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大学英语时代高职英语课程超市教学模式探讨
2015-04-15窦菊花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外国语学院广东珠海519090
窦菊花(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外国语学院,广东珠海519090)
后大学英语时代高职英语课程超市教学模式探讨
窦菊花
(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外国语学院,广东珠海519090)
摘要:后大学英语时代高职英语教学存在教学费时低效、学习者普遍懈怠等问题,高职英语课程超市教学模式旨在将基础英语与职业英语、岗位英语、技能英语进行有机结合和模块化处理,建成英语学习超市,利于激发学习者学习兴趣和多渠道自主学习,提升高职英语教学质量。
关键词:后大学英语时代;高职英语;课程超市;教学模式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英语作为国际上使用最广泛的通用语言,其重要性也越来越被教育界认可。早在1985年原国家教委就提出了全国统一的大学英语教育要求,自此大学英语成为高等教育的一门重要基础课,所有高校都开设了此课并将其列为必修课程。但由于种种原因,大学英语的教学效果一直差强人意,“聋哑英语”普遍存在,而此情况在高职英语教育领域则更为严重。
1 后大学英语时代高职英语课程超市教学模式改革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普通高等教育培养学术型、研究型人才不同,高职教育主要培养适应于企业发展需要的实用型、技能型人才[1]。高职教育在我国发展历史较短,其课程设置特别是基础学科的设置基本来自于普通高等教育,高职英语也不例外,它沿袭了普通本科学校的大学英语培养路线和方针,是压缩版的大学英语。高职英语背离了高职教育注重实用能力培养的目标,因而导致教学质量差强人意,存在教学费时低效与普遍的学习懈怠等问题。
伴随着高等教育深化改革的步伐,大学英语教学也逐渐走出了计划经济时代的大一统模式,正式进入“后大学英语时代”[2],从单纯的基础英语培养向实用能力(包括与专业有关的英语能力)培养转移[3],其最大特征是注重培养语言运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模式[4],此特征正与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相吻合,因此后大学英语时代的高职英语教学更应在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方面做出改变,以适合高职教育的特点,培养合格的高职教育人才。大一统的高职英语教育模式早已被证明不适合高职教育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针对高职学习者职业英语与实用英语的需要,高职英语必须提供足够多的英语课程资源供他们去匹配和选择,因此高职英语的课程超市化改革势在必行。
最早提出“教育课程超市”一词的是康乃美在其2005年出版的《学习型社会新体制:教育课程超市》一书中,指出课程超市具有“教育服务自助化、教育选择自主化、教育收费低廉化、管理系统连锁化、教育内容细分化、课程产品标准化、教学技术信息化”的特征(2005)[5]。随后崔莉(2007)在文章中详细定义:“‘课程超市’,即是把不同教学形式、专业的课程象商品一样集合起来,建立一个开放式大市场,学生自由选择项目、教学形式等进行学习,是为实现学校的培养目标,在基本的专业课程的基础上,自主开发、建设丰富的备选课程,为学生提供的有层次、多元化、可选择的课程体系”[6],并被沿用至今。
2014年广东省教育厅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实施学分制管理的意见》[教高(2014) 5号]中指出,“加强课程资源建设、加强教育教学信息化建设、鼓励跨专业跨校选修课程、建立学分互认制度”[7],为“课程超市”的建设提供政策依据。建设以“网络平台”为依托、以“优质教学资源”为内容、以“信息技术”为手段、以“学分互认或学分银行”为保证的完善的高等教育课程超市学习体制是目前教育者工作与研究的重心,借助远程教育以及校本课程超市的经验,将课程超市缩小到某一课程,尤其是基础课的开发与建设上,以满足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
2 高职英语课程超市的理论基础与现实要求
第一,“课程超市”理论丰富了人本主义课程观、多元智能理论教育观、因材施教教学原则。传统的课程设置是一种“硬课程”模式,表现为在一定课程目标的控制下,教学过程成为原原本本传递课程内容的过程,教师成为既定课程的传递者,不应当对课程做出任何调整和变革,学生成为既定课程的消极接受者。这种课程模式限制了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与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弱化了培养“完整的人”的教育目标。加德纳认为智能是多元的和有差异的,教育中需尊重学生及其个性,要构建让所有学生个体都有可能选择的适合自己的课程体系,让他们尽量有效率地利用课程资源,使课程适应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这就是“课程超市”。再者,孔子自提出“因材施教”原则以来一直得到教育者的推崇,“课程超市”在各种领域开设课程,以适应学生的不同需要,这正体现了因材施教原则,是真正面向全体的教育。正因为此,“课程超市”理念的提出与研究也将丰富我们的课程论内涵。
第二,教师、学生、课程对高职英语课程超市的现实要求。就教师而言,高职英语课程超市化改革之后,教师可“术业有专攻”,对自己所擅长的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研究,并把它体现在课程上,这也避免了传统教师必须对所有教学内容进行深度备课的缺陷,极大地减少了教师的工作量,对教师的专业发展也极为有利;对学生来说,高职英语课程超市方便了他们的学习选择,他们可根据自己的学习习惯与兴趣爱好对各类学习商品自由选择,满足他们的个性化学习和自主学习需求;对高职英语课程而言,课程超市化改革打破了原有课程大一统的结构,英语可与职业、专业结合起来,体现了高职教育的内涵特点。
3 高职英语课程超市教学模式设计
在多元智能理论、人本主义教育观、因材施教教学原则以及移动微型学习的指导下,对高职英语课程进行“超市化”教学模式改革,并基于网络自主学习平台和精品资源库平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将学习内容“微课化”“碎片化”“电子化”,其架构如表1所示。
表1 高职英语“课程超市”教学模式设计表
