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穴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研究进展
2015-04-15熊晓琴,王爱民
耳穴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研究进展
熊晓琴1,王爱民2
(1.福建中医药大学 护理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
2.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 内分泌科,福建 福州 350025)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者作用缺陷而引起的一种代谢性疾病,临床上可出现多饮、多食、多尿、疲乏、消瘦等表现,重者容易发生酮症酸中毒,并引起眼、心、血管、肾、神经损害或器官功能不全或衰竭等慢性并发症,严重威胁患者身心健康。从中医角度,糖尿病可归属“消渴”范畴,《古今录验》云:“消渴病有三:一渴而饮水多,小便数,无脂似麸皮甜者,皆是消渴病也”。《素问·奇病论》指出:“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耳穴疗法作为一种非药物治疗方法,体现了中医的整体观念,因其具有疗效良好、操作简便、经济安全、痛苦小的优点,逐渐被广大患者接受,笔者从耳穴的作用机制以及耳穴的临床应用两大方面入手,将耳穴治疗2型糖尿病的情况综述如下。
1耳穴的作用机制
1.1中医理论依据童青等[1]依据“肾气通于耳”,“肺气虚则少气……是以耳聋。”认为病证均可在耳廓上找到相应的反应点,通过耳穴贴压治疗,可以达到调节胰脏内分泌、平稳降血糖的目的。李杭[2]认为,糖尿病在中医属“消渴”的范畴,病变主要涉及肺脾肾肝胃诸脏,采用耳穴贴压法刺激,认为可以通过耳穴经络的调整作用,达到加强肺脾肾肝胃脏腑功能,运行气血的功效,消除邪气,从而达到调节消渴症状的目的。马江琼[3]认为,“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别气走于耳而为听。”通过刺激相应耳穴,达到调节全身经脉,刺激相关脏腑的作用,使十二经脉相调和,脏腑功能相协调,故而气血通畅,疾病得除。
1.2细胞神经研究依据管遵信等[4]的研究发现,耳穴中有活性物质可以进行着色,并且对耳穴进行着色后,其周围皮肤出现大量淋巴细胞浸润现象,故而认为通过刺激耳穴可以到达激活机体免疫功能的目的。陈向华[5]认为,耳轮脚根部及附近分布有迷走神经,耳针可能通过刺激耳廓上的神经,再通过丘脑交感-肾上腺和迷走胰岛素激素途径而促进胰岛分泌胰岛素,也可能通过刺激耳廓迷走神经支,直接作用于胰岛β细胞神经丛,从而起到降血糖的作用。梅志刚[6]在小鼠耳甲区注射辣根过氧化物酶(horse radish peroxidase,HRP)后,对四甲基联苯胺(tetramethylbenzidine,TMB)反应呈色,结果在孤束核和迷走神经背核处发现了着色的神经元,故该研究为耳针刺激改善患者血糖情况奠定了形态学基础。
1.3动物实验研究依据马瑞玲等[7]研究了耳甲腔的穴位(胰胆、交感、内分泌、胃、肾和肺等)刺激对糖尿病家兔的胰岛素水平以及空腹血糖的影响,结果发现,耳针刺激具有良好的降低血糖作用,还可以促进胰岛素分泌;另外对胰腺细胞的显微结构观察显示,耳针具有良好的修复受损胰岛细胞的功能,耳针具有与格列苯脲相类似的功效。罗琎等[8]的观察结果提示,耳甲区埋针治疗对二甲双胍有一定的增效作用,可降低高糖环境对心肌细胞的损害,保护糖尿病患者的心肌细胞。高昕妍等[9]通过动物实验,证实通过刺激耳甲区的迷走神经耳支,可以激活副交感神经系统,发现刺激耳甲区,可以通过内脏感觉中枢孤束核传导,刺激和兴奋与内脏调节相关的中枢区域或核团,实现耳-迷走-内脏反射途径,从而到达治疗与内分泌失调、自主神经系统功能失调有关的疾病。
2耳穴的临床应用
2.1耳穴单独使用
