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脑包虫病的防治
2020-02-16达科加
达科加
青海省泽库县王家乡农牧业技术服务站,青海泽库813100
我国青海地区羊养殖户众多,羊的健康茁壮成长以及羊养殖业的稳定可持续发展直接关系着当地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的收入来源。而羊脑包虫病的存在却严重威胁着羊的健康成长,成为了困扰广大养殖户的一大难题。下面本文就针对羊脑包虫病的预防和治疗展开探讨,供青海地区广大养殖户参考使用。
1 临床表现
据已掌握的情况来看,羊在感染羊脑包虫病后的临床表现较为一致,主要症状有不喜进食、四肢无力、精神萎靡、共济失调等。根据羊患病后的死亡率来看,羊脑包虫病又可分为以下两类:一是急性羊脑包虫病。急性羊脑包虫病,又称间断性癫痫,即1 d 中患羊会出现数次5~10 min 不等的癫痫症状,同时伴有体重异常下降等症状,若得不到科学的治疗,一般30 d 左右即可致患羊死亡。二是慢性羊脑包虫病[1]。与急性羊脑包虫病不同,慢性羊脑包虫病发作时间间隔较长,通常情况下2 次发病之间的间隔时间为1 d,体重下降减缓,发病致死时间为90 d 左右。此外,患羊的运动形式也能够体现出虫体在患羊脑部的不同感染位置,如患羊持续左转圈运动,则表示患羊脑部左半球上有虫体寄生;患羊右转圈运动,则表示患羊脑部右半球有虫体寄生;若患羊脑部颞叶位置有虫体寄生,则患羊多表现为双目失明等;若患羊一直低头前进,则表示患羊的大脑额叶位置有虫体寄生。养殖户应根据患羊不同的表现,合理确立羊脑包虫病的感染部位。
2 预防措施
羊脑包虫病的综合防治首先要从预防环节做起。由于青海地区养殖户多会饲养一些大型食肉的牧羊犬等犬类动物,而这正是造成羊脑包虫病出现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要想更好地预防羊脑包虫病的出现,要求养殖户一定要科学饲养牧羊犬、合理管控牧羊犬数量,严格规范牧羊犬的日常管理。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对野生犬类的防控力度,包括狐、狼等动物,可采取捕捉、驱赶等方式避免草场受其侵害和污染。此外,养殖户还应进一步加强牧羊犬的驱虫工作,应每3 个月就对其进行1 次绦虫消毒,以保证驱虫效果,并且还要及时采取焚烧或深埋等方式,处理驱虫后牧羊犬的粪便等排泄物。
3 治疗方法
3.1 药物治疗
应用药物治疗羊脑包虫病,主要针对一些早期症状的患羊,患羊病症较轻、能够通过药物治疗是最佳治疗时机。而一旦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相关人员应充分考虑到病症加重药效下降这一重要因素,适当提高投药量,但是这样做也同样增加了治疗成本,药物成分也会对患羊本身造成一定影响。通常情况下,羊脑包虫病的药物治疗法常用的药物为5%的黄色素注射液和吡喹酮药物[2]。采用5%的黄色素注射治疗时,主要以静脉注射为主,每次注射量为20~30 mL,1 次/d,持续2 d 即可治愈;采用吡喹酮药物进行治疗要充分考虑患羊的体重因素,通常情况下每千克患羊需用药50 mg,一般连续注射5 d 即可治愈,也可适当提高用药量缩短注射时间,以每千克患羊用药70 mg 的方式,对患羊进行为期3 d 的注射即可治愈。
3.2 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在羊脑包虫病的预防治疗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常用的手术治疗法主要有以下2 种:一是圆锯式手术治疗。首先,手术人员必须充分认识和了解羊脑结构,要在术前对手术部位进行剃毛处理,并用75%的酒精或2%的碘酒进行消毒。其次,要在患羊脑部的纵轴及大小脑之间找到2 条静脉窦分布位置,避免手术误伤到羊脑的静脉窦,然后准确判断出患羊的病灶位置。再次,手术位置应控制在角基及角中心内缘处1 cm 左右的范围内。最后,手术人员在取出包囊、虫体清除完毕后,针对患羊的手术部位还要及时利用止血纱布进行清理止血,并采用3~5 mL 的生理盐水对手术部位进行喷涂处理,处理完毕后要先盖好患羊的硬脑膜和骨膜盖,随后再对其皮肤进行缝合处理,缝合完毕应使用碘酒等其他消毒药剂进行消毒处理,最后用绷带包扎即可。二是穿刺式手术治疗。首先,手术人员要准确判断出患羊脑部虫体包囊所在位置[3]。其次,要对患羊的手术部位用75%的酒精或2%的碘酒进行消毒。再次,在患羊颅骨部位进行深度2~3 cm 的穿刺处理,一般情况针刺深度以留出囊液为准,待囊液流出后再将羊头倒置,加快液体从针孔中流出。最后,手术完毕后要及时做好术后消毒、术后包扎等后续处理工作,防止患羊出现术后伤口感染等情况。
综上所述,羊脑包虫病的预防和治疗要求相关人员一定要始终秉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科学防治理念,采用预防为主的防治方式,尽量驱赶或捕杀牧区内的野生犬类,并合理控制家养犬类的饲养数量。同时,在养殖过程中一旦发现羊出现羊脑包虫病症,要坚决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最大化地发挥药物治疗的积极作用。如疫情较为严重,应及时采取手术治疗,避免疫情进一步恶化、扩散,确保羊养殖业的稳定、可持续发展,保障养殖户的经济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