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与灾荒
2015-04-15王焕然
王焕然
(河南大学文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1)
苏轼与灾荒
王焕然
(河南大学文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1)
苏轼重视兴修水利,上书朝廷,为灾民的利益呼吁奔走,采取切实措施救治灾民,又祈神禳除灾害。他还在诗文中真实生动地书写了灾荒,展示了灾荒图景,是灾荒文学史上的奇葩。
苏轼;灾荒;诗
苏轼仕途坎坷,一生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他提倡防灾在先,积极兴修水利,治理河道。当其所任地有灾荒时,他都会奔走在抗灾前线,为灾民的利益上书请求赈灾。他还在诗文中真实生动地书写了灾荒,在我国灾荒文学史上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
一
宋朝是我国气候的剧变期,灾荒频仍。据邓拓先生统计:两宋前后四百八十七年,遭受各种灾害八百七十四次。[1](P20)宋朝文人士大夫关心国计民生,对灾荒给予了高度关注。苏轼表现尤为突出。儒家在其思想体系中占据着重要位置,他有浓厚的济世爱民观念。他接受了孟子的民本思想,其《策别训兵旅二》说:“民者,天下之本。”[2](P277)灾荒中苦难的百姓,更是牵动着诗人的心。他不管身在朝廷或贬谪在外,都不计较个人仕途前程与性命安危,不忘为灾民呼吁奔走,反映灾情,请求朝廷救助,甚至冲在抗灾第一线。苏轼在经济、政治、水利、医药等方面学识丰富,见解深远,多方面的才能让他对灾荒的危害有着更深刻的认识,在防灾、救灾、减灾上有着重要贡献,成为一代灾荒专家。
苏轼对灾荒有着独到的理解。他认为很多灾害的原因是 “盖人事不修之积,非特天时之罪也”(《进单锷〈吴中水利书〉状》)[2](P916)。他在不少地方做官期间,修筑水利工程,防患于未然。在杭州时,鉴于潮水泛滥,葑田占了湖水一半的面积,西湖常常闹水灾,他请求治理西湖,连上《申三省起请开湖六条状》、《杭州乞度牒开西湖状》等二书,请求准许开湖并给100道度牒予以资助。他亲自到湖上相度筹措,出钱募役,在西湖里铲除葑田,用葑田和泥修成湖堤,长五六里,在大堤上开了六孔桥,在堤上种植芙蓉柳树,风景如画。这就是泽被千古的苏堤。苏轼又让百姓在西湖里种荷花,是综合治理的典范。他重新治好了六眼井,提高了水质,解决了杭州百姓的吃水难题。苏轼向朝廷推荐了具体可行的治理吴中水灾的方法,即单锷的《吴中水利书》,其要义为凿开挽路为千桥,以利水流迅疾通过。他拟从石门以东开凿漕河,以避开浮山沉船之险。因为人所攻击,没有成功,令人惋惜。
在惠州为官时,城东江上有桥,多废坏,百姓撑小船过河,时有葬身江中者。城西丰湖上有长桥,屡修屡坏。苏轼积极为两桥的修复积极谋划,自己带头捐款。修东新桥时,他“助施犀带”(《东新桥》注)[3](P2200);修西新桥时,他又从弟弟及弟媳那里筹得金钱资助:“子由之妇史,顷入内,得赐黄金钱数千助施卜。”(《西新桥》注)[3](P2201)在《与程正辅书》中提到,为了保证工程质量,苏轼强调不得随意减少经费:“若减省,即做不成,纵成,不坚久矣。”[2](P1604)最后他选定道士邓安守负责修东新桥,僧人希固筑西新桥,大大方便了人们出行,为当地人民办了一件实事。
