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甘肃中部地区胡麻栽培技术

2015-04-15李进京王云涛叶春雷

甘肃农业科技 2015年9期
关键词:胡麻栽培技术

李进京,王云涛,叶春雷,陈 军

(1.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甘肃 兰州 730070;2.甘肃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华池分校,甘肃 华池 745600)

甘肃中部地区胡麻栽培技术

李进京1,王云涛2,叶春雷1,陈军1

(1.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70;2.甘肃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华池分校,甘肃华池745600)

摘要:根据甘肃中部地区当地条件、多年试验研究,从选用良种、轮作倒茬、选地整地、配方施肥、适时早播、合理密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时收获等方面总结了甘肃中部地区胡麻栽培技术。

关键词:胡麻;栽培技术;甘肃中部地区

胡麻又称亚麻,亚麻科亚麻属,为一年生草本植物,是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胡麻油具有抗衰老、美容、健体的功效,是营养极其丰富的高级食用油[1]。胡麻为喜凉爽和气候干燥的长日照作物,具有很强的耐寒性、抗逆性和适应性,在中国的种植历史悠久,主要分布于甘肃、河北、山西、内蒙古、宁夏、新疆等省(区)。中国是胡麻的主产国,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数据显示,2001—2007年,中国胡麻年均种植面积40.12万hm2,占同期世界胡麻平均总面积的15.57%,位居世界第3位(低于加拿大和印度)。甘肃省总产量居全国首位,2001—2007年的年均总产量15.48万t,占全国总产量的42.72%。中国西北部地区具有生产胡麻的适宜气候条件和丰富的土地资源,在长期生产中农民积累了丰富的胡麻栽培经验。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许多领域开始关注胡麻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包括食品、医疗、农业等领域,市场需求不断加大,价格也逐年上升[2]。但由于种植品种老化,栽培技术落后,病虫草害严重,使胡麻整体效益不高[3]。尽管近几年培育出了很多优良的新品种,然而长期以来传统观念固化,习惯将胡麻在“下茬地”甚至无肥条件下种植,加之种植效益低,一般旱地单产不超过750 kg/hm2。实践表明,良种只是实现高产的前提条件和遗传基础,只有与良法相配套,才能发挥良种的增产潜力[4]。我们通过对甘肃中部地区的胡麻种植的调查研究和多年试验研究,总结出了甘肃中部地区胡麻栽培技术,以期为全面提高胡麻栽培技术水平,实现胡麻的优质、高效栽培提供参考。

1 选用良种

选用抗旱、抗病、抗倒伏、出苗率高、丰产性好、含油量高的品种,如陇亚杂3号、陇亚10号、陇亚12号等。其中陇亚杂3号为杂交种,不能留种,其余品种(非杂交种)可自行留种。

2 轮作倒茬

胡麻最忌连作,连作消耗同一种养分过多,导致产量降低,减产幅度超过10%。此外还易引起严重的病害。倒茬作物一般可选择小麦、玉米、莜麦、豆类等。在胡麻病害发生重的地区,一般要求轮作年限5 a以上,发病轻的地区最少为2 a。

3 选地整地

甘肃中部地区大多为旱地梯田地,由于胡麻的种子小,顶土能力弱,植株前期生长较慢,后期又对水分和养分的要求很高,因此,应选择有较强保肥能力、无杂草的地块。胡麻为直根系,幼苗根系纤弱,前期植株生长缓慢,后期对水分和养分要求高,而且较集中,故须精细整地[5];甘肃中部地区春旱相对较严重,难以获得全苗、壮苗,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地力,夺取胡麻丰产,必须精细整地。地块应在秋季进行深耕蓄墒,翌年春季进行耙耱保墒,为播种作准备[6]。

4 配方施肥

胡麻种植要重施底肥,杜绝白茬下种。按照基肥为主,基、追肥并用,氮磷钾肥结合的原则,最有效的基肥便是农家肥。每生产胡麻籽100 kg,需要从土壤中吸收N 6 kg、P2O52 kg、K2O 4 kg。施用底肥应结合测土结果,做到配方施肥,一般播前一次性沟施有机肥15~30 t/hm2、尿素177 kg/hm2、磷酸二铵195 kg/hm2。

5 适时早播,合理密植

选种后晒种2 d,以提高发芽率。胡麻属春播作物,适期早播能使种子发芽时充分利用土壤中的返浆水,提高出苗率及抗寒力,生长健壮,早播可以躲过晚霜危害;还可以延长幼苗生长时间,使营养体得到充分的生长,为胡麻后期的开花结果创造良好的条件。甘肃中部地区一般在3月中下旬进行播种,采用等行距条播的方式,行距为20 cm,要求做到播行端直、下籽均匀、接茬准确、深浅一致(2~3 cm)、覆土良好、镇压实在。如遇干旱墒情较差,播种稍深些,但最深不能超过3~4 cm,否则会降低出苗率。合理密植是胡麻获得高产的重要措施之一。多数胡麻品种植株矮小,株形紧凑,叶片上举,为密植作物,有“针扎胡麻卧牛谷”的说法,但也不是越密越好,播量应根据播种方式和地力水平而定,条播宜少。合理密度为270万~375万株/hm2。

