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圣经》与高校专业英语教学

2015-04-14吴艳培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5年10期
关键词:圣经英美英语专业

吴艳培

(周口师范学院,河南 周口 466001)

《圣经》与高校专业英语教学

吴艳培

(周口师范学院,河南 周口 466001)

英语语言及英美文学的发展历史表明,《圣经》对英语语言的形成发展以及由英语创作的无数英美文学作品有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英语专业的学生对《圣经》知识的缺失势必影响其更好地理解、掌握和运用英语这门语言,因此开设《圣经》赏析课对高校英语教学的顺利进行有着重大意义。

英语语言;英美文学;《圣经》赏析课

一、引言

《圣经》不仅自身有着很高的文学价值,而且对英语语言和英美文学作品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圣经》为英美国家的人们使用英语提供了内容、题材、手法及文本类型等多方面的参照。英语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发现许多讲英语的外国朋友在交流过程中不仅经常援引《圣经》中的词句或人名,还频繁地把《圣经》中的各种意象、情节、人物引用到自己对英语的使用之中。所以不了解《圣经》,就不可能真正理解英语这门语言以及由其创作的无数优秀文学作品。然而,目前我国只有为数不多的几所高校为英语专业的学生开设了相关课程。尽管英语老师在授课过程中会补充一些《圣经》背景知识,但是由于高校英语专业的授课时间紧、任务重的特点,老师对《圣经》的相关介绍只能是零星的片段,并不能真正地帮助学生欣赏《圣经》的艺术魅力及其对英语的重大影响。

二、《圣经》赏析课对英语语言学习的影响

《圣经》赏析课对英语语言学习的影响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开设《圣经》赏析课可以使英语专业的学生了解《圣经》在规范英语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二是《圣经》赏析课能够帮助英语专业的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与《圣经》相关的英语词汇。

首先,为英语专业的学生开设《圣经》赏析课能够帮助学生了解《圣经》的翻译以及普及过程对英语的语言风格的重大影响。14世纪的约翰·威克利夫(JohnWycliff)于1382年到1384年间把《圣经》由拉丁文译成了英文。他的译本曾一度风行欧洲,对英国的语言文字产生了巨大影响。威廉·丁道尔(WilliamTyndale)于1526年出版的《新约》英译本,奠定了《圣经》英译本的基础。由于他的译本语言通俗易懂,对英语语言的风格有着深远影响。最值得一提的是英王詹姆士一世时的钦定本《圣经》。这部由詹姆士一世授意,坎特伯雷大主教募人翻译的《圣经》,一反伊丽莎白时代辞藻华丽的文风,采用简洁、率直的语言,被誉为英国散文的丰碑,为后世英语的语言风格树立了榜样。

其次,掌握英语词汇是英语学习的重要任务之一。而英语中大量习语、格言都和《圣经》有关,譬如人们所熟悉的“E-den”(伊甸园)、“Noah’s ark”(诺亚方舟)、“Forbidden fruit”(禁果)、以及“Scapegoat”(替罪羊)等等。这些词语深深扎根于英语之中,极大地丰富了英语语言。另外,英语中还有一些成语也是来源于《圣经》,比如“poor as Laxarus”(像拉萨路一样穷)、“wise as Soloman”(像所罗门一样聪明)、“Egyptian punishment”(埃及的惩罚)、“fleshpots of Egypt”(埃及的肉锅)。英语中和《圣经》相关的谚语也是不胜枚举,例如著名的谚语“Man can’t live by bread alone.”(《申命记》)(人不能单靠面包生活)“The sin of fathers are visited upon the children.”(《出埃及记》)(祖宗造孽,报应儿孙)“The love of money is the root of all evil.”(《提摩太前书》)(金钱是万恶之源)。这些词语、成语以及谚语在英语语言中占了较大比重,而且因其简单易懂、意蕴深刻,深受英美人民欢迎—他们在沟通过程中经常有意无意地运用这些源自《圣经》的语言。

