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驱动让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
2015-04-17毛健
毛健
当前,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依靠要素和投资拉动的传统增长模式已难以为继,创新驱动成为经济发展的最大动力和希望所在。面对发展需求,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破除制约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不断激发科技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加快推动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确保经济保持高效率、低成本、可持续的中高速增长。为此,镇江科技工作进行了一系列实践与探索。
2014年,镇江科技工作开始着力推动“五个强化、五个转变”:
强化统筹协调,从科技工作本身向支撑全局转变,进一步围绕发展中心任务发挥作用。一年来,镇江市科技创新工作积极围绕全市产业转型升级、现代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城市创建展开,努力实现由局部优势向整体突破提升,由主要完善创新架构向全面充实创新内涵“转段”,最大限度地解放和激发第一生产力所蕴藏的巨大潜能,在推动转型升级和民生幸福上发挥更大的引领和支撑作用。
强化横向协同,从单兵作战向部门合作转变,通过集成资源和力量,进一步做大科技创新成效。一年来,镇江科技部门与科教兴市领导小组、人才科技服务组、知识产权联席会议等成员单位积极配合,集成资源构建“大科技”格局;与人行、财政、金融、发改、银监等部门一起,共同加快科技金融示范区建设;与卫生部门建立了推进全市医卫科技发展工作会商机制;与科协建立了推进全市科普事业发展会商机制等。通过加强集成与协同,有效克服了工作“碎片化”现象,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强化产业支撑,从着眼项目向着眼产业转变,加速提升科技创新对产业发展的支撑能力。一年来,全市政府科技资金从支持离散的创新项目,更多向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转变。大力实施高新技术产业“双提升”计划,启动推进“科技小巨人”培育工程,加快建设企业研发机构,积极打造镇江航空产业产学研联合创新平台等公共创新服务平台。全市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总数增至450家,民营科技企业增至7600多家,全市高新产业占比位列全省第一。
强化职能转换,加快从政府主导创新向服务创新转变,充分发挥市场对创新要素的决定作用。积极创新财政资金使用方式,提高政府科技投入使用效益,探索采用“拨、投、贷、奖、补、免”等多种方式扶持企业发展。通过构建政府资金与社会资本投向科技产业的联动机制,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2014年,镇江市推动成立了全市第三家科技支行和第三家科技小额贷款公司,大力推进“苏科贷”、“镇科通”、“镇知贷”、“镇保贷”等科技金融产品和服务。全年通过政府投入大约3000万元保证金,帮助中小微科技企业获得科技贷款6.4亿元,“带动比”超过1:20。
强化科技惠民,从面向“经济为主”向“经济民生并重”转变,不断提高科技创新对社会民生的贡献份额。全市科技工作在组织好“高大上”研发活动的同时,更多面向大众、接触地气,让老百姓切切实实感受到科技创新的成果,实实在在享受到科技发展的实惠。镇江科技部门开设了“镇江科技”微信平台和“科技政策咨询”QQ群,增强与公众的交流互动,让科技更加“亲民”;组织了系列“科技进田头”、“科技进社区”、“科技进校园”活动,将科技创新的理念、知识和成果送到群众中去,让科技更加惠民。
通过“五个强化、五个转变”,2014年镇江科技创新取得了一系列喜人的成果:镇江跻身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镇江高新区成功获批国家级高新区;在福布斯发布的最具创新力25个中国大陆城市榜单上,镇江名列第19位,居地级市十强之列;国家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托管工程在镇江启动,首个国家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托管平台——镇江市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开通运行;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镇江市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一个,二等奖三个;镇江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48.0%,镇江企业与中科院院地合作成效获全省第一,全市专利申请超2.5万件,授权超1.2万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2.49件;镇江市大中型工业企业和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省级以上研发机构占比达42.5%,全市拥有省级以上科技孵化器、加速器27个,孵化面积达340万平方米;镇江科技金融加快发展,全市“苏科贷”累计贷款10.85亿元,居全省前列,全年完成专利保险数量和额度居全国专利保险试点城市之首,五家受惠于科技金融支持的企业成长壮大获批在“新三板”上市。
2015年,党中央、国务院对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提出了更高要求,社会各界对科技创新寄予高度期望,科技工作既面临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也面临前所罕见的重大挑战。面对新的发展形势,镇江科技工作将从如下方面强化措施:
