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刘玉洁从肝论治胸痹心痛五法

2015-04-15冀照俊孟洁曹洋王清贤

江苏中医药 2015年2期
关键词:肝论方用心痛

冀照俊孟 洁曹 洋王清贤

(1.河北联合大学,河北唐山063000;2.唐山市中医医院,河北唐山063000)指导:刘玉洁

刘玉洁从肝论治胸痹心痛五法

冀照俊1孟 洁1曹 洋1王清贤2

(1.河北联合大学,河北唐山063000;2.唐山市中医医院,河北唐山063000)指导:刘玉洁

刘玉洁教授在辨治胸痹心痛时提出从肝论治胸痹心痛的观点,并制定了疏肝解郁法、柔肝滋阴法、养肝清心法、理气化痰法、疏肝活血法,疗效显著。附验案一则以佐证。

胸痹心痛 从肝论治 名医经验

刘玉洁教授(以下称刘教授)为河北省首届名中医、河北联合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国家第5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人指导老师。冠心病属于中医学“胸痹心痛”范畴。刘教授认为冠心病病机以肝气不调,气郁血滞,或肝郁日久,木克脾土,痰湿内生,阻碍血行,或肝郁化火,损津伤液,心失所养等为多见。肝在五行属木应春,主升发疏泄,性喜条达而恶抑郁。肝之疏泄正常是体内气机畅达,血液运行无阻的重要保障。肝又主藏血,体阴用阳,若郁火伤阴,不仅肝津受损,重时亦会导致肾液枯竭,同时心失肝肾所养,血行亦会不利;肝病克脾,不论是气郁生痰,还是脾虚生湿,都会阻碍血行;甚至诸多因素共同作用于机体,则病机更为复杂。刘教授在临床辨治胸痹心痛中,提出从肝论治的观点,并制定了调肝五法,疗效显著。笔者有幸侍诊左右,兹将刘教授从肝论治胸痹心痛五法简介如下。

1 疏肝解郁法

肝主疏泄,调畅气机,气病则血亦病,是以治血必先治气,而治气尤先调肝。本法适用于肝郁气滞之胸痹心痛,临床表现为胸闷而痛,惨惨不乐,常喜太息,脘胀腹满,不欲饮食,呃逆连连,夜寐难安,舌淡、苔薄白,脉弦。方用四逆散合逍遥散加减。药物组成:当归10g,白芍10g,枳实10g,柴胡6g,茯苓15g,白术10g,炙甘草6g,生姜3片,薄荷3g。化裁法:舌苔白腻者可合二陈汤;脘腹胀满者加砂仁、炒莱菔子、厚朴;反酸者加用乌贼骨、煅瓦楞;呃逆者加用旋覆花;胁肋部胀痛者加用玫瑰花、代代花。

2 柔肝滋阴法

肝肾内藏相火,人之真阴充足,水火均衡,绝不至有火盛之病。若肾水有亏或肝阴不足,则木无所涵,相火妄动,相火之气,暴悍酷烈,动则猖狂莫制。本法适用于肝肾阴虚之胸痹心痛。临床表现为两胁窜痛,头晕目眩,吞酸吐苦,咽干口燥,两目干涩,舌红少津,脉虚弦或细弱。方用一贯煎加减。药物组成:当归10g,生地10g,沙参10g,枸杞子15g,麦冬10g,川楝子6g。化裁法:阴虚重者加用二至丸;口中干苦者加用石斛、黄精;两目干涩视物不清者加用桑叶、菊花;头晕目眩者加用天麻、钩藤、蔓荆子;腰痛下肢无力者加用杜仲、狗脊、炮姜。

3 养肝清心法

肝属风木,性刚而急,喜条达而恶抑郁,若情志抑郁,最易伤肝,郁久则木盛火生。本法适用于肝郁化火,耗伤心阴,心失所养之胸痹心痛。临床表现为胸部疼痛,喘满多嗔,所作不定,梦中惊悸,目痛,眩晕,舌红,脉弦细。方用酸枣仁汤加减。药物组成:炒枣仁40g,川芎6g,知母10g,茯苓15g,炙甘草6g。化裁法:寐而易惊者加琥珀、灵芝、柏子仁,甚者加珍珠母;烘热者加用秦艽、青蒿、知母;汗出者加桑叶、浮小麦;心悸难安者加桑寄生。

4 理气化痰法

本法适用于木郁不达,克伐脾土,痰湿渐生,痹阻心脉之胸痹心痛。临床表现为胸痛胸闷,头沉不适,胆怯易惊,夜梦纷纭,口苦呕涎,大便溏薄,舌质淡红、舌苔白腻,脉沉或弦滑。方用温胆汤加减。药物组成:半夏10g,竹茹10g,枳壳10g,陈皮10g,茯苓15g,炙甘草6g。化裁法:若舌苔黄腻或苔白腻而干加用黄连;苔厚而腻者加茵陈、泽泻;心烦热甚者加用焦山栀;心胆虚怯,短气自汗者加用党参、熟地、炒枣仁、远志;呕吐呃逆加用枇杷叶;大便干者合瓜蒌。

