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民族视角透视中国现代声乐艺术的审美取向
2015-04-15■郑璐汪涛
■郑 璐 汪 涛
从民族视角透视中国现代声乐艺术的审美取向
■郑 璐 汪 涛
继承与创新是艺术领域中最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是艺术家们面临的重大挑战。我国现代民族声乐艺术既继承了中华民族的声乐传统,又借鉴了西洋美声演唱艺术技巧,最终形成了立足本民族并具有包容开放特性的声乐演唱种类,开创了我国民族声乐艺术发展的新局面,是我国现代音乐工作者为世界音乐发展所作出的突出贡献。
现代声乐;民族;审美取向;发展
郑 璐,南昌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
汪 涛,南昌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硕士生。(江西南昌 330031)
我国现代民族声乐艺术的内涵十分丰富,它的发展历经漫长岁月的磨砺。从传统的戏曲唱腔到新中国成立后逐渐发展的新民族歌曲和新民族歌剧的演绎,乃至当代利用西洋演唱技法演绎民族声乐作品的演唱形式等,形成了一种具备独特风格的艺术门类——中国现代民族声乐艺术。无论对于西洋的声乐艺术,还是相对于传统的中国民族声乐而言,它既融合了西洋美声唱法中的先进经验和科学技巧,同时也保留和发扬了传统民歌的演唱方法。
一、中国现代民族声乐对传统艺术的继承
无论哪种民族艺术都深深地根植于本民族丰厚的文化土壤之上,并散发着浓郁的民族风情。任何一种民族艺术若是想要获得持久的艺术生命力,都必然经历“一个从传统走向现代、从质朴走向科学、从封闭走向开放的过程”[1](P198),并且能够在这一过程中构建起开放包容的艺术体系,有选择和甄别地吸收其他民族艺术的精华滋养,这样才能在保持本民族艺术特色的基础上更好地发展。
我国民族声乐植根于中华民族不断变幻的历史、多民族的生活方式和传统的审美理念之中,进而体现了别具一格的民族风格、民族精髓,它的繁荣和发展是中华民族不同历史时期的经济、政治、历史等因素共同作用后所产生的文化成果,具体表现为对“清晰的语言、甜美的声音、圆润的运腔、细腻的处理、和谐的情感表达”等方面的美学追求[2](P24)。现代民族声乐艺术是按照中国传统的文化背景、审美标准、语言特征对美声唱法科学合理的汲取与借鉴,并对这些要素进行融会贯通,进而达到补充和完善的艺术发展目的。这同时也是中国现代民族声乐艺术在短短几十年间就取得了令人瞩目成就的重要原因。
首先,中国现代民族声乐对中国传统艺术理论的继承。“歌咏所兴,自生民始”,中国传统声乐理论酝酿和发展的时间十分悠久,充满着历代文人的智慧和激情,也承载了艺人们的口传心授,它不竭吸收、合成、推进,凝聚着优秀的传统中国文化。[3]体现在它对声乐演唱中运气的艺术指导,“气者,音之帅也”[4](P41);对声乐演唱过程中咬字发音的规定,“字清、腔纯、板正”[4](P23),“字正腔圆”[4](P17)的要求;以及声乐审美艺术的最高范式“声情并茂”[4](P17),“以情带声,情景交融”[4](P16),等等,这些都是传统声乐艺术在漫长的发展历史中流传下来的审美经验。
其次,中国现代民族声乐对传统艺术声乐技巧的继承。中国传统艺术传承主要采取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或者是口授自悟的方式,但这并不意味着传统声乐技巧是无法学来的。中国现代民族声乐继承了传统民间声乐中的戏曲、民歌、说唱的歌唱技巧,在“字”、“声”、“腔”上的演绎依旧坚持着传统唱法中“以字行腔、字正腔圆”“以情带声、声情并茂”[4](P16)等传统表演美学原则和审美高度,尤其是在吐字、气息、行腔等方面不失传统特色,表现出中国传统声乐艺术技巧的延续性,这是对传统民族艺术最有利的保护和发展。另外,必须要提及的一点是,在我国传统民族声乐艺术中,尚有一些十分特殊的艺术演唱技巧,如蒙古族乌日汀哆“诺古拉”唱法和“浩林·潮尔”唱法、藏族民歌的“振谷”唱法等等,都是亟须现代音乐艺术工作者发掘和保护的声乐艺术。
二、中国现代民族声乐对美声演唱技巧的吸收
中国传统民族声乐通过对西方美声歌唱艺术的吸收和借鉴,在演唱与表演风格及教学方法等多方面,均有新的提高,从而进一步形成了具有当代意义的民族声乐艺术形式。
西洋美声歌唱艺术的思维方式对中国现代民族声乐艺术理论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西洋美声演唱的研究成果是理性主义时代的产物,它与哲学、历史学、声学、医学、生物学等学科息息相关,并能渗透到歌唱艺术的根本,全面地认识和掌握住歌唱用气、发声的规律性,形成科学、系统的一整套训练方法体系。而我国传统的民族声乐理论,强调“不求实有,却求虚无”和顿悟的审美取向[5],表现出重实效、轻思辨、轻理性的特征。在咬字、发音基础理论方面,中国传统声乐理论虽然同样阐述了演唱呼吸和演唱语言等基本要求,但欠缺西洋美声演唱艺术那种更为科学、深入和系统的研究。因此,中国现代民族声乐对西洋美声演唱艺术的借鉴,主要应是对这种理性思维和研究方法的借鉴,并以此为工具对民族声乐艺术做进一步的研究与探索。
