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综合改革融合发展实践探索

2015-04-15仲伟茂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 2015年1期
关键词:连云港市全市江苏省

仲伟茂 高 峰

作为全市医疗卫生战线排头兵的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自2008年被评审为全市唯一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以来,积极顺应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开展公立医院改革与发展的新探索,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新路子,实现了医院发展的大跨越。

1 学科筑基 增强综合医疗服务能力

医院始终坚持学科建设是发展第一原动力的理念,深入实施“科教兴院、学科强院”战略,以省市重点学科、专科建设为抓手,围绕打造省级临床重点专科群这一总目标,加快提升临床专科综合实力,大力夯实构建区域性医疗中心的学科基础。近3年,医院省级临床重点专科数实现了从1个到9个的重大跨越,在全省范围内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成为全市医疗卫生行业乘势而上、比学赶超的新典范。目前,医院拥有省级临床重点专科9个、市级临床重点学科13个、市级临床重点专科25个、市级专病诊疗中心5个。

2 科技领路 增创创新发展新优势

科研创新是医学发展的不竭动力,科研创新能力的高低成为打造医疗研究型医院的重要内涵。近年来,医院紧紧瞄准科技创新前沿,加快构建全方位的高端科研创新平台,先后成为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药物临床试验认证机构(9个专业)、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连云港研究基地、国家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基地、卫生部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基地医院、卫生部内镜与微创医学培训基地、国家核辐射医疗救治基地、江苏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江苏省全科医生培养省级示范基地和江苏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示范基地,并建成了服务全院科技人员的中心实验室和生物样本库,医院科研创新平台建设实现了质的飞跃,从而将医院打造成为全市科研创新领域的又一重要创造力中心。借助高端科研平台的创新带动效应,3年来,医院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项和江苏省科技厅临床医学科技重大专项项目1项。今年中心实验室梁文学博士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发表重要科研成果(影响因子10.015),成为医院科研创新道路上的新标杆。

3 人才工程 打造医疗卫生人才新高地

医院始终坚持“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战略,出台了一系列激励政策和配套措施,高度重视高层次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工作,在面向海内外引进一批紧缺人才、高层次人才的同时,先后聘请吴孟超院士、侯云德院士、林国强院士、谢克平教授、Prehl教授(德国内分泌专家)等为医院医学顾问,分批选派科主任、业务骨干出国(境)研修,积极鼓励攻读博士学位(3年考取在职委培博士46人)、接受博士后教育(4名博士进站工作),实现了博士研究生导师及博士研究生培养点申报工作的重大突破。医院建成了省内一流的临床技能培训中心并成功申报国家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基地、省全科医生培养省级示范基地和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示范基地。医院现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2 012人(高级职称428人),享受各级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0人,江苏省“科教兴卫工程”医学领军人才1人,江苏省“科教兴卫工程”医学重点人才1人,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3人,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12人,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项目资助5人,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1人;博士、硕士423人,专科护士36人。高层次人才总量与人才层次实现了质的提升,全市卫生专业人才集聚高地的效应和支撑引领作用进一步凸显。

4 优质服务 引领医疗行业发展新主流

多年来,医院始终坚持公益性质,努力践行“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以开展“三好一满意”活动和“一麟杯”百日优质服务竞赛为载体,以打造“三心工程”(以优质医疗让患者放心、以一流服务让患者称心、以优美环境让患者舒心)为总抓手,相继推出并不断完善预约诊疗服务、门诊检查弹性排班、开展志愿者服务、免费为空腹抽血及影像和超声检查患者提供早餐、举办健康大讲堂、开展医疗服务第三方满意度评价等一系列便民利民惠民服务新举措,努力为病人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服务,致力于打造一所群众普遍认可、信得过、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看病方便的医院,赢得了病人的广泛赞誉。先后获得卫生部医院改革创新奖、江苏省“群众满意的医疗卫生机构”和江苏省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

近年来,医院积极瞄准全市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布局,依托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优势,制定了“专科—专院”的学科建设发展战略,大力推动人才整合,加快技术优势集成,在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医疗集团框架下,先后成立了连云港市口腔医院、连云港市儿童医院、连云港市脑科医院,近期正在筹备组建连云港市心血管病医院与市老年病医院。专科医院的建设,填补了全市专科医院建设的空白,满足了全市卫生事业发展的客观需要,也契合了医院学科建设融合提升的内在要求,更是构建区域性医学中心的必然选择。

医院的信息化管理工作是体现现代化医院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近年来,医院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工作,始终将建设数字化、智慧型医院作为医院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制定了信息化建设专项发展规划,以推进电子病历系统、PACS、临床路径信息管理系统、院感管理软件、移动查房系统、不良事件上报系统、物流管理软件、药库管理软件等信息系统建设为重点,大力提升医院信息化服务能力和水平,为全面实现数字化医疗、电子化服务、信息化医院美好愿景插上了翅膀。

5 内引外联 提升科学发展新层次

近年来,医院不断拓展国内、国际交流合作的空间和领域,先后与美国MD安德森肿瘤中心、韩国釜山大学附属医院、日本佐贺县立医院、台北医学大学附属万芳医院、以色列高级专家组织(MATAT)、德国退休专家组织(SES)、北京积水潭医院、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江苏省肿瘤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等国内外知名医疗学术机构开展全面合作,搭建起了全方位的交流合作平台,近年来共有40多位国外知名专家来院进行工作交流和技术指导,为推动医院实现科学发展、跨越提升提供了“推进器”。同时,医院紧紧立足国内外医疗教育教学发展现状,积极开展与省内外著名高等医学院校的全面合作,先后成为南京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附属医院、南京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院、中国药科大学研究生培养基地,搭建起了服务医学教育教学工作的高端平台。

6 集团旗舰 拓宽优质医疗资源辐射面

为顺应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放大城市优质医疗资源的辐射带动效应,探索公立医院改革的模式、路径和方法,在市委、市政府主导与支持下,于2011年10月29日揭牌成立了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医疗集团。医疗集团紧紧围绕优化全市医疗资源配置这一总要求,积极发挥医院核心带动效应,以强化集团单位造血功能为重点,在加强同质化管理、促进资源共享、开展适宜技术帮扶、加快人才培养、推动分级诊疗与双向转诊、推进文化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和实践。目前,医疗集团主要包括成员单位9家、协作单位3家,职工7 400多人,开放床位6 600多张,年诊疗总量300多万人次,年出院病人20多万人次。医疗集团的成立和成功实践,探索出了一条适合全市医疗事业发展现状、利于医疗行业规模发展与融合发展的新模式与新机制,对推动全市医疗卫生事业又好又快发展、进一步提升全市医疗服务水平都具有重要意义。

7 一院两区 构筑医疗事业发展大格局

2012年,连云港市委、市政府着眼于全市区域发展布局规划,高瞻远瞩,科学决策,按照市委“一体化管理、差异化定位、协调性发展”的要求,决定在新海新区建设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新院区,并将该工程列入市委、市政府十大重点民生工程,该项目占地面积300亩,建筑面积29.8万平方米,设计床位2 000张。该工程于2013年全面开工建设,该项目将于今年11月份实现全部工程主体封顶,并计划于2015年底全面启用。这一项目的建成,将极大满足全市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对进一步优化全市医疗资源配置、提高综合医疗保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连云港市全市江苏省
连云港市实施“智云安全护航工程”
江苏省交通图
《莲年有鱼》
江苏省政区图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11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连云港市
江苏省纪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