对一些没有经过详细考察就仓促上马,可能会劳民伤财甚至会给百姓带来灾难的项目,苏轼坚决反对。元祐三年(1088年),他上书反对都水使者王孝之欲在北京南开孙村河,夺河身以复故道,只会加重水灾的做法。他还抄写欧阳修 《修河议状》二篇以为当今治河之借鉴。李承之、罗适等人欲开八丈沟,需起用18万人,用钱米37万贯石。苏轼派人经过实际测量,批评那些争论可否开八丈沟者,“皆臆度利害,口争胜负”(《奏论八丈沟不可开状》)[2](P941)。认为开八丈沟非但不会减轻陈州的水患,反而会增加颍州的灾害,只能劳民伤财。
苏轼的一生与治水有不解之缘。熙宁五年(1072年)十月,他赴汤村督开盐河,十二月,又赴湖州相度堤岸利害。元祐七年(1092年)在颍州时,苏轼乞留黄河民夫修境内沟渠。绍圣二年(1095年),他建议利用水利修建碓磨。
苏轼在地方为官时,救灾是他的主要事务之一。每遇灾荒,他都急灾民之所急,积极勘验灾情,频繁上书朝廷,乞请减免灾民赋税,发放救灾钱粮,为最大程度地减轻灾荒危害而奔走呼吁,充分体现出一个士大夫视民如子的责任感。元祐四年(1089年)八月,浙西杭州、湖州、秀州、睦州、苏州、常州、润州等七州遇灾,他连上三书,请求皇帝减免上交钱粮的一半或三分之一,余下等丰收了再分二年补齐,禁止各州籴粮,将上供钱二三十万散在民间,以解决钱荒。禁止各州闭籴,免去米斛力胜税钱。元祐五年(1089年),浙江大面积遇到灾荒,他连上八书,积极为解除百姓苦难而呼吁。他请求朝廷预先筹画,提议高价多籴常平米,储备充足以备来年出售;乞求免去浙西力胜钱,使商人愿意做粮食生意,加快各地粮食的流通;恳请朝廷宽减转运使上供的一半,准许在苏州、秀州寄籴;请求截拨本地或发运使上供斛斗三十万石,令本地减价出粜。而且从皇帝那里求得度牒给那些富民,换取粮食,救济百姓。苏轼还注意灾民的疾病治疗。《康济录》曰:“元祐间,苏轼守杭,尝于城中创置病坊,名曰安乐坊。以僧主之,仍请于朝,三年医愈若干人,乞赐紫衣度牒一道。复买田,岁收租米千斛资之。”[4](P392)在救助灾民的举动上,苏轼完全抛开了自己的荣辱得失,他不为个人的政绩着想而故意隐瞒灾荒,也不怕为了灾民的利益屡屡上书得罪上司与朝廷。
宋朝时灾荒频仍,救荒不是局部的问题,而是全国性的大问题。苏轼的眼光不仅关注他管辖地域的灾荒,更是放眼天下。他关心灾民的苦难,深知他们“但为积欠所压,如负千钧而行,行免于僵仆则幸矣。”(《论积欠六事并乞检会应诏四事一处行下状》)[2](P957)灾荒会导致大批灾民背井离乡,沦落为流民,生活凄苦。苏轼关心这些人的生存状况,乞求朝廷准备钱款帮助流民,请求朝廷免去他们积欠的钱粮。灾荒还会引发严重的治安问题。苏轼了解灾民有时为了活命,不惜铤而走险,以身试法者。对这些人,他主张宽大为怀,不可激化矛盾,酿成更大的社会动乱。
由于心系灾民,对于在灾荒中置灾民利益于不顾,不作为、乱作为的某些官员的渎职行为,苏轼表现出了极大的不满。苏轼在密州为太守时,当地蝗虫成灾,一些官员不但不及时上报,反而信口胡诌说蝗虫是来帮助锄草。苏轼在《上韩丞相论灾伤手实书》中揭露了他们这种无耻行径。熙宁七年、八年的大旱,导致浙中人死过半,达百万之巨,与沈起、张靓之流处置不当有直接关系。苏轼在上书中数次提到他们,愤恨之情溢于言表。
他还亲自参加抗灾行动。任杭州通判时,他组织百姓灭蝗;熙宁七年(1074年),他又带领密州百姓灭蝗。值得大书特书的是彭城保卫战。熙宁十年(1077年)秋天,黄河决口,水冲至彭城下,高二丈八尺。苏轼带领军民奋战七十多个日夜,方才击退洪水,保住了城池。其弟苏辙《黄楼赋序》翔实地记录了此次抗洪行动:
