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丽红治疗原发性肺癌的经验
2015-04-16仇洪红
仇洪红
(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 南京 210029)指 导:叶丽红
叶丽红教授系江苏省中医院主任医师,南京中医药大学硕士生导师,从事中医内科临床工作二十余年,师从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江苏省名医章永红教授。叶师对于诊治恶性肿瘤有着丰富的经验,临床上充分发挥中医辨证论治的优势,大多取得很好的疗效,尤其在肺癌的治疗方面造诣颇深。笔者有幸跟随叶师学习,收获颇多,今将其治疗肺癌的经验介绍如下,与同道共勉。
1 病因病机——正虚为发病基础,癌毒侵袭为必要条件
肺癌根据其临床表现,属中医学 “咳嗽”、“咯血”、“胸痛” 等范畴, 古又有 “肺积”、“痞癖”、“息贲”、“肺壅”之称。中医学认为肺为娇脏,居于华盖,如若感受外邪,则首犯于肺。且肺主气,司呼吸,主宣发和肃降,喜润恶燥,不耐寒热,易受内外邪气侵袭,日久正气耗伤,尤伤肺之气阴。若正气亏虚,更无力制约癌毒,而癌毒愈强,又愈耗伤正气,如此反复,则癌毒与日俱增,机体愈益虚弱,且癌毒一旦留结,阻碍经络气机运行则成逆,津液不能正常输布则留结为痰,血液不能正常运行则停留为瘀,癌毒与气痰瘀搏结,则形成肿块,附着患处,推之不移。叶师认为肿瘤的发生归结于癌毒致病,正气亏虚[1]。其中正虚为发病基础,而正虚尤以气虚、阴虚为主,癌毒侵袭为必要条件,病理因素则为气逆、痰浊及血瘀。并指出某些肺癌患者早期虽未表现出明显的乏力,但已出现不同程度的咳嗽气喘,动则明显,同时伴有面色少华,舌质淡苔薄,脉沉细等症状。若肺癌患者已为肺虚体质,再经历手术、放化疗等因素,继而损伤肺脾之气,兼有气滞、血瘀、痰浊等合而为患,使癌毒愈强,致病情进展,出现复发转移。
2 治则治法——益气养阴,祛邪解毒
对于肺癌的治疗,叶师主张以益气养阴、祛邪解毒为主。认为肺之气阴两虚贯穿于肺癌发生、发展的全过程,因此益气养阴肃肺之法亦应体现于肺癌治疗的始终。同时,肺癌患者,本身正气已亏,更易受外邪侵袭,肺卫受损,肺气逆乱,气郁不畅,易生郁热;气滞则血不行,易成瘀;气滞津不布,易成痰;气、痰、瘀、热、毒互结,终而凝结成块。故叶师指出肺癌治疗在扶正的基础上应辅以祛邪,认为针对致病因素痰浊,首选化痰泄浊之三子养亲汤加减,常选用紫苏子、白芥子、法半夏、莱菔子、葶苈子、苍术、制天南星等药物,同时叶师注重软坚散结药物的配伍应用,认为化痰有助于缩小肿块,散结则利于防止复发,故常常配以牡蛎、海藻、昆布、瓦楞子、蛤壳等散结;针对气逆的病理因素,选用行气降逆的苏子降气汤加减,选用理气解郁药如柴胡、厚朴、青皮、陈皮、香附、郁金、沉香、檀香、枳壳、枳实、八月札、木香、刀豆壳、甘松、娑罗子等,但同时着重强调归肺经药物的使用,如苏子、苏叶、紫苏梗、前胡、旋覆花等为首选;针对病理因素瘀血,选用活血袪瘀的桃仁红花汤加减,药物常选用桃仁、红花、丹参、川芎、赤芍、牡丹皮、三棱、莪术、牛膝、鸡血藤、益母草、泽兰、降香、乳香、没药、马鞭草、凌霄花、水红花子、鬼箭羽、刘寄奴、三七、苏木、蒲黄、五灵脂、石见穿等。在祛邪的同时,叶师强调切勿伤正,需防止伤脾败胃,提出针对患病后期的以气阴两虚为主证,常选用益气养阴之沙参麦冬汤。气虚为重者,配合使用补气药,如党参、太子参、黄芪、白术、山药、甘草等;阴虚为重者,配合使用南沙参、北沙参、西洋参、麦冬、天冬、石斛、玉竹、黄精、百合、何首乌、枸杞子、女贞子、墨旱莲、龟甲、鳖甲等养阴药物。总之,治病求本,扶助正气,重视祛邪,辨证施治,方能提高疗效。
3 用药特点——合理运用虫类药,适当配伍解毒攻毒药
