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和谐生态医学视域中的医德教育探究

2015-04-15吉林医药学院吉林吉林132013

吉林医药学院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医德视域医学

黄 亮 (吉林医药学院,吉林吉林 132013)

和谐生态医学视域中的医德教育探究

黄 亮 (吉林医药学院,吉林吉林 132013)

和谐;生态医学;医德教育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在医学伦理学科领域具体体现为新的医学模式理念——和谐生态医学理念,即主张医学应通过调动人体微生态系统和生存环境系统的良性互动、和谐与平衡来防病治病、保健延寿、提高生命质量。医学理念的创新发展为医德教育体系创新研究指引了方向。

1 和谐生态医学视域中医德教育的理论来源

生态的基本理性内涵和本质精神在于:以内在的有机相关性和生态元素间平等互动取代一种外在的消解个体的实体主义和整体主义。正是这种新的精神逻辑和价值原理为我们诠释“医德教育”提供了一个新的思维向度、依据和伦理价值资源。生态觉悟的实质不只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反省,而且更深刻的是对世界合理秩序、对人及由人组成的伦理实体在世界中的地位及其行为道德合理性、价值性的省思。这种思维范式为医学伦理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向度、世界观和方法论,同时也为医德教育提供了新的思维路径。从生态思维来看,医学不是自然科学和技术本身,而是科技、经济、制度、人文、环境一体的复杂的文化现象和文明生态系统。因而,医学伦理学的现代建构必须放在自然、社会、文化和制度生态的相关性及其背景中去审视,相应地,和谐生态医学视域下的医德教育,也必须有新的原则、新的内容、新的方法、新的目标。

2 和谐生态医学视域中医德教育的研究内容

和谐生态医学视域中医德教育有着丰富的研究内容,从体系构建角度审视,可梳理为以下研究脉络。

首先,和谐生态医学视域中医德教育的核心原则为:要想真正对人类自身负责,就必须对人类自身的生存环境负责。任何生物科学和医学科学技术(包括研究方向和课题)都必须有助于生存环境的优化,而不能以破坏和牺牲它为代价。

本着这一核心原则,可以提炼出和谐生态医学视域中医德教育的内涵,即:在密切关注人类自身的生存环境的基础上,敬畏生命,关爱生命,善待生命,以实现人类身心健康与生存环境的和谐适应和良性互动为价值理想,一切医学活动都应是这种价值理想的物化和对象化的一种精神存在,从而达到医学的最高境界即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实现人类最佳生存状态。

由这一内涵我们可以领悟到和谐生态医学视域中医德教育体系具有系统性、生态性、和谐性三个鲜明特征。

由和谐生态医学视域中医德教育的三个基本特征,可以概括出和谐生态医学视域中医德教育的主要内容为:在把人作为一个整体系统的基础上,对这个整体系统进行放大,使其包含人与自然两个方面;提升和扩展传统医学理论学的解释功能,更好的解释H7N9、“非典”等病症。

相对于传统健康观,进一步丰富了其概念和内涵,提出健康是人的身体和心理与环境的和谐适应和良性互动,即医学必须首先建立在和谐生态医学伦理的价值理想基础之上。传统的“药物治疗”已经不符合新的健康观的要求,对于疾病需要采用多方面、系统的治疗方法。

由此,可以建立和谐生态医学视域中医德教育的目标体系:人类生存学是医学最广义的一种定义。人类怎样生存、怎样更有质量的生存是关注的终极问题。从这个角度看,实现人类的身体和心理对环境的和谐适应与良性互动,是对和谐生态医学医德教育理念更为全面和准确的诠释。

要想确立和谐生态医学视域中医德教育的规范,实现人类的身体和心理对环境的和谐适应与良性互动这个目标,就必须站在全人类的生存环境这个大背景下去考虑,而不是仅仅局限在独立的人类这个角度,并以这样的思考去严格限制对自然的过分所求,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发展。

和谐生态医学视域中医德教育的评价标准,就是以是否对环境平衡有利为尺度,以环境利益为最高价值。总之,和谐生态医学视域中医德教育具有科学发展的特质。

3 和谐生态医学视域中医德教育的实践维度

随着医疗卫生对动、植物资源的需求日趋增加,致使动、植物资源的破坏程度加深,以及日常医疗过程中处理不当的废物对环境的污染,都导致了人类健康与生态的不和谐。因此,医德教育观念在和谐生态医学伦理学的研究中应当适当转换,保护人类健康的根本措施是保护环境,即将生态环境作为道德关怀的对象。

在生态文明时代,为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对健康问题进行全方位的、系统的、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已成为一项重要的课题。对健康道德的研究旨在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环境、人与自然等诸种关系,完善人类自身的生存条件和促进人类自身健康的发展。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发展,医疗机构、医务工作者在治疗疾病时,已经不能只关注疾病本身,还得考虑患者生存的环境以及环境对患者心理的影响。因此,从现实维度实践和谐生态医学视域中医德教育十分必要。

从微观层面,和谐生态医学视域中的德育模式必将会使医务工作者的医德心理系统得以重构,进而加强医患之间沟通,从而更好地协调医患关系,加强双方的道德感知。从宏观上看,建设生态文明要求倡导健康的绿色生活方式,倡导绿色的消费方式,倡导健康的精神生活。卫生医疗行业必然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重要的导向作用,医学伦理道德将充分发挥道德导向作用,引导人们自觉承担生态环境建设的道德责任,建立一种可持续的生态道德观念,医学伦理道德不仅规范医务工作者的道德行为,而且要用科学的道德理念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环境观念,树立将生态环境的人际平等、代际公平原则内化为自身的道德意识,树立生态环境与医学、人类同步、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的伦理观念,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走健康之路,走文明之路,走造福千秋万代之路。

G641

B

10.13845/j.cnki.issn1673-2995.2015.04.018

1673-2995(2015)04-0275-02

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人文社科规划项目(2014372).

黄 亮(1979-),男(汉族),副教授,博士.

2014-09-26)

猜你喜欢

医德视域医学
对戊戍维新派思想家心路历程的思考——以“启蒙自我循环”为视域
医学的进步
“一带一路”视域下我国冰球赛事提升与塑造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基于养生视域论传统武术的现代传承与发展
孙思邈医德思想发微
医学
医学、生命科学类
三维视域下的微电影透视
医学研究生医德教育问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