。
1.2 石漠化程度的划分评定
1.2.1 石漠化程度分级
石漠化程度反映土地退化的严重程度及恢复其生产力和生态系统功能的难易状况。石漠化程度划分为4个等级,详见表1。
表1 石漠化程度划分等级
1.2.2 石漠化程度评定因子
石漠化程度评定因子有基岩裸露度、植被类型、植被综合盖度和土层厚度。各因子及评分标准详见表2~表5。
表2 基岩裸露度评分标准
表3 植被类型评分标准
表4 植被综合盖度评分标准
表5 土层厚度评分标准
1.2.3 石漠化程度评定标准
根据以上4个评价指标评分之和确定石漠化程度,具体评分标准如下:轻度石漠化(Ⅰ):各指标评分之和≤45;中度石漠化(Ⅱ):各指标评分之和为46~60;重度石漠化(Ⅲ):各指标评分之和为61~75;极重度石漠化(Ⅳ):各指标评分之和>75。
2 都匀市自然地理概况
2.1 地理位置
都匀市位于贵州省东南部,东与黔东南州丹寨县、黔南州三都县接壤,南与平塘县、独山县相邻,西与贵定县毗邻,北与黔东南州麻江县交界,是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州府驻地,东经107°19′28″~107°46′08″,北纬26°08′24″~26°24′44″,东西长64km,南北宽63km,全市总面积202613hm2。
2.2 地形地貌
都匀市位于贵州高原东南斜坡、苗岭山脉南侧。地貌为黔中高原向黔南倾斜的过度地带,地势北部和西部高、南部和东部低,高差较为明显,在山地和河谷之间分布有小盆地和小平原。全市地貌类型划分为丘陵(低丘、中丘)、山地(低山、中低山、中中山、中高山)和盆地(低盆地、中盆地)3大类,8个亚类,以山地为主,占总面积 的 82.83%,丘陵面积占13.51%,盆地面积占3.66%。平均海拔938m,低于全州997m、全省1107m的平均海拔高度。一般在800~1300m之间,最高海拔为1961m(境内西北部与贵定县、麻江县交界的斗蓬山巅),最低海拔540(境内东南部的基场乡),最大高差1421m。
2.3 气候
都匀市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四季分明。年均温度16℃(15.2℃~17.1℃),年均日照时数1159h,无霜期300天左右,年均降雨量1443mm,相对湿度79%。有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雨热同季,云量多,湿度大,阴雨日数多,日照时数偏少的特点。
2.4 水资源
苗岭山脉将都匀市河流分成两大流域三条水系,即长江流域的沅江水系和珠江流域的红水河水系、柳江水系。长江流域的沅江水系在都匀市面积为1152.60km2,占50.70%;珠江流域的红水河水系面积为 966.40km2,柳江水系面积为155.00km2,占49.30%。境内河流众多,河谷深切,河床陡,落差大,水流湍急。全市共有大小河流275条,总长1320.5km,总汇水面积2593km2。河网密度为每km20.58km,其中河长在10km以上的有31条。全市水资源比较丰富,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16.87亿m3,其中地下水为2.12亿m3,占12.5%。市境内长江流域沅江水系的河流主要有谷江河(谷濛河)、杨柳街河(文德河)、石板河(木标河)、邦水河、洛邦河、菜地河(大河)、菜园河(绕家河);珠江流域的红水河水系河流主要有凤席河、墨冲河、凯口河、珠江流域柳江水系河流主要有阳和河、基场河。
2.5 森林植被
都匀市地处温暖湿润亚热带,地带性原生植被为亚热带湿润常绿阔叶林植被。在贵州省3级植被分区中,将都匀分为两个植被区,东部属于黔东南原石灰岩常绿栎林、常绿落叶混交林、马尾松林区;南部属黔南中山盆谷常绿栎林、马尾松林、柏木林区。
3 监测结果与分析
都匀市第二次石漠化监测区域面积为177910.00hm2,石漠化土地面积9611.90hm2,潜在石漠化土地面积19159.40hm2,非石漠化土地149140.1hm2。分别占岩溶土地面积的5%、10%、85%。
3.1 岩溶地区按地类分
(1)石漠化土地 9611.1hm2,按地类分:林 地4029.8hm2,其中有林地1043.3hm2,疏林地176.3hm2,灌木林地2072.4hm2,未成林造林地531.8hm2,无立木林地141.1hm2,宜林地64.9hm2;耕地4582.9hm2,旱地4582.9hm2;草地998.4hm2,天然草地998.4hm2。
(2)潜在石漠化土地19059.9hm2,按地类分:林地19159.4hm2,其中有林地17310.7hm2,灌木林地1848.7hm2。
