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竹林笋期管理技术
2015-04-16林利铭
林利铭
(福建省建瓯市东游镇林业站 353100)
毛竹是闽北地区主要森林资源之一。笋是毛竹生长发育的一个重要环节,笋、竹、鞭构成了“竹长鞭、鞭长笋、笋长竹”的密切联系,相互促进生长。笋是毛竹生殖生长不可缺少的中心环节,新鞭与新竹均来自于笋。因此,笋是新竹、新鞭的基础,笋期管理是毛竹林新老更新的基础。竹林管理的关键在于对笋的管理,笋的质量、产量直接关系到竹的质量与产量,进而关系到竹林的经济效益。现将毛竹林笋期管理技术总结如下。
1 鞭笋管理技术
竹鞭生长力强、穿透力强,最长可达5 m。竹笋是由竹鞭笋芽发育而成的,笋芽多就意味着笋的数量也多,竹鞭的生长能力决定了笋芽的生长数量与生长能力。因此,要做好竹鞭的保护工作,挖竹笋时不能损伤竹鞭;挖笋后不要让竹鞭裸露在土壤表面,要及时复土;要及时预防竹鞭病虫害。为了使竹鞭在土壤中蔓延生长时顺利、畅通,在毛竹山垦复过程中,若发现有影响竹鞭行走的大石块、大树头、树蔸等应及时清除。在秋季要做好竹鞭的施肥、松土工作,为竹鞭提供良好的养分供给及生长环境。
2 冬笋管理技术
冬笋是鞭芽发育成笋的第一个阶段,冬笋的生长时间为立冬至立春期间,此期气温低、雨水少、土壤较干燥,鞭笋芽生长速度较慢,因此冬笋大部分在土层内,比较少出土。
2.1 保护大笋
在冬笋管理中应做好大笋的保护工作。大笋生长健壮、虫害少、生长快、成竹质量好、成竹率高,将来可发育成大的春笋,也是培育大竹的基础。因此,在挖冬笋时应保留大的冬笋不挖。
2.2 防冻、保护笋尖
由于冬笋生长时气温低、土壤较干燥,笋距地表浅,易受踩踏而受损、遭受冻伤,故应做好防冻及保护笋尖工作,发现有笋尖出土的,要放置有明显特征的提示标志,以防遭受人为破坏而致损伤。
2.3 保护竹鞭
挖冬笋时应注意不要把整条竹鞭上的笋芽及大、小冬笋全部挖出,应该有选择地挖冬笋,同时保护好竹鞭。
2.4 挖笋注意事项
挖冬笋时应注意不要碰伤大冬笋,不要改变竹鞭和笋的生长环境,否则会影响竹鞭和笋的生长,挖笋应从坡下至坡上进行。
3 春笋管理技术
春笋的生长时间为立春至清明期间,春笋在经历冬笋时期破土而出至嫩竹发枝大约需要2个月时间,这个时期的管理极为重要,直接影响到幼竹成林和毛竹成竹的质量。
立春以后气温逐步升高,土壤温度也开始升高,笋的生长速度加快。由于毛竹竹鞭生长在土壤的深度不一,导致笋在土壤的深度也不同,这直接影响到春笋的发育和生长速度。因此,春笋个体之间大小差异较大,笋与笋会发生争夺养分的现象,很多笋由于个体小,在争夺养分的过程中由于无法汲取足够的营养而在土壤中死亡。相反能破土而出的春笋则个体较大,汲取的养分充足,生长速度快。为有效提高春笋质量及竹林经济效益,在春笋的保留和挖出时要择优疏笋,应做到“适时、适度、适对象”进行疏笋。
3.1 疏笋时间
立春至3月25日之间进行疏笋,立春以后大量春笋破土而出,长势旺盛,应把生长旺盛、个体大、无病虫害的春笋保留下来。3月25日至4月5日为留笋时间,春笋应全部保留。4月5~25日的春笋统称为退笋,此时的春笋应全部挖出。
3.2 疏笋对象
竹林中的过密笋、小笋、并笋、路边笋及病虫笋等应全部挖出。
3.3 及时挖退笋
在竹林中应及时发现并挖除退笋,时间长的退笋在土壤中会腐烂,不能食用,而且会招致笋泉蝇寄生、繁殖。退笋初期笋尖须毛开始枯萎,笋箨上茸毛开始下垂,远看笋尖失去光泽,生长逐渐变得缓慢甚至停止生长;后期笋尖小箨叶干枯,早晨笋尖无水珠,箨毛枯萎,笋箨稍松散,无光泽,笋尖饱满坚硬,剥开笋壳可见笋肉为青紫色或黄色,退笋越久笋肉越黄,久了会变质腐烂甚至失去食用价值。因此,在清明节以后要及时挖去退笋。
4 小年笋保护
毛竹笋有大、小年笋之分,在林区内普遍存在“大年养竹,小年挖笋”的不科学做法。在小年竹林中,同时也会出土一部分春笋,虽然大部分春笋质量不是很好,会出现笋尖削度大、分枝力低、竹节密且虫胖竹多等现象。但是小年竹在竹林中的比重逐渐增大,再加上科学管理,其质量可逐步提高,所以小年留笋养竹是一个简便易行、效果明显、不花成本的好措施。因此,在笋期管理中也应该提倡保护小年笋。
5 病虫害防治
在冬笋、春笋生长发育过程中,主要为害笋的虫害有竹笋夜蛾、一字竹象,严重影响了笋的生长和笋的质量。
5.1 竹笋夜蛾的防治
竹笋夜蛾是在竹笋出土后蛀入笋中的,在蛀口处有绿色碎屑堆积,造成笋的质量及笋的品味受影响。防治方法:①在竹林抚育过程中,及时将残留在杂草上的虫卵铲除,以消灭在杂草中过冬的幼虫和冬卵;②及时挖除退笋,减低虫口密度;③在3月初可喷洒40%氧化乐果800倍液,每天喷1次,连续喷3次。
5.2 一字竹象的防治
一字竹象主要为害竹笋竹节,受害的竹笋形成孔洞,幼竹成竹后虫孔节间缩短,竹材僵硬易遭风折,被害竹笋空洞,幼虫在产卵穴中取食笋肉,被害部位停止生长。防治方法:①每年7~9月,竹林应进行1次松土,深15~20 cm,以破坏害虫在土壤中越冬的环境,减少虫害发生;②化学防治采用10%氰戊菊酯3000倍液喷杀成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