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再论中医整体观

2015-04-16先小乐,肖相如

吉林中医药 2015年2期

再论中医整体观

先小乐,肖相如*

(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北京 100029)

摘要:整体观念虽然被认为是中医学指导思想中重要的理论基础和准则,但纵观古代医书,并未有整体观念的特定词语。在1948年前后,随着控制论、系统论、信息论逐渐形成与发展,使得整体观念不仅具有实践性、科学性,还具有现代化理论的思想内涵。整体观念的特点在于对疾病的考察要求站在全局的立场,对疾病相关的要素进行综合的分析。了解其哲学根源,充分借鉴古人的“天人相应”思想与修道养生,从思想上深刻认识整体观念,可更好地指导中医养生和临床实践。

关键词:中医整体观;天人相应;形神统一

DOI:10.13463/j.cnki.jlzyy.2015.02.002

中图分类号:R22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3-5699(2015)02-0113-03

基金项目:北京中医药大学校级研究生自主课题基金(2013-JYBZZ-XS-034)。

作者简介:先小乐(1986-),女,硕士,主要从事中医药防治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研究。

收稿日期:(责任编辑:王丹2014-09-15)

*通信作者:肖相如,教授,电子信箱-XXY90009@sina.com

Re-discussion about holism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XIAN Xiaole,XIAO Xiangru*

(Clinical Medicine College,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Beijing 100029,China)

Abstract:The concept of holism guided b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s the important theoretical basis and principle,which has rich contents and rationality.However,no specified records like the concept of holism available in ancient books.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ybernetics,system theory and information theory in 1948,the concept of holism possessed practicalness,scientificalness and modernization theory.The concept of holism guided b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required the ability to think through the disease.Given all that,to understand the origin of philosophy of the concept of holism and borrow monasticism from the ancient people would guide TCM health preserving and clinical practice.

Keywords: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 concept of holism;human-environmental inter relation;unity of the body and spirit

整体观是强调内外环境统一性,机体自身整体性[1]。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机体各个组成部分在生理上相互协调、合作,在病理上相互影响。因此,通过对中医学整体观的思考,分析其中的哲学思想,对认识和发展中医学和传统哲学都有积极意义[2]。

1中医整体观形成的哲学根源

中医学是运用中国古代哲学的思维方式分析、归纳和研究,通过直观观察所获得的人体生理、病理现象[3]。在观物过程中,中国的哲人往往把对象当作“一”,即完全的统一整体加以对待的[4]。当谈到中医学独特的整体观思想时,显然是以西医学作为参照系的[5]。李约瑟说:“当希腊人和印度人很早就仔细地考虑形式逻辑的时候,中国人则一直倾向于发展辨证逻辑[6]。耗散结构理论的创始者普里高津在阅读了李约瑟的著作以后也写道:“西方科学家向来是强调实体(如原子、分子、基本粒子、生物分子等),而中国的自然观则是以关于物理世界的更为‘有组织的’观点为基础”[7]。

2中医整体观的形成

2.1“道”与中医整体观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摇篮孕育出中医学及其相关理论。《老子·四十二》提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本身包含的阴阳二气相交而形成一种适匀的状态,万物在其中产生。《庄子·知北游》“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通天下一气耳。”庄子认为,生与死只不过是“一气”之变化,以气来解“一”,以气来解“道”[8]。三国时期的王弼认为天地万物都是以“无”为本[9],北宋时期以儒家道统人物自居的程颢、程颐,创立了理学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其最高范畴是“理”。

2.2“天人相应”与中医整体观《周易·乾卦·文言》记载道:“‘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是讲大凡圣贤者能一切顺其自然,不超乎万物之常势,这就是“天人合一”的思想。道家庄子提出“归真返朴,清净无为”表达了“顺乎自然来保存自身”的观点[10]。儒家代表董仲舒所著《春秋繁露·人副天数》有记载:“人有三百六十节,偶天之数也…谷川之象也。”他认为天与人在形体、情感、规律上相合,这种“天人合一”的观点,对中医整体观的形成有着深刻的影响[11]。

