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泸州港多用途码头二期工程景观环保设计分析

2015-04-17聂丽娜

绿色科技 2015年10期
关键词:挡墙绿化带泸州

聂丽娜

(四川省交通运输厅交通勘察设计研究院,四川 成都610000)

1 引言

泸州港多用途码头二期工程位于泸州市罗汉镇泥大坝附近的长江左岸,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具有冬暖夏热、春早秋短、四季分明、雨量充沛而分布不均的特点。泸州市境内河流众多,以长江为主干,成树状分布。工程所在的区域属亚热带阔叶林带,森林植被有针叶、阔叶、竹林、灌木4种类型。码头所处位置十分重要,加速了高速公路与长江联运,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优良港区。

本项景观环保设计的范围包括整个泸州港二期工程(除综合办公楼前后侧绿化区外)所规划出来的所有绿化区域,涉及的主要元素包括挡墙、大型绿化带、球场、停车场、花台等。

2 设计构架

泸州港多用途码头二期工程得到省级有关领导及交通厅航务局的高度重视,对泸州港的景观环保设计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并且作为一个做专项景观环保设计的大型港口,泸州港在四川省内尚属首次。因此,着力将泸州港打造成为“安全环保、自然和谐、文化突出”的大型现代化绿色示范港口是这次景观设计的主导方向,使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达到共赢的状态。

在设计中,根据泸州港绿化的特殊性,确定了以下几点设计原则。

(1)安全性:安全始终是港口设计、建设追求的首要目标。本次景观设计也从植物的选择以及景观元素的设置上充分考虑了安全性因素。如在作业区选择不影响作业人员视线的植物栽植;在职工食堂和办公大楼之间增设了人行小路,减少行人与车辆之间的干扰等。

(2)整体性:注重景观规划设计的整体性,总体上简洁明快、局部设计在遵循整体风格统一的基础上求变化。

(3)功能性:为港区内建筑提供相应的适宜环境,如将配电站周围的大型绿化带改造成绿化休闲区,并结合功能性小品的布置,如园路、座凳、垃圾箱等,使港区内景观不仅可观且可使用。

(4)承载性:使港口在提供交通运输功能的同时,也能成为泸州市和港口文化传播的载体,成为体现地区和港口特点的流动文化园区。

(5)舒适性:遵循“以人为本”的现代设计理念,整体上采用大色块的设计手法,减少跳跃感;细部处理则提供适宜人体的尺度、丰富的景观层次,以及材质和形式的变化。

设计运用现代方法,以流畅几何线形,强化带状空间的纵深和扩展感。用艺术的手法和技术的手段来指导景观设计,通过合理的布局,增加港区的绿化率和景观效果,提升泸州港的整体形象。

3 景观设计

3.1 挡墙区

3.1.1 现状分析

挡墙区是指泸州港多用途码头内的所有挡墙,主要分布在港区进出口道路两侧以及空箱区堆场周围(图1)。从大门方向看去,道路两侧挡墙显得极为生硬呆板,人工痕迹较重,缺乏活力,与周围自然环境极不协调。

港区进出口道路既是进出港的主要通道,也是整个港口的门户,是泸州港对外展示的一个窗口,对港口的形象塑造尤为重要,并且这个区域内的挡墙相对集中,所以进出港道路也是这次景观设计考虑的重点之一。

3.1.2 方案设计

(1)方案一。在挡墙顶部绿化带中种植常春油麻藤等藤蔓植物遮盖整个挡墙墙面,在挡墙下方利用挡墙下宽为80cm的排水沟均匀修筑长7m、间距3m的船型木质花台,里面摆放时令鲜花,然后在每个花台之间的正上方的区域镶嵌直径约为2~3m、与港口元素有关的浮雕,如船舵、锚、水波纹等。在船型花台里面摆放一些时令鲜花,在整个绿墙的背景下可以起到一个色彩上的反衬和很好的点缀作用(图2)。