6 田间管理

6.1保全苗

要求土壤水分充足,上虚下实,不粘结。土壤干旱时应及时镇压提墒,降水后及时破除板结,保持土壤疏松,为保全苗提供良好的土壤条件。

6.2追肥

水地胡麻一般在苗高10 cm左右时结合第1次灌水,追施尿素75.0 kg/hm2,开花前结合第2次灌水追施尿素120.0~150.0 kg/hm2。旱地胡麻在开花前可随雨水追肥1次,追施尿素75.0~112.5 kg/hm2。

6.3中耕除草

胡麻枞形期生长缓慢,且易受干旱影响,田间管理的主要任务是中耕除草、蓄水保墒。胡麻苗期的生长比较缓慢,而早春杂草的生长速度快,如果不及时除草会导致草荒。株高3~4 cm时,用20%拿扑净乳油3 000~4 500 g/hm2+70% 2-甲4-氯水剂750~1 050 g/hm2对水450~600 kg喷雾防治,可同时除去单子叶和双子叶杂草,除草率达85%~90%。

7 病虫害防治

7.1病害防治

胡麻苗期的主要病害有、白粉病。播种前用种子质量0.2%的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或0.1%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拌种防治。炭疽病、立枯病、萎蔫病用8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65%杀毒矾可湿性粉剂800~1 000倍液喷雾防治,每隔7~10 d喷1次,连喷2~3次。白粉病可用43%好力克(戊唑醇)悬浮剂3 000~4 000倍液,或50%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450 g/hm2,或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000~1500倍液喷雾防治[7]。

7.2虫害防治

蚜虫危害严重的地块,可叶面喷洒40%氧化乐果乳油1 500倍液进行防治。地下害虫可在播前春耕时用3%辛硫磷颗粒剂7.5 kg/hm2拌入农家肥防治,也可用40%甲基异硫磷乳油3 kg/hm2拌细土300 kg撒施田间进行防治。

8 适时收获

适时早收有一定增产作用,胡麻茎秆和蒴果大部分变黄、下部叶子脱落、种子变硬时为最佳收获期。应注意防止蒴果干裂落粒、种皮变厚,以免影响产量和出油率。胡麻收获后,待茎秆充分干燥便可脱粒。此外,如需利用胡麻纤维,可采用脱粒机或整齐平铺式打碾,脱粒后清整秸秆扎捆沤制,经浸水、晒干后碾压,可提取纤维。

参考文献:

[1]李巧珍,蔡育.甘肃中部胡麻生态气候条件分析及适生种植区划[J].甘肃气象,2002(1):27-29.

[2]曹秀霞,安维太,李海秋.水地胡麻密植高产栽培模型研究[J].甘肃农业科技,2010(1):7-11.

[3]刘海云.陇东地区胡麻丰产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与信息,2008(23):13-14.

[4]洪磊,严兴初,谭美莲.中国胡麻施肥技术研究进展[J].湖北农业科学,2011(1):217-219.

[5]苑永胜,王晓红,韩志英.胡麻丰产栽培技术[J].山西农业(农业科技版),2006(8):22.

[6]雷艳红.定西市安定区胡麻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4(15):46-48.

[7]马海灵. 5种药剂对胡麻白粉病的防效试验[J].甘肃农业科技,2014(1):16-17.

(本文责编:杨杰)

通讯作者:叶春雷(1980—),男,甘肃秦安人,副研究员,主要从事科研管理及国家胡麻产业体系研发工作。E-mail:ycl-80@163.com

作者简介:李进京(1987—),男,甘肃庆阳人,研究实习员,主要从事国家胡麻产业体系研发及生物技术应用方面的工作。联系电话:(0)18693948832。E-mail:348256330@qq.com

基金项目:国家胡麻产业体系(CARS-17-SYZ-6)部分内容

收稿日期:2015-08-17

doi:10.3969/j.issn.1001-1463.2015.09.035

中图分类号:S565.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1463(2015)09-0095-02

猜你喜欢

胡麻栽培技术
白银市胡麻高产高效生产模式调查研究报告
胡麻高产栽培技术
胡麻情结
优化胡麻胶提取工艺的研究
地表深井降水在胡麻岭隧道施工中的应用
无言的丰碑——记中铁一院胡麻岭隧道设计科研攻坚战
番茄大棚栽培技术探析
早春大棚番茄高产栽培技术
石榴短枝红在驻马店引种表现及丰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