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学视角下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化的三重维度

2015-04-15王秋香

江西社会科学 2015年12期
关键词:社会化群体个体

■王秋香

生态学理论认为:人是环境中的人,人与周围的环境之间构成了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个体的社会化正是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实现的。从生态学的角度看,个体社会化的目的在于实现人的和谐,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以及人自身的和谐,也就是实现个体与自然环境之间的自然生态、个体与社会结构之间的类生态、个体内在体验与情感的内生态三者及三者之间的和谐与均衡。个体正是在对自然之境、生活世界与心灵世界的感受和体验中,获得灵性与智慧,从而实现个体的和谐与发展的。

自然、和谐与均衡是个体社会化三重生态的基本特征,这与相对稳定的社会化环境及各种社会关系合力作用下的自然过程紧密相关。当然,社会化三重生态的平衡并非不会被打破,当系统中某一关键因素退出,其他因素补位不足或越位过多,生态环境出现重大变迁时,系统的失衡就会发生。目前,在我国农村,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未成年个体长时期留守,个体社会化的生态系统发生了变迁,个体社会化的自然生态、类生态与内生态均出现了失调,留守儿童群体社会化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危机。因此,对留守儿童社会化三重生态进行全面审视,查找功能失调、系统失衡的原因与关键因素,进行必要的修补或找寻功能替代物,促进系统的平衡与协调,促进留守儿童社会化的正常发展十分必要。

一、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化的自然生态

留守儿童社会化的自然生态主要是指留守儿童个体与大自然之间的生态关系。在这里,重点要考察的是留守儿童个体从自然环境中获得了哪些支持或有益身心的条件,揭示自然环境中存在的不利于个体成长的消极因素或危险隐患,个体在适应外部环境中积极性、主动性的发挥状况以及个体与自然环境的拟合程度。

(一)大自然为留守儿童提供了物质与精神滋养

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一样都是自然之子,他们与大自然之间有着比成人更深邃与亲密的联系。大自然给儿童们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滋养,同时又是儿童游乐的场所和精神乐园。在这里,天蓝、水清、景美、人和,他们可以自由嬉戏,放声歌唱;可以上山打猎,下河摸鱼;可以与牛对话,与鸟共吟。他们无拘无束、自由自在,贴近自然、亲近泥土,个性天成。可以说,留守儿童与大自然之间有着一种真正的融合与和谐关系,这是在水泥钢筋环境中成长的城市孩子无法企及的。在大自然的浸润下,他们纯真、率直又有些许野性,活泼、灵动又带有丝丝怯懦,坚韧、奋发却又常常认命。显然,大自然给予了农村孩子更多的恩赐,让他们的成长合乎天性又顺乎自然。

(二)安全隐患、环境污染等问题造成留守儿童自然生态恶化

大自然中有很多的隐忧,还有很多的陷阱。当生活经验不足、安全意识薄弱、防范能力差的未成年个体在大自然怀抱中追逐、奔跑的时候,他们极容易掉入陷阱、遭遇不测。因此,未成年个体在与大自然建立关系的过程中,需要人来引导、监护与保护。据调查,在父母监护中,农村儿童安全事故发生相对较少,这主要是因为父母的看管较多。而祖辈在监护过程中,由于年龄、健康或其他原因,往往是有心无力,安全事故频发。而自我监护往往就是未成年的兄弟姐妹相互之间的看管,安全显然是毫无保障的。因此,溺水、车祸、蛇咬、摔伤、中毒等问题严重威胁到留守儿童的安全。

近年来,大量城市企业转移农村使农民收入增长、贫富差距缩小,但也带来了较为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据调查发现,许多落户在农村的水泥厂、造纸厂、化工厂缺乏科学的规划,生产和排放缺乏有效监管,废水直排河流,废气直上云霄,废物随意堆积。另外,农民生活垃圾的处理简单、原始,或堆放在屋前屋后,或倾倒在沟渠、池塘,或者焚烧了事,导致蓝天褪色,清水混浊,空气不再清新,个体成长的空间遭受挤压,留守儿童与大自然之间张力显现、自然生态恶化。

