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医院建设的思考
2015-04-15王红
王 红
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医院建设的思考
王 红①
笔者从干部队伍建设、医院文化建设、医学人才队伍建设、医院制度建设、医院绩效管理等5个方面阐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
核心价值观 医院建设 管理
党的十八大报告第一次提出了鲜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个人3个层面提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4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医院是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医疗服务的重要公共场所,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医院建设的各项工作中,使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医护人员的自觉行动,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健康有序的发展,这是我们需要面对的新任务、新课题。笔者从医院工作的干部队伍建设、医院文化建设、医学人才队伍建设、医院制度建设、医院绩效管理等方面进行讨论。
1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干部建设当先导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键在党员干部的示范引领,官风决定着民风,官德引导着民德,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的道德水平和精神风貌直接影响和带动着医护员工的道德风尚和事业信念,并直接影响临床一线的医疗服务状态。
医院党组织首先要加强领导班子的建设,领导干部要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作表率。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为党的医疗卫生事业不懈奋斗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要教育党员干部在道德修养上作表率,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加强党性锤炼,加强人格修炼,培养健康高雅的生活情趣,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用自己的模范言行和人格力量引领医风医德,推进医疗服务整体道德水平的提高;要教育党员干部在作风建设上作表率。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念,始终坚持“老老实实做人、干干净净做事、清清白白做官”的原则谋事干事,廉洁自律。在为医院建设、为医护员工、为广大病员做好事的过程中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理想追求。
2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文化建设是基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与医院文化建设的紧密联系已成为医院管理者们的广泛共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与医院文化建设都属于精神层面的范畴,它们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社会精神文化生活,具有共同的价值基础、价值内容和价值目标。
医院文化是医院的灵魂,是推动医院发展不竭的动力,它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内容,诸如价值观念、医院精神、医院形象、医院道德、团体意识、医院制度等,其核心是价值观念和医院精神。
医院文化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支撑,为全体员工确定价值取向,提供基本价值准则。只有在共同的价值准则基础上才能产生正确的价值目标,也才会有奋力追求价值目标的行为[1]。
医院精神是医院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在医院文化建设中起着支配地位。医院常用院训、院歌、院徽以及标识系统来表达医院精神。如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大医精诚”“以宏慈善”的院训,分别语出唐代医药名家孙思邈和清末状元张謇先生,他们博大精深的论述,深刻揭示了为医之真谛。不仅汲取了传统医学之精髓,亦秉承了张謇先生的办院理念,更表达了当今通大附院人的价值取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赋予医院精神新的时代印迹,将医护员工观念意识和进取心理,更好地内化于日常的医疗护理服务的各项工作中,继承和发扬“大医精诚,以宏慈善”的医院精神。
医院道德即医学职业道德,是医院文化重要的表现形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源于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传统医德规范是数千年医疗实践的总结和提炼,同样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两者融合为我们培育和提高医务人员人文素养和医德修养提供了正确的价值取向,以引导医务人员逐渐形成良好的医学道德信念和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习惯和风尚。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增强员工们的团队意识,也就是大局意识、协作精神、向心力、凝聚力的提高。通过团队成员间的协作、交流、沟通,使员工们产生共同的使命感、归属感和认同感,医院员工间的人际关系才能达到和谐、友善的境界。
有了正确的价值取向、有了积极向上的医院精神、有了医护人员高尚的职业道德,就会有严谨的医院工作制度,就会有一支和谐、友善、能工作、会生活的优秀团队,就会有公信力强、社会影响好的医院形象。这些都是践行核心价值观,提高医院文化软实力的结果。
3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人才队伍成主力
医学科技人才是医院发展的重要力量,他们是医学科技队伍的首领。一个优秀人才,可以带动一个学科,创立一个品牌;一群优秀人才,就可以带动一所医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高层次医学人才队伍,就抓住医院跨越式发展的命脉。以致示范、引导、带动全院科技人员的健康成长。医学是一个神圣的职业,从业者们尤其是学科学术带头人必须具有优于常人的职业操守、道德修养和思想境界,同时还须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健康稳定的心理素质、宽阔的胸怀、团结协作的品质。这些特质的生成,必是汲取优秀文化的营养、坚定的信念及正确价值取向的结果。因此,在医学人才的成长过程中,要积极创造条件,引导他们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重加强职业人格的培养,使他们成为有着坚定的理想信念、高度的责任意识、务实创新的意识、服务奉献意识、团结合作意识和坚韧不拔、积极乐观品质的合格人才[1]。
4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制度建设为载体
医院管理制度林林总总,是医院各类工作内容的总框架,是数代医院管理工作者实践的经验总结、智慧的结晶,是完成医院各项工作任务的基础保障。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医院工作的各项制度、机制中,给予医院工作正确的导向,一方面丰富了医院文化、医院道德和医院精神,另一方面通过制度的规范和约束作用,使医务人员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内在品性,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敬畏规则,信任规则,遵守规则,久而久之,就会将制度的外在约束内化为医务人员的道德品性。在制度的规约下,工作行为逐渐人性化、规范化,医疗质量、服务水平持续提升,才能不断实现、维护、发展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目的[2]。
5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绩效管理作手段
医院绩效管理体系的构建、运行是医院实现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重要环节。绩效管理体系包括了绩效评价、绩效考核、绩效工资兑现等内容,它是医院工作重要的管理机制;是调节医疗服务行为的重要杠杆;是提升管理水平,提高执行力,体现公平竞争,充分发挥员工积极性、创造性的有效手段;还是医院文化重要的表现形式。
不同的价值导向会带来不同的绩效文化,绩效考核指标的设定也因此不同。绩效管理从医院文化观念出发,明确了医院的核心价值观、价值取向。原本的目的和最终结果都是最大限度地为医院管理和建设服务的。如果绩效管理体系的内容与医院文化、价值观之间存在冲突,就会对医院工作产生消极的影响[3]。
全面理解绩效管理的作用、意义,把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内核嵌入医院管理机制中。通过导向明确的绩效评价、绩效考核等具体工作的实施,获取成功管理思想和方法,形成以“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文化氛围;增加员工对医院的忠诚信任,让“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成为医护员工的自觉行动,使“医者仁心”“以弘慈善”的传统医德得以发扬光大;使广大医护员工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执业能力与工作业绩,从而全面提高医院的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最终实现医院的绩效目标。
1 薛晓慧,施琳玲.将核心价值观融入医院文化建设的实践与体会[J].当代医学,2007,18(20):15-16.
2 廖志军,加强医院制度建设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J].咸宁学院学报,2011,31(9):189.
3 刘艳秋,刘歆农,卢建华.加强绩效管理 提高医院核心竞争力[J].医院管理论坛,2009,5(12):12-15.
·本文编校 曹家和·
2014-10-23)
①南通大学附属医院 南通市 226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