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大学生就业难成因及对策探析

2015-04-15穆滢竹吉林大学数学学院吉林长春130012

吉林医药学院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毕业生大学职业

穆滢竹 (吉林大学数学学院,吉林长春 130012)

当代大学生就业难成因及对策探析

穆滢竹 (吉林大学数学学院,吉林长春 130012)

大学生;就业养;成因;对策

自我国实行高校扩招政策以来,大学生毕业人数一直处于增长较快的趋势,这无疑会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造成困难,使其市场就业率下降,这一问题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对此,笔者从主客观两个方面对形成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进行了阐述和分析,并对解决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提出相应的对策。

1 当代大学生就业难的客观方面因素

1.1 高校扩大招生的原因

自高校扩大招生以来,中国的大学教育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每年的毕业数量都在攀升。学校的数量也在增加,这样入学人数自然而然地随之增长,但政府在高等教育方面的经费支出却远远不足,教师数量增长幅度没能赶上大学生增长速度,这样无疑就会形成教育经费投入和师资队伍相对缺乏的结果,导致大学的办学条件及办学质量均下降的局面出现。

1.2 来自于待就业群体的压力

中国依然是发展中国家,吸纳劳动者就业的能力是有限的。当前,高校毕业生的人数增多与全国范围的就业高峰期相重合,诸如农民工的进城、城市年轻的就业人员、城市下岗职工等待就业群体,这就大大增加我国每年就业市场的人数。

1.3 来自市场需求方面的矛盾

很多用人单位为了节约单位的成本开支,在招工时多青睐于有工作经验的人才,使得大学毕业生的专业、知识结构、工作阅历等不受用人单位的欢迎。而我国大学教育培养制度大多只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对大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强弱、处理问题方式方法及组织协调能力的好坏等方面往往加以忽视。

1.4 就业市场的大环境的不利

来自性别、学历、年龄、户籍等方面的歧视,更加重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难问题。例如相对男性大学生就业而言,很多用人单位对女性大学生存在一定的性别歧视,使女性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更加突出。

1.5 来自高校教育自身的问题

其一,自高校扩大招生至今,高校的数量和高校的办学规模均取得了一定的发展。而在大学教育发展过程当中,很多高校只是在研究型大学或综合型大学转变方面进行着盲目地操作;与此同时,实践课和实验课相对缺乏。其二,一些高校的很多专业就业方向不够十分明确,而当今社会对大学生人才的要求却是逐渐地严格,这样就致使那些专业不对口的大学生在就业市场上很难觅得一席之地。

2 当代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观方面因素

2.1 个人能力欠缺

用人单位在对大学生个人能力的判断上,大多依赖于大学生自己提供的在校课程成绩单、英语、计算机水平考试结果及大学生在校的政治思想表现等方面,作为招聘单位考量大学生个人情况的这些定性指标,业已成为对大学生个人就业的重要试金石。

2.2 落后且不合理的就业理念

高预期甚至不切实际的择业标准,致使很多毕业生在职业选择、薪金待遇等方面与招聘单位实际所提供的岗位需求常常会擦肩而过。很大比例的大学生甚至没有一个完整的工作设想及职业规划;有的大学生自身能力不足,又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而在就业市场中一味追求优越、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及高薪的职业待遇;同时相当一部分毕业生也不愿意降低个人要求,过分热衷事业编和公务员的岗位。

3 关于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对策探析

3.1 进一步完善大学毕业生社会保障体系

一者进一步大力发展大学生就业专业化指导机构,为高校大学生的就业提供指导性、技能性及专业性方面的服务。在此机构中,可以设立不同职业的能力样式和模型,通过测试、咨询及培训等方式,使大学生上岗前的职业能力得到提升;二者进一步规范就业职业市场,使中介机构服务能力得到提高,设立标准化、规范化、个性化及多样化的人才中介机构,以满足高校大学生对人才就业市场的需求。

3.2 注重家庭教育,改进就业理念

在大学生未来职业设计方面,或多或少地有家长的建议甚至有时强加干预。大学生家长应主动加强对孩子自主能力的培养。在择业方面,家长要充分发挥大学生自身的创造力,帮助孩子分析当前人才市场的需求信息和相关职业是否真的适合自己的孩子,在进行一定的调研后,对地域、行业及单位等方面为孩子提供指导性建议。

3.3 调整大学的相关学科和专业

以就业市场的需求为风向标,结合全国乃至全球的宏观经济,研究自己大学所在地域的社会、经济发展的变化,使自己大学师资资源进行整合,提高大学专业发展的科学规划能力,使教学方法得到创新,组织大学生参与“三下乡”等社会实践活动,进一步完善相关课程的实践教学,结合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增强大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对课本知识的应用能力。一些校办企业和校外单位联系就是大学生最好的实习基地。加强大学生就业和创业观方面的教育,设立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机构,可以将有关就业指导方面的课程列入必选课。

3.4 创建良好的就业社会环境

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供求方面的信息主要由学校本身、大学生就业人才市场、大学生招聘会等方式获取,信息渠道相对狭窄,就业率相对低。在当今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为了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的就业率,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应该做到以下几点:第一,促进地方经济增长。社会经济得到了发展,就会有更多的就业岗位提供给社会。第二,必要而比较宽松就业环境的营造。大学毕业生就业和创业的政策体系需要进一步得到完善和加强,要对人事、用工、户籍管理及社会保障等诸多方面加快改革。第三,完成高校大学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的构建,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对大学生就业实行全程教育,为高校大学毕业生打造一个全面、方便而快捷的就业信息交流平台。

3.5 提升高校大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

在大学期间大学生要对社会市场的各种变化加强关注度,确立自己科学的职业目标导向,将大学期间自身的兴趣、爱好专业紧密相连。树立正确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在加强自身文化修养的同时,更要加强思想、道德、品质等诸多方面的修养。毕业生在工作单位的选择上,要具有高瞻远瞩、统筹兼顾的远见卓识,在考虑个人待遇、地区优劣、行业好坏等利益的同时,要进一步考虑我们国家实际发展的需要,到老少边穷、企业一线等地方去锻炼和参加祖国建设,要做好艰苦创业的精神准备。要对自己有一个全面、客观及正确地认识,踏实工作,努力拼搏,不断进取,为创造自己的美好人生和未来而努力奋斗。

G624

A

10.13845/j.cnki.issn1673-2995.2015.04.032

1673-2995(2015)04-0311-02

穆滢竹(1993-),女(汉族),本科在读.

2015-01-21)

猜你喜欢

毕业生大学职业
“留白”是个大学问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大学求学的遗憾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