确立创新驱动核心地位,强化科技与经济统筹部署。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创新驱动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尤其是在视察江苏时对科技创新提出的相关要求,进一步强化顶层设计,将科技创新工作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统筹考虑和部署。积极抢抓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历史机遇,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镇江“生态领先、特色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支撑。进一步强化科技资源的统筹配置,加强跨部门工作集成,建立统筹协调机制和共享信息平台,逐步解决科技管理分散交叉、重复低效等问题。组建科技创新决策咨询机构,开展系列创新驱动调查研究,切实找准制约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和对策措施。通过统筹集成各方资源,实现科技发展战略部署从“小局”到“大局”转变,科技创新依托力量从“小众”到“大众”转变。
提升企业自主创新主体地位,培育经济发展优质力量。2015年,全市将加快构建创新型领军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民营科技企业创新梯队,着力扩大以高新技术企业为主体的创新型企业集群规模。积极鼓励“草根创业”,扶持培育一大批中小微科技企业加快成长。深入实施科技企业“小升高”计划,促进一批成长性小企业发展成为高新技术企业。鼓励未建研发机构的企业加快组建研发机构,支持现有企业研发机构积极提升建设质量。加快科技创新国际化步伐,支持企业积极介入国际研发分工,鼓励企业“走出去”设立研发机构。通过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有效提升企业的发展潜力、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加强关键技术研发,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联合科研机构开展关键技术研究和前沿技术储备。引导科研机构瞄准行业需求,加强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和转化。凸显科研项目取向聚焦,集中资源“有所为、有所不为”,选择镇江重点发展的高端装备制造、战略性新材料、航空航天、高技术船舶与海工装备、农业机械等特色优势领域,设立重点科技专项予以持续滚动支持,力求形成一批高价值知识产权、战略性产品和先导性产业。依托行业骨干企业和科研院所组建产业创新联盟和行业协会,探索在镇江国家高新区建立海洋工程装备应用技术研究院,抢占产业制高点,做强特色产业链。通过关键技术突破,引导战略性新兴产业爆发式增长,促进高新技术产业逐步向中高端攀升,推动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
加快创新载体建设,提升区域科技创新承载能力。积极融入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一体化建设,以镇江国家高新区为核心,优化全市“一区多园”创新布局。推动镇江科技新城、高性能材料科技产业园、智能电气科技产业园、路面新材料科技产业园、大禹山创意新社区、中瑞生态产业园等加快二次升级,力争各辖市区早日实现省级高新区“全覆盖”。大力发展“众创空间”,积极构建“苗圃——孵化器——加速器”创新培育链,不断提高科技载体承载支撑能力和孵化育成能力,吸纳科技企业和人才落户创业。积极发展楼宇经济,建设科技社区,有效提升单位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解决制约发展的土地瓶颈问题。
强化市场导向配置创新要素,加快完善科技投融资体系。发挥市场对技术研发方向、路线选择、要素价格等创新要素配置的导向作用,促进技术创新和产业经济“两极”有机衔接。突出政府科技投入绩效,探索科研项目需求征集、公开招标、择优立项、评价奖励和后补助新模式,尝试“企业出题、政府立题、协同破题”,把更多政府科技投入用于激励企业根据市场需求自主决策的创新行为。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大力发展创业投资、科技贷款、科技保险和科技担保,放大政府科技资金引导效果,利用“杠杆效应”引导更多金融和社会资本,实现科技创新从“小投入”向“大投入”转变。
围绕重点发展需求,精准化引进培养创新人才。从市场准入、要素供应、政策保障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努力形成有利于人才发展的制度、工作、生活和社会环境。围绕航空航天产业发展、高新区建设等重点领域,结合人才培养与重大科技专项实施,集中资源重点强化人才招引和扶持,引进培养一批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在国际具有较强影响的科技领军人才和团队。加强对人才创新实绩的考核,进一步提升人才落地生根的比例,对实绩明显的人才持续滚动支持。在加强海外人才招引的同时,注重发挥驻镇和周边高校丰富的人才资源优势,推行自主创新示范区技术成果股权激励等优惠政策,引导更多高校科技人才和大学生在镇江创业。
加快建设科技服务体系,加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发挥好政府“有形之手”的作用,千方百计打通科技和经济转化的通道。积极搭建“镇江科技资源云平台”,发展技术服务、经纪、代理、评估、交易、培训、投融资等中介服务机构和平台,提升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利用率。鼓励社会多元化投资科技服务业,尝试政府购买服务,用于帮助广大中小微科技企业加快发展。通过完善科技服务体系,推动科技成果加快在镇江转移转化,将创新成果变成实实在在的产业活动和市场效益。
大力营造浓厚创新氛围,努力打造优良创新生态。大力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氛围,充分激发和释放全社会的创新活力。结合“十二五”科技工作收官,积极展示重大科技成果、优秀科技人物和时代创新精神,依托传统媒体加强宣传,拓展新兴媒体强化互动,举办“青年科技创业大赛”唱响创业主旋律。在创新管理上,更加注重做好“减法”,减少用行政手段包揽、直接介入或干预科技创新活动的做法;更加注重做好“加法”,履行好监管和引导职责,着力营造公平公正的发展环境,促进和保护创新主体在自由竞争、开放创新的土壤中萌芽、成长和壮大。
(作者系镇江市科学技术局局长)
责任编辑:高 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