美声之所以称其为美声就在于歌者能运用科学的发声技巧发出美妙的声音。同是声乐艺术品种,中国传统民族声乐艺术同西方美声演唱艺术可以相互借鉴,相得益彰。从生理机能看,人的喉咙作为发音器官,它的构造和机能之间没有本质的区别。西方的美声唱法经历了四百多年的发展历史,并在理性思维指导下,建立了较为科学规范的基本发声原则和训练技巧。例如,要求演唱者稳定喉头不能晃动,自然打开喉咙,保持良好的共鸣,吐字清晰,音色圆润干净,声音和气息保持统一连贯性,音色和力度具有变化的张力以及共鸣高位置等基本歌唱技术。因此,对于中国传统民族声乐艺术来说,西方美声演唱艺术的发声技巧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中国现代民族声乐吸取和借鉴了西洋美声歌唱的某些演唱技巧和审美规范,在坚持学习、传承、传播中国传统民族声乐演唱对语言、润腔多样化处理方法的基础上,有所扬弃地采用西洋传统歌唱技法中的整体共鸣、混声运用等技术,并在追求共鸣整体、音色光彩、圆润,内外口型和面部表情自如转换的同时,注意避免美声唱法中非整体共鸣和腔共鸣比例过高的缺点,这对于达到集合传统声乐和西洋美声艺术优势、完善和弥补传统民族声乐的艺术技法、取得最佳艺术效果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中国现代民族声乐的审美取向
中国现代民族声乐一直没有脱离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母体,一贯崇尚声情相和、字正腔圆、意韵悠远、演绎和歌唱相融合的审美价值取向,以民族的情感韵味贯穿始终。在借鉴美声唱法科学演唱技巧、传承民族唱法独特韵味及特殊技法的基础上,摸索出契合中国民族唱法成长、演化的道路,这对民族唱法的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让它成为世界音乐艺术之林中独具魅力的艺术奇葩。
中国传统民族声乐艺术有重“情感抒发”的艺术传统,唐代大诗人、杰出的音乐评论家白居易做有乐评诗《问杨琼》一首,诗中有“古人唱歌兼唱情,今人唱歌唯唱声”[6](P697)之句,明确提出了“唱情”这一美学概念,从而达到赋予演唱以生命、变勉强为自然、变死音为活音的艺术境界。此论足见他对“曲情”的重视,在以后的传统声乐艺术理论中,对重情感表达的艺术要求也多有阐述。而西洋美声唱法虽然同样强调声乐艺术对情感的抒发与表达,但更重视对声乐艺术技巧的展示,在其发展历史中所出现的违背人性的“阉人歌手”,正是其重视声乐艺术技巧的明显佐证。现代民族声乐艺术在科学地借鉴西洋美声唱法技法的基础上,使其更好地为情感表达服务,力求达到技巧与情感和谐融合的艺术境界。
“丝不如竹,竹不如肉”[4](P4),中国传统声乐艺术认为人声是大自然的天籁之音,因此,在传统民族声乐艺术中,更多强调对自然、个性化的艺术表达。虽然,这样形成了中国传统民族声乐多元化发展的良好局面,但同时也似乎缺少了一定的科学性;而对于中国现代民族声乐而言,在吸收和借鉴西洋美声演唱艺术发声技巧的同时,似乎又正是其丧失个性的开始,最终形成了被广为诟病的“千人一声”艺术发展状态。因此,正确处理好艺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在把握声乐艺术的共性和普遍规律的基础上,吸收和借鉴科学的发声方法,例如,借鉴美声唱法中的声部划分理论、歌唱器官生理构造的理论以及歌唱训练的发声体系等,并以此为出发点和突破点,系统、规范地建构中国民族声乐的演唱技巧、演唱风格和理论体系,提高我国现代民族声乐艺术的理论水平,促使其进一步的发展。总之,中国现代民族艺术的共性与个性既相互融合又相互促进,正是中国现代民族声乐艺术所追求的艺术发展方向。
继承与创新是艺术领域中最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也是艺术家们面临的重大挑战。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群众的精神审美需求也日渐提升,中国传统声乐艺术正处在创新与发展的关键时期。要在传承与发扬的基础上,保护、支持民族声乐演唱艺术,消除崇洋媚外和狭隘的民族主义思想,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声乐艺术的继承和创新,推进各种艺术类别、艺术流派之间的交流与融合。现代音乐工作者要在坚持科学发展的基础上推动我国现代民族声乐艺术的进一步发展,为丰富和繁荣世界音乐艺术做出更大的贡献。
[1]管林.中国民族声乐史[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1998.
[2]余笃刚.声乐艺术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3]王晓俊.中国当代声乐艺术发展现象管窥[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3,(1).
[4]傅惜华.古代戏曲声乐论著丛编[C].北京:音乐出版社,1957.
[5]周静.中国古代唱论的语言风格与表现风格交响[J].交响,1998,(4).
[6](唐)白居易.白居易集笺校[M].朱金城,笺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责任编辑:彭民权】
J607
A
1004-518X(2015)12-024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