2.1.1耳穴贴压疗法李杭[2]以胰胆、屏间、阿是为主穴,脾胃虚弱者配脾、胃,阴虚火旺者配肺、胃,气阴两虚者配脾、肺、肾,阴阳两虚者配脾、肾、三焦,王不留行子耳穴贴压2型糖尿病患者,干预2周,发现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均明显改善,总有效率达90%。童青等[1]的临床研究中,选择门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对照组患者选择服用口服药控制血糖,治疗组患者选择将药物量减半同时配合耳穴治疗(主穴选择内分泌和胰胆两穴,配合肺、肾、脾、交感等穴位),结果配合耳穴贴压治疗后患者空腹、餐后2 h血糖与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认为耳穴贴压具有良好降糖效果。杨海燕[10]的研究认为,耳穴贴压疗法可减少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降脂药的用药剂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Yu[11]的个案研究报道中,采用耳穴磁疗法治疗了1例有23年病史的2型糖尿病患者,主要在其左侧耳甲艇的胰点和两耳甲区的下丘脑点进行耳穴磁疗,治疗2周后患者胰岛素注射量由32 U下降到20 U,患者持续耳疗治疗4年半,有效改善了其糖尿病并发症。研究者认为,耳穴磁疗法与电刺激法具有相似的功效。以上研究表明,耳穴贴压具有良好临床效果,其简单实用的独特优势,在临床上具有较好的应用及推广价值;另一方面,耳穴对糖尿病的研究效应量主要为血糖,而在降糖平稳性、低血糖发生频率、舒适度等方面的报告较少,笔者认为今后研究可给予更多关注。
2.1.2耳针疗法姚玉芳等[12]随机将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试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试验组使用耳穴电针疗法,选取内分泌、胰胆或压痛点为主穴,对照组进行口服西药达美康治疗,结果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和空腹餐后血糖均有显著下降。龙文君等[13]运用耳针治疗69例糖尿病,总有效率为78.3%,患者治疗后空腹及餐后2 h血糖与治疗前相比显著降低(P<0.001),耳针治疗后,明显改善了患者 “三多一少”症状,同时有效控制了并发症。赵永祥[14]报道了临床上耳针治疗30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其中有8例患者血糖水平比治疗前下降3 mmol/L以上,有5例患者下降小于3 mmol/L,临床症状有较明显的改善。Ju等[15]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耳甲区耳穴进行刺激,每天1次/d,30 min/次,持续3个月,结果发现糖化血红蛋白蛋白、空腹血糖、75 g葡萄糖耐量与试验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另外,郑真真等[16]、黄凤[17]的研究表明,针刺耳迷走穴单穴有良好的降糖效果,认为可能与耳-迷走反射这一反射机制有关。综上所述,耳针疗法在改善患者血糖以及糖尿病症状,控制并发症等方面均有一定疗效,同时,单穴疗效的研究为糖尿病耳穴治疗扩大了穴位选择范围,为耳针降糖机制的探索提供了新的途径。
2.2耳穴配合其他方法治疗
2.2.1耳穴配合体针疗法魏群利等[18]选择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67例,采用针刺配合耳穴压籽治疗,结果显示效果良好,患者胰岛素敏感指数增加,降低了患者血糖、血脂。徐放明等[19]的研究结果也显示,耳针具有较好的降糖、降脂效果。陈瑞华等[20]认为,体针联合耳穴贴压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优于口服降糖药。张娜等[21]使用体针与耳针辨证治疗相结合,显著改善了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血脂及胰岛β细胞功能。Mehmet等[22]使用电针耳穴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通过电针刺激耳穴神门、渴点,同时配合体针治疗,结果,与另外两组(假电针组和节食组)相比,电针组胰岛素水平(P<0.001)和C肽水平(P<0.001)明显改善,电针组和节食组较假电针组比较,降低血糖作用明显(P<0.01)。耳穴贴压配合体针治疗,协同作用良好,在降糖、降脂、增加胰岛素敏感性、降低C肽水平方面有显著效果,应用于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效果显著。