通过为英语专业的学生开设《圣经》赏析课,能够很好地帮助英语习者理解这些词语、成语以及谚语的文化渊源。比如说,假如学生缺乏对《圣经》知识的了解,就很难理解英语中的“Forbidden fruit”(禁果)的具体所指,甚至会不知该怎样使用这个词汇;他们也不会知道为何形容穷人时可以说其“poor as Laxarus”(像拉萨路一样穷);或者“Egyptian punishment”(埃及的惩罚)到底是怎样的惩罚,又是怎样的残酷。甚至在欣赏美国灾难大片《2012》时,只知影片中灾难爆发时的震撼,而不知为何将可以帮助人们躲避灭顶之灾的方舟命名为“Noah’s ark”(诺亚方舟)。

显然,如果英语专业的学生缺乏对《圣经》的了解,就会在学习和使用英语的过程中遇到各种障碍,这就使得普及《圣经》知识的任务变得更加迫切。

三、《圣经》赏析课对英美文学学习的影响

英美文学类课程在英语专业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英语专业非常重要的必修课程。而英美文学与《圣经》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我国著名学者朱维之先生认为,《圣经》对于英美国家的文学创作来说,犹如哺育婴儿的一侧乳房(另一个是希腊神话)。

《圣经》的词句、故事以及各式各样的人物,长期以来一直是众多英美作家引经据典的宝库。对《圣经》的无知,将会影响学生理解从乔叟到乔伊斯的所有文学作品。

英国最伟大的作家莎士比亚的剧作就交织着各种对《圣经》典故的巧妙运用,使莎士比亚成为偏爱引用《圣经》的典型例子。美国学者樊戴克曾经作过统计,莎士比亚的每一出戏剧平均引用《圣经》14次。事实上,莎士比亚的剧作就是因为能够恰到好处地运用《圣经》典故,才使得其中的人物形象更加鲜活突出,产生持久不衰的艺术魅力。

约翰·弥尔顿(John Milton)的《失乐园》(Paradise Lost)、《复乐园》(Paradise Regained)以及《力士参孙》(Samson Agonistes)都取材于《圣经》故事。其中,《失乐园》不仅人物取材于《圣经》,甚至许多情节如第7卷中有关上帝创世的描写也和《圣经》中的一模一样。

《天路历程》(The Pilgrim’s Progress)是约翰·班扬(John Bunyan)的杰作。这部几乎完全受《圣经》启示而创作的作品,穿插着众多《圣经》故事、词句和其他素材。许多重要的《圣经》人物,如亚伯拉罕、大卫、约瑟、所罗门、参孙、押沙龙、撒旦、耶稣、犹大等频繁地出现在该书之中。正是由于其与《圣经》关联密切,《天路历程》的流传之广,译文之多,据说仅次于《圣经》本身。

19世纪英国小说家威廉·梅克比斯·萨克雷(William Makepeace Thackeray)也是酷爱向《圣经》寻求灵感的代表。在其著作《名利场》(Vanit yFair)一书中,他不止一次地提及大卫、参孙、该隐、歌利亚以及犹大等《圣经》中人物的名字。与萨克雷同时代的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Charlotte Bronte)在其代表作《简·爱》(Jane Eyer)一书中,引用《圣经》典故多达六十余处。

《圣经》不仅影响了一大批英国作家,而且也对诸多美国作家产生了深远影响。纳撒尼尔·霍桑(Nathaniel Hawthorne)便是其中之一。他在《红字》(The Scarlet Letter)中频繁地运用了“火焰的舌头”,“该隐额上的标记”、“你是空中首领之女”等大量《圣经》典故。

厄内斯特·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和威廉·福克纳(William Faulkner)都曾一再强调《圣经》在他们的艺术创作中所起的作用。海明威曾坦言他主要是靠阅读《圣经·旧约》来学习写作的;而福克纳说过,他从小背《圣经》经文,长大后常看《旧约》,因此才对《圣经》十分熟悉,引用时自然就得心应手。

