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向日葵新品种SH361选育报告
2015-04-15李联社王德寿张永平李城德尤艳蓉
李联社,王德寿,张永平,李城德,尤艳蓉
(1.甘肃德瑞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甘肃 武威 733000;2.内蒙古三瑞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内蒙古巴彦淖尔 015100;3.甘肃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甘肃 兰州 730020)
食用向日葵新品种SH361选育报告
李联社1,王德寿1,张永平2,李城德3,尤艳蓉3
(1.甘肃德瑞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甘肃武威733000;2.内蒙古三瑞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内蒙古巴彦淖尔015100;3.甘肃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甘肃兰州730020)
摘要:食用向日葵新品种SH361是由甘肃瑞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用自育的雄性不育系A436和恢复系R06-1264-1选育而成的一代杂种。在2011—2012年甘肃省向日葵杂交种区域试验中,2 a 11点(次)平均折合产量3 788.18 kg/hm2,较对照品种LD5009平均增产18.13%。生育期118 d,百粒重17.71 g,出仁率51.31%,籽粒含粗蛋白(干基)31.83%、粗脂肪(干基)50.98%、亚油酸(占总脂肪酸)64.30%、亚麻酸(占总脂肪酸)0%、油酸(占总脂肪酸)22.28%、硬脂酸(占总脂肪酸)6.56%、棕榈酸(占总脂肪酸)6.86%。该品种较抗菌核病和霜霉病,适宜在甘肃河西灌区及陕西、山西、内蒙古、河北、东北等地种植。
关键词:食用向日葵;新品种;SH361;选育
向日葵具有耐盐碱、耐瘠薄、抗干旱、适应性强、品质优良、经济价值高等特点,在全世界广泛种植。我国是向日葵种植大国,年种植面积达117万hm2,总产量为174万t[1 -2]。我国北方是食用向日葵的主要产区,其生产的食用向日葵以籽粒大、饱满、商品性好而著称[3-5]。近年来,甘肃省向日葵种植面积逐年增加,年播种面积在10 万hm2左右,其中食用向日葵播种面积占70%~80%,种植品种基本实现了杂交化。发展向日葵产业,品种是关键,选育出一批高产、优质、抗病性强、适应性较广,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向日葵杂交新品种,是竞争市场谋求发展的关键所在。
1 亲本来源及选育经过
2004年,甘肃德瑞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和内蒙古三瑞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已有的保持系BT1839为基础,开始选育SH361母本雄性不育系A436;同时选育恢复系R06-1264-1。2008年利用5个不育系和47个恢复系,共测配杂交组合148份。2009年进行组合比较试验,选出优异组合A436/R06-1264-1,并于2010—2011年参加品种比较试验,2011—2012年参加区域试验,2012年参加生产试验,2013年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定名为SH361(认定编号:甘认葵2013001)。
2 产量表现
2.1组合比较试验
2009年在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清源镇北京永泰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试验基地进行的组合比较试验中,A436/R06-1264-1(SH361)表现优良,折合平均产量5 208.00 kg/hm2,比对照品种SH909增产14.85%,入选品种比较试验。
2.2品比试验
2010年在民勤县大坝乡上东村进行的品种比较试验中,SH361折合产量为4 119.00 kg/hm2,比对照品种LD5009增产6.20%;同年在武威市凉州区清源镇北京永泰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试验基地进行的品种比较试验中,SH36折合产量为5 313.00 kg/hm2,比对照品种LD5009增产16.80%。
2011年在吉林通榆县鸿兴镇兴东村腰黄花抄社、甘肃民勤县三雷镇中陶村、内蒙古五原县隆兴昌镇浩丰八队、新疆奇台县西地镇西地4村、黑龙江甘南县欢喜村四屯5个点进行的试验中,SH361产量除在甘肃民勤点排名第2外,在其它4点均排名第1,均比对照品种LD5009增产,除黑龙江甘南点、新疆奇台点增产不显著外,其它各点均极显著增产。吉林通榆点折合产量2 839.50kg/hm2,比对照品种LD5009增产15.71%;甘肃民勤点折合产量6 343.50 kg/hm2,比对照品种LD5009增产14.70%;内蒙古五原点折合产量3 045.75 kg/hm2,比对照品种LD5009增产15.40%;新疆奇台点折合产量5 086.80 kg/hm2,比对照品种LD5009增产5.53%;黑龙江甘南点折合产量5 029.05 kg/hm2,比对照品种LD5009增产28.02%。
