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控制猪伪狂犬病的几点新认识

2015-04-16林泽勇福建省福清市畜牧兽医中心玉屏畜牧兽医站350300

福建畜牧兽医 2015年4期
关键词:野毒断乳母源

林泽勇 福建省福清市畜牧兽医中心玉屏畜牧兽医站 350300

猪伪狂犬病是一种高度传染的病毒性疾病,世界主要养猪生产国家或地区几乎都有发病,并曾导致严重经济损失。在我国二十几个省、市、自治区都有该病的感染。由于大多数猪场对该病有了较高的认识,采取了各种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该病的大面积暴发和流行已得到比较理想的控制。但是还有小部分猪场对猪伪狂犬病的危害认识不足,没有采取很好的防控措施,典型的猪伪狂犬病还时有发生和流行。

1 猪伪狂犬病的发病阶段和临床症状的新认识

1)在没有进行猪伪狂犬病疫苗免疫的猪场,猪群被猪伪狂犬病野毒感染后,妊娠母猪出现发热、流产,流产的胎儿新鲜度一致。0~4周龄哺乳仔猪感染猪伪狂犬病病毒后发病最为严重,急性型常出现仔猪体温升高,排黄色稀便,呕吐、流涎、发抖,颈部肌肉僵硬,运动失调,四肢呈划水样运动,直至昏迷死亡。初生仔猪的发病和病死率为100%,4周龄后仔猪的病死率可降到40%左右,断乳后仔猪发病和病死率都比乳仔猪低得多。其主要临床症状为体温升高、腹泻和严重的呼吸道症状。生长肥育猪感染猪伪狂犬病后,大多数伴有体温升高,呼吸困难,无目标运动,流鼻涕,眼球突出,结膜潮红。因类似流感症状,常被误诊为流行性感冒而延误治疗,常引起中大猪死亡。耐过后的猪只生长缓慢,呈长期隐性感染带毒和排毒。

妊娠母猪感染猪伪狂犬病病毒后表现繁殖障碍综合征;母猪发情受胎率低于80%,有相当一部分母猪发生流产,部分母猪产死胎,木乃伊胎和弱仔增多。

2)在进行过猪伪狂犬病疫苗免疫的猪群,因选用的疫苗不合适,或由于免疫程序安排不当,以及饲养管理差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还有不少猪场的猪只受到野毒感染出现零星的猪伪狂犬病。母猪群中有一定比例的母猪重发情、复配;少数母猪发生流产,产死胎、木乃伊胎,产弱仔和死仔。哺乳仔猪零星、散发特征性的神经症状患猪,断乳前仔猪的死亡率达15%左右。断乳后仔猪感染猪伪狂犬病后主要表现体温升高、腹泻、呼吸道症状。育肥猪仍然表现体温升高、呼吸困难等症状,猪群发育整齐度比较差。

2 猪伪狂犬病疫苗使用的新认识

1)猪伪狂犬病疫苗的选择。用于控制猪伪狂犬病的疫苗,主要有基因缺失活疫苗、灭活疫苗和亚单位疫苗等三大种,目前亚单位疫苗和灭活疫苗已较少使用。基因缺失活疫苗是目前全世界使用最多的一类疫苗,其中经典毒株Bathak-61,是抗原性和免疫原性优良的毒株,它能快速刺激机体产生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其免疫力维持时间持久。育肥猪一般免疫1次即可,但感染压力大的猪场必须免疫2次。母猪免疫后可很好地预防仔猪死亡和母猪流产。基因缺失疫苗有缺失一个或多个基因,至于该选择何种疫苗取决于猪场对猪伪狂犬病的控制要求。

2)免疫程序。(1)母猪群:对母猪群来说,比较方便、实用、有效的免疫时间是“一刀切”的免疫方法,每年对生产母猪免疫猪伪狂犬病疫苗3~4次,即每3~4个月普免1次,采用该方法免疫过的母猪,整体免疫力水平较高,整齐且稳定,非感染的母猪可产生较高水平的抗感染能力,仔猪可以从免疫母猪获得一定的被动免疫保护,感染母猪的野毒排毒量降至最低水平。(2)后备母猪在配种前免疫猪伪狂犬病疫苗2次 (间隔1个月),之后才开始配种较为适合。(3)仔猪在3日龄内滴鼻1次,8~10周龄肌注1次。在猪伪狂犬病感染压力比较大的猪场或地区,仔猪鼻内免疫3~4周后,最好再进行肌肉注射加强免疫1次。仔猪8~10周龄免疫的具体时间需要参考母源抗体消退情况进行确定。建议开始3个月后对8周龄、10周龄、12周龄、14周龄的健康仔猪各抽血4头,检测母源抗体后再确定免疫时间。3日龄前哺乳仔猪鼻内免疫主要是减少因感染猪伪狂犬病引起腹泻、神经症状死亡。4~5周龄和8~10周龄仔猪肌肉注射伪狂犬病疫苗主要减少断乳仔猪感染伪狂犬病引起的腹泻、呼吸道疾病和生长不均。

3)全场接种。接种猪伪狂犬病疫苗时,必须对全场所有猪只都进行接种。目前我国有相当一部分猪场只对母猪进行伪狂犬病疫苗接种,免疫时间在产前4周左右,可以产生很高的母源抗体水平,抗体可通过母乳传递给仔猪,使仔猪可保持8~12周的被动免疫保护,而对断乳仔猪和肥育猪不再进行伪狂犬病免疫,导致生长肥育猪暴发典型的猪伪狂犬病。母猪的母源抗体对其仔猪的免疫保护是有限的,其免疫保护作用不全面,此外,理论上母源抗体只在体内循环,猪伪狂犬病病毒主要是通过呼吸道感染,不能阻止病毒在鼻咽内的定殖发展成病毒血症,产生显微病变。为了更有效地控制猪伪狂犬病,必须对全场所有的猪只都进行免疫接种,一方面可以提高猪群的免疫力,减少易感猪只,切断传染链;另一方面可以减少猪伪狂犬病病毒感染的猪向外界环境排放野毒和缩短野毒排放时间。

3 管理要点

1)加强生物安全措施,隔离感染动物。猪场要有效控制鼠害,场内禁止饲养犬、猫等动物,重点灭鼠。严格执行生产线卫生防疫、消毒制度。

2)禁止对种猪使用皮质类固醇药物(如肾上腺素、地塞来松)等,以防诱导潜伏感染的带毒猪体内病毒的激活与排毒。

3)加强其他免疫抑制性疾病尤其是猪蓝耳病、圆环病毒病等的防控。

猜你喜欢

野毒断乳母源
断乳仔猪育肥初期饲养管理的探析
母源抗体仔猪疾病防治作用
幼年牦牛饲养管理技术
断奶幼兔如何饲养?
2012~2017 年我国部分地区规模化猪场PRV 野毒 流行病学调查
规模化猪场猪伪狂犬病野毒感染的调查
母源抗体在仔猪疾病防治中的应用研究
母源抗体在仔猪疾病防治中的应用
母源抗体在仔猪疾病防治中的应用
龙岩市2011-2015年猪伪狂犬病野毒感染血清学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