熙宁十年秋七月乙丑,河决于澶渊,东流入钜野,北溢于济,南溢于泗。八月戊戌,水及彭城下,余兄子瞻适为彭城守。水未至,使民具畚锸,畜土石,积刍茭,完窒隙穴,以为水备。故水至而民不恐。自戊戌至九月戊申,水及城下者二丈八尺,塞东西北门,水皆自城际山。雨昼夜不止,子瞻衣制履屦,庐于城上,调急夫发禁卒以从事,令民无得窃出避水,以身帅之,与城存亡,故水大至而民不溃。方水之淫也,汗漫千余里,漂庐舍,败冢墓,老弱蔽川而下,壮者狂走,无所得食,槁死于丘陵林木之上。子瞻使习水者浮舟楫载糗饵以济之,得脱者无数。水既涸,朝廷方塞澶渊,未暇及徐。子瞻曰:“澶渊诚塞,徐则无害,塞不塞,天也,不可使徐人重被其患。”乃请增筑徐城,相水之冲,以木堤捍之,水虽复至,不能以病徐也。故水既去,而民益亲。于是即城之东门为大楼焉,垩以黄土,曰:“土实胜水”。 徐人相劝成之。[5](P334-335)
苏轼在洪水到来之前,便做了充分准备,储备好救灾物资与器具,查漏补缺,阻止富人逃出城外,稳定了民心。他身先士卒,住在城墙上,过家门而不入,由越权带领军人与百姓不分昼夜筑起一座长984丈、高1丈、宽2丈的大堤,阻止大水流入城内。他还派水性好的人驾船给水中的百姓运送粮食,救活了大量的灾民。苏轼采纳僧人应言的意见,在徐州城北低洼处开凿清泠口,将积水导入古废河,由东北流入大海。到十月十三日,水患的威胁终于解除了。次年,为了防止河水再来侵袭,在朝廷拨来钱粮、召来役夫的情况下,苏轼改筑了外小城,建了4座木岸,填平了城内的15个大坑。苏轼彭城防卫战,可以说是防洪、抗洪的一个经典案例,得到了皇帝的嘉奖,也使其名字在灾荒史上熠熠生辉。
二
除积极以人力救灾外,苏轼还乞求神灵赐福解除灾害。宋代,灾荒发生时遍祭群神,乃是一个普遍现象。当旱灾发生时,他祈雨、祈雪;当水灾发生时,他又向神祈晴;天赐雨水或晴天时,他又谢雨、谢晴、谢雪。正如他自己在诗中所云:“奇穷所向恶,岁岁祈晴雨。”(《答郡中同僚贺雨》)[3](P933)“政拙年年祈水旱,民劳处处避嘲讴。”(《次韵周开祖长官见寄》)[3](P981)。祈雨文在他书写灾荒的文学作品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他有祝文、青词、斋文等各种体式的求雨文。其祭祀的神灵也五花八门:有山神,如太白山、恒山、吴山、常山等;有水神,如蟠溪、黄河、淮河、济水、雾祝泉;还有上帝、土地神、风伯、雨师、佛祖观音以及龙王、太一仙人等各路神仙。祭祀的地点也有山水、道观、庙宇、佛塔的不同。为了祭祀祈祷,他不辞跋山涉水,写下了数量不菲的篇章。在这些祈雨文中,苏轼认为神左右着风雨灾荒,“况农事之肇兴,敕神灵之降宥。”(《秋赛祝文》)[2](P1930)他希望“神不虐罚”(《告五岳祝文》)[2](P1929),风调雨顺,灾荒不兴,“愿疾沴之不兴,庶风雨之时若。”(《春祈诸庙诸文》)[2](P1928)他认为自己管辖的地方有灾荒,责任在自己,与百姓无关,“虽某等不德而召灾,念斯民无辜而可悯”(《祷观音祈晴祝文》)[2](P1930),“吏既不德,致灾害民”(《谢晴祝文》)[2](P1925)。他甘愿为民承担所有的责罚,“傥有罪以致旱,宁降罚于微躬。”(《北岳祈雨祝文》)[2](P1927)其祈祷文辞,基本上都是骈文,句式工整。文中尽是宗教式的忏悔与虔敬的祷告,感情真挚动人。
