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水县某中学迁址新建工程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方法实践
2015-04-16石宏珠
石宏珠
(西南能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贵州 贵阳 550004)
习水县某中学迁址新建工程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方法实践
石宏珠
(西南能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贵州贵阳550004)
习水县某中学新址建设用地,根据现状评估和预测评估结果,综合评估建设场地地质灾害危险性程度,分区段划分出危险性等级,说明各区段主要地质灾害种类和危害程度,对建设场地的适宜性进行评估。为该校新址的工程建设提供了有效防治地质灾害的措施与建议,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和社会效益。
地质灾害;不稳定;分区
引言
习水县某中学迁建新址,其建设用地需要根据现状评估和预测评估,为该校新址的工程建设提供了有效防治地质灾害的措施与建议,以保障学校师生的人身财产安全。
1 工程概况
1.1工程和规划概况与征地范围
习水县某中学迁址新建工程建设用地位于习水县东皇镇楠木村,总占地面积为18.667hm2(合280亩)。拟建项目区距中心城区约4.8km。政区划属习水县东皇镇楠木村,项目区南侧为华润希望大道,交通方便。
工程项目总建筑面积103890m2。
1.2评估范围与级别的确定
确定评估区范围大致以拟建场地为中心,向四周适当延伸到相邻的分水岭或高地,评估区面积约6.36km2。
依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中的分级表,该建设场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级别界定为一级评估。
2 地质环境条件
(1)气象、水文:
习水县气候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地处四川盆地南部盆缘,多阴雨天气,日照少,气温低。属长江流域乌江水系桐梓河支流,区内地表水系较发育,地表水体由南东向北西运移,所有地表水均汇入桐梓河,然后再向西流入赤水河。
(2)地形地貌:评估区内地貌类型属低中山侵蚀溶蚀地貌,区内地形起伏较大。
(3)地层岩性:根据实地调查,评估区内出露地层有第四系(Q)、三叠系(T)各地层岩性评估区属于区域地壳较稳定区,地质构造简单。
(4)工程地质岩组:岩土体工程地质条件复杂程度中等。
(5)水文地质条件:评估区内地下水主要为碳酸盐岩岩溶水、基岩裂隙水和松散岩类孔隙水三种类型,评估区内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程度中等。
(6)岩溶发育特征:评估区内总体岩溶发育较强烈。
(7)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评估区地形起伏较大,地质构造、工程地质岩组、水文地质条件较复杂,区内岩溶发育强烈,人类工程活动较强烈,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判定为中等类型。
3 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和预测评估
(1)地质灾害类型及特征:经实地调查,评估区内未发现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等地质灾害。评估区内现状地质灾害不发育,工程建设遭受现状地质灾害危害的危害程度小,危险性小。
(2)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评估区内现状地质灾害不发育,工程建成后,遭受现状地质灾害危害的危害程度小,危险性小。评估区现状地质灾害不发育。拟建工程遭受现状地质灾害的危害程度小,危险性小。评估区内分布大量的可溶性碳酸盐岩石,存在遭受岩溶地面塌陷危害的可能性。
3.1工程建设中引发地质灾害的危险性预测
项目建设区内地形较平缓,场地内自然标高为+1107~+ 1150m,相对高差为43m,建设区内地形起伏较大,区内布置有学生宿舍及生活区、教学区、运动场及教师周转房区。工程建设时对地质环境条件有一定的改变和破坏,地面设施存在切、填方引发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和危害程度。
3.2工程建设本身遭受地质灾害危险性的预测
工程平场施工过程中切填方边坡引发滑坡、崩塌、崩塌等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小-大,现场施工人员及设备遭受切、填方边坡滑坡、崩塌、崩塌的可能性小-大,危害程度小-大,危险性大。工程建成后,邻近永久性边坡的建筑物遭受永久性边坡滑坡、崩塌、崩塌的可能性大,危害程度大。由于拟建工程区地处岩溶发育地区,工程建设有遭受岩溶塌陷的可能。
4 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
4.1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原则与量化指标的确定
(1)根据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预测评估结果,结合本项目工程特点及场地的地质环境条件,按《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术》(试行)中《地质灾害危险性分级表》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分区。
