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起山羊口疮的诊治

2015-04-16虞敏贤福建省邵武市动物卫生监督所354000

福建畜牧兽医 2015年5期
关键词:邵武市患羊口唇

虞敏贤 福建省邵武市动物卫生监督所354000

一起山羊口疮的诊治

虞敏贤福建省邵武市动物卫生监督所354000

2014年4月邵武市拿口镇发生一起放养山羊群体性疾病,根据临床症状、剖检病变初步诊断为羊口疮,通过综合防治措施,取得明显疗效。

羊口疮病诊治

羊传染性口膜炎俗称羊口疮,是绵羊和山羊的一种由病毒引起的接触性传染病。羊口疮多发于春秋两季,本地区以春季雨水季节多发。羔羊最易感染,成年羊也可感染,但发病较少,呈散发性流行。哺乳母羊的乳房也可感染,主要由于哺乳过程外接伤口引起,患羊和带毒羊是主要传染源。自然感染主要是因购入患羊或带毒羊传入,或是通过受污染的畜舍及草地而感染。现将一起山羊口疮的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1 发病情况

邵武市拿口镇养羊户叶某,放养了80只山羊,2014年4月初发现羊群中有几只羔羊精神不振、食欲减退或废绝,其中2只20日龄~1月龄哺乳羔羊吸母乳时嘶叫或不愿吸母乳。仔细观察这些患羊口角、上、下唇与鼻镜等口鼻无毛处有散发的红斑点或丘疹、结节。到4月中旬求诊时已有16只山羊发病,其中1月龄左右羔羊死亡3只。

2 临床症状

16只患羊以哺乳羔羊和刚断乳羔羊为主,且病情严重,死亡3只以食欲废绝、消瘦死亡为主要症状,患羊口唇部感染严重。特点是口角、上唇或鼻镜以及眼睛四周、耳面部无毛或少毛等皮肤暴露处发生散在的小红斑点或丘疹、结节,3~5 d红疹变成脓肿,蔓延至整个口唇周围及颜面、眼睑和耳廓等部,形成大面积具有龟裂、易出血的污秽痂垢,痂垢下肉芽组织增生,嘴唇肿大外翻呈桑葚状突起。口腔内黏膜病变轻微,黏膜潮红,在口唇内面、齿龈、颊部、舌及软腭黏膜上发生水疱,继而发生溃烂、结痂。结痂后痂垢不易剥离,强行剥离敏感、疼痛,患羊由于疼痛而不愿采食,表现流涎、精神不振、食欲减退或废绝、反刍减少、被毛粗乱无光、日渐消瘦。在发病羊群中羔羊发病率高达90%。

3 病理剖检

剖检病死羊只,见其咽、喉肿大,表面与实质部有化脓、坏死灶,肝脏肿大、胆囊胀大。有1只羔羊食道、皱胃和小肠黏膜糜烂。

4 诊断

根据流行情况、临床症状及病理剖检可初步诊断为山羊口疮。

5 防治措施

5.1预防(1)该病主要通过受伤的皮肤和黏膜传染,因此,要保护皮肤和黏膜不受损伤,尽量不喂干硬的饲草,挑出其中的芒刺。(2)不要从疫区引进羊及其产品,对引进的羊只需隔离观察半月以上,确认无病后再混群饲养。(3)疫苗接种。用山羊绵羊传染性脓疱皮炎活疫苗进行免疫接种,接种时按每头份疫苗加生理盐水摇匀,每只羊在口腔黏膜内注射0.2 mL,以注射处出现一个透明发亮的小水泡为准。

5.2治疗(1)隔离患羊,对圈舍、运动场进行彻底消毒。(2)给患羊柔软、易消化、适口性好的饲料,保证充足的清洁饮水。(3)先将患羊口唇部的痂垢剥除干净,用淡盐水或0.1%高锰酸钾水充分清洗创面,然后用紫药水或碘甘油(将碘酊和甘油按1∶1比例充分混合即成)涂抹创面,每天1~2次,直至痊愈。(4)每只肌注利巴韦林2 mL;双黄连针剂或黄芪多糖注射液按每只5~15 mL,1次/d。经5 d治疗,发病的16只羊全部痊愈。

6 体会

1)本地区位于福建闽西北,春季雨水多,温热潮湿,适于病毒、细菌繁殖。山羊圈舍一定要防雨防漏,保证圈舍干燥、清洁,放牧时间应尽量避开露水、雨水等不利气候环境。

2)养殖户没有防疫意识,对区域常发疾病没有制定免疫程序,给疫病的发生埋下隐患。

3)放牧草场几家重叠,为疫病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4)本地区以放养山羊的小养殖户为主,养殖观念陈旧,山羊圈舍就地取材,破旧简陋。防疫意识差,羊群基本没有免疫。建议畜主重建新羊舍,地势选在通风向阳处,圈舍面积保证1~1.2 m2/只,每天清扫粪便,半个月消毒圈舍一次。制定适宜自家养殖场的免疫程序,定期免疫,防止疫病暴发。

B

1003-4331(2015)05-0073-01

猜你喜欢

邵武市患羊口唇
羊传染性脓疱口炎的治疗措施分析
皮肤镜在鉴别口唇静脉湖和口唇黑子中的应用
冰糖葫芦
羊脑包虫病的防治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野下邵武市纺织服装行业的转型升级
中国美貌汉族女性口唇特征的测量
邵武 邵武市金坑村列入2016年中央财政支持传统村落名单
羊焦虫病防治
秋季注意防范羊焦虫病
邵武市森林资源动态变化及经营管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