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课堂走出去
——浅谈高校摄影教学
2015-04-14温立红
温立红
(韩山师范学院,广东 潮州 52104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课堂走出去
——浅谈高校摄影教学
温立红
(韩山师范学院,广东 潮州 521041)
摄影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实践验证理论,以理论指导实践。摄影教学可以通过定期组织学生外拍实践、搭建实践平台、举办摄影展、建立交流平台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以及摄影作品赏析能力,同时也能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发现美,记录美。从课堂走出去,注重实践,是保证教学质量,提高学生专业素质的有效手段。
摄影;实践教学;创新
摄影艺术在时代的潮流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摄影图片以形象直观、信息量大等优势,成为当今人们在“读图时代”获取信息的一个重要渠道。它使人们逐渐认识到,摄影不仅仅是一种工具,一种技术,一种视觉手段,而且还是一种语言,一种观念,一种思维方式,它使人们可以通过图像进一步认识和了解世界。①随着这种摄影文化的发展和流行,人们的审美标准逐渐提高,要求高校摄影教学理念也应该寻求创新之路。
在以往的摄影教学中往往会出现理论与实践脱节、不能有效地联系在一起的问题,一方面是因为课堂上教师经常会出现照本宣科的情况,把理论内容阐述得条理分明,却忽略了所讲的内容是否能与实际操作结合起来,使得实际操作与理论知识相脱节。另一方面是教学中的实践环节针对性不突出,满足不了学生毕业后工作的需要,最后导致整个教学过程严重地把理论与实践分割开来,从而影响了教学效果。
高校摄影课程,应该让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摄影专业理论知识,通过教师直观性教学和利用多媒体的摄影作品展示,丰富学生的知识视野,通过科学指导他们开展摄影实践与艺术创作活动,使之真正地掌握专业摄影技术,从而深刻地领悟摄影技术与艺术,最终成长为社会所需要的专业摄影人才,并为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因此,摄影教学的目标,除了技术教学外,还有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新能力。必须要开动脑筋,大胆进行课程的改革与创新,改革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使教学形式更具灵活性、互动性、开放性,培养出更多的摄影人才。作为一名高校摄影课程教师,应该及时更新自己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方式,尽量在教学过程中与时俱进,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一、摄影课程教学实践环节的重要性
摄影课程中单一的理论教学或作品展示,都有可能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甚至可能造成部分学生终身对摄影失去兴趣。因此,必须采取多样、丰富多彩的实践教学形式,让学生拿着相机充分动起来。这样既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最大程度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还可以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到自己的进步,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摄影是观察的艺术。加拿大摄影家弗里曼·帕特森(Freeman·Patterson)在《摄影与观察艺术》一书中指出:“仔细观察是创作优秀作品的先决条件。”观察,就其最确切、最广泛的意义而言,就是运用你的知觉、你的智慧和你的情感,把你的整个身心灌注到你的拍摄题材中去。它意味着抛开事物的“标签”去探索、去发现你周围的奇妙世界。“高明的观察力并不能保证创作出上乘之作,但是,没有这种观察力,要获得优秀的摄影表现力是不可能的。”②而这种观察必须是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因此摄影教学的实操练习在教学过程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无论是摄影构图的练习、拍摄技术的练习、摄影技法的练习、专题摄影等都必须深入实际,深入自然,深入生活,在实践中学会观察,不断积累经验,鼓励学生自主创作,积极投入摄影应用领域,接受市场检验。
二、实践教学形式
1、定期组织学生外拍实践
针对不同的专题设定实验内容。美国南加州大学科学家的研究结果表明,一般人“视而能见”的能力并非与生俱来,视力跟语言一样,是需要通过实践才能掌握的能力。③而外拍实践正是给学生提供了“视而能见”的的机会,让学生运用自己的视觉、自己的知识去整理所看到的一切。让他们在实践中发现自我、完善自我,创作出富有个性的摄影作品。如实地拍摄风光摄影、体育摄影、静物摄影等,学生通过完成这些任务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操作中,不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还有利于学生在实践中积累经验,灵活应用。
2、搭建实践平台
(1)与摄影公司单位合作:与相关摄影公司单位合作,不但能开拓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的思维还能使学生的作品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接受市场的检验。
