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诊断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及价值
2015-04-15张吉红郑坤城黄伟勇钟发珍广东省东莞市东坑医院广东东莞523451
张吉红,郑坤城,黄伟勇,钟发珍 (广东省东莞市东坑医院,广东 东莞 523451)
LC 已成为目前具有手术切除指征的胆囊疾病患者首选的治疗方式,以其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腹部美观、术后肠粘连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而深受广大患者的欢迎[1-2]。但胆囊炎性穿孔、周围严重粘连与Calot 三角的解剖异常都会加大LC 的手术难度与术后并发症,因此,超声诊断是施行LC 前必不可少的诊断方式。我院本次将2012 年1 月~2014 年1 月行LC 的121 例患者术前常规超声检查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观察术前超声检查对行LC 的临床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将我院2012 年1 月~2014 年1 月行术前常规超声检查的121 例LC 患者,依据手术难易程度分为手术困难组(61 例)与手术容易组(60 例)。121 例患者中男、女性例数分别为70 例、51 例,年龄26 ~53 岁,均(35.2±2.1)岁,病程1~10 年,平均(4.2±1.8)年,所有患者病理均经手术病理得以证实,均有不同程度的右上腹部不适及胆绞痛病史[3]。患者中单纯胆囊结石、胆囊息肉样病变、慢性胆囊炎合并胆囊结石分别为35、58、28 例。分组标准:①手术困难组:胆囊增大超过(10 cm×4 cm)或胆囊显著缩小,肝胆分界模糊,胆囊壁厚度超过0.5 cm,胆总管内径超过0.7 cm,年龄超过60 岁的病例其胆总管内径超过0.8 cm,上腹部存在手术疤痕,有胰腺炎史者。②手术容易组:胆囊大小正常或接近正常,肝胆有清晰分界,胆囊壁厚度低于0.5 cm,胆总管内径低于0.7 cm,胆汁有良好透声,上腹部无手术疤痕,无胰腺炎史。手术难易程度判定以在同等手术人员与器材的前提下手术时间的长短或是否需要中转开腹作为评估指标,手术超过30 min 为难,30 min内为容易。
1.2 仪器与检查方法:选择日本日立二郞神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3.5 ~5.0 MHz。要求所有受检者检前空腹超过8 小时,取左侧仰卧体位,给予上腹部位横切、纵切,以及肋下及肋间斜切面连续扫查方式,观察并记录两组胆囊及其结石、息肉等情况。具体包括胆囊的形态、大小以及胆囊壁的厚度;胆囊内结石的数量、大小,以及其移动度与声影情况;胆囊息肉的数量、大小和是否存在血流等,以及胆囊管有无结石嵌顿,胆囊窝有无积液,胆囊底、胆囊三角与周围粘连等具体情况。判定胆囊是否粘连的方法为:观察胆囊底、胆囊三角和周围组织是否存在空隙,指导患者深呼吸,若其随呼吸而进行对应移动则为无粘连,反之,则存在粘连。
1.3 统计学处理:统计软件运用SPSS16.0,采用( ±s)与%构成计量与计数资料,并行t 与χ2检验,(P <0.05)为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超声检查结果中发现:单纯胆囊结石、胆囊息肉样病变、急性胆囊炎合并胆囊结石分别为35 例、61 例、25 例。其中胆囊息肉样病变中单发与双发病变例术分别为28 例、33 例。超声提示25 例急性胆囊炎合并胆囊多发结石病例中胆囊周围存在粘连者4 例。通过手术证实:两组患者中存在1 例术前超声诊断为单发胆囊息肉样病变,但术中未见明确息肉(注:该病例因其胆囊息肉直径低于0.5 cm,太小而未在术中被明确),其余患者手术发现情况与术前超声检查结果完全一致,超声诊断与手术符合率为99.17%(120/121)。两组中119 例成功完成腹腔镜手术,超声提示中存在胆囊粘连的4 例患者中有2 例术中其胆囊三角处胆总管、胆囊管、肝总管存在难分离的粘连而中转为开腹,中转率为1.65%(2/121)。手术困难组与容易组的胆壁厚度分别为(3.3±0.62)cm 与(3.3±0.62)cm,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097,P <0.05);所有患者术后均未见严重并发症,且均痊愈后才出院。