二、留守儿童社会化的类生态

留守儿童社会化的类生态主要是关于留守儿童与家庭、同辈群体、学校、社区等群体或组织之间的生态关系,大体上与勃朗芬布伦纳提出的相互嵌套的微系统、中间系统、外层系统相当。对留守儿童类生态的探究,主要采取由近至远、由直接互动到间接互动的层层外推的方式。

(一)家庭类生态

家庭是个体成员之间面对面互动最频繁、关系最亲密,对未成年个体的人格、情感、心理影响最大的场所。父母双方或一方长期外出,未成年子女留守家中,家庭生态环境发生重大变迁,主要体现为家庭结构残缺、亲子互动异化、家庭心理氛围孤寂,家庭类生态系统发生重大变迁。

首先,家庭结构残缺。留守儿童拥有法律意义上的完整的家庭,事实上却生活在残缺的、不完整的家庭中。由于父母的缺位,家庭关系特别是亲子关系断裂,家庭的监护、教育、陪伴等功能失灵,家庭生态严重失衡。

其次,亲子互动异化。主要体现为互动关系、互动方式、互动内容、互动效果的变化。在互动关系上,直接的面对面的互动转变为间接互动;在互动内容上,由学习、生活、情感以及技能等诸多方面转变为对学习与安全方面的关注;在互动方式上,从无阻隔互动到依赖电话或网络等媒介的转变。无论是电话、网络还是书信的亲子互动,均表现为间隔时间长、互动频率低、互动效果差。

最后,家庭心理环境恶化。家庭心理环境是指父母之间、亲子之间、兄弟姐妹之间由于亲情血缘关系以及面对面的互动所形成的富于感情的心理氛围。由于家庭结构残缺、亲子关系断裂,原本充满温情的家庭心理氛围崩解,冷寂、沉闷和孤独是大多数留守儿童的心理体验。

留守儿童家庭类生态系统严重恶化,并进一步作用于同辈群体、学校等外部环境,致使其他类生态系统平衡被打破,从而影响留守儿童社会化的进程。

(二)同辈群体类生态

同辈群体是有着共同经历、爱好、情感且年龄相当的成员构成的关系亲密的群体。个体通过积极的同辈群体内成员间的交往,去感受快乐,体验肯定的情感,学会与他人相处,懂得合作、共享、谦让与助人自助。留守儿童同辈群体内部的生态关系以及对个体的支持状况,对个体社会化十分重要。

首先,同辈群体的成员来源较单一。留守儿童交往的对象虽然有邻居、同村的孩子、同班的同学和同龄的兄弟姐妹等,但留守儿童一般更愿意与留守儿童交往,这可能是源于他们相同的境遇和相似的心理特征。

其次,同辈群体人际支持不足。留守儿童同辈群体内部结构松散,成员间关系相对平等,思想、观点或意见的表达自由度较大。有烦心事、心里话时会找朋友倾诉,生活、学习过程中遇到疑难问题时也往往会向朋友求助。显然,同辈群体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留守儿童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能有效化解寂寞、孤独。但是,相当数量的留守儿童由于家庭贫穷或性格懦弱等原因,常被同伴打骂或看不起,他们在同辈群体内处于较为严重的弱势地位。另外,异性交往较频繁,早恋现象相对较多,越轨行为时有发生。

最后,同辈群体内部亚文化影响较大。据调查,留守儿童在学习、交友、人生理想等方面与一般儿童没有显著的差别,大多数儿童能认识到交友、交益友的重要性,并且希望自己将来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但是,在叛逆型同辈群体内,逃学、旷课、打架、斗殴现象时有发生,“读书无用论”盛行,他们倡导反对家长、教师等权威,支持与众不同的行为方式。由于临时监护人监管不力,学校教师放任不管,这部分人极可能发展成为村里的“混混”。

(三)学校类生态

学校与家庭、同辈群体等群体或组织一样,既是儿童发展的背景,又与儿童构成了一个紧密联系、相互作用和互相融合的生态系统。理解学校类生态系统,要以人的成长发展为主线,包括学校内部物质环境、内部精神文化以及人际心理氛围等方面。

一是农村学校教学基础环境总体不佳。进入21世纪以来,农村中小学教学条件普遍得到了改善,但是仍然存在着教育投入不足、学校布局不合理、校舍严重不足、教学设备陈旧、教育硬件设施不完善等问题,严重影响和制约着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

