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复调小说理论谈《罪与罚》艺术特色
2015-04-15吕芳芳
吕芳芳
(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4)
巴赫金借用“复调”这一音乐术语阐明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的艺术结构形式,并认为陀思妥耶夫斯基是复调小说的创始人。作品《罪与罚》的发表标志着陀思妥耶夫斯基艺术风格的成熟。作者在艺术形式上的大胆创新,完美地阐释了复调小说理论,尤其是对话性,共时性和未完成性在作品中得到充分地展示。
一、对话性
“对话”是复调小说的基础。《罪与罚》中的对话现象可以分为三种类:主人公内心的对话、主人公与主人公之间的对话以及主人公与作者之间的对话。
1、主人公内心的对话。在《罪与罚》中,主人公拉斯科尔尼科夫是一个十足的矛盾的核心体。既有想超越一切社会法规的超人意识,却又始终超越不了自我道德的约束;一心寻求合乎人道主义的救世良方,却又为自己套上了剥夺他人自由的的罪名。他的内心一直处于纠结,矛盾,无奈,烦乱的状态。在作品第一章的第一部分,拉斯科尔尼克服成功躲开女房东之后,他的内心就展开了一段看似缺乏逻辑的自我对话:“因为我尽说废话,所以我什么也不干;但是话又得说回来,或许正因为我什么也不干,所以我尽说废话,我是在这一个月里学会说废话的,因为我整天躺在这间斗室里胡思乱想......甚至想到远古时代现在我去干什么啊?难道我能干这样的事吗?难道这不是开玩笑?完全是开玩笑;那么,我是为了逗自己开心而想入非非;这是轻而易举的事!对,这或许是轻而易举的事吧!”主人公的内心深深陷入了矛盾之中:既想做又不敢做,既敢做又不知道为什么要做,最后稀里糊涂地决定要做一件他所谓的轻而易举的事情。运用这种自我对话的创作手段,可以充分的展示人物的主观感受,加强主人公的自我意识,使人物摆脱作者的束缚,大胆的发声,说出内心所想,用人物的自我意识来刻画人物形象,在内心冲突中充分展示人物思想的不同侧面,使读者迅速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使人物形象更加饱满而富有生命力。
2、主人公和主人公之间的对话。人物之间的对话在小说这种文学体裁中必要的,但是在复调小说中这种对话才真正实现了平等。在《罪与罚》中,有着超人意识的拉斯科尔尼科夫,虔诚信奉基督教的索尼娅和坚定维护法律权威的侦察科长波尔菲里,三个人分别笃信着自己所坚持的信仰,彼此不相融合,即便拉斯科尔尼科夫最后选择了自首,在监狱中打开了《新约全书》,但读者仍然可以感觉到他的怀疑和不确定。作者给予了每个人物充分的空间,不再左右人物的思想,不再评判每种思想的对错,使主人公们可以站在自由平等的平台上对话。作者给予人物自由的同时,也给与了读者自由,打破了读者二元对立的思想,使之多元化、开放化,同时加强了作品的哲学韵味,使作品的思想主题更具深度。拉斯科尔尼科夫和索尼娅,和波尔菲里的对话大都处于一种剑拔弩张的状态,语言节奏快,总是充满一股火药味,但正是这种互不相让的紧张氛围才使得三种思想势均力敌的交锋,正式这样细腻的对话丰满了主人公的形象,更有利于表现不同思想的碰撞。
3、主人公和作者之间的对话。复调小说赋予了主人公极大的自由,但是绝不是绝对的自由。文学作品是作者构思出来的,人物的设定、情节的的安排没有一处可以离开作者的主观意识。《罪与罚》中每个人物的思想最初都是作者赋予的,发展到后来,人物有了自己的思想和意识,但也终不能抛开作者若隐若现的牵引。“常常出现在作品主人公的视野和思维范围之中,引起主人公的激动和不安,诱使他们倾吐心腑,显示内心秘密”。《罪与罚》作品问世之后引起很大的争议,有人曾说作品中主人公拉斯科尔尼科夫就是以作者本人为原型而创作的,我们现在无从论证这种说法是否属实,但是至少可以说明陀思妥耶夫斯基与主人公思想之间隐藏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陀思妥耶夫斯基作为作者,必然会将自己矛盾的思想注入到拉斯科尔尼科夫身上,甚至期待能有某种思想胜出,使自己不必再如此纠结。因此,我们在阅读作品时,一定会感受到作者的内心对白,感受到他与主人公的对话。列夫托尔斯泰创作《安娜卡列尼娜》时,并未预料到安娜这一形象的成功,在创作的最后甚至要跟随着安娜的意识而写作。但在《罪与罚》中,陀思妥耶夫斯基是有意识的赋予人物自由,使主人公所显示出的思想意识远远超出作者本人的思想,使人物获得了独立于作者之外的价值。
