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左金丸临证思考

2015-04-16陈永灿

江苏中医药 2015年11期
关键词:朱丹溪金丸肝火

陈永灿

(浙江省立同德医院,浙江杭州 310007)

左金丸临证思考

陈永灿

(浙江省立同德医院,浙江杭州 310007)

左金丸的“左金”之意,指该方有平肝降火的功效,又名“回令丸”,喻其方疗效之佳捷。左金丸中的黄连和吴茱萸,寒温相合,苦降辛开,相反相成,其中的黄连既能通过“实则泻其子”清心火而达降肝火之效,也有直接泻肝火之功。左金丸黄连与吴茱萸的用量配比不必拘泥于六一比。该方临床应用广泛,古代有用治痛症的,现代医家用治痛证、眩晕、消化系统疾病,疗效满意。

左金丸 方义解析 治疗应用

左金丸出自元代著名医家朱丹溪著的《丹溪心法》,其云:“左金丸,治肝火。一名回令丸。黄连六两,吴茱萸一两或半两。上为末,水丸或蒸饼丸,白汤下五十丸。”又云:“回令丸,泻肝火,行湿为之反佐,开痞结,治肝邪,可助补脾药。”左金丸用药简洁,仅由黄连和吴茱萸两味组成,然临床应用广泛,疗效可靠。一般认为,本方具有清泻肝火、降逆止呕的功效,主治肝火犯胃证,症见胁肋疼痛、嘈杂吞酸、呕吐口苦、舌红苔黄、脉弦而数等。然有关本方的配伍含义、组方比例等,仍存有不同看法。今笔者结合文献记载和临证实践,对左金丸的方名意蕴、方义解析及用药配比等做了思考,略述体会如次。

1 方名意蕴

本方为何命名为“左金”,朱丹溪未作说明。清代医家王子接在《古方选注》中谓:“经脉循行,左升右降,药用苦辛,肃降行于升道,故曰左金。吴茱萸入肝散气,降下甚捷;川黄连苦燥胃中之湿寒,胜胃中之热。”对左金丸的命名意蕴做了解释。因中医藏象理论认为,肝居于左,属升道;肺处于右,属降道。如果说“左”指肝之升道,“金”指肃降的话,则“左金”者,言本方的功效,即使得肝火平降。朱丹溪又言左金丸“一名回令丸”,这“回令”又是何意呢?笔者遍找方书,未得要领。还是结合本方的配伍意义,从“金”字中寻找答案。左金丸中,重用黄连为君,大苦大寒,入心泻火,心为肝之子,心火清则火不克金,金能制木,肝火自平,乃“实则泻其子”之法,故为君药;吴茱萸辛热,能入厥阴肝经,行气解郁,又能引热下行,故以为反佐。一寒一热,故能相反相成,且辛开苦降。二药合用,共收清泻肝火、降逆止呕之效。如此说来,这里“金”是指肺。中医五行理论认为,木生火,心为肝之子。通过黄连泻其心火,心火清则火不克金,金(肺)能制木(肝)。那么,“左金”之意是否这样理解,“实则泻其子”,心火泄,火不克金,金能制木,肝(左)火自平。同样,按照五行生克学说,经肝、心、肺的相互迂回作用,从金(右)之肃降之令而行于木(左),起到平肝之效。这或许也是“回令”之意。当然,仅从字面理解,“回令”乃古军交战,得胜回营交令之谓,可比喻本方疗效之佳捷。笔者对本方命名意蕴的探寻,更倾向于“左金”指平降肝火,“回令”喻取效之好。

2 方义解析

左金丸中的黄连和吴茱萸,二药之性,一温一寒,完全相反,吴茱萸起反佐之用;一苦降一辛开,共同疏理肝胃气机,降泄肝胃逆气,有相反相成之妙。左金丸中吴茱萸能散肝胃寒气,降肝胃逆气,对这一认识较为一致。而对黄连的清肝火之说,有人认为是通过其清心火之力,经“实则泻其子”而达清肝火之效。如《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曰:“左金丸独用黄连为君,从实则泻其子之法,以直折其上炎之势。”因吴茱萸入肝经,性温反佐,与黄连相配,引导其苦寒之性,清泄肝胆之火。故《丹溪心法》中又提到“有火盛者,当伐肝木,左金丸治肝火”。黄连合吴茱萸,果能清泄肝胆之火,实际上黄连本身即有清肝火之功,不必绕道“泻心火”或与吴茱萸组合。《丹溪心法》有一方叫“抑青丸”,单取黄连半斤,为末,蒸饼糊丸服,功效“泻肝火”。《本草纲目》载“黄连泻肝胆心脾火,退客热”。笔者理解,黄连不仅能泻心火和胃火,而且还能泻其他脏腑之火,能泻三焦火热之邪,临证应根据具体症状灵活运用。这里抄录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的一段话,很有参考价值。他说:“五脏六腑皆有火,平则治,动则病,故有君火相火之说,其实一气而已。黄连入手少阴心经,为治火之主药。治本脏之火,则生用之;治肝胆之实火,则以猪胆汁浸炒;治肝胆之虚火,则以醋浸炒;治上焦之火,则以酒炒;治中焦之火,则以姜汁炒;治下焦之火,则以盐水或朴硝研细调水和炒;治气分湿热之火,则以茱萸汤浸炒;治血分块中伏火,则以干漆末调水炒;治食积之火,则以黄土研细调水和炒。诸法不独为之引导,盖辛热能制其苦寒,咸寒能制其燥性,在用者详酌之。”

