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关注一种态度
2015-04-15季然
季然
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诞生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戏剧“清贫”之时,而最初把自己定位于民间戏剧表演艺术奖的“白玉兰”奖,正如起于青萍之风,经过“侵淫溪谷”,如今已经“盛怒于土囊之口”。
1990年3月出版的当年第二期《上海戏剧》上,刊发了《首届上海戏剧表演艺术奖“白玉兰奖”开始评选》的消息,这是“白玉兰”奖第一次走进公众的视野;接着,当年5月出版的第三期《上海戏剧》中又公布了“白玉兰”奖的评奖条例,其中特别注明:这是一项“坚持民间戏剧表演的艺术奖”。以戏剧家黄佐临先生为主任的评委会,特意将“民间性戏剧奖”写入评奖条列中,在当时,无论对“白玉兰”奖还是对中国戏剧界来说,这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动力。上世纪80年代,中国的戏剧界面临困境,上海的戏剧人合力推出“白玉兰”奖,正是想通过这样一个奖项,在褒扬优秀戏剧演员的同时,为戏剧演员树立一种信心,为戏剧舞台增添一种力量,为戏剧发展提供一种动力。在首届“白玉兰”奖揭晓之后,时任上海昆剧团团长,昆剧表演艺术家蔡正仁谈道:“我十分赞成白玉兰奖,这不仅是因为我自己是个演员,有资格角逐这项大奖,更主要是它能激发各剧团创排优秀剧目的积极性,激励演员去创造好每一个创排剧目中的人物,活跃上海的戏剧舞台,催化和助产戏剧文艺事业的繁荣。”
如果列出历届”白玉兰”奖获奖名单,几乎就是当代中国戏剧表演艺术名家录。名家云集“白玉兰”奖,由此也造成剧坛新人入围难度很高,特别是在以前,获奖者寥寥可数。20届后,“白玉兰”奖获奖者中年轻的面孔越来越多。除了新人奖,在分量甚重的主角奖和配角奖领奖台上,也不断有剧坛“新人”出现,入围者平均年龄开始“下滑”。到了去年第24届,最后进入主角奖角逐的17位演员中,年龄低于40岁的就有10位,罗晨雪、吴虎生、楼胜、徐晓飞等各剧种主力演员,都是30岁不到。
随着“白玉兰”领奖台上不断出现的年轻面孔,70后80后逐渐从占有一席之地,到如今已是半壁江山,上海的“白玉兰”对于戏剧界年轻演员来说,已不是高山仰止的敬慕,而是越来越具有亲和力和吸引力,当看到同辈人站上领奖台,戏剧界的“新人”看到了目标,他们将“白玉兰”奖作为衡量自己艺术水准和艺术前景的一项重要指标。
从戏剧名家到向戏剧新人倾斜,这并不是“白玉兰”奖放低标准,而是它一直在遵循着自己的原则和目标——艺术为先、繁荣戏剧。“白玉兰”奖将目光关注到剧坛新生力量,尤其注重扶持年轻戏剧者,特别是对于一些“非遗”剧种,它一直用自己的方式、方法来鼓励年轻演员对传统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因为“艺术为先”的理念始终是“白玉兰”奖坚持的评奖标准;促进戏剧的繁荣,则是它的一贯目标。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