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结构》实践教学改革探讨
2015-04-16朱自强
朱自强
摘 要:《钢筋混凝土结构》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主干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同时课程内容与现行的规范、规程紧密相关。其实践教学主要体现在演示实验、现场实习、课程设计等。文章主要阐述了该课程实践教学的重要性,探讨了通过计算机软件等多种方法辅助实现教学环节改革的新思路。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结构;实践教学;计算机
《钢筋混凝土结构》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主干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同时其课程内容与现行的规范、规程紧密相关。其实践教学主要体现在演示实验、现场实习、课程设计等。本文主要阐述了该课程实践教学的重要性,探讨了通过计算机软件等多种方法辅助实现教学实践环节改革的新思路。
1 《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性
建筑行业是这几年经济发展的龙头,由于建筑市场竞争的激烈化,导致建筑企业对人才选择的要求越来越高,只有具备扎实的工程理论基础和合理的工程知识结构,以及较强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的毕业生才会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
《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是建筑工程专业一门主干课程,是混凝土结构和基础工程等施工工程专业课的前序课程,只有掌握了混凝土结构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和结构设计的基本知识,才能正确理解设计意图、组织施工管理,并处理相关工程事故,进而更好地进行施工现场的控制与管理。因此,《钢混》是一门对理论和实践要求都很高的课程,高职院校必须重视《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只有这样,才能培养更多的技能型和应用型人才。
2 《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大多数院校在《钢筋混凝土结构》实践教学环节上仍然采用的是传统的模式,即演示实验、现场实习、课程设计等。这种实践教学模式所培养的人才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要求,通过走访调查发现,用人单位更青睐于动手能力强且具备创新意识的人才,人才的需求不仅反映了用人单位对学生的要求,同时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教师具备双师素质,即不仅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而且还应有熟练的动手能力。
相对于理论教学而言,实践教学是教学过程中较薄弱的环节。通过调查《发现,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2.1 由于实践场地局限,实践设备不齐全、实验经费少、条件差等实践教学条件存在的客观问题,导致无法满足实践教学的需求。
2.2 教师和学生真正接触社会实践机会少,导致教学与实践的脱节。
2.3 实验内容和实验教学实践安排都比较随意,没有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导致试验效果不佳。
2.4 部分课程内容很难实现随堂实践,因其实践教学难度较。
2.5 实践教学的要求不如理论教学要求高,而且没有建立规范的实践教学考核办法,导致学生对实践环节不够重视,积极性不高。
3 《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的新思路
3.1 适当运用计算机软件辅助教学。《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可借助建筑结构虚拟教学系统,此系统可以通过计算机虚拟一个可控制的、无破坏性、安全性强、并允许多次重复操作的平台,利用虚拟现实技术的特性,造就桌面式房屋建筑虚拟环境。它不仅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而且能让学生灵活安排时间进行虚拟环境观摩,通过屏幕观摩建筑施工过程,掌握施工设计的技术,使得《建筑结构》较抽象、难理解的知识点变得更直观、简单。因此,《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实践教学可适当引进房屋建筑过程和结构的可视化模拟软件,它将大大改善实践环节教学的效果,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和较高的实用价值。
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有大量结构构件需要在课堂给学生进行演示。如各种类型的基础、圈梁、构造柱、以及建筑结构的模型和梁板柱内部钢筋的构造。购买大量的建筑结构模型需要耗费巨大的资金,而且不利于保管,因此我们考虑可以通过计算机软件来模拟实现观察建筑结构内部构造,起到演示的效果。这样做既能节约成本,而且可以在多个课堂上同时使用,直观且方便。
3.2 理论教学与工程实践相结合。我院与华西集团等多家建筑行业单位签订了共同人才培养计划,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运用教师的经验引领学生多观察日常生活中的建筑构件,多带领学生到工地上进行实习参观,使学生主动将理论联系实际,积极地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观察并学习工程人员对相关问题的处理方式。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教师应注意以下事项:
3.2.1 传授理论知识时就地取材,联系实际工程进行讲解。例如讲混凝土构件时,引导学生观察教室内的梁、板、柱构件;讲到厂房结构组成时,可带学生去学校现有的类似结构建筑参观,例如我院就建有一栋单层厂房结构的实验大厅可供学生参观,通过现场教学,让学生获得更多感性认识,也有利于掌握所学理论知识,同时还可培养学生对周边建筑环境的观察能力,激发其学习兴趣。
3.2.2 构件配筋计算及构造是《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中的重要内容,涉及此部分教学时,可适当加强随堂实践教学,例如,带学生到施工现场或实训基地参观,对构件内钢筋的布置、受力、搭接等相关问题进行现场讲解,并向学生展示工程设计图纸,提高学生识图能力,也有利于学生对各构件尺寸、计算简图、荷载及内力计算的进一步了解
3.2.3 为了适应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的电算化时代的到来,在相关理论知识学习完成后,可以让学生逐步应用结构计算软件对简单的结构进行计算、分析,并对计算结果进行判断。结构软件的熟练应用可以帮助学生在毕业后更快地适应实际工作。
3.3 采用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方式。在课程教学实施过程中,可采用灵活多样的实践教学形式,以加强实践环节的学习和训练。比如,专业课教师可建立《钢筋混凝土结构》精品资源共享课教学网站,《钢筋混凝土结构》慕课学习网站,或者向学生推荐优秀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精品课程网站,因为此类学习网站可提供大量丰富的工程实际学习内容和参考资料,通过图片、动画、视频以及现场录像等方式实行教学互动,具体生动,能极大地丰富教学内容,同时延伸课堂教学,帮助学生理解和学习。
3.4 以竞赛带动实践教学。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培养学生主动探索、主动学习的能力尤为重要。通过参加专业竞赛,能让学生主动地进行学习和实践,通过竞赛的形式,可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以赛代训,更熟练地掌握实验、实训技能。经过竞赛,也能建立起学生的自信心,同时也能找到跟同类学校学生之间的差距,从而确定今后学习和提高的方向。
3.5 拓展学习空间。要激发建筑类专业学生学习《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的热情,就不能仅将学习空间仅仅局限在课堂范围内,而应该将其置于更为广阔的实践活动中去。除了平时的课后作业和习题课外,现场教学、课外调查和结构模型比赛等形式的实践活动对学生结构概念的培养和形成也是非常重要的,要善于利用一切形式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从而培养学生的拓展能力。
学生的部分模型作品鼓励学生参加学校组织的结构设计比赛,通过模型设计、模型制作、模型安装,在加载平台、模型加载等环节,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激发学生学习课程的积极性。
4 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实践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也大有可为。《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是考验学生与教师综合能力的关键环节,相信通过以上实践教学形式改革,能有效地提高《钢筋混凝土结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继而在毕业后能顺利地适应工作岗位需求,从而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
《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性和系统性的工程,我们相信,只要循序渐进地进行改革,就能逐步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激发学生的设计创新能力,使《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的教学真正适应建筑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最终达到培养较高综合素质的建筑专业人才的教育目的。
参考文献
[1] 曾谊晖,蒋彦.改革高职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2(23).
[2] 邢贞相,李晨洋.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教学方法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09(18).
[3] 胡兴福.建筑结构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教学与教研,2006(22).
[4] 潘毅.建筑类建筑结构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尝试[J].高等建筑教育,201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