3.1 合理运用虫类药 肺癌的治疗,在注重整体补益的基础上,针对局部邪深毒藏的治疗尤为重要,正如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所言:恶性肿瘤的治疗务必以消癌解毒为首要[2]。一般虫类药多具有破血行血、化痰散结、息风止痛的共性,用以通达经络、驱逐搜剔功效胜于草本植物药。《本草问答》曰:“动物之攻利尤甚于植物,以其动物之本性能行,而又具有攻性。”清代名医叶天士更善于用虫类药,在“久病入络”理论指导下,常应用虫类药如全蝎、地鳖虫、地龙以及蜂房等,取其“飞者升,走者降,灵动迅速,追拔沉混之气血之邪”的特性,治疗顽疾有很好的疗效。肺癌作为一种恶性肿瘤,属于中医学癖、积、癥、瘕等范畴,多为脉络瘀阻而成,此非一般药物所能攻逐,因此临床上,叶师在辨证施治的基础上常选用蜈蚣、僵蚕、蜂房、地龙、地鳖虫、水蛭、穿山甲、蜣螂、九香虫等虫类药,取其解毒散结、破血祛瘀之功,认为其不仅可引药力直达病所,而且可搜毒、剔毒、除毒,提高临床疗效。但是,虫类药虽性猛力专,临床疗效较好,但多有毒性,且副作用大,叶师指出临床应用尚需注意如下事项:①在遵循中医学整体观和辨证施治理论指导下合理运用;②根据药物的特性适当选用,同时配伍滋阴之品,如麦冬、北沙参、石斛、玉竹等,以避免虫类药搜剔走窜,耗伤人体阴液;③根据疾病的轻重缓急适当选用;④掌握药物的使用禁忌和剂量,因虫类药有破血行血的作用,故对于有出血倾向及出血患者应慎用,初次使用从小剂量开始,并酌情加量;⑤密切观察不良反应[3]。
3.2 适当配伍解毒攻毒药 叶师认为,癌毒侵袭是肺癌发生发展的重要致病因素。毒邪灼肺,使肺失肃降而出现咳嗽、痰血、胸痛、发热等症候,因此,临床上常选用清肺化痰解毒药,如泽漆、山慈菇、鱼腥草、制天南星、半枝莲等。现代药理研究证实:泽漆对多种瘤株均有抑制作用,从泽漆中分离得2个单体物质泽漆萜A和B均具有抗癌活性[4];临床上山慈菇常作为抗肿瘤配伍药使用,其主要原因可能是山慈菇中含有秋水仙碱等多种生物碱,可提高癌细胞的环磷酸腺苷(cAMP)水平,抑制癌细胞有丝分裂和癌细胞增殖[5];鱼腥草中所含鱼腥草素对葡萄球菌、淋球菌、嗜酸杆菌及腹股沟表皮癣菌等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且能增强白细胞吞噬能力,提高机体免疫力,是治疗肺癌合并感染的常用药物,有利于解除肺癌患者的热毒郁结证候;天南星的水提取液经醇沉淀后的浓缩制剂,体外对Hela细胞有抑制作用,可使细胞缩成团块,部分细胞脱落;半枝莲多糖在体外可促进由刀豆蛋白A(ConA)诱导的小鼠脾细胞、淋巴细胞转化,体内给药能够提高细胞免疫能力,增加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中酯酶阳性细胞的百分率,促进小鼠对二硝基氯苯(DNCB)的迟发型变态反应[6]。还有平地木、猫爪草、蜀羊泉等,这些药物均能消除肿瘤组织周围的炎症和水肿,减轻症状,也有抗肿瘤作用。但同时叶师也强调,解毒攻毒药物的使用应在患者正气能够承受的情况下进行,否则会犯虚虚之戒,并且在清热同时需注意顾护脾胃。
4 验案举隅
孙某,男,59岁。2014年9月22日初诊。
患者于2014年3月因左下肺小细胞肺癌Ⅲ期行局部根治术,术后共行4次EP方案静脉化疗,疗程顺利。近日来患者时感乏力,精神倦怠,纳谷欠香,偶有胸闷,时感手术切口处疼痛,口干口燥,欲饮水,夜寐尚可,二便正常,舌苔薄、质暗淡,脉细。患者既往有慢性乙肝、肺气肿病史。辨证当属肺阴亏虚,邪毒瘀结。治以养阴清热,解毒化瘀。处方:
北沙参 12g,麦冬 12g,玉竹 10g,百合 15g,杏仁10g,地骨皮 15g,百部 10g,桃仁 10g,红花 10g,炙黄精 12g,淮山药 15g,陈皮 10g,鸡内金 10g,菝葜 10g,蜂房10g,夏枯草 15g,蛇舌草 15g,蒲公英 15g,天龙10g。常法煎服。
