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连云港市临洪河口湿地保护现状分析与对策思考

2015-04-16束德方朱孟东钱刘玉

江苏水利 2015年10期
关键词:连云港市河口生态

束德方 朱孟东 钱刘玉

(连云港市水利局,江苏 连云港 222006)

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地球三大生态系统,具有调节水量、平衡大气水分,为鸟类、陆生及水生动植物提供生存环境及存储地球C 元素等巨大功能,在涵养城市水源、调节区域气候、降解水体污染、保护生物多样性、美化生态环境等方面作用显著。加强湿地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对提高环境承载能力,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临洪河口湿地概况

临洪河口湿地位于连云港市区北郊,南起太平庄闸、临洪闸,北至临洪河入海口浅海海域,全长19.3 km,平均宽约2 km,总面积约4000 hm2。其中,三洋港挡潮闸以下浅海水域1300 hm2、河口水域120 hm2、滩涂90 hm2,属自然湿地;其上2490 hm2河流水域,含三洋港挡潮闸上游新形成的约490 hm2河川型水库,属人工湿地。

构成临洪河口湿地的临洪河是沂沭泗流域主要行洪河道之一——新沭河的入海口,同时也是蔷薇河、大浦河、范河、朱稽河等区域性河道的入海通道,承担着流域范围内数万km2的行洪与连云港市区排涝及尾水入海的重任。因此,湿地范围内水利工程众多,共建有10 座水闸、4 座泵站、2 个涵洞,是重要的水利枢纽。

临洪河口湿地动植物资源丰富,共发现有鸟类40 科129 种,其中,多次发现黑嘴鸥、遗鸥等国际濒危鸟类;海洋鱼虾33 种,淡水鱼7 种,两栖蟹类7 种,贝类11 种;木本类植物9 科10 种,草本类26 科76 种,主要有大米草、芦苇、盐蒿、碱蒿等群落,其中面积最大的是芦苇群落,占草本植物面积的40%。

2 开发利用与保护现状

2.1 开发利用

对临洪河口湿地的开发利用始于上世纪50年代,即围垦后的粮食种植,上世纪80年代时过渡到盐田生产和港口建设等生产开发,至21世纪,交通设施建设、农业种植、渔业养殖等城市用地功能被引入该区域,湿地系统出现萎缩。

交通设施建设方面,湿地范围内共有3条公路和1条在建铁路,分别为G310、G25、G228(S242)和沿海铁路,这些公路和铁路都以高架桥的形式分别从湿地横穿而过。农业、渔业方面,主要有芦苇收割、农作物种植、水产养殖等。其中,大浦闸至公兴港闸段主要以收割自然生长芦苇为主,伴有小麦种植和零星养殖;公兴港闸至元宝港闸段以收割自然生长芦苇和有水滩面自然捕捞为主;元宝港闸至三洋港挡潮闸之间紧邻建设中的海滨大道,存在大量鱼塘养殖;三洋港挡潮闸下游有原生态芦苇、浅水滩及自然渔港。

2.2 管理与保护

随着全球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湿地的重要性被逐渐认可。连云港市政府各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开展了不同形式的湿地调查、保护、管理等工作。

2001年,为进一步加强市区河道管理,加大水环境、水生态保护力度,结合行政区划调整,连云港市水利局决定由临洪水利工程管理处负责临洪河至入海口之间的中泓右侧滩地及堤防管理工作,由于行政区划不同,左侧则继续由赣榆县水利部门等管理。2008年,新沭河50年一遇治理工程开始实施,水利部门趁机收回了管理范围内部分工业生产、农业种植与养殖用地等实际管控权,涉水监管工作逐步走上正轨。

近年来,在保障湿地范围内水利工程正常运行、安全度汛的前提下,连云港市水利、林业、规划等部门围绕湿地保护开展了一些工作。一是编制湿地规划。2008年市规划部门编制了《连云港·临洪河口湿地规划》;2009年,市政府成立了由水利部门牵头的临洪河口湿地开发与保护规划工作领导小组;2010年,市水利局组织编制完成《连云港市临洪河口湿地保护与利用总体规划》。但由于各种原因,两项规划均未获正式批复实施。二是严格控制建设项目审批,强化水利执法。严格规范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入河排污口设置等许可审批,减少对湿地的人为占用、围垦,维护湿地完整性。加强水政执法,强化对已获得审批建设项目的后续监管,及时清理影响防洪及堤防安全的各类违章种植、养殖及建筑。组织河道沿岸有关县区、部门,开展专项执法行动,做好日常巡查,加大专项检查频次,实现对各类违法行为早发现、早制止、早清除。三是做好水土保持,开展湿地恢复。结合水利风景区创建,相继开展了临洪东站站区、三洋港枢纽和部分河道的水土保持工作,加强临洪河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编制实施《临洪河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实施方案》。与林业部门共同开展湿地保护和恢复工作专题调研,建立植被恢复示范基地。四是开展宣传教育及科研活动。利用“世界水日”、“世界湿地日”等特殊时间节点,开展水法、水土保持法、湿地保护管理规定等宣传活动,向附近村民普及法律知识,提高湿地保护意识。委托南京林业大学等对湿地动植物资源进行了观测研究,建立了生物多样性数据库。

3 存在的问题

3.1 目标定位不明确

由于对湿地关乎生态环境、城市建设发展重要性的认识还不够深刻,生态文明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连云港市尚未出台湿地管理保护相关规范文件。临洪河口湿地虽已列入《江苏省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的二级管控区,但尚未得到政府部门的湿地身份认定,尚未划定保护范围,仅按照世界《湿地公约》的定义,被人们自然称为湿地。由于目标定位不清晰,使得水利部门目前只能按正常行洪通道来建设和管理,其他部门也难以开展湿地保护专项行动。