(3)非石漠化土地148498.2hm2,按地类分:林地91764.1hm2,其中:有林地 77357.7hm2,疏 林 地1187.3hm2,灌木林地 11121.5hm2,未成林造林地549.9hm2,苗圃地49.4hm2,无立木林地1283.2hm2,宜林 地 206.7hm2,林业生产辅助用地8.4hm2;耕 地46181.7hm2,水田21643.7hm2,旱地24538.0hm2;草地4732.2hm2,天然草地4732.2hm2;建设用地5722.7hm2;水域739.4hm2。
3.2 岩溶地区按权属分
国有:岩溶区面积8000.8hm2,其中石漠化土地13.6hm2,轻度石漠化13.6hm2,潜在石漠化土地42.4hm2;非石漠化土地7944.8hm2。
集体:岩溶区面积942.6hm2,其中石漠化土地12.6hm2,轻度石漠化11.1hm2,中度石漠化1.5hm2,潜在石漠化土地15.5hm2;非石漠化土地914.5hm2。
个人:岩溶区面积168828.5hm2,其中石漠化土地9584.9hm2,轻度石漠化 3556.2hm2,中度石漠化4978.1hm2,重度石漠化1050.6hm2;潜在石漠化土地19101.5hm2,非石漠化土地140142.1hm2。
3.3 岩溶地区按植被综合盖度划分
10% 以 下:面积 63541.9hm2,石漠化面积5633.5hm2,占石漠化土地的9%;非石漠化面积57908.4hm2,占石漠化土地的91%。20~29%:面积741.4hm2,石漠化面积15.1hm2,占石漠化土地的2%,其中轻度石漠化面积3.9hm2,重度石漠化面积11.2hm2;非石漠化面积726.3hm2,占石漠化土地的98%。30~39%:面 积 3916.5hm2,石漠化面积318.5hm2,占石漠化土地的8%;非石漠化面积3598.0hm2,占石漠化土地的92%。40~49%:面积17318.1hm2,石漠化面积3048.6hm2,占石漠化土地的18%;非石漠化面积14269.5hm2,占石漠化土地的82%。50~59%:面 积 38848.0hm2,石漠化面积490.7hm2,占石漠化土地的2%;潜在石漠化面积10797.0hm2,占石漠化土地的27%;非石漠化面积27560.3hm2,占石漠化土地的71%。60~69%:面积24248.9hm2,石漠化面积104.7hm2,占石漠化土地的1%;潜在石漠化面积4454.0hm2,占石漠化土地的18%;非石漠化面积19690.2hm2,占石漠化土地的81%。70~79%:面积20044.3hm2,潜在石漠化面积3442.0hm2,占石漠化土地的17%;非石漠化面积16602.3hm2,占石漠化土地的83%。80~89%:面积7846.8hm2,潜在石漠化面积466.4hm2,占石漠化土地的6%;非石漠化面积7380.4hm2,占石漠化土地的94%。 ≥90%:面 积 1404.7hm2,非石漠化面积1404.7hm2,占石漠化土地的100%。
3.4 石漠化土地分布规律与特点
都匀市石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都匀市西面的江洲镇、摆忙乡,南面沙寨乡、凯口镇、石龙乡、墨冲镇、平浪镇。东面的坝固镇、洛邦镇,北面的沙包堡办事处、杨柳街镇有零星分布,面积都不大。而潜在石漠化土地的分布也大都分布在以上这些乡镇石漠化土地边缘或者附近,有进一步退化成石漠化土地的可能。
4 石漠化动态变化分析
4.1 石漠化动态变化规律及特点
目前,全市轻、中度石漠化土地减少16141.4hm2,而重度石漠化土地增加了1030hm2,极重度石漠化土地没有增加,仅占轻、中度石漠化土地减少面积的6%。潜在石漠化土地、非石漠化土地增加15111.4hm2,占轻、中度石漠化土地减少面积的73%。而由此可得都匀市石漠化土地大部分是属于顺向演变,属轻微改善型,生态恶化得到一定遏制。但是必须清楚的认识到也有逆向演变的部分,岩溶土地生态进一步恶化的形势仍然较为严峻。从各乡镇的动态变化数据中可以看出,顺向演变的土地要大于逆向演变的土地面积。
4.2 石漠化动态变化原因
石漠化土地的形成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自然因素主要包括气候、降雨量、风蚀等。人为因素主要有过度采樵、火烧、毁林开垦、放牧、不适当经营等。其中:因过度樵采而造成石漠化的土地有805.5hm2,占12%。由于地处偏远,群众生活条件较为艰苦,依然过着靠山吃山,砍柴、烧炭取暖的较为落后的生活,烧炭成为他们补帖生活的最直接方式,造成对森林的破坏影响。自2008年开始实施石漠化治理工程以来,由于治理因素使得非石漠化土地增加了24921.8hm2(根据附件3表7),封山育林以及封山管护对植被恢复更新的积极影响,加上治理工程对治理区域内草食畜牧业的投入,改变了群众靠山吃山的生活方法,减少森林资源的消耗,从而加速了石漠化土地植被恢复。
