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关怀

2015-04-14张敬苗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5年10期
关键词:关怀人文政治

张敬苗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吉林 长春 130022)

浅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关怀

张敬苗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吉林 长春 130022)

思想政治教育属于社会性实践教育活动,本质是培养人们的崇高的思想道德素质,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的重要作用并未受到重视,基于此,本文阐述了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文关怀的内在联系,分析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了加强人文关怀的措施,旨在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迈向新的发展阶段。

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不足

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对象为人,这决定了在实践的过程中必须要坚持以人文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人文关怀的实施充分的体现了尊重人、关怀人的思想,应该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充分的重视。当前,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并未充分的重视人文关怀,从而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受到一定的影响。

一、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文关怀的内在联系

1、思想政治教育中蕴含人文关怀内涵

社会属性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人要想成为真正的人,需要获得一定的精神力量,从而实现超越人的自然属性。人具有一定的本能,在本能与理性之间,存在矛盾和冲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实现协调矛盾和冲突的目的,在调和的过程中,将人文关怀的价值很好的体现出来。思想政治教育中包含五个层面,每个层面的追求各不相同,共同之处是在实现各个层面的价值目标时,都能体现出人文关怀,在科学层面,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人们追求与探索科学真理;在道德层面,思想政治教育帮助人们树立高尚的道德意识,培养人们高尚的道德情操,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平;在人生态度层面,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以及世界观;在社会价值层面,培养人们崇高的使命感、道德感,提升人们的责任意识;在终极目标层面,促进人们的全面发展。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既是核心又是关键,终极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传递道德文化,还需要建设道德生活并实现延续,帮助人们塑造出健全的人格,在自由发展中实现全面、健康发展。思想政治教育中,对人的精神教育十分重视,而这正体现出人文精神。实际上,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就是一种精神文化,直接阐释了人文精神,由此,思想政治教育即是一种人文关怀。

2、人文关怀与思政政治教育价值目标一致

人是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的对象,通过对人精神世界的科学构筑,促使人树立科学的精神意识,实现全面而又健康的发展,可见,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必须要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是教育开展的出发点,同时,人也是教育最终的归宿,在马克思的人的本质和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指导下,满足人们的需求,并引导人们思想健康的发展,通过关心人、体贴人、关怀人、尊重人,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目标。归根结底,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以人为基础,为人服务,促进人健康的发展。在人文关怀中,强调人的主体地位以及生存状态,重视人的精神价值,对人进行终极关怀。人、人性、人的尊严、人的生存状况都是人文关怀中关注和肯定的内容,追求人的解放和自由,促进人的自我发展和完善。由此看来,人文关怀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目标是一致的,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应该充分的融合人文关怀,通过人文关怀,促使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取向更加完善,从而有效的实现终极教育目标。基于此,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要以人为本,一切以人为出发点,充分的满足人们的需求,将人文精神贯穿于整个思想政治教育中,最终促进人们的全面发展。

二、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存在的不足之处

1、学生的主体性未受到充分的重视

高校教师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要充分的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积极的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提升教育效果,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然而在实际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整个教育过程以教师为主导,实施灌输教育,这种教育方法严重的阻碍了学生接受教育以及学习的积极性,影响了教育效果。

2、学生的自我需要被忽视

在学生发展的过程中,其所具备的自我需求在层次、指向以及强度上是不相同的,教师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应该充分的重视学生的自我需要,以以此为出发点,有针对性的展开教育。不过,实际情况是学生的自我需求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忽视学生的实际需求,现如今,很多大学生都明确的意识到,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发展的机会,除了要具备非常强的专业技能之外,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也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学生的学习心态是比较积极的,然而教师在进行教育时,教育内容过高,几乎都是大道理、唱高调,与学生的实际需求相差甚远,进而导致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第二,忽视学生的层次性需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学生之间会存在比较大的差异,尤其在思想觉悟以及道德修养方面,差异更是明显,具备一定的层次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应该以这种层次性需求为主,因人而异,提升教育效果,而教师在进行教育时,多半会忽略学生的层次性需求,阻碍教育的开展。

3、不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个性

当学生的创新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时,学生的潜能会被激发出来,进而提升学生的创造能力。但是在实际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学生创新个性培养受到忽视,压抑学生个性的现象十分多见,进而导致思想政治教育无法收到预期中的效果。

三、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的对策

1、坚持以学生为本

所谓人文关怀,本质就是以人文本。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渗透到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首先要以诚待人,其次要以诚感人,最后要充分的尊重学生的个性。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因此,教育的开展不能只是简单地说教,而是应该坚持以学生为本,理解人、关怀人,培养学生的创新理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体说来,以学生为本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第一,以学生为出发点,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差异,根据学生的差异有针对性的展开教育;第二,要相信学生,在充分肯定学生的前提下展开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第三,以学生为目的,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人性化的教育,实现教育目的。

2、建设高素质的思想政治教育实施队伍

教师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者,因此,教师的素质水平以及专业化水平对教育效果产生直接的影响,要想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并在教育中实施人文关怀,就需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思想教育实施队伍。在教师队伍中,教师的思想政治水平要非常高,而且职业道德素质比较高,理论知识广博,专业技能强。

3、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要实施人文关怀,这就需要将人文关怀内容增加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中,从而提升思政教育的效果,增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除了课上时间之外,教师要应该充分学生的课余时间,通过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提升学生学习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积极性,第二课堂活动的设置要丰富多彩,有利于提升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完善,将人文关怀融入到教育中,在充分尊重学生的基础上,实现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目的。

4、营造良好的人文关怀环境

良好教育环境的营造有利于提升思政政治教育的效果,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所需营造的人文关怀环境包含三种:第一,校园人文环境,所谓人文环境,是指带有人作用的,能够影响和熏陶人的环境,在进行校园人文环境的创设时,要充分的体现出人文关怀,具体说来,校园人文环境应该包含认知导向功能、陶冶情操功能、心理构建功能、行为规范功能等功能,另外,在进行校园人文环境创设时,还需要保证软环境和硬环境的和谐,保证校园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和谐;第二,校园物质环境,所谓物质环境,主要是指校园内部的空间环境,比如建筑样式、花园苗圃等,校园物质环境充分的体现了设计者的设计意图和设计目的,学生的思想行为会受到物质环境一定的约束,这种约束是一种不成文的力量,在进行校园物质环境建设时,要保证具备优美的特点,能够为师生的学习、生活提供良好的服务,实现教育学生、引导学生的目的;第三,校园网络环境,通过校园网络,积极地引导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结论

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时,通过人文关怀的实施,充分的尊重学生、关心学生,不但提升了教育效果,而且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1]黄红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J].社科纵横,2011,03:155-157.

[2]李莉,刘孜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文关怀的几个着力点[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18:27-29.

[3]王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现状与对策[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1:103-107.

[4]姚念龙,刘颖.简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4,02: 107-110.

G64

A

1008-7508(2015)10-0142-02

2015-9-8

张敬苗(1983-),女,吉林长春人,吉林广播电视大学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

猜你喜欢

关怀人文政治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现代就是细枝末节的关怀
人文绍兴
情倾赣鄱 殷殷关怀
人文社科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