二是学校教育理念和教学内容存在偏差。“学校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通过对个体传递社会生产和生活经验,促进个体身心发展,使个体社会化,这是学校区别于其他社会组织的本质特征。”[1]但是,当前我国学校特别是农村学校教育理念和教学内容存在严重偏差。一方面,“素质教育”理念并没有得到普遍践行。大多数学校仍然以升学率、考试分数来评价教学质量,重智育而轻德育。另一方面,农村学校教育日益城市化。日益城市化的教育理念和教学内容虽然有利于提升农村整体素质和教育水平,却严重脱离农村生活实际以及农村儿童的实际需要。当个体的城市化无法实现时,就会如无根的浮萍,想去的地方扎不了根,原来的地方又待不下去。

三是留守儿童学校群体生态不佳,疏离化趋势严重。学校内部的群体生态从人际关系的层面可以分为师师生态、师生生态、生生生态。考察留守儿童在学校的生态点位及生态状况,主要是考察留守儿童与学校教师、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之间的生态关系。近年来,留守儿童学校群体生态状况有较大改善。首先,留守儿童群体已成为学校领导与老师关注、关心的对象;其次,越来越多的学校实行了寄宿制,提供了留守儿童集体生活的环境,营造了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更为直接的面对面的互动环境,使他们在与同学的交往中获得了陪伴、友谊和肯定的情感体验,并建立起了学校和老师可监督的同伴群体。但是,留守儿童学校群体生态仍然处于不良状态。一是留守儿童校园人际关系明显差于非留守儿童,特别是留守儿童中男生、高年级学生校园人际关系状况更差,校园内打架、斗殴现象时有发生。二是留守儿童与学校教师之间没有建立起可信赖的依恋关系。由于教师教学任务重,班级中留守儿童人数多,以及部分教师工作责任心不强,教育方法简单、粗暴,有相当数量的留守儿童表示不愿向老师敞开心扉,可信赖的师生依恋关系难以建立起来,疏离化趋势严重。

(四)社区类生态

社区变迁的趋势是城市化,我国东部沿海或发达地区的农村社区就体现了这一特点。在广大的中部和西部农村,由于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到城市务工,农村出现了整体性的衰败与凋敝,留守儿童社会化的社区类生态严重恶化。

第一,农村社区日益“空心化”,社区心理支持缺乏。所谓农村“空心化”是指由于农村经济以及就业结构的转变等导致人口、土地、基础设施、经济社会等全方位不同程度的弱化,是多方面的一种变异现象[2],主要体现为人口的空心化与居住分散化。当前,我国农村常居人口主要是留守老人、妇女和儿童,性别结构、年龄结构极不合理,严重缺乏年轻、有知识有技术的人口。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居住形式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传统的聚族而居逐步向分散居住转变。由于人口的空心化与居住日益分散化,母唤子归、父教子学、邻里互往、乡民喧闹的场景成为过去,留守儿童在农村社区生活的心理氛围严重异化,心理支持严重不够。

第二,社区人际关系疏离,社区人际支持严重不足。传统的乡村社区是一个亲密的熟人社会。之所以“熟悉”和亲密,有血缘、地缘的原因,更重要的是因为人们有着经常的、面对面的富于情感的互动。在农村社区日渐“空心化”的背景下人际关系日渐疏远,主要体现在人际互动减少、邻里关系疏远、集体观念淡化等方面。一是外出打工人员回家次数少,停留时间短,且大多是在春节,致使青壮年为主体的乡村社区人际交往圈往往只在春节时短暂存在,对其他年龄层次人际互动的带动、辐射功能大幅减弱;二是由于农村人口结构的变化、居住的分散化以及出于安全保卫等原因,村民之间的人际交往减少,邻里关系逐渐变得陌生;三是电视、电脑在农村得到普及,村民更愿意在家看电视或上网,而不愿意参加村里的公共活动。再加上乡村公共活动设施不完善和地方政府逐渐不重视,农村公共活动日渐衰落。在这种人际关系进一步疏离的社区里,留守儿童社区人际支持大为减少,个体本身的幸福感也受到较大影响。