(2)方案二。这个方案在挡墙顶部增加了一些波浪型的植物造型,弱化了挡墙顶部的一条直线的生硬感,在波浪造型之间再少量点缀一些球形的小灌木,犹如波浪上溅出的点点水珠,更显生动。

在挡墙墙面上、木质船型花台之间的正上方区域镶嵌与港口文化有关的版画,版画高约为2~3m,具体内容可以围绕以下这几个主题展开。一是《码头与交通》:用纵横交错的线条寓意了现代交通的四通八达以及与港口之间的相互交融。二是《码头与集装箱》,用块状线条表现出集装箱大流量的堆放与储存,体现出港口作为各种物资集散地的一个重要作用。三是《码头与船舶》,通过河流、船舶与港口等元素,反映出码头繁忙的日常工作情景。四是《码头与海洋》,用以寓意了泸州港作为一个国际集装箱码头,通过长江进入海洋,继而走向世界各地的枢纽港形象。这四个主题之间也有着相互的内在联系,货物通过陆地交通网运输到码头存放,再通过船舶运往世界各地。同样地,世界各地的货物也由船舶运进港口,再通过陆地交通网运向全国各地。这种图画的内容可以用水泥混凝土压模的方式直接做在挡墙上面,也可以处理成类似于铜版画的样式。

挡墙下船型花台的样式也体现了我国船舶由古代到近代再到现代的一个发展过程。第一艘是明朝郑和下西洋的时所用的宝船,据记载,郑和所乘坐的宝船是当时世界首屈一指的巨型船舶,而郑和也在当时进行了中国最早期的远洋海外贸易(《郑和航海图》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航海图集)。而第二艘是近代民国时期的商船,出现在当时一元硬币的背面,很具有代表性。第三艘是中国第一艘万吨巨轮“跃进号”,建于1958年,代表当时中国船舶工业的最高技术。最后两艘是我国现代集装箱货运船的代表船型。在这些船型花台中种植色叶小灌木造景,灌木相比时令鲜花而言有不需要经常更换、管理更为简单等优点(图3)。

(3)设计小结。以上两种方案均采用了绿化与文化相结合的方式对挡墙进行了景观处理,只是侧重点有所不同,方案一主要考虑对墙面进行自然式绿化,方案二则主要体现挡墙对文化的承载作用。

方案二运用艺术形式突出了港口码头在整个交通运输网络中的重要作用并通过挡墙下花台设置成不同年代的航运船只体现了我国航运事业悠久的历史以及蓬勃发展的未来。整个设计表现了一定文化内涵,突出了艺术效果,使用抽象的图案给人以无限发挥想象的空间,每个人从不同的角度、在不同的时期去欣赏都会有不同的理解,经久耐看、意味深长,艺术性更趋强。但是这种方案施工较为复杂,造价成本也相对较高。方案一使用植物绿化美化墙面是更经济自然的一种形式,施工也更为简单,不仅可以提供视觉和心理方面的舒解和调剂,更有助于分解车辆所排放的有毒气体以及抑制空气中的飘尘。

3.2 绿化区

绿化区主要包括了空箱区挡墙上的绿化带、侯工楼后侧与加压泵房之间的绿化带、栈桥前绿化带等。

(1)空箱区挡墙上的绿化带位于港口空箱区的水泥混凝土挡墙顶部,是宽约10m,长约150m的大面积绿化带。

泸州港是一个工业园区,它的绿化应该区别于一般的公园和小区绿化,整体上以简洁、大气为主,所以整个空箱区绿化带都直接采用草加乔木的形式绿化,打造出疏林地的感觉。乔木采用自然式散植的形式,品种可采用桂圆、女贞等常绿乔木,树荫下的草种可采用耐阴的麦冬等(图4)。