2014年10月22日二诊:患者连续服上方加减28剂后,口咽干燥改善,切口处疼痛缓解,但胸闷不适仍存,痰多,遇寒加重,进食后胃脘部有饱胀感,精神体力欠佳,二便正常,舌苔黄腻、质暗,脉细。辨证属痰浊盘踞,气机痹阻于肺。治以通阳泄浊,豁痰宣痹。处方:薤白10g,瓜蒌皮15g,厚朴10g,法半夏10g,玉竹 10g,黄精 10g,杏仁 10g,苏木 10g,陈皮10g,鸡内金 10g,大腹皮 12g,红花 10g,郁金 10g,川芎10g。
2014年11月5日三诊:腹胀减轻,胸闷咳痰较前好转,劳累后偶作,稍感疲劳乏力,纳食恢复正常,舌苔黄腻、质暗,脉沉细。辨证属痰浊留滞,肺气阴耗伤。处方:上方去杏仁、陈皮,改大腹皮为15g,加菝葜 10g、蜂房10g、蛇舌草 15g、绞股蓝 10g、刺五加10g。此后均以此方为基础继续加减。定期复查CT提示病灶稳定。
按:肺癌术后患者,手术外伤袭肺,肿瘤内伤耗肺,对于肺部这个“娇脏”来说是内外受邪,对于整个机体来说可谓“元气大伤”,人体的内在本质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该患者主要以阴虚症状为主,受胸闷、口咽干燥所苦,故治疗当以养阴清肺、甘寒生津为主,方选沙参麦冬汤加减。方中沙参、麦冬均有滋阴润肺、清热生津之功,为保肺清金之要药,故用以为君,其中北沙参体重质坚,性味甘凉,主用于养阴清肺、生津益胃;玉竹甘平,养阴润燥,为臣药,加强生津止渴的功效;百合补土清金,“在益气而兼之利气,养正而更能去邪”;杏仁能散能降,可疏利开通,破壅降逆,善于开痹而止喘,消肿而润燥,调理气分之郁;地骨皮、黄精具有凉血除蒸之功效,用此可加强清肺降火之力;因手术易损伤人体正气,正气愈虚,邪气愈甚,瘀毒留滞,故而配伍桃仁、红花活血化瘀;菝葜、蜂房、夏枯草、蛇舌草、蒲公英、天龙均可以解毒散结、消肿止痛,为抗癌之要药;辅以淮山药、陈皮、鸡内金健脾益胃,使脾胃受纳运化功能恢复正常,水谷精微得以正常输布,培土以生金,生金以固表。
经服药调理后可见患者阴虚症状不著,但出现胸闷、脘痞、纳呆等痰浊痹阻之象,故此时治疗当通阳泄浊,豁痰宣痹。方选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减。瓜蒌为君,降肺气以利膈宽胸为主;肺癌术后,阴阳失调,既往阴虚为主,日久阴损及阳,阳气不舒,故用薤白通阳气以化浊阴为辅;半夏燥湿化痰、逐饮降逆,辅瓜蒌加强降逆化饮之效。半夏配厚朴,辛以散结,苦以降逆,共佐行气散结、降逆化痰之功。同时少佐红花、郁金、川芎活血化瘀,使血脉通畅,气行则血行,血和则气顺。配以陈皮、鸡内金不忘顾护脾胃之气。后患者症状明显好转,继续以此方加减,辅以菝葜、蜂房、蛇舌草加强解毒抗癌之效,至今病情稳定,无病灶扩大与转移,临床症状基本消失。
[1]叶丽红,顾勤.周仲瑛教授的肿瘤观.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2,9(3):63
[2]程海波,吴勉华.周仲瑛教授“癌毒”学术思想探析.中华中医药杂志,2010,25(6):866
[3]叶丽红,王敬卿.周仲瑛运用动物类药物治疗疑难杂症的经验.上海中医药杂志,2007,41(12):1
[4]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783
[5]田昌海,王世清.山慈菇的研究进展.现代医药卫生,2008,24(7):1009
[6]陆平成,许益民.半枝莲多糖对细胞免疫的调节作用.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9,2(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