2.2.2耳穴配合穴位按摩袁爱红等[23]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结合临床实际情况首先对糖尿病患者进行中医辨证,明确脏腑功能的偏盛和偏衰,然后以俞募配穴法为主,结合合穴(下合穴)和对症耳穴位共同调理脏腑功能,经过3个疗程的治疗,显效15例,有效10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71.4%。李宝岩等[24]报告了使用耳穴贴压联合足底反射区按摩治疗2例中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的案例,经过3个疗程治疗,2例患者的空腹血糖均降到正常范围。耳穴贴压配合穴位按摩在降糖方面也显示了一定疗效,但由于耳穴配合穴位按摩治疗糖尿病方面的研究较少,故其疗效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来证实。
2.2.3耳穴配合中药疗法阎英杰等[25]将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应用降糖合剂、二甲双胍、中药三组,分别配合耳针治疗,结果三组患者的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均显著降低,而其中中药加耳针组降糖明显,有效改善了患者的胰岛素抵抗。王炜等[26]主穴选取胰胆、屏间、阿是穴,脾胃虚弱者配脾、胃,阴虚火旺者配肺、胃,气阴两虚者配脾、肺、肾,阴阳两虚者配脾、肾、三焦,配合服用中药十味玉泉胶囊,经过18个月的长期观察,干预后空腹血糖、糖耐量、糖化血红蛋白值较干预前有显著下降,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姚玉芳等[27]研究结果显示,耳穴电针与中药内服降糖效果大致相似(P>0.05),而两种方法并用,则降糖效果更显著。内外合治,在临床有一定的优越性。耳穴配合中药治疗协同作用明显,在降糖、降脂、改善胰岛素抵抗方面显示了良好效果,这可能是耳针与中药并用后,通过多条途径、多个层次调整了身体机能,在一定程度达到了降糖和调节脂代谢的目的。
2.2.4耳穴配合生活方式疗法谢远玲等[28]对社区106例糖调节受损人群进行为期48周的行为生活方式干预及耳穴贴压(主穴取胰胆、屏间、阿是穴;脾胃虚弱者配脾、胃;阴虚火旺者配肺、胃;气阴两虚者配脾、肺、肾;阴阳两虚者配脾、肾、三焦)治疗,结果生活方式干预联合耳穴贴压组空腹血糖降低24.7%,餐后血糖降低21.2%,糖化血红蛋白降低14.6%,与试验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单纯耳穴组空腹血糖降低13.8%,餐后血糖降低13.4%,糖化血红蛋白降低8.6%,与试验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生活方式组:空腹血糖降低降低6.2%,餐后血糖降低4.6%,糖化血红蛋白降低1.8%(P>0.05);表明耳穴干预有一定降低血糖疗效,联合生活方式干预可起到更理想的效果。
3小结
耳穴治疗方法以中医整体观为基础,又因其具有简便有效、安全经济的独特优势逐渐被人们所接受。但从另一方面来看,耳穴在糖尿病方面的研究广度和深度还远远不够,例如对明确定位耳穴的有效点还缺乏动物实验研究, 选穴普遍偏多且缺乏统一,干预措施很难多中心大样本重复,效应结果难以进行量性合并,缺少循证证据;另外也缺少进行长期效应报道的研究,安全性效应指标也缺乏数据支持,缺乏耳穴降糖机制的研究。今后在耳穴治疗糖尿病方面,应重视对耳穴选穴的研究,对相应穴位进行筛选、优化和组合,探讨较耳穴中的特殊敏感穴位,利于推广使用。对降糖作用的规律及可能机制和主要的信号通路进行系统的研究,对结果进行更长期的随访跟踪,应是本领域今后研究的主要方向。
【 关键词 】耳穴疗法;2型糖尿病;血糖
【 参考文献 】
[1] 童青,崔平,俞帼英,等.耳穴贴压减少2型糖尿病用药剂量临床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0,29(6):344-346.
[2] 李杭.耳穴贴压法辅助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观察[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7,21(2):108.
[3] 马江琼.辨证施护配合耳穴压豆疗治疗糖尿病的护理体会[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2,121(12):134-135.