(2)在进行具体的分区时,充分考虑工程建设切填方引发地质灾害的程度、影响范围和危害对象,并遵循地质灾害危险性“就高不就低,就大不就小”、“区内相似,区际相异”、“分区相对独立、完整”的原则。
(3)现有地质灾害分布的区域,工程建设加剧其复活的可能性大,为地质灾害危险性大区。
(4)结合地形情况、岩性、产状、构造以及工程建设影响和危害的范围划分地质灾害危险性小、中等、大区,按照切、填方厚度H<3m为地质灾害危险性小区,3m
4.2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
根据以上评估原则与量化指标,将建设场地及其可能影响范围划分为1个地质灾害危险性大区(Ⅰ)、2个地质灾害危险性中等区(Ⅱ)及2个地质灾害危险性小区(Ⅲ)。
4.2.1地质灾害危险性大区(Ⅰ)
地质灾害危险性大区(Ⅰ):位于拟建场地中部地区,该区包含有学生宿舍区、食堂、教学区、体育馆及综合教学行政区等。平场施工过程中,切方边坡高0~11.8m,填方边坡0~8.1m,切填方边坡引发滑坡、崩塌、崩塌的可能性小-大;施工人员、机械设备及拟建筑物遭受切填方边坡滑坡、崩塌的可能性大,危害程度大,危险性大;工程建成后,场地周边将形成高0~11.8m左右的永久性切方边坡和高0~8.1m左右的永久性填方边坡,永久性边坡引发滑坡、崩塌、崩塌地质灾害危害的可能性小-大,危害程度大。
4.2.2地质灾害危险性中等区(Ⅱ)
Ⅱ1:位于拟建项目区西部,该区包含排球运动场及田径场大部场地,平场施工过程中,切方边坡高0~5.5m,填方边坡0~2m,切填方边坡引发滑坡、崩塌的可能性小~较大;施工人员、机械设备及拟建筑物遭受切填方边坡滑坡、崩塌的可能性较大,危害程度中等,危险性中等;工程建成后,遭受永久性边坡引发滑坡、崩塌地质灾害危害的可能性较大,危害程度中等。
Ⅱ2:位于拟建项目区东部,为教师周转房区,平场施工过程中,切方边坡高0~5.5m,填方边坡0~0.6m,切填方边坡引发滑坡、崩塌的可能性小~较大;施工人员、机械设备及拟建筑物遭受切填方边坡滑坡、崩塌的可能性较大,危害程度中等,危险性中等;工程建成后,遭受永久性边坡引发滑坡、崩塌地质灾害危害的可能性较大,危害程度中等。
4.2.3地质灾害危险性小区(Ⅲ)
Ⅲ1:位于拟建场地南西角,该区主要为篮球运动场,平场施工完成后形成永久性切方高度为0~2m,填方高度为0~2.9m,为人工填方土石合边坡。现场施工人员、机械设备及区内拟建筑物遭受切填方边坡岩土体滑坡、崩塌的可能性小,危害程度小。工程建成后遭受永久性边坡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小,危害程度小。
Ⅲ2:位于拟建场地北东部,该区主要拟建校区景观谷地。主要依区内地形建设,平场施工过程中切填方边坡引发滑坡、崩塌的可能性小;施工人员、机械设备及拟建筑物遭受切填方边坡滑坡、崩塌的可能性小,危害程度小,危险性小;工程建成后,遭受永久性填方边坡,永久性边坡引发滑坡、崩塌地质灾害危害的可能性小,危害程度小。
4.3建设场地适宜性分区评估
根据建设场地地质环境条件,拟建工程的布置特点及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和综合评估结果认为:
(1)地质灾害危险性大区(Ⅰ):项目建设引发切填方边坡崩塌、滑坡、崩塌的可能性大,工程建设遭受切填方边坡崩塌、滑坡、崩塌的可能性大,危害程度大,危险性大,建设适宜性差,必须对区内的地质灾害及地质灾害隐患采取切实、可靠和有效的工程防治措施,消除地质灾害及隐患后,方适宜建设。
(2)地质灾害危险性中等区(Ⅱ):项目建设引发切填方边坡崩塌、滑坡、崩塌的可能性较大,工程建设遭受切填方边坡崩塌、滑坡、崩塌的可能性较大,危害程度中等,危险性较大,建设适宜性较差,必须对区内的地质灾害及地质灾害隐患采取切实、可靠和有效的工程防治措施,消除地质灾害及隐患后,方适宜建设。
(3)地质灾害危险性小区(Ⅲ):项目建设引发切填方边坡崩塌、滑坡、崩塌的可能性小,工程建设遭受切填方边坡崩塌、滑坡、崩塌的可能性小,危害程度小,危险性小,基本适宜建设。
5 结论结语
在现状评估和预测评估的基础上,将工程建设引发地质灾害可能影响和危害的范围划分为1个地质灾害危险性大区、2个地质灾害危险性中等区及2个地质灾害危险性小区。地质灾害危险性大区(Ⅰ),其建设适宜性差,防治难度大,必须对其采取可靠、有效的防治措施,消除地质灾害隐患后,方能适宜建设;危险性中等区(Ⅱ)工程建设引发、遭受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及危险性较大,危害程度较大,建设场地适宜性较差,需采取安全可靠、有效的工程防治措施后,场地方适宜建设。危险性小区(Ⅲ)工程建设引发、遭受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及危险性小,危害程度小,建设场地适宜性较好。
对于该中学新址地质灾可能影响和危害的范围进行科学合理地分区,利于建设成本的节约和确保师生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和设计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国土资发[2004]69号),2004.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防治条例》.2003.
[3]林立相,徐汉斌.边坡稳定性分析的可靠度方法.山地学报,1999.
P694
A
1673-0038(2015)23-0231-02
2015-5-22
石宏珠(1972-),贵州榕江人,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水工环、地质勘查与评价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