3中医整体观的概念

所谓整体观念,即是中医学对于人体本身的统一性、完整性,以及对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整个认识。

3.1人体自身的整体观

3.1.1以五脏为中心,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的统一人体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将六腑、九窍、五体、四肢百骸等联系为一个整体,气血和津液是滋养机体的源泉,经络是气血、津液运行的通道,脏腑、经络、气血、津液形成一个复杂而严密的信息网络结构,各司其职,共同完成机体整体的生理活动[12],而人的生命就在其中。在《黄帝内经》记载“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以上这十二官虽有分工,但其作用应该协调而不能相互脱节。《金匮要略》提到“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这是对治未病的典型举例,也体现了中医五脏的整体观。又如临床常见的肝火亢盛可表现为面红目赤等,有诸内必行诸外,查其外候能知病之所在。是中医整体观指导下的辨证方法对于疾病的治疗[13]。

3.1.2形与神的统一《说文解字》将形解释为“象形”,即有象可查的物质。中医学中的形,主要指气血津液、脏腑经络、躯体肌肉等生物机体或生命物质及其所进行的机能活动。神不仅是指脏腑的机能表现,一般还泛指精神魂魄、感觉思维、性志情欲等各种心理活动。我国思想家荀况早在公元前300年就在其著作《荀子·天论》中提出“天职既立,天功既成,形具而神生,好恶喜怒哀乐臧(藏)焉,夫是之谓天情”,并从唯物主义角度全面系统阐述了人的心神与形体之间的关系[14]。《黄帝内经》提出了知、情、意等心理概念及“五志说”,阐述了心理与生理之间的关系及心理因素在躯体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等问题[15]。“形神合一”理论可以主要概括为三点:第一,形体先于精神而存在,即形体第一性,精神第二性的唯物观;第二,形在功能上是物质基础,神则属于机能和作用的范畴,神相对于形来说具有能动性;第三,形与神不可分离,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为用[16]。《素问·宣明五气篇》“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是谓五藏所藏。”由此可见,在心神的主导下,特定的心理活动归属于特定的脏腑,脏腑是情绪的载体,情绪是脏腑生理活动的外在表现。形、神对立是生命运动的基本矛盾,而形、神统一则是生命存在的基本特征。

3.2人与环境的整体观

3.2.1人与自然环境的整体观人禀天地之气而生,机体的一切身心活动、新陈代谢等均接受着一年四季春温、夏热、秋凉、冬寒的气候变化,以及节气改变所调控[17],故《素问·宝命全形论》提出“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是讲人的生命活动是受天地变化而影响,和自然界春夏秋冬的规律一样成长。同样,一日之内昼夜晨昏的变化对人体生理也有不同的影响,如《素问·生气通天论》提到“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另外,疾病的轻重变化也受着一天昼夜阳气消长变化的影响,如《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提到“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气之常也…朝则人气始生,病气衰,故旦慧;日中人气长,长则胜邪,故安;夕则人气始衰,邪气始生,故加;夜半人气入藏,邪气独居于身,故甚也。”

3.2.2人与社会环境的整体观良好的社会环境、有力的社会支持、融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身心健康。而不利的社会环境,可影响身心机能,危害身心健康。人类遵循古人教诲,顺应四时之气而养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虚邪贼风,避之有时”。《伤寒论·序》中提到“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则是讲社会的动荡以及经济的恶化均不利于人民稳定的生活。《素问·疏五过论》篇中有以下描述:“凡未诊病者,必问尝贵后贱,虽不中邪,病从内生,名曰脱营。尝富后贫,名曰失精,五气留连,病有所并。”中医在诊病之前有必要先询问患者得出生活情况。“尝贵后贱”可致“脱营”病,“尝富后贫”可致“失精”病,“故贵脱势,虽不中邪,精神内伤,身必败亡;始富后贫,虽不伤邪,皮焦筋屈,痿辟足为挛。”

