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密度劣质板栗低产果园改造模式的初步研究

2015-04-17吴妙金

绿色科技 2015年5期
关键词:低产劣质间伐

吴妙金

(福建省寿宁县林业局,福建 寿宁355500)

1 引言

板栗(CastaneamollissmaBlume)属壳斗科(Fagaceae)栗属(CastaneaMill),是我国特产优良干果,栽培历史悠久,栗果营养丰富,除富含淀粉外,尚含单糖与双糖、胡罗卜素、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抗坏血酸、蛋白质、脂肪、无机盐类等营养物质[1]。板栗味美可口,销售市场很大,闽浙一带山区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有大面积种植[2]。寿宁县栽培板栗已有800多年的历史,在“八五”期间被福建省林业厅列为福建省板栗商品生产基地建设项目,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总栽植株数已超过200万株,总面积超过10万亩[3]。由于当时未把好种苗关,初植密度过大,果农重树体培养、轻树冠修剪等诸多原因,使板栗园品种良莠混杂、过早郁闭、树体未老先衰等,造成大面积的高密度劣质板栗低产果园,而在寿宁县开展低产栗园改造的却极少,导致大量栗园产量不稳,甚至逐年减产。开展高密度劣质板栗低产果园改造模式与产量的关系研究,通过对高密度劣质板栗低产果园不同改造模式之间的效应进行分析对比,探索总结较为可行的高密度劣质板栗低产果园改造模式,旨在为板栗的集约经营提供参考依据和总结一套高效的高密度劣质板栗低产果园改造技术,为板栗生产服务,提高经济欠发达山区栗农的经营效益[4~6]。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设在寿宁县犀溪乡甲坑村,地理位置在东经119°43′、北纬27°14′,属中亚热带海洋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温度适中,雨量充沛,年降雨量1500~2300mm,平均相对湿度为82%,全年少旱;海拔550~630m,年平均气温17.9℃,1月平均气温7.5℃,7月平均气温27.5℃,极端最高气温36.2℃,极端最低气温-5.3℃,无霜260d以上,土壤为黄红壤,坡度在15°~25°之间;土层深厚、土壤肥沃、立地条件良好[7]。

试验板栗果园历史情况是:造林时间为1993年春,苗木为1年生嫁接苗,栽植密度为600株/hm2,立地类型为Ⅱ类地,2003年栗园郁闭产量最高达1125kg/hm2,以后产量逐年下降,到2007年栗园产量下降到750kg/hm2,试验时,栗园已高度郁闭,个别树体出现未老先衰,产量、质量呈明显下降,成为典型的高密度劣质板栗低产果园。

2.2 试验方法

2009年1~4月选择立地条件相同的地段,按随机区组试验设计方法[8,9],设置5个不同改造模式和1个对照区,参试板栗果园密度均为600株/hm2。6个不同处理分别为:A.大枝回缩更新,B.间伐+修剪,C.截干更新,D.高强度整形修剪,E.嫁接换冠+间伐,F.未进行改造(对照),每个模式4个重复,共设置25.82m×25.82m(面积1亩)的标准地24个。

(1)大枝回缩更新。2009年1月在标准地内,清除所有枯死大枝,然后把定杆高度以上的树冠中心直立大枝锯缩至距地面1.3m左右,锯除回缩濒临枯死的大枝到近主干有较强壮的分枝处,切实改善树体通风透光条件,待树体更新复壮后再行修剪,控制树高。

(2)间伐+修剪。2009年1月在标准地内进行三角形配置间伐,保留品种好的、伐除品种差的,保留自然开心形、伐除树形紧凑的,保留植株健壮的、伐除植株弱小的,每个标准地保留300株/hm2,并对保留植株所有老、弱、病、残、细、密、徒长的枝条进行修剪,使之成为自然开心形树形。

(3)截干更新。2009年1月在标准地内用油锯在第1次分枝以上30cm左右处截干,截干高度1.0m左右。

(4)高强度整形修剪。2009年1月在标准地修剪所有老、弱、病、残、细、密、徒长的枝条,修枝强度大于70%,使之成为自然开心形树形。

(5)嫁接换冠+间伐。2009年4~5月在标准地内选用性状好、产量高、果粒大、成熟早、抗病虫害强的大油栗、毛板红、九家种等经过省级以上审(认)定的板栗优良无性系品种壮年植株当年生直径在0.5cm左右、长15cm以上的结果枝条作为换冠改造的优良穗条,进行三角形配置高接换冠,每个标准地嫁接换冠300株/hm2,剩余未高接换冠的300株/hm2平根际伐除。嫁接后的管理同参考文献[3]。

(6)不进行任何处理的板栗果园(对照)。每个标准地均采用相同的经营管理措施,即每年6、9月份分别对A、B、C、D、E、F等6个不同处理的标准地进行锄草、松土各一次,适时使用石流合剂、敌百虫、灭扫利等药剂防治病虫害,冬季修剪老、弱、病、小的枝条并施过冬肥1次。2013年5个不同低产板栗果园改造模式均恢复进入盛产期,当年秋季果熟时节调查24个标准地的板栗产量。

3 结果与分析

3.1 高密度劣质板栗低产果园不同改造模式各标准地的板栗产量对比分析

将高密度劣质板栗低产果园的不同改造模式各标准地的产量调查结果列于表1。

表1 高密度劣质板栗低产果园不同改造模式各标准地的产量调查 t/hm2

从表1可以看出,5个经过改造的标准地A、B、C、D、E的板栗产量均大于对照区标准地F的板栗产量;6个不同处理的标准地之间的板栗产量存在差异,平均产量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E>B>C>D>A>F。处理E的板栗产量最高,而对照F的产量最低。当处理为E时,标准地的板栗产量达1.77t/hm2,比处理B标准地的1.148t/hm2多62.2%,比处理 C标准地的1.135t/hm2多63.5%,比 处 理 D 标 准 地 的 1.04t/hm2多73.0%,比处理 A 标准地的0.890t/hm2多88.0%,比处理F标准地的0.563t/hm2多120.7%。