二、共时性
《罪与罚》整个故事持续的时间只有十几天,但却有众多的人物、事件和思想同时出场。作者将故事的时间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而将空间无限放大,就如同一个横切面,所有的一切都是同时并存,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主人公拉斯科尔尼科夫的不同情绪可以在同一时间并存:善于恶,喜与悲,焦虑和冷漠,狂躁和木然都在他杀了高利贷老太婆之后同时涌进心中;善良的索尼娅,卑鄙的卢仁,隐忍的杜妮亚形形色色的人都聚集在同一个时间同一地点;故事的发生就如同只有一个时间节点被切开,没有事情的过去和未来,所有的一切都在这个时间点上被统一释放出来,这些皆体现了复调小说共时性的特点。这样的创作手法使《罪与罚》的体现了作家多元化和同时并存的思想。故事被描述的十分细腻而精彩,作品更有张力,阅读起来更具紧张感,作者不再重视历史发展的纵向逻辑,而是习惯于把不同的材料分散在同一个平面进行比较和对话,这样就为我们带来了新的阅读体验,读者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看到得更多,思考得更多。
三、未完成性
巴赫金在《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一书中,曾提出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的人物大都具有未完成性。他说“他们都深切感到自己内在的未完成性,感到自己有能力从内部发生变化,从而把对他们所作的表面化的盖棺论定一切评语,全都化为了谬误。只要人活着,他生活的意义就在于他还没有完成,还没有说出自己最终的见解”这种未完成性在《罪与罚》的主人公拉斯科尔尼科夫的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对内,从作品开始到结束拉斯科尔尼科夫就一直在内心同另一个自己进行着杂乱的对话,他的矛盾、犹豫、纠结,没完没了的争论贯穿了这个故事,但到最后,他也没有给自己一个最终的答案。对外,拉斯科尔尼科夫不断的同其他主人公进行对话,逆来顺受的索尼娅,维护法律的波尔菲里,踏实隐忍的杜妮亚,虚伪贪婪的卢仁,残酷不仁的斯维德里加伊洛夫等等,但是这种对话是永无完结的,他们都不肯为对方下一个完整的论断。拉斯科尔尼科夫一直在寻求内心的安宁,一直在寻找救世良方,一直再犹豫自己应该选哪条路,当马尔美拉托被马车撞死之后,他放弃了向这个无情的社会低头的想法,当斯维德里加伊洛夫自杀之后,他开始对超人意识产生动摇,在残酷的现实面前,拉斯科尔尼科选择了法律的庇护,但是他的内心仍是怀疑和不确定的,直至故事的最后,他也没有任何定论和答案,在作品的最后拉斯科尔尼科夫打开了《新约全书》要向上帝寻求帮助,他自己不知道答案,读者不知道答案,作者同样不知道,因为“这是一个新的故事了。”《罪与罚》整部作品都透着未完成性,给读者留下了更多思考的空间,从而使作品更具开放性和创新性。
[1]巴赫金.白春仁,顾亚玲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M].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1988.
[2]程正民.巴赫金的文化诗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陀思妥耶夫斯基.罪与罚 [M].岳麟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4]皇甫修文.巴赫金复调理论对小说艺术发展的意义[J].延边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3).
[5]彭克巽.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艺术研究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