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气体灭火系统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

2015-04-16许晓燕

建材与装饰 2015年37期
关键词:防护区灭火剂管网

许晓燕

(成都市公安消防支队 四川 成都 611430)

浅析气体灭火系统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

许晓燕

(成都市公安消防支队 四川 成都 611430)

在现代建筑中,有很多区域不适宜用水来参与灭火,为了更好的将火灾扑灭下去,避免火势扩大,在消防设计中,更多地考虑用气体灭火系统来参与灭火。本文依据各类不同气体的介质,依据其特性、参数等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进行论述。

气体介质;现代建筑;灭火

引言

随着城市建筑的发展,各地越来越多的建筑高楼拔地而起,其建筑的防火工作也随之被社会所要求。公众视野中更多的灭火器是消火栓,而在实战中,除了消火栓外,还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防火分隔系统、防烟排烟系统、应急通讯、应急疏散系统、气体灭火系统。

1 消防气体灭火系统的推广和运用

气体灭火系统早期主要用于军事领域,在使用中逐渐被推广运用到民用建筑中。其灭火的主要原理为化学抑制,在喷洒时消耗火焰的自由基,抑制火灾的燃烧链接,达到快速灭火彻底灭火的功效。其主要运用区域为不适宜用水灭火的场所和燃烧物质。消防气体灭火系统的运用包括甲、乙类气体、液体火灾中、配电房、变配电设备、带电设备和电气线路、重要的档案室、IT机房等。

无氟的气体灭火介质对环境不会产生破坏,将是气体灭火发展的主要方向。传统的灭火剂哈龙类产品,由于对臭氧层产生破坏,因此,已经被很多国家禁止使用,我国也早已通过相应的法规,将七氟丙烷、IG541等无害化灭火剂作为灭火的主流。西方国家已经将气体灭火剂的发展方向朝水系方向发展。现已有国外制造商开发出并应用于工程上,由于该系统还处于不断完善阶段,系统应用范围狭窄,在本文中,我们不进行讨论。

2 气体灭火系统灭火质量分类及安全要求

气体灭火系统灭火质量总体上看分为以下六个类别:①全淹没灭火系统:在规定的时间内,向防护区喷放设计规定用量的灭火剂,并使其均匀地充满整个防护区的灭火系统。②管网灭火系统:按一定的应用条件进行设计计算,将灭火剂从储存装置经由干管支管输送至喷放组件实施喷放的灭火系统。③预制灭火系统:按一定的应用条件,将灭火剂储存装置和喷放组件等预先设计、组装成套且具有联动控制功能的灭火系统。④组合分配系统:用一套气体灭火剂储存装置通过管网的选择分配,保护两个及以上防护区的灭火系统。⑤有管网系统:通过管网向防护区喷射灭火剂。⑥无管网灭火系统:按一定的条件,将灭火剂、喷嘴等设备预先组装起来的成套装置,又称为预置灭火系统。

气体灭火系统在使用中的安全要求是非常严格的。一方面防护区应有保证人员在30s内疏散完毕的通道和出口。防护区内的疏散通道及出口,应设应急照明与疏散指示标志。防护区内应设火灾声光报警器,必要时,可增设闪光报警器。防护区采用的相应设火灾声、光报警器和灭火剂喷放指示灯,以及防护区采用的相应气体灭火系统的永久性标志牌。灭火剂喷放指示灯信号,应保持到防护区通风换气后,以手动方式解除。另一方面防护区的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并能自行关闭;灭火后的防护区应通风换气,地下防护区和无窗或设固定窗扇的地上防护区,应设置机械排风装置,排风口宜设在防护区的下部并应直通室外。通信机房、电子计算机房等场所的通风换气次数应不少于每小时5次。

3 消防气体灭火系统防护区的划分及设计要求

在消防气体灭火系统中,防护区宜以单个封闭空间划分;同一区间的吊顶层和地板下需同时保护时,可合为一个防护区。采用管网系统时,一个防护区的面积不宜大于800m2,且容积不宜大于3600m3。采用预制系统时,一个防护区的面积不宜大于500m2,且容积不宜大于1600m2。

消防气体系统配件组成,有管网灭火系统是通过管网向防护区喷射灭火剂,其由贮存器、容器阀、选择阀连接软接,止回阀、集流管、输送管道及管道附件、喷嘴、泄压装置、启动装置、瓶头阀以及报警联动控制装置组成。

同一防护区,当设计两套或几套管网时,集流管可分别设置,系统启动装置必须共用。各管网上喷头流量均应按同一灭火设计浓度、同一喷放时间进行设计。在设计中应该注意:同一集流管上的储存容器,其规格、充压压力和充装置应相同;灭火系统的设计温度应采用20℃;建筑中气体灭火系统应设计有:自动控制、手动控制、机械应急操作三种启动方式。

在现代建筑中,气体灭火已经逐渐深入到城市建筑中,伴随建筑的使用,气体灭火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它如同机器一样也需要对其进行必要的维护和保养,检查线路通电状况、检查瓶头阀的机械状况、检查钢瓶的使用年限、灭火介质的压力等,必要时,应对其报警联动功能进行测试,以保证在火灾来临时能达到原设计和使用功能。

[1]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07S207)[J].气体消防系统选用、安装与建筑灭火器配置,2007(07):16~24.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50116-2013)[J].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2013(09):2~24.

[3]气体灭火系统的发展与应用[J].工程信息网,2012(04):1~5.

TU892

A

1673-0038(2015)37-0160-01

2015-8-24

许晓燕(1978-),女,汉族,甘肃民乐人,少校军衔,工程硕士研究生,多年从事消防审核、监督检查、火灾调查工作。

猜你喜欢

防护区灭火剂管网
兴化市旌凖泡沫灭火剂检验检测有限公司
发动机舱灭火剂浓度测试设备的设计
基于临界低温释放民机发动机舱灭火剂浓度测试
管网独立是妥协还是改革
从管网独立看国企改革
管网改革虚实
织起一张共管网
可以喝的灭火剂 国产生态灭火器终结救火污染?
NBC 防护区超压控制的研究与运用
库区防护区排洪涝工程布局及规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