海明威的成名作的书名《太阳照样升起》(The Sun Also Rises)便是摘引自《圣经》中《传道书》(Ecclesiastes)第一章第五节中的一句话。并且小说主题也是和《传道书》宣扬的虚无紧紧相扣。福克纳受《圣经》的影响更为直接。他的小说《押沙龙,押沙龙!》(Asalom,Asalom)直接援引《圣经》中的人物名字做题目,从而为作品渲染气氛,奠定基调。此外,福克纳的这部经典之作还借用了父子反目,兄妹乱伦,兄弟阋墙等《圣经·撒母耳记》所记载的典型故事。

这些例子表明,《圣经》与英美文学之间存在着密切关联,英语专业的学生对《圣经》的无知,将会影响其更好地理解英美文学作品。然而当今的英美文学课程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比如说该门课程授课内容多、时间紧、任务重。这就使得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缺少足够的时间对文学作品中涉及的《圣经》知识进行补充讲解。而学生在缺乏《圣经》背景知识的情况下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就大大折扣,甚至于会因不知该怎样学习文学作品而渐渐对文学课失去兴趣。一项相关报告显示英语专业的学生对文学课的满意率仅为48%,在被调查的专业课程中其满意率排名倒数第二。

四、结论

显然,《圣经》是滋养英语语言的重要源泉。不了解《圣经》,英语专业的学生便很难理解英语这门语言,很难读懂由这门语言创作的无数文学作品。事实表明,对《圣经》的盲视将会使英语专业的学生付出很大的代价。首先,学生在学习英语词汇时,会因不了解《圣经》而不能真正理解相关词汇的含义以及使用语境。其次,在研习英美文学作品时,学生《圣经》知识的缺失会使他们无从体验作者的用心,从而造成作品意义和美感的大量流失及学生阅读体验的缺失,更会对那些与《圣经》关系极为密切或隐晦的作品感到茫然,甚至会因不了解文学作品中所包含的《圣经》典故而误解或歪曲作品的意义,并影响对作家的评价。因此,无论是英语教学的顺利进行还是英语习者对于英语的熟练掌握,都离不开《圣经》这个学习素材。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如果想让英语这门语言及英美文学作品被学生们接受、读懂并欣赏的话,了解和熟悉《圣经》已是当务之急。在高校中为英语专业的学生开设《圣经》赏析课能够帮助他们具备基本的《圣经》知识,使他们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发现和领会其中的《圣经》典故,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感知英语这门语言。

[1]刘海杰,张亚敏.《圣经》与大学英语教学[J].青年与社会.2014,(10):183.

[2]朱维之.圣经文学十二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2.

[3]刘意青.《圣经》的阐释与西方对待希伯来传统的态度[J].外国文学评论.2003,(01):26-33.

[4]刘丛如,吴向军.《圣经》的文学价值及对莎士比亚作品的影响[J].衡水学院学报.2006,(02):70-72.

[5]卢亚林.《圣经》的文学价值及其对西方文学的影响[J].盐城师专学报,1996,(04):49-52.

[6]陈会亮.圣经与中外文学名著[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9:280.

[7]何其莘.培养21世纪的外语专业人才——新《大纲》的修订过程及主要特点[J].外语界,2001,(01):4-8.

H319

A

1008-7508(2015)10-0066-02

2015-06-11

吴艳培(1986-),女,河南周口人,周口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英语助教,英语语言文学硕士。主要从事英语教学工作以及英美文学、《圣经》文学研究。

猜你喜欢

圣经英美英语专业
Southern_Weekly_1951_2021_07_15_p38
《圣经》经文中国化
意见领袖们的“不老圣经”
《哈姆雷特》的《圣经》叙事原型考证
Onemoretime:comingandgoingLiuYu英美电影与英美文学的互动发展研究
A Precritical Analysis of the PoemThe Passionate Shepherd to His Love by Marlowe
英美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
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研究
英语专业泛读课教学探究
英语专业研究式学习的探索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