(2)侯工楼后侧与加压泵房之间的绿化带设计前为一片基本未绿化的空地,宽约15m,长约100m,位于在综合办公大楼与职工食堂、球场之间。因为这个绿化带的位置特殊且面积较大,因此是这次绿化设计的重点区域之一。主要考虑如何将此处进行合理的规划,并赋予一定的文化内涵。创造出景色如画、环境舒适,健康文明的游憩环境。

设计将此处规划成为连接综合办公大楼和职工食堂的花园式通道,在绿化带中设置一条园路,一边连接职工食堂,一边连接综合办公大楼,行人可以从园路往返于办公大楼和食堂之间,减少与行车道上车辆的相互干扰,体现设计中的安全性原则。园路可利用绿化带中现有的电缆沟进行改造,旁边设置木质的船型花台,体现港区的特色和文化。绿化带在靠围墙侧种植一排竹子遮挡墙面,其余部分采用自然式的植物配置,在植物物种的选择上选择本土植物,如槐树等,以及枝叶茂盛的榕树或是树形优美的香樟树,并放置景石、座椅、垃圾桶等,体现了功能性原则,使景观设置不仅可观并且可用(图5)。

(3)栈桥前绿化带是指泸州港泊位处栈桥前规划出来的一条绿化带。挡墙上部有约为1.5m的花台,现里面种植槐树等植物。花台的后方临时堆放着一排高矮不等的集装箱。整个区域看上去较为陈旧、杂乱。

设计将挡墙上面的旧花台改造成宽为4m的绿化带,绿化带的中间规则地种植槟榔树代替原有的槐树。槟榔因为树冠较为稀疏所以不会遮挡作业区工作人员的视线,体现了设计中的安全性原则,而槟榔树也能很好地体现泸州的亚热带风情(图6)。

4 结论

通过对泸州港多用途码头二期工程内的挡墙在设置形式、饰面、端部处理上进行大量的方案研究以及对绿化带的景观绿化方案设计研究,总结出对挡墙采取植物绿化措施是最经济有效的方案,采用植物绿化墙面的优点是施工简单,造价低,并能营造一个更舒适、有生气港区环境,提供视觉和心理方面的舒解和调剂,有助于分解车辆所排放的有毒气体以及抑制空气中的飘尘。不过这种方案也有即时绿化效果不好的缺点,在挡墙较高的部位藤蔓植物覆盖整个墙面大至需要1~2年的时间。所以,在墙面上设置一些文化元素,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个问题,在植物还未覆盖整个墙面以前,这些元素对挡墙可以起到一定的装饰作用,使之既有远期的绿化效果,又兼顾前期的景观效益,使之成为体现地区和港口特点的流动文化景观廊道。而港口的绿化设计则应该区别于一般的公园和小区绿化,以简洁、大气为主,因地制宜,利用港口内一些现有的构筑物打造成可用的景观,并且应该在设计中注重安全性、人性化的体现。

作为四川省内第一个做专项景观环保设计的大型港口,泸州港多用途码头二期工程景观绿化设计方案的探索为以后内陆港口景观设计积累了经验并提供了设计参考,其中成功的经验可以推广应用到同类型的港口码头中。

[1]刘志成,曾洪立,张晓佳,等.园林规划设计[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2.

[2]考莱特.鲍迈斯特.New Landscape Design 1[M].付天海,译.大连: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3]尼古拉斯·T·丹尼斯,凯尔·D·布朗.景观设计师便携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4]马英海.现代化工业厂区环境景观设计与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

[5]贺 旺.后工业景观浅析[D].北京:清华大学,2004.

猜你喜欢

挡墙绿化带泸州
浅谈重力式挡墙的稳定性及其影响因素
泸州老窖
仰斜式挡墙单侧钢模板安装工艺探究
最美城市“绿化带”
浅析下穿通道挡墙模板设计与施工技术
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板加固高速病害挡墙的应用研究
四川泸州大力推广高粱漂浮育苗技术
泸州油纸伞
种子
邢兴怀 泸州老窖香水背后的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