3 讨论
随着超声技术的不断进步,其在临床上应用日趋广泛,对肝胆外科中的胆囊结石或息肉的检出率也日益增加。LC 是以最小创伤技术切除病患胆囊,使患者获得最佳疗效[4]。我院本次对收治的121 例患者的术前超声资料给予回顾性分析中发现:除了1 例术前超声诊断为单发胆囊息肉样病变而在术中因太小而未得以明确发现外,其余患者手术结果均于术前超声诊断结果一致,超声诊断与手术符合率为99.17%(120/121)。这与王晶明等研究结果一致,这表明术前超声可以明确诊断急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及胆囊息肉样病变[5-6]。
腹腔镜手术是近年来常用的胆囊切除手术技术,因其具创伤性小,手术与恢复用时少,术中出血量小等优点而成为胆囊疾病患者的首选手术方法[7-8]。但该手术仍存在一定的中转开腹率。如果患者胆囊壁存在水肿与厚度增加且周围组织粘连,术中对胆囊的分离难度将会加大,这就增大了腹腔镜手术向开腹手术的中转机率。因此,临床应注意严格遵循手术适应证并给予有选择性的选择,对术前不符合手术指证的病例筛选出来,以有效避免术中发生中转开腹与术后并发症等问题。我院本次121 例患者中119 例成功完成腹腔镜手术,超声提示中存在胆囊粘连的4 例患者中有2 例术中其胆囊三角处胆总管、胆囊管、肝总管存在难分离的粘连,从而导致手术时间明显延长,而最终2 例患者由于胆囊周围结构无法辨认而中途转化为开腹手术。因此,术前预测胆囊周围有无粘连对安全实施腹腔镜手术至关重要[9]。依据临床观察我们认为胆囊自身状况中其胆囊的大小与囊壁的厚度也是决定能否予以腹腔镜手术的重要原因之一,若胆囊长径超过9.0 cm,横径超过3.5 cm 则提示胆囊张力高,这在急性炎症与结石嵌顿中较多见,其易引发术后并发症,临床对此应加以重视。相关研究发现LC 难度与囊壁厚度呈正相关,超声应对胆囊壁增厚现象仔细观察,尤其是胆囊壁不均匀增厚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排除占位可能。
综上所述,术前给予LC 患者行腹部超声诊断检查,可对其急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与胆囊息肉样病变等予以确诊,并且还可准确评估手术的难易程度,该法对LC 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价值。
[1] 蒋智明,张炜炜,孔文韬,等.腹腔镜超声检查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J].中华医学超声杂志,2013,10(3):218.
[2] 魏桂连.超声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探讨[J].基层医学论坛,2012,16(8):1040.
[3] 阚艳敏,马 琳,轩兴铁,等.术前超声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J].海南医学,2014,25(9):1368.
[4] 熊小兵,李 华.B 型超声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J].当代医学,2010,16(9):147.
[5] 罗海涛.术前超声预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难度的临床研究[J].吉林医学,2014,23(8):5207.
[6] 王晶明,丁 蓉,白新艳,等.超声检查在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前的应用价值[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1,27(5):1006.
[7] 林海声.超声诊断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前胆囊周围粘连的临床价值分析[J].求医问药,2011,9(12):61.
[8] 汪明明,席如光,张韶光.术前超声检查在腹腔镜切除急性胆囊炎术中的应用价值[J].吉林医学,2011,23(8):4815.
[9] 轩兴铁,韩志慧,乔来春.术前超声检查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3,16(12):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