第三,社区文化发生重大变迁,社区文化支持进一步削弱。社区就是一个小社会,社会的许多功能通常要依靠社区来具体完成,农村社区功能的发挥主要依赖于长久以来相对稳定的乡村传统文化。然而,在农村社区“空心化”以及城市文化的侵蚀下,村民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正处在大变动当中,乡村社区文化丧失了原有的权威,文化的整合、教化和约束功能大为减弱。城市文化中的垃圾下乡和乡村文化中的消极因素混合,导致迷信风、赌博风、拜金风盛行,缺乏父母监管的留守儿童极易受到这些文化垃圾的影响。因此,在留守儿童成长和发展的关键时期社区文化支持功能被严重削弱,个体社会化走向岔道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三、留守儿童社会化的内生态

从个体自身和谐的角度来看,留守儿童社会化应完成两个任务,一是将社会的规范、观念与要求内化,形成相对稳定的认知结构,实现社会需要向个体精神世界的转化,实现个体内在精神世界的和谐与完满;二是将已内化的认知转化为行为和实践,形成行为习惯,融入外部社会,成为一个真正的“社会人”,为最终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奠定基础。留守儿童在这两方面的协调一致状况即个体身心的和谐状况,构成了留守儿童社会化的内生态。

父母缺位造成的“留守”情境,是留守儿童生活经历的一次挑战。部分留守儿童在应对这种挑战中,会产生一些积极的适应性结果,比如生活的技能提高,独立、自主性增强、意志更为坚韧等等。但是,这种挑战是绝大多数留守儿童所无法应对的,他们的社会化生态因而发生重大变迁,内生态系统的和谐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在个体认知、心理健康(情感与意志)、行为表现等方面存在较为显著的偏差。

(一)在个体认知与内化环节上的偏差

认知主要体现为对自我的认知、对外部世界的认知。儿童是能动的主体,他们在家庭、学校、社区等社会资源的支持下,在与外部世界的互动过程中,将社会的规范、观念与要求内化,在头脑中以观念的方式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认知结构。一般来讲,在个体差异不大、外部环境与条件基本相同的情况下,个体对习俗、道德、规范的认知与内化,公平、幸福、责任、义务、权利等观念的发展,会在大体相同的年龄阶段进行,发展的形式与路径可能不同,但结果会大体相同。

留守儿童因为“留守”这一情境,极大地改变了他们认知发展的外部环境与条件,社会资源与社会支持大幅减少,不利的情境悄然出现,从而导致在道德规则的深刻理解等方面出现较为严重的偏差。比如,在自我的认知上,有相当数量的留守儿童不能正确认识自我,有的看不到自己的优点,觉得处处不如别人,过分自卑;有的对自己估计甚高,自大、盲目乐观。据调查,不论是贫困家庭还是富裕家庭的留守儿童,也无论是在年幼阶段对习俗、规范、权威以及道德原则的直觉认知与区分,还是稍长以后对权利、义务、责任等意识的理解与形成,都逊于一般儿童。

(二)个性发展与心理健康方面的偏差

留守儿童正处于青少年情感的转折期与敏感期,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他们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心理健康问题较为突出,主要表现为“孤独感、委屈难过、敏感自卑以及忧虑情绪。其中,孤独感是留守儿童报告最多的情绪体验,委屈难过和敏感自卑也是留守儿童群体的 ‘代表性’情绪感受,忧虑情绪主要发生在初中留守儿童群体中。”[3]留守儿童“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身体症状”等心理健康问题均较一般儿童突出。[4]这种消极情绪体验与心理问题在不同性别、不同监护类型和不同地区或不同家庭经济状况等方面存在差异。在男女性别上,女生情感细腻,往往多思易虑,胆小又敏感,男生则好奇心重,富于冒险精神,容易出现逆反心理和敌对情绪。在不同监护类型上,祖辈和单亲监护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较低,上代监护留守儿童与一般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相对要接近些。[4]不同区域的留守儿童在人格与心理等方面同样存在着差异。