[4] 管遵信,李惠芳.论耳穴诊治疾病的原理[J].甘肃中医,1994,7(4):5-7.
[5] 陈向华.耳-针对四氧嘧啶致兔糖尿病的治疗作用[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1,20(2):34-35.
[6] 梅志刚.耳-迷走反射与耳针降糖效应机制研究[D].北京: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2007.
[7] 马瑞玲,袁青.Study on the effect of acupuncture on cerebral is chemia in mice[J].世界针灸杂志:英文版,2003,13(1):30-33.
[8] 罗琎,王黎,鞠琰莉,等.耳穴治疗对糖尿病大鼠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28(2):145-148.
[9] 高昕妍,李艳华,朱兵,等.针刺耳甲区对自发性高血压及正常大鼠血压的影响及其机制探讨[J].针刺研究,2006,31(2):90-95.
[10]杨海燕.耳穴贴压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的疗效观察[J].求医问药,2012,10(4):702-703.
[11]Yu C.Magnets on ears helped diabetics[J].Am J Chin Med,2002,30(1):183-185.
[12]姚玉芳,王茎,黄学勇,等.耳针对2型糖尿病患者糖代谢的影响[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4,23(1):28-30.
[13]龙文君,张全民.耳毫针法对糖尿病的临床观察和机理初探[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1995,12(2):40-42.
[14]赵永祥.耳穴治疗糖尿病30例的疗效观察[J].云南中医杂志,1995,16(1):54.
[15]Ju Y L,Chen M L,Wang L.Effects of stimulating in the cavum concha on gluco-metabolism in patients with diabetes[J].J Acupunct Meridian Stud,2012,5(1):1-10.
[16]郑真真,夏玉卿,朱兵.等.针刺耳迷走神经点降低高血糖即时效应的临床观察[J].中国针灸,2008,28(9):702.
[17]黄凤.耳迷走神经刺激对糖耐量受损干预作用的研究[D].北京: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2011.
[18]魏群利,刘志诚.针刺配合耳穴压籽治疗2型糖尿病(肥胖型)67例[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2,21(3):34-37.
[19]徐放明,刘志诚.针灸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45例疗效观察[J].天津中医,2002,19(1):55-57.
[20]陈瑞华,任义钟.针灸治疗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75例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07,26(1):8-9.
[21]张娜,汪娅莉,冯虹,等.电针联合耳针治疗2型糖尿病203例临床观察[J].中医杂志,2013,54(18):1558-1561.
[22]Mehmet T C,Neyhan E,Uner T.The treatment of obesity by acupuncture[J].Inter J Neurosci,2006,116(2):165-175.
[23]袁爱红,魏群利,蔡辉.俞募配穴法为主配合耳穴贴压治疗2型糖尿病35例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2009,31(4):578-579.
[24]李宝岩,延诺,谷忠悦.耳穴贴压联合足部反射区按摩治疗中年男性2型糖尿病[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3,27(3):74-75.
[25]阎英杰,刘福来.降糖合剂配合耳针治疗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患者40例临床观察[J].中医杂志,2007,48(3):226-229.
[26]王炜,吴殷夏,唐唯岚.耳穴贴压加中药治疗糖调节受损的临床研究[J].上海针灸杂志,2010,29(2):94-96.
[27]姚玉芳,王茎,吴成长,等.耳针中药并用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对比的研究[J].中医药学刊,2004,22(10):1817-1818.
[28]谢远玲,王秀红,王培席,等.行为生活方式干预及耳穴贴压防治糖调节受损的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1,17(19):148-150.
(本文编辑:沈园园)·专科护理·
【 文章编号 】1008-9993(2015)07-0033-03
【 中图分类号 】R245.9;R587.1
【 文献标志码 】A
doi:10.3969/j.issn.1008-9993.2015.07.010
【 通信作者 】王爱民,E-mail:83716152@163.com
【 作者简介 】熊晓琴,硕士在读,主要研究方向为临床护理
【 收稿日期 】2014-12-27【 修回日期 】2015-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