3 用药配比

关于左金丸中黄连和吴茱萸的药量配比,《丹溪心法》中载黄连六两,吴茱萸一两或半两,一般认为药量比是6∶1。笔者体会对此不必拘泥,如治肝胆火热实证,黄连用量宜重,吴茱萸宜轻,原方中就有比一两更小的“或半两”。其实朱丹溪用左金丸,其药量配比也是灵活的,如《丹溪心法》治“痞”方有“吴茱萸三两(汤浸煮少时),黄连八两。粥糊为丸,每服五七十丸,白术陈皮汤下”。朱丹溪在《局方发挥》中写道:“予尝治吞酸用黄连、吴茱萸制炒,随时令迭为佐使,苍术、茯苓为主病,汤浸炊饼为小丸,吞之。”就没有具体的药量规定。笔者治疗火热致口苦泛酸者,习惯用量是黄连9g、吴茱萸3g,或黄连6g、吴茱萸2g;若治疗寒湿泄泻,则两者药量等同,甚至可取吴茱萸的药量更大,以发挥吴茱萸散寒温肠、黄连燥湿厚肠的作用。

4 临证应用

左金丸为临床常用之方。《丹溪心法》载本方的适应证,只有“治肝火”、“开痞结”,实际临证应用却十分广泛。古代医家有用左金丸治痛症的,如《醉花窗医案》载一治“头痛如裂,身热如火”案,“灯下诊之,脉滑而数。告曰:此必有大不遂事,以致肝郁头痛,平肝痛自止。”“乃处以左金丸,三更后颇可。”又《续名医类案》治腹痛案,“副郎李孟卿,常患腹痛,每治以补中益气汤加山栀即愈。一日,因怒腹痛,脉弦紧,以前汤吞左金丸二十粒而愈。”现代中医也善用本方,或单用左金丸,或用左金丸辅以其他药物,或通过辨证,调整两药的用量比例,用于治疗多种疾病。如名老中医王少华[1]言用左金丸治疗胃脘痛,证属肝失条达,气郁化火,胃失和降,逆气上冲,并见痞满、胁肋胀痛、嘈杂、呕恶吞酸、嗳气、口干口苦,甚则心烦易怒,舌红苔黄,脉弦数。其诊断要点是:“①胃脘或食管处其痛如灼;②嘈杂泛酸;③口苦。”杜昌华[2]用左金丸治眩晕:某男,50岁。患者因眩晕不能平卧1小时而来就诊。素无眩晕病史,血压正常,舌偏红,苔薄白,脉弦数。追询病史,2天来心情不畅,郁怒不已,以致肝火化风。嘱服左金丸1.5g,服后1小时已能平卧,眩晕消失,次日已去上班。笔者喜用左金丸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如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炎、糜烂性胃炎、胆汁反流性胃炎、食管炎、消化性溃疡、幽门梗阻、肠梗阻、功能性腹痛、上腹饱胀综合征、肠易激综合征、慢性结肠炎、急性阑尾炎术后肠粘连及急慢性肝炎、急性胆囊炎、胆石症等。另外,消化道肿瘤及其化疗、手术后患者,症状丛生,若肝郁化火,胃气上逆明显者,可用本方加味治疗。有人实验发现,左金丸对人胃癌细胞具有抑制其生长活性和诱导凋亡的作用[3]。临证时左金丸多用于复方,如笔者用治胃热气滞湿阻证时,本方加黄连温胆汤;肝郁血滞而脘腹胁肋痛甚者,本方合金铃子散和芍药甘草汤;伴经前乳胀,情绪波动者,合柴胡疏肝散;兼湿热上扰心神而不寐者,加半夏秫米汤等。

5 结语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左金丸的“左金”之意,指本方平降肝火的功效,又名“回令丸”中的“回令”,喻本方疗效之好。左金丸中的黄连,既能清心火,也有泻肝火的作用。左金丸临床应用广泛,临证多用复方,其黄连与吴茱萸的用量配比不必拘泥于六一比,灵活用治消化系统疾病,疗效满意。

[1]王少华.中医临证求实.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52

[2]杜昌华.左金丸临床治验.广西中医药,1989,12(1):21

[3]彭求贤,余惠旻,胡胜全,等.左金丸诱导人胃癌细胞SGC-7901凋亡的研究.江苏中医药,2009,41(4):70

编辑:王沁凯

R289.5

A

1672-397X(2015)11-0063-02

陈永灿(1964-),男,医学学士,主任中医师,从事中医内科临床科研工作。cyc3123@sina.com

2015-08-12

猜你喜欢

朱丹溪金丸肝火
杨云中
说说三个“金丸”的功效和特点
微信在线
朱丹溪拜师
降肝火,这些水果有效果
去肝火,一只脚就够了!
朱丹溪治病惩恶两不误
孝顺成就一代名医
古代名医朱丹溪的治病故事
左金丸及其加味药在消化系统疾病防治中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