第一,教学内容模块化。传统的高职英语教学大都根据教学单元进行划分,在一个教学单元中包含了词汇、阅读、语法等多个知识点,并不适合高职教学职业能力培养的特点。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学习内容须跟专业、职业有机结合起来,因此可将高职英语划分成五大模块(基础英语、职业英语、岗位英语、拓展英语、考证英语),方便学生选择,最大限度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二,教学周期多样化。高职英语与其他课程一样,基本采取学期教学的周期,即在1~16周学习,在考试周考试,一方面大大加重了学生的期末复习压力,而且缺乏平时的形成性评价,不能真正体现课程的教学效果。采用模块化教学的高职英语课程超市,可将教学周期多样化,即某一模块学习完后立即进行评价,不仅方便检测和巩固学习效果,也大大减少了期末统一考试的压力。
第三,课程性质异质化。高职英语都是以必修课的形式存在的,缺乏灵活性。但课程超市化后,对不同的模块可实施不同的课程性质:基础英语是所有学生的必修模块,职业英语与岗位英语可二选一,拓展英语与考证英语可任选。灵活的模块性质设置,可方便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和要求进行选择。
第四,教学方式信息化。超市的商品肯定是多样化的,在高职英语课程超市中,也提供了多个模块英语商品供学生选择,为适应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需求,需要对各模块英语进行信息化改造,以他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如微课、精品资源课、移动学习)予以呈现,可建立商职英语网络课程超市,支持学习者通过电脑或手机进行浏览,方便随时随地学习。
课程即科目、课程即教学内容的狭隘课程观深入人心,其实不然,课程即社会、课程即实践,任何课程都抽象于社会实践,又服务于社会实践。对高职教育而言,高职英语不是一门简单的语言文化类课程,它的知识点与技能点不能孤立于职业需求,它必须教会学生今后岗位必须掌握的知识与技能,因此高职英语为实现上述目标必须进行课程超市化改革,通过不同的模块让学习者自由选择,学有所获。
4 高职英语课程超市的研究意义
高职英语课程超市教学模式的设立,改革了传统的高职英语大一统的教学模式,对课程进行了细分,划分成多个教学模块,便于师生的精细化教学,对师生而言都是双赢。就学生而言,高职英语课程超市化后,除基础英语模块外,其他丰富多样的教学模块可供他们根据自己的需求自由选择,主动学习,利于学生个性特长的发挥。传统的教学类似填鸭教育,教师将固定的教学内容机械填入学生大脑,不管这些知识对他们有没有用、他们感不感兴趣。而课程超市模式下,学生有了自己的选择权,他们会从自己的兴趣爱好出发,结合个人特点选择。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主动学习是最好的学习。就教师而言,基础学科特别是高职英语专任教师在学校的地位往往比较尴尬,他们囿于基础学科的普适性,虽不安于现状,想改革现有教学但往往创新无门,课程超市的出现给了他们另一个思路。课程不是一成不变的,它要根据教育的特点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而变,传统的高职英语只具备语言文化特点,没有职业性和技能性特点,将基础英语与专业、职业、岗位结合起来,有利于高职英语专任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可选择自己所擅长的领域进行深入研究,将其与具体职业和岗位综合研究,投身实践,不仅能切实提高课程服务于实践的能力,也能提升自己的教学科研水平。
5 结语
高职英语课程超市教学模式的构建有利用于打破旧有课程大一统的课程藩篱,实现全方位、灵活的教学模式,允许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兴趣、职业需求,自主选择知识内容,而学习者学习兴趣的激发和主动学习对于提升教学质量大有益处。与此同时,高职英语课程超市将基础英语与专业英语、职业英语、技能英语有机结合起来,基于CBI(content-based instruction)理论,如果语言教学能基于某个学科知识点进行,教学效率将大大提高[8]。课程超市涉及面广,需在教务统一安排、专业配合等领域进行综合配套改革,因此目前尚停留在理论探讨阶段,相信随着改革的深入开展,高职英语课程超市化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EB/OL].(2014-06-24 )[2014-05-02].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门户网站www.scio.gov.cn.
[2]蔡基刚.后大学英语教改依据与对策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10(5) :3-8.
[3]蔡基刚.转型时期的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特征和对策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7(1) :27-32.
[4]刘和林.后大学英语教学时代国际交流语用能力的培养[J].长沙大学学报,2008(1) :140-142.
[5]康乃美.学习型社会新体制:教育课程超市[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
[6]崔莉.再谈高校课程超市建设[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16) :143-144.
[7]广东省教育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实施学分制管理的意见[EB/OL].(2014-10-09)[2015-05-02].http://www.gdedu.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gdjyt/tzgg/201411/481007.html.
[8]蔡基刚.CBI理论框架下的分科英语教学[J].外语教学,2011(5) :35-38.
(责任校对罗渊)
作者简介:窦菊花(1983-),女,湖南永州人,硕士,讲师,主要从事二语习得、外语电化教学与研究。
收稿日期:20150407
doi:10.13582/j.cnki.1674-5884.2015.07.039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5884(2015)07-01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