5 石漠化的危害情况
都匀市岩溶地区面积宽,分布较广。岩溶地区土地的石漠化涉及到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危害严重,影响深远。
(1)导致土地严重退化,生产力急剧下降,可利用土地资源减少。人民群众被迫毁林开荒,造成恶性循环。
(2)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和自然灾害频发。由于地表植被破坏,土壤大量流失,基岩裸露,涵养水源功能锐减,水、旱灾害频繁发生,经济损失惨重。近几年干旱、凝冻极寒气候无不与森林资源减少有关。
(3)严重制约人民群众的脱贫致富。都匀市岩溶地区面积广,土地严重石漠化地区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十分恶劣,农业单位面积产量低,已严重影响到村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6 石漠化治理的对策与建议
石漠化治理不仅要“治”,更重要的是“防”。只有治防结合,才能有效的阻止石漠化土地的进一步恶化。从2008年来开始实施的石漠化治理工程至今已经实施了4个年头,从实施工程量、投入资金量上来看不可谓不大,但是从成效上来讲并没有达到非常满意的效果。当然石漠化土地的形成可以说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那么要将石漠化土地治理改善成非石漠化土地就难说“立竿见影”了。石漠化治理的“防”就是要从百姓民生出发,一是改变农村采伐林木烧炭作为冬季取暖单一方式,减少林木资源的直接消耗;二是根据最新的《森林防火条例》已经明令禁止野外用火,从而改变火烧积肥这种落后的耕作方式。大力发展农村沼气,解决农民耕作堆肥需求的难题。石漠化治理工程的实施好比是一剂药,要从根本上改变岩溶地区生态脆弱且易恶化这一顽疾还得需要“防”。因为石漠化土地的形成正是因为人为的过度依赖和向大自然的索取而导致,所以改变了农村过分依赖森林资源来发展的落后思想,从源头上堵住了生态恶化的主要因素。当然也必须清楚认识到石漠化重度区域的气候、土壤、水肥等条件较差这些客观因素的影响,所以在石漠化区域进行生态建设就需要更长的恢复期。
6.1 合理规划,科学防治
按照由简至难,从边缘向中心区域推进,逐步治理的思路,搞好全市石漠化治理的规划,并严格按照规划实施。坚持保护与治理并重的原则,切实加强岩溶地区非石漠化土地的开发管理,防止产生新的石漠化土地。
6.2 加强法制,严格保护
石漠化的防治要从源头上抓起,坚持预防为主、科学治理。要加强法制建设,加大执法力度。做到一手抓治理,扩大林草植被;一手抓保护,严格监管,依法保护好现有林草植被,防止产生新的石漠化土地。
6.3 完善全市石漠化动态监测体系
制定完善监测制度,定期监测、掌握石漠化状况和动态变化趋势,及时对防治工作进展及其成效做出客观评价,为全区石漠化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6.4 强化科技支撑
石漠化防治必须依托科技,要结合防治工作需要,大力开展科研工作,组织开展技术攻关。大力推广应用现有的成熟技术和模式,积极推进新技术、新方法和新工艺的应用,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科技培训。特别是加强乡镇科技人员及农民的培训,使广大群众掌握防治石漠化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治理者的整体素质。
[1]刘世荣,史作民,马姜明,等.长江上游退化天然林恢复重建的生态对策[J].林业科学,2009(2).
[2]包维楷,刘照光,刘朝禄,等.亚热带次生常绿阔叶林主要乔木种群自然恢复15年来的变化[J].林业科学,2001(1).
[3]喻理飞,朱守谦,叶镜中,等.退化喀斯特森林自然恢复评价研究[J].林业科学,2000(6).
[4]雷静品,肖文发,刘建锋,等.森林退化及其评价研究[J].林业科学,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