(1)大枝回缩更新后,可一时改善林分通风透光条件,但林分密度未根本改变,树高也很快恢复,林分仍然严重郁闭,林中通透条件差,栗园产量无法提高,平均产量只有0.890t/hm2。因此这种改造模式的效果很差,达不到改造的目的。

(2)间伐+修剪,密度大幅度降低,郁闭状况明显改善,同时保留了好的品种、好的树形、健壮的植株,从根本上改变了林分条件;该处理后第2年(2010年)已基本恢复到间伐前产量,第5年(2013年)进入盛产期,平均产量达到1.148t/hm2,超出历史最好水平。由于保留的板栗品种虽然是该林分中较好的品种,但并非优良品种,所以,还是无法从根本上提高林分产量,因此这种改造模式也不适合高密度劣质板栗低产果园的改造。

(3)截干更新当年(2009年),基本形成树冠。第2年(2010年)树冠高度和冠幅都已达到1.8m以上,并已开始少量挂果,2013年平均产量虽然达到1.135t/hm2;但由于栗园密度大,林分局部已开始郁闭,产量将随着郁闭程度逐年的增加而逐渐减产。因此这种改造模式还不如B处理。

(4)高强度整形修剪,修枝强度大于70%后,林内通风透光条件有所改善,但树高变化小,密度依然过密,林分处于较郁闭状态,中下部光照不足,因此板栗产量也不高,平均产量只有1.040t/hm2。因此这种改造模式也不适合高密度劣质板栗低产果园的改造。

(5)嫁接换冠+间伐,由于采用板栗优良无性系品种换冠改造,并伐除多余的树木,从良种上得到根本保证,同时使密度适中,长势强壮,林内通风、透光条件好,光能利用率高,高产是自然的。2013年平均产量达到1.770t/hm2。因此这种改造模式最适合高密度劣质板栗低产果园的改造。

(6)对照栗园进一步郁闭,树体出现分化、衰退,产量、质量进一步下降,到2013年平均产量只有0.563t/hm2的低产低效板栗果园。

3.2 差异性检验分析

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对 A、B、C、D、E、F等6个不同处理标准地的板栗产量进行方差分析,分析结果见表2。从表2可以看出F值=4.272(>F0.01=4.25),说明A、B、C、D、E、F等6个不同处理标准地之间的板栗产量存在极显著差异。

表2 高密度劣质板栗低产果园不同改造模式各标准地的产量方差分析

为了进一步了解不同处理两两之间的差异程度,采用最小显著法(LSD)对 A、B、C、D、E、F等6个不同处理标准地的板栗产量进行差异性检验,检验结果见表3。从表3可以看出,A、B、C、D、E、F等6个不同处理标准地的板栗产量的差异性是不同的,除E处理与其它各个处理之间的差异性达极显著水平,B、C、D处理与F(对照)的板栗产量差异显著外,其它各处理之间的板栗产量差异均不显著。

表3 多重比较结果

4 结语

(1)合适的低产林改造模式,是提高高密度劣质板栗低产果园产量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有关研究表明,当栗园郁闭度为0.8时的产量和质量最高[6],因此,控制适宜的板栗种植密度和林分郁闭度,能有效地提升板栗果园的光、水、肥的综合利用率,是促进板栗果园稳产高效的先决条件。该试验结果通过方差分析表明,高密度劣质板栗低产果园不同改造模式之间的产量差异水平极显著,以嫁接换冠+间伐这种改造模式对高密度劣质板栗低产果园的改造效果最佳,板栗果园产量高、经济效益好。

(2)选择板栗优良品种的嫁接苗,依地类条件采用适宜的造林密度进行造林,是防范板栗低产、低效林产生的先决条件,同时也是板栗丰产稳产的关键。而改造措施只是对低产板栗园的一种补救措施。实践证明,对栗园实施科学的经营管理,是保障栗园高产稳产的重要措施之一,优质丰产栗园的管理应包括品种、树体和土壤管理叁大部分。

(3)对低产栗园的改造,应先行调查研究,根据低产栗园产生的原因,制定切实可行的改造方案(模式),才能事半功倍。

[1]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第二十二卷第九分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9~10.

[2]陈存及,陈伙法.阔叶树种栽培[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369~371.

[3]李小莲.板栗低产林嫁接换冠成效的初步研究[J].绿色科技,2014(9):89~91.

[4]刘振岩.果树整形修剪[M].济南:济南出版社,1993.

[5]萧正东,宣善平.板栗低产林改造技术[J].经济林研究,1995,13(1):29~31.

[6]徐永星,徐建平,钱炳先,等.郁闭低产板栗林改造模式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08(8):12~13.

[7]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理化分析[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8.

[8]洪 伟,吴承祯.试验设计与分析——原理·操作·案例[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3:12~75.

[9]洪 伟,林思祖.计量林学研究[M].成都:电子科技出版社,1993.

猜你喜欢

低产劣质间伐
间伐对杉木人工林林下植物多样性及其水源涵养能力研究
低产枣园如何改造
一次间伐对速生桉树大径材增长影响及经济效益分析
昆钢2500m3高炉使用劣质焦炭生产实践
森林抚育间伐技术的应用
——以杉木抚育间伐为例
武汉书, 毁掉了多少中国人的阅读
林下种植低产林改造的技术措施
谈抚育间伐间隔期内林分的动态分析
如何鉴别海参品质
关于鸡东县国有林场低产林改造的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