3.2 管理体制不健全

从行政区划上分,临洪河口湿地位于三区交汇处,涉及赣榆区、海州区、连云区;从管理责任上分,涉及部门有林业、水利、海洋渔业、环保、建设、国土、农业等10 多个部门,存在多部门管理、权责不清、监管难以到位的局面。因为没有统一有效的协调机制,不同地区和部门湿地保护与管理的目的、目标不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湿地的科学管理与规划利用。

3.3 缺乏资金投入

湿地保护与利用涉及日常监管、调查研究、监测分析、生态修复、基本建设等,需大量专项资金支撑。目前,该片区投入主要为水利基本建设、水利工程运行管护、林业生态研究等,均为专项资金,不得挪用,缺乏针对湿地保护、建设自身的资金注入。

3.4 污染形势严峻

临洪河作为新沭河、蔷薇河、大浦河等多条河流共用的入海河道,承担了上游数万km2流域范围的面源污染、工业污染和生活污染,水质形势不容乐观。此外,在临洪河中间行洪通道与右侧河堤间建有承接大浦河城市污水的5年一遇标准、敞开式明渠尾水通道,一旦发生超标准排水将导致污水漫滩,清污混流,给湿地带来严重影响。

4 建议

加强临洪河口湿地保护与建设,对于改善连云港城市生态环境、助推经济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建设宜居港城意义重大。

4.1 提高认识、科学定位

临洪河口湿地地处连云港城市总体规划中确定的“一心三极”核心地带,是连云港市第二大河口湿地,面积占全市河口湿地近1/3,生态意义重大,应充分借鉴国内外湿地保护成功案例,将其作为城市建设与发展的重要生态组成部分来规划、建设和保护。在保障河道行洪通畅、城市排涝安全的前提下,从城市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高度科学定位,明确以保护为主、适度开发、合理利用的总原则,委托资质单位开展专项规划,划定红线保护范围,调查研究资源现状,分区域进行功能定位,明确近期与长远目标,设定时间节点、统筹工程与非工程措施协调推进,逐步建立并完善湿地保护与利用科学决策体系。

4.2 完善体制、明确责任

湿地既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环境系统,又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经济系统,对其保护和利用要综合考虑,统一规划。建议市级层面成立湿地保护与开发利用领导小组,统筹林业、水利、海洋渔业、环保、农业、国土、建设等各部门人力、物力、财力,研究确定总体保护目标,拟定开发与利用规划。将湿地保护纳入全市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考核,定期下达目标任务,明确责任,确立时间节点,统筹协作,序时推进,并建立任务完成考评与奖惩机制,务求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作为目前临洪河口湿地实际管控单位,市水利部门应做好以下几点:①保障水利工程正常运行,做好水源调度。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临洪河口湿地首先要保障新沭河、蔷薇河、乌龙河等汛期行洪安全及连云港市区排涝通畅,要切实加强湿地范围内众多水利工程管养维护,保障安全运行。要优化水利工程联合调度,维持河道合理水位,满足湿地生态用水需求,维持健康水环境。②增强水行政执法力量,严格执法监督,严厉打击占用、围垦、违章种植、养殖等破坏湿地的违法行为,维护湿地稳定生态环境。③与其他部门加强协作,相互配合,共同推进日常监管、联合执法、科研调查、设计规划、文化宣传、基础建设、开发利用等相关工作。

4.3 加大湿地保护建设资金投入

湿地建设是多领域、跨部门、综合性的系统工程,由此要求其投入也应具有多渠道、多元化、多层次的特点。应将湿地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远期规划,作为生态文明建设重点工作来抓,确立政府投入为主体,每年在财政预算中设立专项资金,保障湿地日常监管,有序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同时,要扩大融资渠道,吸纳社会资金注入,适度、合理开发湿地资源,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此外,还应积极向上级政府或主管部门争取引导、扶持资金,做好湿地规划、研究等各项工作。

4.4 加大污染防治力度,改善生态环境

水是湿地的命脉,水环境是湿地形成和发育的先决条件和关键因素。为保障湿地的健康永续发展,必须加大防污、治污力度,保障水环境安全。①加大上游地区面源污染防治力度,推广科学施肥,减少农药、化肥使用量,加强水政执法,严控河道管理范围内畜禽养殖,减少进入河道的农业污染;②从严落实新环保法,对流域沿线工矿企业严格执法,依法关闭偷排、乱排、重污染企业,加大城市污水处理力度,严格达标排放,减少工业污染流入;③实施排污通道改造,增做生态处理与隔离措施,将开敞式明渠改建为暗渠或管涵延伸至深海排放,杜绝漫洪污染。

[1]孙宗凤,王运昌.浅析连云港市湿地保护措施[J].水利发展研究,2005(2).

[2]张晓龙,李培英,李萍,徐兴永.中国滨海湿地研究现状与展望[J].海洋科学进展,2005(1).

[3]吴海亭,龚丽菊,唐善东.浅议临洪河口湿地规划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J].江苏水利,2010(7).

[4]阎红梅,王忠惠.连云港市湿地保护与利用探讨[J].治淮,2008(4).

[5]唐小平,黄桂林.中国湿地分类系统的研究[J].林业科学研究,2003(05).

猜你喜欢

连云港市河口生态
连云港市实施“智云安全护航工程”
“生态养生”娱晚年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莲年有鱼》
他们为什么选择河口
河口,我们的家
特殊的河口水
河口
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