2.3区域试验
2011—2012年在甘肃省向日葵杂交种区域试验中,SH361在2 a 11点(次)平均折合产量3 788.18 kg/hm2,较对照品种LD5009平均增产18.13%。2011年参加甘肃省向日葵杂交种区域试验,在酒泉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原种场、民勤县东坝镇、永登县龙泉寺镇、景泰县喜泉镇、环县虎洞乡和秦州区汪川良种场6个试点中,与对照品种LD5009比较,4个点表现增产,2个点表现减产,平均折合产量4 033.65 kg/hm2,较对照品种LD5009增产1.60%,居8个参试品种(组合)的第3位。2012年参加甘肃省向日葵杂交种区域试验,与对照品种LD5009比较,产量在永登秦王川、民勤东坝镇、靖远五合乡、天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中梁试验站和酒泉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原种场5个点均表现增产,平均折合产量为3 542.7 kg/hm2,较对照品种LD5009增产18.66%,居12个参试品种(组合)的第1位。
2.4生产试验
2012年参加甘肃省向日葵杂交种生产试验,在永登秦王川、民勤东坝镇、靖远五合乡、天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中梁试验站和酒泉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试验站5个试验点SH361均表现增产,平均折合产量4 312.05 kg/hm2,较对照品种LD5009增产17.83%,居10个参试品种(组合)的第1位。
3 主要特征特性
3.1生物学特征
SH361属中熟品种,生育期为118 d左右,幼苗生长整齐,长势强。叶片上挺,卵圆形,叶片数30片左右,叶色黄绿,叶片干净,株型紧凑;开花期一致,舌状花黄色。植株弯曲度较大,株高190~220 cm,抗倒伏能力强。单盘粒数1 010粒,单盘粒重126.90 g,粒长2.20 cm左右、粒宽0.88 cm,百粒重17.71 g。籽粒色泽为黑色白边有细白色条纹,色泽鲜亮,有光泽,籽仁饱满,外观商品性好,口感香甜,出仁率51.31%。丰产性良好,最高产量可达到4 800.00 kg/hm2。
3.2品质
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SH361籽粒含粗蛋白(干基)31.83%、粗脂肪(干基)50.98%、亚油酸(占总脂肪酸)64.30%、亚麻酸(占总脂肪酸)0%,油酸(占总脂肪酸)22.28%、硬脂酸(占总脂肪酸)6.56%、棕榈酸(占总脂肪酸)6.86%。
3.3抗病性
经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鉴定,SH361抗霜霉病,中抗黄萎病。菌核病发生率较低。自然诱发的菌核病病株率为10.8%,病情指数为3.1,对照品种LD5009病株率为15.7%,病情指数为4.5。对自然诱发的霜霉病,病叶率为30.5%,病情指数为12.41,对照品种LD5009的病叶率为41.0%,病情指数为15.92。以上两种病害病情均低于对照。
4 适宜区域
适宜在甘肃河西灌区栽培,还适宜陕西、山西、内蒙古、河北、东北等地种植。
5 栽培技术要点
选择2 a以上未种植向日葵的田块。河西地区适宜的播期为4月底至5月初,同类生态区播期5 cm地温稳定通过8℃即可播种,播种深度一般以2~3 cm为宜。种植密度以36 000~42 000 株/hm2为宜。现蕾初期及时浇第1水,结合浇水施尿素300 kg/hm2,现蕾开花期肥水促进,灌浆后期适当控制用水量,全生育期浇水3~4次。开花期采用放养蜜蜂和人工授粉的方法辅助授粉,以提高结实率和产量。及时收获晾晒储藏,以保证优质优价。
参考文献:
[1]王天礼,刘瑞,袁建关,等.食用向日葵新品种SK6382选育报告[J].甘肃农业科技,2014(4):40-41.
[2]姚占廷,付金宁,徐文丽,等.食用向日葵新品种赤葵2号的选育[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7(6):59-61.
[3]王树彬,郭香. 12个食用向葵杂交种在靖远县的品比试验初报[J].甘肃农业科技,2014(1):27-28.
[4]贾秀苹,卯旭辉,陈炳东,等.陇葵杂2号对氮磷钾平衡吸收模式动态研究[J].甘肃农业科技,2014(2):20-22.
[5]崔良基.向日葵栽培生理与栽培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3:173-174.
(本文责编:杨杰)
通讯作者:李城德(1963—),男,甘肃榆中人,推广研究员,主要从事农业技术研究与推广工作。联系电话:(0)13893285319。
作者简介:李联社(1968—),男,陕西渭南人,高级农艺师,主要从事向日葵品种选育研究工作。联系电话:(0)13651310099。
收稿日期:2015-08-03
doi:10.3969/j.issn.1001-1463.2015.09.014
中图分类号:S56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1463(2015)09-003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