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荣世运用和络护膜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经验
2015-04-16孙蓓
孙蓓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南通市中医院,江苏南通226001)
邵荣世运用和络护膜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经验
孙蓓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南通市中医院,江苏南通226001)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直肠和结肠弥漫性非特异性炎症疾病,病变主要在大肠黏膜和黏膜下层。邵荣世教授认为,本病病机为脾虚失运,邪滞于肠,致气机不畅,血行瘀滞,气血凝结,肉腐血败,肠腑脂膜血络受损,而成内疡。对本病的治疗应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合理配合运用和络护膜法,口服中药同时根据证型配合中药灌肠,获得很好的疗效。
溃疡性结肠炎 中医病机 和络护膜法 中医药疗法 名医经验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直肠和结肠炎性疾病,病变主要在大肠黏膜和黏膜下层,为弥漫性非特异性炎症,可形成糜烂、溃疡[1]。本病临床表现为腹泻、腹痛、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等,并可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病程迁延,治愈难度大,易反复发作,且有癌变倾向,故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现代难治病之一[2]。邵荣世教授系全国名老中医,第三、四、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中医药治疗脾胃病数十年,擅用和络护膜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疗效显著,现将老师经验总结如下。
1 病因病机
溃疡性结肠炎可归属于中医学 “痢疾”“泄泻”“滞下”“肠澼”“便血”等范畴。邵师认为,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因为正气不足,感受外邪,饮食不节,内伤七情,导致胃肠纳运失职。正如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云:“凡痢皆由荣卫不足,肠胃虚弱,冷热之气乘虚入客于肠间,虚则泄,故为痢也。”其病机为脾虚失运,湿浊内生,湿热、寒湿、气滞、瘀血、疫毒、饮食积滞等邪滞于肠,与肠中气血搏结,大肠传导功能失司,气机不畅,通降无常,血行瘀滞,肉腐血败,肠腑脂膜血络受损,而成内疡。
2 和络护膜分四法
邵师认为,溃疡性结肠炎与慢性结肠炎、肠易激综合征等功能性疾病的不同之处在于结肠黏膜的糜烂、溃疡,可以理解为中医的肠腑脂膜血络受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多先天禀赋不足,脾胃大肠功能失健,升清降浊的生理功能发生紊乱,邪自内生,或感受在外诸邪,壅滞于肠,最终的结果均导致气机不畅,血行瘀滞,气血凝结,肉腐血败,肠腑脂膜血络受损,而成内疡。邵师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提出运用和络护膜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具体可分为如下四法:
2.1 调气行滞,和络止痛 脾主升清,胃主降浊,脾升胃降,调畅气机,故脾胃为人体气机升降之枢纽。又肝主疏泄,调畅气机,具有协调促进脾胃运化之功。本病气滞患者一则脾胃气滞,升降失司;二则肝郁气滞,木郁土壅。病机可归纳为邪壅肠中,气机不畅,气血不调,肠络阻滞,腑气通降不利,不通则痛。患者常有腹痛、腹胀、里急后重、情志不畅而诱发或加重等表现。张景岳云:“凡治痛之法,无论是火是食,皆当以行气为先。”刘河间指出:“调气则后重自除”,“里急后重闭者,大肠经气不宣通也,宜加槟榔、木香,宣通其气”。对于本病有腹痛、腹胀、里急后重等气滞表现的患者,在辨证治疗的基础上,可配合木香顺气散、柴胡疏肝散加减。邵师常用木香、槟榔、枳壳、制香附等药物。木香,《日华子本草》称其“治心腹一切气,霍乱泄泻痢疾,健脾消食”;槟榔,《本草纲目》云其“治泻痢后重,心腹诸痛,大小便气秘,痰气喘急”;枳壳,《本草纲目》称其“能利气,气通则痛刺止,气利则后重除”;香附,《本草纲目》言其“利三焦,解六郁,消饮食积聚,痰饮痞满,胕肿腹胀,脚气,止心腹肢体头目齿耳诸痛”,醋炙止痛力增强。另外,理气之品性多香燥,久用有耗气伤阴之弊,故用量不宜太大,或选用绿萼梅、香橼皮、佛手、玫瑰花等平和之品以缓图。
2.2 活血和络,化瘀止血 本病具有慢性、病程长、易复发的特点,叶天士云:“其初在经在气,其久入络入血”,所谓久病必瘀。邪壅大肠,传导失司,气血凝结,日久气滞血瘀损伤肠络而致内疡,患者出现脓血便、便血等表现。近年研究发现,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液呈高凝状态,并有发生血栓等并发症的可能,提示微血栓的形成可能是其重要的发病机制之一。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液的浓稠性、聚集性、黏滞性增高,肠黏膜血液灌流量减少,肠黏膜细胞缺血、缺氧致变性坏死,引起肠黏膜组织损伤。血液的高黏滞状态使肠黏膜毛细血管闭塞,血液沉积、瘀滞,进而微小血栓形成,肠黏膜组织坏死,形成溃疡[3]。故本病符合中医血瘀证的微观病理变化。由于本病为瘀血与出血并存,故患者出现脓血便、便血等表现时,在辨证治疗的基础上,可配合化血丹、失笑散加减。邵师喜用三七、蒲黄、焦山楂、制大黄等药物,以冀祛瘀不引起出血,止血不留瘀血。诚如刘河间所云:“行血则便脓自愈。”三七,《本草求真》云其“气味苦温,能于血分化其瘀血”,《本草新编》称其“止血之神药也”;蒲黄,《本草汇言》曰其“血之滞者可行,血之行者可止”;焦山楂能活血散瘀,消积止痢,故《本草图经》言其可治痢疾;制大黄有泻火破积、行瘀止血、祛瘀生新之功。
2.3 凉血祛瘀,和络止痢 对于本病急性期或初期,脓血便因热,瘀热明显者,症见下痢赤白、腹痛、身热、小便短赤等,病机关键是瘀热阻络,迫血妄行,可选槐花散、槐角丸加减。邵师喜用地榆、槐花、丹皮、赤芍等药物以期清瘀热,防出血。药理研究表明此类药物可增强毛细血管抵抗力,改善血管脆性。地榆,《本草正》云其“味苦微涩,性寒而降,既消且涩,故能治吐血、衄血,清火明目,治肠风血痢”;槐花,《药品化义》云其“味苦,苦能直下,且味厚而沉,主清肠红下血”,与地榆合用,共奏凉血止血、涩肠止痢之功;丹皮,《神农本草经》称其能“除坚癥瘀血留舍肠胃,安五脏,疗痈疮”;赤芍,行瘀、止痛、凉血、消肿,善除营血分郁热且能散血中之瘀,有凉血泄热散瘀的作用,常用治一切血热、血瘀之证,《本草求真》称其“能凉血逐瘀”,与丹皮合用,凉血止血,活血祛瘀之功著。
2.4 护膜生肌,敛疮愈疡 溃疡性结肠炎以肠镜下肠黏膜糜烂、溃疡、脓苔等为主要表现,其病机为肉腐血败,肠腑脂膜血络受损。邵师根据患者镜下表现,辨病用药,善用仙鹤草、煅花蕊石、白及、玉蝴蝶等药物护膜生肌,修复肠道黏膜损伤。仙鹤草有收敛止血、止痢、补虚之效,善治疗血痢久痢,《百草镜》谓其“下气活血,理百病,散痞满;跌打吐血,血崩,痢,肠风下血”;煅花蕊石为矿物类中药,善化瘀止血生肌,《本草经疏》云“花乳石,其功专于止血,能使血化为水”,“以酸敛之气,复能化瘀血,故敷金疮即合,仍不作脓也”;白及功专收敛止血,消肿生肌,《本草汇言》言其“止血、消痈之药也”;玉蝴蝶有保护黏膜的作用,兼有疏肝和胃之效,《本草纲目拾遗》云“凡痈毒不收口,以此贴之”。
3 内服灌肠相结合
邵师认为,本病为本虚标实、气血同病,宗《内经》“疏其血气,令其调达”之旨,倡导调气行血、和络护膜法,在辨证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此法,不仅有利于缓解患者腹痛、腹胀、里急后重、脓血便的症状,保护肠黏膜,对糜烂、溃疡、炎症的治疗有良好的作用,对控制病情的进一步发展和转化也有重要意义。内服治疗时,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合理配合运用和络护膜法贯穿治疗始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灌肠治疗时,对于发病部位在直肠及乙状结肠的患者,邵师喜用自创的本院特色制剂止血灵胶囊(药用三七、花蕊石、白及、制大黄等)灌肠使药物直达病所,有较好的抗炎、促进糜烂溃疡愈合的作用[4],并在此基础上辨证用药。具体辨证分型如下:
3.1 大肠湿热证 症见腹痛,腹泻,大便不爽,夹有黏液或脓血,肛门灼热下坠,口苦口黏,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或弦。内服方予煨葛根、黄芩、黄连、马齿苋、凤尾草、槟榔、制香附、地榆、槐花、仙鹤草、煅花蕊石、制大黄等,灌肠方予止血灵胶囊加黄连、槐花、海螵蛸、败酱草等。
3.2 寒湿蕴肠证 症见腹痛较著,大便日数行或十余行,质稀,夹有黏液,肠鸣,形寒怕冷,舌质淡红、苔白腻,脉沉细。内服方予炒苍术、厚朴、炮姜、防风、炒薏苡仁、小茴香、淡吴萸、陈皮、煨木香、制香附等,灌肠方予止血灵胶囊加薏苡仁、肉桂、艾叶等。
3.3 脾胃虚弱证 症见腹泻便溏,有黏液或少量脓血,食少纳差,肢体倦怠,腹胀肠鸣,舌质淡胖或有齿痕,苔薄白,脉细弱或濡缓。内服方予炒党参、炙黄芪、炒白术、茯苓、炒薏苡仁、煨木香、仙鹤草、白及等,灌肠方予止血灵胶囊加党参、黄芪、红花、仙鹤草等。
3.4 脾肾阳虚证 症见大便日数行,质稀烂,或完谷不化,黏液不显或少量白色黏液,肠鸣明显,饮食不慎或劳累后加重,腰膝酸软,舌质淡、苔薄白,脉细无力。内服方予炒党参、炒白术、茯苓、炮姜、补骨脂、淡吴萸、肉豆蔻、制附片、煨木香、防风、仙鹤草、白及、煅花蕊石等,灌肠方予止血灵胶囊加附子、仙灵脾、补骨脂等。
3.5 脾虚肝郁证 症见腹痛泄泻,大便夹黏,肠鸣,每因情志不畅而发,泻后痛减,苔薄白,脉弦。内服方予炒柴胡、炒白术、炒白芍、陈皮、防风、党参、炒薏苡仁、木瓜、香橼皮、香附、木香、枳壳、槟榔、玉蝴蝶等,灌肠方予止血灵胶囊加香附、川芎、枳壳、柴胡、芍药等。
4 病案举隅
王某,男,40岁。2014年5月20日初诊。
大便次多不成形夹有黏液脓血反复3年,查肠镜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曾予柳氮磺胺吡啶、泼尼松等治疗,症状时好时差。刻下:大便日4~5行,质稀,夹有黏液脓血,小腹疼痛作胀,肛门滞下感,口干苦,舌质红、苔黄腻,脉弦。辨证为湿热挟瘀互阻,损伤脂膜肠络。治拟清肠化湿,化瘀和络。处方:
煨葛根10g,淡子芩10g,黄连3g,甘草3g,煨木香 10g,焦山楂 15g,制香附 10g,槟榔 5g,马齿苋30g,制大黄6g,参三七3g,仙鹤草30g,煅花蕊石15g,槐花15g。7剂,水煎服,日服1剂。
另用止血灵胶囊、黄芩、黄连、海螵蛸、槐花、败酱草灌肠。7剂,水煎灌肠,日1剂。
药进7剂,腹痛、肛门滞下感减轻,大便日二三行,黏液脓血减少,守方加减,治疗2月余而愈,3月后复查肠镜正常。
按:《丹溪心法》指出:“凡治痢疾,最当察虚实,辨寒热,此泻痢中最大关系。”《医宗必读》云:“至治法,须求何脏所伤,何脏受病,因于湿热者,去其湿热;因于积滞者,去其积滞;因于气者调之,因于血者和之;新感而实者,可以通因通用;久病而虚者,可以塞因塞用。”本例患者湿热内蕴,壅滞于肠,与肠中气血搏结,气滞失调,故见腹痛腹胀、肛门滞下感;气血瘀滞,肉腐血败,肠腑脂膜血络受损,化为脓血,而为下痢赤白;积热熏蒸于上,则见口干苦。方中煨葛根、淡子芩、黄连、马齿苋清肠化湿止痢,煨木香、制香附、槟榔调气行滞和络,焦山楂、制大黄、参三七、仙鹤草、煅花蕊石、槐花化瘀护膜止痢,甘草调和诸药。灌肠方以和络护膜、清肠化湿为法。
[1] 陈灏珠.实用内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914
[2] 何兴祥.循证消化病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112
[3] 沈洪.溃疡性结肠炎.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2:57
[4] 明顺华.止血灵胶囊灌肠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78例.中医外治杂志,2003,12(5):24
编辑:吴 宁
R259.746.2
A
1672-397X(2015)07-0024-03
孙蓓(1977—),女,本科学历,副主任中医师,研究方向:脾胃病的中医药治疗。sunbei 365@sina.com
2015-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