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指导下的腰椎单节段融合手术患者的护理

2015-04-15刘静柯荣军张玉琴

军事护理 2015年2期
关键词:加速康复外科护理

刘静,柯荣军,张玉琴

(解放军第359医院 脊柱关节科,江苏 镇江212001)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指导下的腰椎单节段融合手术患者的护理

刘静,柯荣军,张玉琴

(解放军第359医院 脊柱关节科,江苏 镇江212001)

【 摘要 】目的 探讨加速康复外科(fast track surgery,FTS)理念指导下的腰椎单节段融合手术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2年4月在解放军第359医院脊柱关节科实施腰椎后路单节段减压融合内固定手术的40名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护理方法。结果40例患者中有1例患者发生泌尿系感染,经积极治疗5 d后,完全恢复;其余患者均顺利出院,住院时间7~12 d,平均(9±0.5)d。 结论 采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指导下的护理有利于患者早期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关键词 】加速康复外科;腰椎单节段融合手术;护理

加速康复外科理论 (fast track surgery,FTS) 由2001年丹麦医生Kehlet提出,是指在术前、术中及术后采用各种已证实有效的方法减少手术应激及并发症,加速患者康复[1]。其主要包含加强术前患者教育,采用先进的麻醉、镇痛及外科技术以减少手术应激反应、疼痛及不适反应,强化术后康复治疗等[2]。2011年1月至2012年4月,解放军第359医院脊柱关节科共收治了40名行腰椎后路单节段减压融合内固定手术的患者,均采用FTS指导下的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4月在解放军第359医院脊柱关节科行腰椎后路单节段减压融合内固定手术的40名患者为研究对象。男17例、女23例;年龄25~60岁,平均(55±6.3)岁。

1.2方法所有患者均采用传统方式进行腰椎后路单节段减压融合内固定手术。术后随访6~12个月,术前及随访期内分别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o analogue scale,VAS)[3]、日本骨科协会评分法 (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JOA)、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对患者进行评价。

1.3结果40例患者中仅有1例患者发生泌尿系感染,经积极治疗5 d,患者恢复;其余患者均顺利出院,住院时间7~12 d,平均(9±0.5)d。术前、术后即刻、术后3、6个月患者的VAS评分分别为(7.51±1.47)、(2.37±1.20)、(2.30±1.43)、(1.07±0.34)分;术前、术后1、3、6、12个月患者的JOA评分分别为(13.75±6.53)、(19.15±4.74)、(20.17±2.32)、(21.56±2.33)、(22.16±1.27)分;术前、术后3、6、12个月患者ODI评分分别为(75.31±6.03)、(26.70±5.07)、(18.21±4.41)、(11.15±4.36)分。

2护理

2.1心理护理及健康宣教由FTS小组负责,对患者及家属讲解腰椎单节段减压融合内固定相关知识。此外,护理人员应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以期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和应对能力。

2.2术前护理

2.2.1术前肠道功能的评估术前对患者的肠道功能进行评估,如大便正常者则不做肠道准备。清洗切口周围皮肤。

2.2.2术前准备(1)泌尿系感染的预防。术前指导患者正确使用尿壶及便盆,并在床上进行排尿练习,讲解腰椎术中留置尿管的原因,以消除患者思想顾虑。(2)下肢静脉血栓预防。行下肢血管彩超检查,对于高危患者在术后要进行防栓处理。(3)疼痛的管理。患者入院后,对其进行疼痛评分,用数字评分法。评分范围0~10分,疼痛评分>3分应立即给予镇痛。疼痛评分<3分者给予塞来昔布200 mg口服,2次/d。(4)功能锻炼。FTS小组根据患者个体差异,制定出适合个体的功能康复锻练计划。入院后指导患者进行直腿抬高、踝泵运动,嘱患者进行股四头肌的等长收缩,下肢踝关节的屈伸、收缩与放松的时间均为5 s。以主动活动为主,指导患者进行腰背肌锻炼,采取五点支撑法,即用头、双肘、双足作为支撑点,背部、腰部、臀部向上抬起。

2.3术中护理手术床上铺恒温毯,避免患者由于寒冷刺激而产生不适的感觉。做好手术巡回,严密监测患者术中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麻醉苏醒后,检查患者下肢的感觉及运动。

2.4术后护理

2.4.1疼痛的护理术后立即注射帕瑞昔布钠40 mg,1次/12 h, 以加强镇痛,连续3 d,让患者在术后达到相对“无痛”的状态,有助于患者早期在护士的指导下在床上进行功能锻炼。

2.4.2康复护理手术后第1天,被动活动,护士协助患者直腿抬高,以预防神经根粘连。患者侧卧位时进行头部后仰活动,促使腰背部肌肉放松。及时夹闭尿管,训练膀胱的功能。手术后第2~3天,主动活动为主,护士协助患者轴线翻身,患者主动直腿抬高、踝泵活动,上肢做扩胸活动、十指伸展运动。手术后第4~5 天,患者佩戴胸腰段支具,在责任护士的协助下,用五点支撑法行腰背肌锻炼并在护士协助下下床活动。手术后第6~12天,下床活动循序渐进,每日活动的时间由开始的5~10 min渐渐增加。出院时,护士指导患者继续佩戴支具2~3个月,嘱其避免弯腰、扭腰、半年内避免负重及剧烈运动,每日行腰背肌锻炼,以防止肌肉萎缩。

2.4.3并发症的预防术后4 h患者麻醉完全苏醒,即夹闭尿管,适时开放,24 h内拔除尿管,鼓励患者自行排尿。定时帮助患者改变体位,采取轴线翻身法。鼓励患者主动运动,定时翻身,防止压疮、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3体会

单节段腰椎融合手术以老年患者居多,容易发生术后并发症。根据FTS制定出术后的康复训练,患者大多能在术后24 h拔除尿管,避免了泌尿系感染。术后患者采取轴线翻身,变换体位,避免了肺部感染的发生。患者早期下床活动有利于刺激肌肉的合成代谢。患者早期下床,就意味着可以早期生活自理,让患者从生理到心理都感到满足,进一步促进患者康复。通过定期的随访,护士可从患者日常活动自理能力、社会活动等几方面对他们进行评估。患者佩戴胸腰段支具,能早期下床活动,能够自己穿衣、吃饭、上厕所,减轻了家属的负担,增加了患者的信心。通过不断进行功能锻炼,能够早日恢复,并参加社会活动。

【 参考文献 】

[1] Wilmore D W,Kehlet H.Management of patients in fast track surgery [J].BMJ,2001,322(7284):473-476.

[2] 江志伟,李宁,黎介寿.快速康复外科的概念及临床意义[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7,27(2):131-133.

[3] Leung A W,Chan C C,Lee A H,et al.Visual analogue scale correlates of musculoskeletal fatigue [J].Percept Mot Skills,2004,99(1):235-246.

(本文编辑:郁晓路)

【 通信作者 】张玉琴,E-mail:zhangyuqin64@aliyun.com

【 作者简介 】刘静,大专,护师,主要从事临床护理工作

【 收稿日期 】2014-05-20【 修回日期 】2014-08-26

【 中图分类号 】R473.6

【 文献标志码 】A

【 文章编号 】1008-9993(2015)02-0050-02

doi:10.3969/j.issn.1008-9993.2015.02.016

猜你喜欢

加速康复外科护理
舒适护理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与养生
急腹症的急诊观察与护理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对胃癌根治术后患者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
加速康复外科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分析
经鼻垂体瘤围手术期应用加速康复外科护理的效果研究
酮症起病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点概述
加速康复外科护理措施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
加速康复外科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应激和疼痛的影响
建立长期护理险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