苏轼诗篇里涉及到祭神求雨的法术。徐州传说,在城东石潭里有伏龙,当天旱时,“置虎头潭中,可以致雷雨”(《起伏龙行序》)[3](P814)。《起伏龙行》写到了这种求雨风俗:“赤龙白虎战明日,倒卷黄河作飞雨。嗟吾岂乐斗两雄,有事径须烦一怒。”[3](P814-815)张龙公即张路斯,本为龙。汝阴人遇旱时,常祈祷张公求雨,非常灵验。苏轼诗里强调的是连张龙公亦“仁心恻饥寒”(《次韵陈履常张公龙潭》)[3](P1826),只要地方官的心里装着百姓,“精诚苟可贯”,一定会感动龙公“倒倾瓶中雨,一洗麦上埃”(《祷雨张龙公,既应,刘景文有诗,次韵》)[3](P1817)。
三
在诗篇中反映灾荒,是苏轼创作中值得注意的现象。苏轼胸怀百姓,灾荒降临时,他更忧心的是百姓:“惟有悯农心尚在,起占云汉更茫然。”(《立秋日祷雨宿灵隐寺同周徐二令》)[3](P473)“当怜水旱氓,不作舟车蓄。”(《江涨用过韵》)[3](P2119)他在诗中展示了百姓遭遇旱灾的苦痛:“三年东方旱,逃户连欹栋。老农释耒叹,泪入饥肠痛。春雪虽云晚,春麦犹可种。敢怨行役劳,助尔歌饭瓮。”(《除夜大雪,留潍州,元日早晴,遂行,中涂雪复作》)[3](P714)天降大雪,路途泥泞,但诗人并不为自己路途泥泞难行而愁苦,反而为百姓能有饭吃兴奋不已。他念念不忘的是灾民。三年大旱,百姓成批逃亡。老农放下农具长吁短叹,饥肠漉漉,泪流涟涟。这瑞雪给绝望中的百姓带来了希望,而自己路途的不便又何足挂齿呢!蝗灾是北宋的主要灾害之一,常伴随旱灾而至。《次韵章传道喜雨》写出了蝗虫来袭的可怕景象:“去年夏旱秋不雨,海畔居民饮咸苦。今年春暖欲生蝝,地上戢戢多于土。预忧一旦开两翅,口吻如风那肯吐。前时渡江入吴越,布阵横空如项羽。农夫拱手但垂泣,人力区区固难御。扑缘鬃毛困牛马,啖啮衣服穿房户。”[3](P622)蝗虫遮天蔽日,趴到牛马身上;穿过房子门窗,咬破人的衣服。但在“人力区区固难御”的蝗灾面前,诗人并未被吓倒,他身先士卒,带领百姓积极灭蝗:“坐观不救亦何心,秉畀炎火传自古。荷锄散掘谁敢后,得米济饥还小补。”[3](P622-623)官民的协同,加上天降喜雨,终于消灭了蝗灾。水灾在苏轼的诗里有更多反映。他痛心大量百姓在水灾中失去了生命:“哀哉吴越人,久为江湖吞。”(《送黄师是赴两浙宪》)[3](P1963)劝即将赴任的黄师是体恤食不果腹的灾民。彭城抗灾,在诗人心中留下了难以抹去的印迹。他在诗中每每回忆起当时的恐怖场景。《九日黄楼作》云:“去年重阳不可说,南城夜半千沤发。水穿城下作雷鸣,泥满城头飞雨滑。”[3](P868)《登望洪亭》云:“河涨西来失旧洪,孤城浑在水光中。忽然归壑无寻处,千里禾麻一半空。”[3](P767)整个彭州城陷于汪洋之中,城下水声如雷,城头满是泥沙,千里庄稼一半为水淹没。在离别徐州时,他非但不居治水之功,反而说是自己命恶,给百姓带来灾难,对他们的感激之情以为受之有愧:“举鞭谢父老,正坐使君穷。穷人命分恶,所向招灾凶。水来非吾过,去亦非吾功。”(《罢徐州往南京马上走笔寄子由五首》之一)[3](P937)《答吕梁仲屯田》写黄河决口在吕梁造成的灾荒:“黄河西来初不觉,但讶清泗流奔浑。夜闻沙岸鸣瓮盎,晓看雪浪浮鹏鲲。吕梁自古喉吻地,万顷一抹何由吞。坐观入市卷闾井,吏民走尽余王尊。计穷路断欲安适,吟诗破屋愁鸢蹲。岁寒霜重水归壑,但见屋瓦留沙痕。入城相对如梦寐,我亦仅免为鱼鼋。”[3](P774-775)黄河夺泗水河道,河水高过屋顶,房子变成了野鸟的栖息地。