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田鸡山地养殖技术要点

2015-04-16钟添林福建省长汀县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366300

福建畜牧兽医 2015年4期
关键词:鸡场公鸡山地

钟添林 福建省长汀县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 366300

河田鸡是原产于福建长汀的肉鸡地方品种,以散放为主要饲养方式,具有善觅食、适应性强、皮薄骨细、肉质细嫩、肉味鲜美的特点。河田鸡通过山地放养,鸡只活动空间大,运动量增加,机体健康、抗病力强,鸡肉品质提高,鸡群采食林下鲜草、昆虫等,充分利用自然资源,降低了饲养成本。同时,鸡群啄食昆虫减少林木虫害,鸡粪肥育土壤促进林木生长,达到养殖与环境协调发展。现结合生产实际,阐述河田鸡山地养殖的技术要点。

1 鸡场选址和鸡舍建设

1.1 山地选址要求 鸡场应选择隔离条件好,距离居民区500 m以上,远离游览区,无疫区,周围3 km内无大型污染性的工厂、医院、屠宰场、皮毛加工厂和其他养殖场,距公路主干线1 km以上,交通便利、电源充足、植被丰富的果园、竹林、松林等缓山坡地。要求地势高燥(地下水位低),排水良好,场址背风向阳,周围山峦形成屏障,易于组织防疫;水源充足,水质清洁。山地面积根据养殖规模而定,保证每羽鸡有3 m2以上的放养场地。

1.2 育雏室建设要求 育雏室选择地势高燥、避风向阳的朝南缓坡地建设;雏鸡饲养密度以25~30羽/m2为宜,育雏鸡舍的面积根据养殖规模确定;室内要求保温、通风、干燥,有利消毒,建筑材料可用砖、泥土等,室内墙壁用石灰粉刷,网上育雏的在距地面1~1.2 m处架设育雏网;配套保温伞等保温设施。

1.3 商品鸡舍要求 鸡舍应建于放养场地上方,并保持一定间距,利于分群;商品鸡的室内密度为8~10 羽/m2,单座鸡舍面积以 40~50 m2、容纳 500 羽为宜;舍内要求通风、干燥,冬暖夏凉,有利于卫生消毒,建筑材料可选用砖、泥土或搭盖简易竹棚。

2 日常饲养管理技术

2.1 育雏期的饲养管理

2.1.1 育雏前的准备工作

2.1.1.1 育雏室的准备 选择保温供热方式,搭建育雏设施及保温设施,地面平养的应铺好经消毒的垫料(谷壳、切碎的稻草)。

2.1.1.2 接运鸡苗前预热试温 调试保温设施,使育雏室温度达到要求,未达规定温度不能接运鸡苗。

2.1.1.3 准备足够的料槽、饮水器 每100羽鸡1个料槽、1个饮水器。

2.1.2 雏鸡的进场

2.1.2.1 鸡苗来源 应选择有 《种畜禽生产许可证》、《动物防疫合格证》的河田鸡种鸡场。

2.1.2.2 初生雏的选择 选择的健康雏鸡,应具备以下特征:羽毛清洁,富有光泽,脚粗壮有力,外貌无畸形或缺陷。腹部宽阔平坦,卵黄吸收良好,脐部无出血痕迹,愈合良好。活泼好动,眼大有神,站立有力,走动奔跑平稳,反应敏捷,鸣声响亮。

2.1.2.3 雏鸡的运输 运输时包装应采用特制纸箱或专用雏鸡箱,且一次性使用,以减少疫病传播机会。运输时要防止摆动,顶上要有覆盖物,防止雨淋和日晒,做到既保温又通风。运输时间不要超过12 h,冬天应选择在气温较高的中午运输,夏天应选择在气温较凉的早晨运输。雨季及寒冷季节应准备防雨防寒用具,防止雏鸡淋雨吹风。

2.1.3 雏鸡的饲养管理 通常0~6周龄为雏鸡阶段,称为育雏期。该期雏鸡抗病力低、饲养管理要求高,必需在育雏室内舍饲养殖,不宜山地放养。育雏期的管理从温度、湿度、密度、通风、光照、饮水、喂料等几个方面着手。

2.2 育成期的饲养管理 商品河田鸡公鸡6~18周龄、母鸡6~14周龄为中鸡阶段,称育成期或生长期,这一时期体重增长较快,采食量不断增加,是骨架和内脏器官生长发育的主要阶段。育成期的技术要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2.1 公母分群饲养 河田鸡公鸡个体大,竞食能力强,对蛋白质利用率较高,增重快;母鸡脂肪沉积能力强,增重慢,饲料利用率较低。为了保证鸡群均衡生长,应及时进行大小、强弱分群饲养,尤其公母鸡更要注意分群。因为公鸡较强,吃料时常排挤母鸡,而且公鸡比母鸡性成熟早,常追逐母鸡,影响母鸡的正常生长。因此,育雏期后,公母特征明显时,应公母分群饲养。