4中医整体观的实践意义

4.1中医整体观指导辨证论治辨证论治是在整体观念的指导下对疾病进行研究分析和处理的一种特殊方法。在辨证时要在中医整体观的指导下将患者的个体差异、发病季节、生活环境及情志因素考虑在内。另外,由于一种疾病在不同阶段可以表现为不同的证候,所以在中医整体观的指导下掌握“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尤为重要。此外,还应整体的考虑发病的季节、地域环境、患者的体质状态以及年龄、性别等因素。

4.2中医整体观与亚健康亚健康状态是指人的身心处于疾病与健康之间的一种低质状态,机体无明确的疾病,但在躯体上、心理上出现种种不适的感觉和症状,从而呈现活力和对外适应力降低的一种病理生理状态。在亚健康病因中,中医整体观强调应考虑多方面的致病因素,如不良生活方式(包括饮食不节、劳逸失当、房事不节等)以及情志刺激等。中医整体观认为疾病的共同本质是“正虚”,也就是神调控的机体自身组织与协调能力的下降所导致的“阴阳自和”“五行自稳”的失调,所以“扶正”或“治本”是预防或治疗各种疾病的重要环节和落脚点,调控自身机制并纠正失衡的生理状态,可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4.3中医整体观与慢性肾脏疾病肾由于其重要的生理功能而被称为“先天之本”“五脏阴阳之本”,但肾在行使其功能时还需在其他脏腑的协调与配合下完成。因此,在治疗慢性肾脏疾病中出现水液代谢障碍的患者,除治肾外,还应兼顾脾、肝、肺等他脏,方能奏效。慢性肾脏疾病迁延难愈,病人往往因久病而正气不足,且因季节交替时病情加重、恶化或复发,故在治疗过程中应遵循因时、因地制宜的原则,不仅重视个体化的诊疗方案、辨病审因,还应顺应四时、地理、人体的变化,辨其外邪性质并据四时气候特点以治之。

因此,从现代多角度多学科对中医整体观进行学习与研究,不断充实中医整体观的科学理论内涵,中医理论才能得到完善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登本.中医学基础[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6-9.

[2]王秋安.浅议中医学对天人之道的论证[J].中医学报,2012,27(5):575-576.

[3]朱雪,贾新华,张心月,等.中医“多系统相关”思想简论[J].中医学报,2013,28(2):202-204.

[4]马中.中国哲人大思路[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3.

[5]刁宗广.论中医整体观的哲学根源和基本特征[J].合肥联合大学学报,1999(2):12-15.

[6]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8:337.

[7]普里高津.从存在到演化[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

[8]张敬文,章文春.论中医整体观之形成渊源和科学内涵[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2(5):1024-1025.

[9]方立天,于首奎.中国古代著名哲学家评传:第2卷[M].济南:齐鲁书社,1980:209.

[10]龚鹏,江岩.中医养生的道与术[J].河南中医,2013,33(4):546-548.

[11]孙国岗.中医整体观念的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3(18):652-653.

[12]张珍玉,苏玉章,喻自成,等.中医学基础(修订版)[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5-6.

[13]孟建宇.浅谈量子物理学与中医整体观[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3(12):1471-1472.

[14]王昊,杜渐,张振华,等.“形神合一”中医学的生命整体观[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3(3):239-240,242.

[15]朱文锋,旷惠桃.中医心理学原旨[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36-38.

[16]成映霞,段永强,程容,等.论《黄帝内经》“形神合一”理论及其身心医学思想[J].甘肃中医,2008,21(3):1-2.

[17]黄兆铭.从临床实践看中医整体观的重要性[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3):277-278.

[18]龚海洋,王琦.亚健康状态及其中医学研究进展述评[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3,26(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