5 疏肝活血法

人身之血,总统于心,藏受于肝,若肝气郁结,气道不宣,则血行瘀滞。本法适用于肝郁血阻之胸痹心痛。临床表现为胸部刺痛,或心悸怔忡,失眠多梦,急躁易怒,舌质暗红或舌紫,边有瘀斑,脉涩或弦紧。方用血府逐瘀汤合丹参饮加减。方药组成:当归10g,生地10g,桃仁10g,红花10g,枳壳10g,赤芍10g,柴胡10g,川芎6g,川牛膝15g,桔梗10g,丹参30g,檀香8g(后下),砂仁6g,炙甘草6g。化裁法:瘀痛入络者加用鸡血藤、炙乳香、炙没药、地龙;气机郁滞较重者减枳壳,易枳实,加香橼、佛手;血瘀经闭痛经者,去桔梗,加益母草、王不留行、泽兰。

【附】 验案举隅

宋某,女,59岁。2012年12月12日初诊。

患者因胸闷而痛反复发作3月余,加重1周就诊。患者于3月前因与他人发生口角争执而出现胸闷气短,心前区疼痛,曾于当地医院就诊,经冠脉造影诊断为冠心病心绞痛。口服消心痛等药维持,效果不著。1周前复因情致不遂上述症状加重。胸痛胸闷,多因情绪因素而诱发,每日发作4~6次,持续3~ 5min,口服速效救心丸可缓解,伴见心慌心悸,口干且苦,纳食不香,脘腹胀满,夜寐欠安,二便调,舌质暗淡、苔薄白,脉沉弦。辨证属气滞心胸。给予逍遥散加减。处方:

当归10g,白芍10g,柴胡6g,茯苓15g,白术10g,炙甘草6g,生姜3片(后下),薄荷3g(后下),川楝子 6g,延胡索 15g,丹参 30g,郁金 10g,合欢皮30g,石菖蒲10g,远志10g,茯神30g,炒枣仁30g,夜交藤40g,紫苏梗10g,生麦芽30g,龙骨30g(先煎),牡蛎30g(先煎)。常法煎服。

服药2周以后胸痛减轻,脘腹胀满亦见好转。嘱调畅情志,上方加减服用1月余,诸症消失。后以丸药调理。随访1年未再复发。

按语:本案患者有与他人口角之病史,此次发病由情志不遂而见心前区闷痛之症,显是肝失疏泄,气郁血滞所致。《杂病源流犀烛·心病源流》曰:“总之七情之由作心痛,七情失调可致气血耗逆,心脉失畅,痹阻不通而发心痛。”根据主要症状及舌质暗淡、苔薄白,中医辨证为肝郁气滞之胸痹,治以疏肝解郁法,方用逍遥散化裁而治。方中治以柴胡,肝欲散也;佐以甘草,肝苦急也;当归以辛补之;白芍以酸泻之;治以白术、茯苓,脾苦湿也,加薄荷、生姜入煎即滤,统取辛香散郁也。刘教授临床喜用对药或几味一组的小药方,往往随症加减,见效亦著。如此病例中,心痛时作,加用川楝子、延胡索,此即古方金铃子散,主治心包火郁作痛,盖木能生火,木郁则火郁,以金铃子能降火逆,延胡索能散血结,功胜失笑散,而无腥秽伤中之患。气滞日久,易致血瘀,若舌质暗淡有瘀斑,加用丹参、郁金、合欢皮。三药合用,行血补血,悦心安神。气滞日久,津液运化不及,则体内易生痰湿,若舌苔白腻,则加用石菖蒲、远志、茯神。三药合用,开窍化痰、安神定志。脘腹胀满者,加用紫苏梗、生麦芽。若夜寐不安,则加用炒枣仁、夜交藤养心益肝,敛精藏魂。心慌心悸者,加用生龙牡重镇安神。

编辑:陈 诚 傅如海

R256.22

A

1672-397X(2015)02-0069-02

冀照俊(1987-),男,硕士研究生,中医心血管方向。424301943@qq.com

2014-09-02

猜你喜欢

肝论方用心痛
支气管哮喘基本用方
姚淮芳从肝论治心脏神经官能症经验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腹泻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腹泻
从肝论治创伤后应激障碍及睡眠障碍的研究进展
从《内经》论“病气逆乘”导致心痛及针刺治疗*
加减平胃散在兽医临床中的应用及体会
心痛的感觉
从肝论治女性皮肤衰老探讨
胸痹心痛患者应用中医护理方案11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