2.2.2 放牧饲养 为了保证河田鸡的肉质风味,商品河田鸡育成期宜采用山地放牧饲养,白天把鸡群放到舍外草坪、山坡、树林、竹林中活动,促使鸡只加强运动,增强体质和抗病力,同时又能在活动场地上采食青草、树叶、虫子、砂粒、稀土等,保证肉质风味。

2.2.3 驱除体内外寄生虫 50~60日龄时,用阿维菌素、左旋咪唑、丙硫咪唑、肠虫清等按使用说明拌料或喂服,同时用除癞灵喷洒鸡舍及四周环境。

2.3 育肥期的饲养管理 小母鸡80~110日龄、小公鸡75~100日龄、阉公鸡140~160日龄为育肥期。此期的主要技术是提高日粮能量水平,以促进鸡体内脂肪沉积,增加鸡的肥度,改善肉质及提高羽毛的光泽度。

2.4 公鸡阉割期饲养管理 对于未作商品出售的小公鸡,除根据需要留作种用外,其余需经阉割去势后育肥,以保证肉质风味、加快生长速度、提高饲料报酬。

2.4.1 阉割时间 目前有阉小鸡和大鸡两种方式。阉小鸡是在40日龄左右阉割,阉大鸡是在70~90日龄阉割。阉割应由有经验的阉割员施术,操作过程应做到迅速、准确,手术时间以早晨为佳。

2.4.2 阉割前的准备 在阉割的头天晚上,将要阉的小公鸡选出关在笼内,防止术前抓鸡追赶应激。如阉割数量较多,或要等待阉割的时间较长,在阉割前喂少量易消化的鸡粮(但不要喂得过饱),以免个别鸡阉割后伤口疼痛,少吃甚至不吃料,造成机体衰竭。阉割手术前3 d,可在50 kg饲料中加入维生素C 10 g、维生素 E 5 g、维生素 K3200 mg。

2.4.3 术后管理 阉割后应把鸡放在清洁、干爽而安静的地方,尤其要防止斗殴,避免术后大出血造成死亡;喂给易消化的鸡粮(注意不要喂得过饱),在饮水中加入抗菌药物、维生素等,以预防术后感染。注意术后观察和个别治疗,如发现皮下有气肿,可采取针刺放气处理,并加喂抗生素。

2.5 适时出笼 山地养殖河田鸡,可根据市场消费需求,区分公母、不同日龄分批上市销售。一般童公鸡100日龄以上、体重1.4 kg以上,小母鸡110日龄以上、体重1.05~1.30 kg,阉公鸡150日龄以上、体重1.80~2.25 kg即可上市。

3 做好鸡场生物安全措施

3.1 坚持全进全出和轮牧制度 在同一片山地养殖同一批次鸡,同时将公母分群饲养,实行全进全出,保证鸡场有充分的间歇时间,能够进行彻底清理消毒,减少疾病传播。每批次山地至少需空置2个月以上,一是可以使放养场地自然净化,二是使山地植被快速恢复。

3.2 供给清洁卫生的饮用水和营养卫生的饲料可以使用干净的自来水、深井水或清洁未污染的山泉水;做好饲料的保管,防止霉变和污染。

3.3 定期做好清洁卫生和消毒工作 定期清理鸡舍和鸡场环境卫生,定期消毒。育雏舍做到每日清洁消毒,其他鸡舍每周一次大清除。鸡舍在全群出栏后至下一批鸡进入前,对鸡舍及用具进行全面的严格消毒及空置。一般要空置2个月以上,要按照清扫、清除、高压清洗、干燥、消毒、密闭熏蒸、空置的程序进行清洁消毒处理,彻底清除鸡舍中的病原微生物。3.4 控制人员和物品的随意流动 进出鸡场时通过消毒池消毒,养殖人员不得在不同批次鸡群中随意走动,工具不能交叉使用,非养殖人员未经许可不得进入生产区。

3.5 做好鸡场废弃物的处置 鸡舍内鸡粪垫料要定期清除,用饲料袋密封堆放于距离鸡场500 m以外的地方进行出售或无害化处理;活疫苗瓶及包装袋应先经消毒液浸泡后袋装无害化处理;病死鸡深埋或放入无害化处理池处置。

3.6 防止兽害 山地养鸡特别要防止犬猫及黄鼠狼、蛇、鹰等的入侵,除防止传播疾病外,更要防范这些生物进入引起惊群导致的鸡群意外死亡。

3.7 做好疫病预防工作 山地养殖河田鸡主要做好高致病性禽流感、鸡新城疫、传染性法氏囊病、马立克氏病、传染性支气管炎、鸡痘等疫病的预防接种。还要对沙门氏菌、大肠杆菌、支原体、球虫、体内外寄生虫等病原实行科学的预防和控制。

猜你喜欢

鸡场公鸡山地
山地草甸
两只公鸡
穿越火线之山地作战
如何搞好鸡场消毒和病毒病免疫接种
山地之旅
山地之美——雨补鲁
说话的公鸡
鸡场常见寄生虫病的诊治
聪明的公鸡
规模鸡场暴发鸡传染性鼻炎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