虽然满目疮痍,但他对未来充满乐观,期望通过艰苦的劳作,能带领百姓修筑好防洪工程,让百姓衣食无忧:“明年劳苦应更甚,我当畚锸先黥髠。付君万指伐顽石,千锤雷动苍山根。高城如铁洪口决,谈笑却扫看崩奔。农夫掉臂免狼顾,秋谷布野如云屯。”[3](P775)在灾难面前,苏轼关心的是百姓的安危与疾苦,他想到的是如何让百姓减少缺失,更为如何能让百姓不罹灾荒之祸而筹划、奔波。在苏轼的灾荒诗中,我们较少看到后世如清代那种直面灾荒残酷可怕场景的写实,看到更多的是对战胜灾荒后百姓安居乐业的美好未来的憧憬。其灾荒诗,是现实与理想的统一,展示出苏轼文学特有的风格。
面对灾荒,苏轼不仅有先进的灾荒理念,更有切实可行的防灾、救灾措施,保障了灾民的利益,减轻了灾害的危害。苏轼还以文学记录灾荒,袒露了其心系灾民的情怀。苏轼书写灾荒的作品是我国灾荒文学史上的奇葩。
[1]邓云特.中国救荒史[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10.
[2]苏轼.苏轼文集[M].孔凡礼 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6.
[3]苏轼.苏轼诗集[M].王文诰 辑注.北京:中华书局,1992.
[4]李文海,夏明方.中国荒政全书:第二辑(第一卷)[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2004.
[5]苏辙.苏辙集[M].陈宏天,高秀芳 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0.
Su Sh and Famine and Disaster
WANG Huan-ran
(School of Chinese Literature,Henan University,Kaifeng 475001,China)
During his career as an imperial officer,Su Shi conducted hydraulic engineering projects,petitioned to the Imperial Court on behalf of disaster-inflicted refugees,and made many social rescue efforts. In addition,he wrote literary works as prayers for harvest and peace in which he detailed the pictures and tragic results of famines.Such works are treasures in China's history of famine literature.
Su Shi;disaster and famine;poems
I207.227
ADOI:10.3969/j.issn.1674-8107.2015.01.012
1674-8107(2015)01-0066-04
(责任编辑:刘伙根,庄暨军)
2014-11-15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古代文学灾害书写研究”(项目编号:13BZW093)。
王焕然(1970-),男,河南杞县人,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