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切忌短视行为
2015-04-14本刊编辑部
节能与环保 2015年7期
人类的发展要有长远的目光,千万不可短视。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不顾当地的资源数量和环境的承载能力,大规模开发,建设工业区、居住区,风风光光几载、十几载,最后却恶化了环境,人们终于无法居住和生活下去,只能被迫离开,留下短期内无法恢复的生态环境。其实,这样的案例举不胜举。
最近进入我们视线的是内蒙古的乌拉盖湿地。面对如今黄沙遍地、生气全无的沙漠,人们很难想象十几年前这里是水草丰美、景色宜人的湿地。为了发展经济,当地发展了耗水量极大的煤化工项目,煤化工抢走了珍贵的水资源,也吞噬了美丽的乌拉盖湿地。尽管如此,掠夺的双手仍然没有停止。规划的工业基地的用水量远远超过了乌拉盖水库的供水量,为此,当地政府准备从另一条河——哈拉哈河每年再调水1.5亿立方米。如果得以实施,不知道几年之后,景色秀美的哈拉哈河两岸会不会成为今天的”乌拉盖湿地”,因为哈拉哈河的年径流量也只有4.3亿立方米。经济暂时得到了发展,却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不知这杆秤哪头轻哪头重?生态环境的恢复可不是短期内能够实现的。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各地都在加紧学习。文件中字字句句都体现出中央对当前我国生态现状的担忧,对恢复生态心情的迫切,也提出了改善生态采取的办法。学习文件容易,真的贯彻起来就困难重重了。不抛弃眼前的利益,不从长远发展看问题,不制定符合当地资源条件的可持续发展的规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从何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