(2)建立摄影创作室:可以利用高校摄影实验室现有的资源,挑选有创意并且充分掌握摄影技术的学生组成兴趣小组,组建创作室进行摄影创作,使学生的特长以及创意有发挥之地。
3、定期举办摄影作品展
举办摄影作品展以及鼓励学生参加摄影大赛,不但能够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成就感,还能够使优秀学生的作品起到示范带头作用。
4、建立交流平台
每次进行摄影实践之后,先由组员自评,再由教师点评,然后选出优秀作品进行作品评析,让学生既能看到自己作品的优点,也能看到不足,从而进一步提高摄影创作能力和作品鉴赏能力。另外在互联网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网络对学生的自我修炼搭建了良好的学习平台,为师生提供了开放的教学环境,并且可以延续课堂教学。学生可以建立QQ群、论坛、微博或者摄影交流空间,通过这些网络平台分享摄影心得、展示拍摄作品,这样不但可以扩大优秀作品的传播范围,也可以给学生和其他广大摄影爱好者提供交流平台。在交流过程中,相互学习,相互欣赏,相互分享,共同提高。
三、实践教学优势
1、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创新思维(通常也称创造性思维)之所以说是创新人才的前提和基础,是因为一个创新人才,首先要有创新思维,勇于追求真理,推祟创新,反对墨守成规。要学会思维创新,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不为传统观念所束缚,思维具有“超前性”。④创新是进步的灵魂,善于利用新的思维方式是创新的核心,而培养新的思维方式的有效途径则是实践,因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培养创新思维的有效载体。对于摄影课程而言,实践教学方法对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激发学习的主动性方面具有难以估量的作用,而将课堂搬到户外,就是在实践中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有效方式。学生可以根据实际现场条件利用光线,调整拍摄角度、拍摄距离、焦距等进行拓展性的创作,从而使学生在实践中初步形成具有流畅性、灵活性、独特性的创新特质。
2、将理论知识具体化。在实践过程中,可以把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变成解决摄影创作问题中的工具。实验使一个个概念具体化、形象化。这不但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克服了学习摄影中常出现的理论、实践“两张皮”的现象,也能使学生体会到学习过程并不是空洞乏味的,能够在兴趣中学习,边学习边探索,并总结经验,学以致用,使得学生的训练效果大大提高。
3、培养学生观察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需要,在实践过程中,针对不同的场合、不同的主题摄影,需要学生仔细观察,从不同的角度发现美感,最终能够获得一张主题立意鲜明的作品。摄影能力的培养不能一蹴而就,必须要循序渐进,在不断练习、不断探索中提高,这样的实践不但锻炼了学生的观察力,也锻炼了学生针对不同的拍摄条件和场合的适应能力,使学生在日后从事摄影工作中能够灵活应变。
4、积累优秀作品。学生在不断实践、反复练习的过程中,可以积累优秀作品,作为未来求职的资本。
四、实践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1、强调技术的运用。摄影实践教学中不能盲目地拍摄,必须在每次实践之前使学生了解曝光、聚焦、景深、色彩控制、影像质量、闪光等技术。让学生们用通过参数的调整拍摄出的作品来分析不同参数对作品效果的影响。
2、突出训练重点。针对不同类型的实践教学,制作详细的实践计划,突出训练的重点,确定每次实践教学的任务和内容,以此来提高摄影实践教学的质量。如线条的应用、透视效果、光线的应用等。
3、细化知识点。在实践教学过程中,针对每个实验专题和内容,将其分解成一个个细化的知识点。例如在讲等量曝光的实验中,可以让学生通过改变光圈或快门速度中的某一参数,拍摄不同的组图,如在拍摄瀑布或溪水的实例摄影中,学生可以通过组图对比出不同快门速度拍出的不同长短线条的水流轨迹和朦胧细腻的丰富层次,不同与人眼所看到的水流景色,达到画面动与静的巧妙结合,增强艺术作品的表现力。通过这种对比实验加深学生对等量曝光概念的理解,并且以实际作品分析不同光圈和快门速度参数对画面效果的影响。
总之,摄影课程教学中,实践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实践形式也多种多样,不论哪一种实践形式,都必须制定出详细的计划,细化每个知识点,才能真正做到让学生们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结合起来,将创新意识和观念运用到实践中来,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加强了学生的自主性,提高了教学质量。
注 释:
①刘峰.关于当前高校摄影教学工作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28)
②弗里曼·帕特森.摄影与观察艺术[M].北京:中国摄影出版社,1985:51
③盛希贵.视觉教养理论与影像传播实践[J].国际新闻界,2003,(06)
④王德安,赵俊.对培养创新思维的几点认识[J].胜利油田职工大学学报,2003,(01)
G64
A
1008-7508(2015)03-0132-02
2014-05-13
温立红(1982~),女,吉林舒兰人,韩山师范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电视艺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