一般来说,研究者特别是媒体与大众往往把目光聚焦在贫困地区留守儿童身上,对他们的生活和心理关注较多,也普遍认为贫困地区留守儿童的问题更多、更严重。但是,根据雷芳的研究发现,在人格特征上,富裕地区的留守儿童更加外向,显得更加成熟,但掩饰性更强,心理上的矛盾和对抗激烈甚至扭曲,并存在奢侈浪费、乱花钱、摆阔气的陋习,其心理健康问题更为严重。[5]这可能与富裕地区或富裕家庭父母认为自己外出打工,对孩子亏欠太多,在经济上给予过多的补偿而忽视精神上的抚慰与交流有关。

(三)在融入社会与行为表现上的偏差

一个人如果不能对自我以及外部世界的各种现象、纷繁复杂的社会关系有正确的认识和判断,就会产生紧张、焦虑、寂寞、自卑等消极情绪,出现较为严重的心理问题,从而影响个体本身的行为与选择,有可能导致在融入社会与行为表现等方面出现偏差。父母外出后,留守儿童在日常生活中需要一定程度的自理,还需要承担部分家务劳动,比如洗碗、做饭、洗衣、打扫与整理房屋、照顾弟弟妹妹等,这有利于增强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家庭责任感。在调研中我们还发现,有相当多的留守儿童在学校、社区的表现也特别值得肯定,他们与同学之间注重团结、友爱,能互相关心、互相帮助,有的在借钱、借物等方面表现得慷慨、大方,从而获得了老师、同学、邻里的赞扬与肯定。显然,在面对挑战时,个体如果能够学会适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就能够表现出一定程度的亲社会行为,从而能够较好地适应社会。

但是,相当数量的留守儿童在直面社会并独自处理学习、生活、交友等事务时,容易发生较为严重的行为偏差,主要体现为攻击行为、退缩行为和违纪行为。[3]攻击行为主要表现为打人、骂人,常常把别人的行为理解为敌意;退缩行为主要表现为逃避各种活动、害怕与人交往,对人冷漠或自卑;违纪行为包括上课乱说话、抄袭作业、撒谎、旷课、不服管教等。另外,还有极少数留守儿童有小偷小摸行为以及与社会上的“混混”交朋友、打群架等较为严重的越轨行为。

四、结语

留守儿童社会化的自然生态、类生态、内生态严重恶化,自然、均衡、和谐的发展进程被打断,生命存在的样态难以直视。留守儿童是未来农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体力量,他们的健康快乐成长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整个社会的责任。因此,社会各界应加大关注和关心的力度,各部门或组织应加强联动,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援助措施。学校应转变观念,加强素质教育,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既有权威、规范又有爱,既有陪伴又有亲密支持的面对面的师生、生生互动环境,建立起留守儿童与学校教师、同学同伴亲密的情感依恋关系。应加大农村社区环境治理投入,让天更蓝、水更清、空气更为洁净,让留守儿童成长、嬉戏、游乐的场所更安全;应进一步整合社区资源,加强社区文化建设,营造温馨和谐的社区环境,让留守儿童在同乡、同族的守望相助中长大成人;应加快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助力农村劳动力就地就业,使留守儿童父母回归家庭,重新担负起监管、照顾与教育的责任,让留守儿童拥有一个完整的、充满温情和关爱的家;留守儿童自身要理解父母的选择和良苦用心,化消极为积极,化压力为动力,努力学习、奋发上进,拒绝悲观自怨,健康、快乐地生活和成长。

[1]劳 凯声.重 新界 定 学 校的 功 能 [J].教 育 研 究 ,2000,(8).

[2]刘祖云.农村“空心化”问题研究[J].行政论坛,2012,(4).

[3]刘霞.农村留守儿童的情绪与行为适应特点[J].中国教育学刊,2007,(6).

[4]刘晓慧.不同监护类型留守儿童与一般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2,(5A).

[5]雷芳.不同地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和人格特征比较[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1).

[6]刘惊铎.生态体验模式论[J].中小学德育,2013,(9).

猜你喜欢

社会化群体个体
牵手校外,坚持少先队社会化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行政权社会化之生成动因阐释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高校学生体育组织社会化及路径分析
公共文化服务亟须推进社会化
个体反思机制的缺失与救赎
How Cats See the World
关爱特殊群体不畏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