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教育信息化为支撑的校企合作育人机制研究
2015-04-14
以教育信息化为支撑的校企合作育人机制研究
张明,樊兵
(江西工程职业学院,江西南昌330025)
摘要:职业教育信息化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支撑。本文依据国家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思路与总体目标,结合江西工程职业学院作为全国第一批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近年来推动信息化和教育深度融合的实践,研究探索以教育信息化为支撑的校企合作办学、共同育人的长效机制。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校企合作育人机制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近年来,教育部把推动信息化和教育深度融合作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重要抓手,切实加强了对信息化工作的整体部署,明确了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思路与总体目标,提出了加快职业教育信息化进程的17项政策措施,主要内容见《教育部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意见》和《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 年)》等文件。本文依据国家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思路与总体目标,结合江西工程职业学院作为全国第一批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近年来的实践,研究探索以教育信息化为支撑的校企合作办学、共同育人的长效机制。
一、职业教育信息化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支撑
《教育部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意见》要求把“信息技术创新应用作为改革和发展职业教育的关键基础和战略支撑”,《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特别提出:“职业教育信息化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支撑”,“要以信息化促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发挥信息技术在职业教育巩固规模、提高质量、办出特色、校企合作和服务社会中的支撑作用”。这是因为职业教育是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最直接、联系最紧密的一类教育。我们坚持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就突出强调了“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在新型工业化的进程中,各类产业对信息化水平的要求不断提高,信息技术正在深度融入企业生产、服务和管理的各个环节,这对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1]职业院校必须高度重视运用信息化手段和成果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具有现代信息素养,能够真正适应现代生产方式和岗位要求的技术技能人才。
职业教育信息化坚持从职业教育改革发展面临的实际问题出发,要求突出应用驱动,紧密结合人才培养实践的全过程,探索以教育信息化手段破解教育教学中存在的热点难点问题。为完善职业教育信息化的建设机制,2012年教育部遴选确定了179所职业院校为全国第一批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目的在于通过试点引领、先行示范的方式,探索通过信息化解决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中的一些瓶颈问题。目前各试点高职正在研究探索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专家支持、学校创新的职业教育信息化工作机制,以促进信息技术与职业教育深度融合为着力点,全面提高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管理和科研等领域的应用水平,支撑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强化内涵和提高质量。
二、校企合作育人机制中存在的问题
“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与发展的核心内容。目前,校企合作在国外较有代表性的成功模式有:德国的“双元制”模式、澳大利亚的“TAFE”模式、加拿大的“CBE”模式、美国的“合作教育”模式、日本的“产学官”模式等。其中:德国“双元制”模式,曾被誉为德国经济振兴的“秘密武器”。校企合作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必须坚持的主要方向,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提出“高职院校要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增强特色为重点,以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为主线,创新体制机制”。现在所有的高职院校都在大力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育人,出现了一大批校企合作的成功案例。但从整体上看,当前国内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还是处在初级阶段,质量不高,没有建立起开放融合的长效机制。究其原因,在政府、企业和学校三个层面都存在不少问题。政府层面的问题主要是缺乏规范校企合作的法律、法规,也没有具有权威性的专门校企合作协调机构来推动校企合作,并代表政府负责监督、考核。而企业则出于经济成本和安全等因素的考虑,没有和学校深度合作的积极性。学校方面对校企合作的积极性普遍较高,希望通过校企合作解决实训条件和师资的问题,但这反而说明了目前大部分职业院校的硬件条件弱,教师的技能水平和科技服务能力差,导致校企合作的基础不牢,从而影响到校企合作的深入开展。
已有的研究和实践表明,校企合作的形式具有多样性,开展校企合作,“关键是找准结合点,建立长效机制;核心是体现“互惠、互利、共赢”原则;目的是通过校企合作,实现学校与企业的双向互补”[2],实现学校与企业的物质和智力资源的共享,融合职业教育理念和企业管理理念,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在人才供求关系上完成学校与企业的良好对接,相互渗透。我们同意很多研究者的观点,即政府强有力的政策支持,是完善校企合作育人体制建设的关键,但从机制的角度看,校企合作育人的关键是如何实现校企沟通和互动的及时有效,建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校企合作的良性循环机制,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组合。我们的研究源自于我们在校企合作育人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这些问题也是在和其他高职院校交流中一直在探讨的,即在高职学院大力推行“2+1”办学、“冠名办班”、“顶岗实习”等校企合作方式中:(1)如何解决学校教学和企业实训异地分离的矛盾,能否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拉近两者之间的距离。(2)如何解决高职学生校外试训期间和学校教学脱节的现象,有效实现学生边实训边学习。(3)如何解决企业被动选择人才的毕业生就业方式,通过“2+1”办学、“冠名办班”方式,使企业能够从新生入学开始就全程参与学校的人才培养过程。因为在校企合作背景下,学生和学校教师、企业专家之间可能处于“远程”状态,具体来说就是学生在学校的2年,学生和学校教师处于“近程”状态,但和企业专家之间就处于“远程”状态。学生在企业实训的一年,学生和企业专家处于“近程”状态,但和学校教师之间就处于“远程”状态。这样教师和学生能够跨越时空进行实时或非实时的交互就显得非常重要。
三、以教育信息化为支撑的校企合作育人机制探析
2012年江西工程职业学院成功申报成为全国第一批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在试点过程中我们特别关注如何通过教育信息化来解决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中存在的问题。核心内容是:能否以教育信息化为支撑实现校企沟通和互动的及时有效,进而建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校企合作的良性循环机制,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组合。按照把“信息技术创新应用作为改革和发展职业教育的关键基础和战略支撑”的要求,以理论研究与工作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探讨以信息技术支撑产教结合、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有效途径,形成校企合作办学、共同育人的长效机制,促进学生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协调发展。真正实现《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提出的“以信息技术支撑产教结合、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具体内容如下:
(一)构建深度融合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
校企的深度融合表现为:一是全方位的融合。要使校企双方在师资、技术、设备、文化、培训和宣传等方面的全方位融合;二是深层次的融合。校企双向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同时在学校和企业两种教育环境中培养学生、锻炼教师,把理论与实际、教学与生产、培养与就业有机融合为一体。三是互利共赢的融合。校企双方在长期的合作中真正实现“教学—科研—开发”三位一体,建立起调动双方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利益共享关系,形成校企双方在人才、管理、资源、设备和资金等方面的互利互惠机制。我们正在通过构建一个集网络教学、远程直播课堂(校外实训过程、校内理论教学)、移动教学平台(3G)、虚拟创业平台、校外实训学生管理和教学考核及监督的综合性教学服务平台,实现校企沟通和互动的及时有效,建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校企合作的良性循环机制,实现校企教育资源的优化组合。
(二)完善校企互动的“开放式”人才培养模式
以“开放式”远程教学平台为依托,将学校教育延伸至企业,使企业全程参与教学的全过程,探索产教结合、工学结合的有效途径:
1.工学结合,校企共同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
紧密结合行业、企业的发展,完善和修订与行业(职业)标准紧密衔接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在工学结合中校企合作共同设计开发专业课程,把课程建设和技术推广及技术开发项目的紧密结合起来,提升社会服务能力。深入推进以工作过程要求和职业岗位(群)任职要求为导向的任务引领型课程、能力导向型课程和职业技能通识类课程改革,建立工作过程导向、能力为本的具有工学结合特色的现代高职教育课程体系。
2.工学交替,推行满足工学结合需要的动态学期制度。
为满足学生边学习、边实践的需要,试行多学期、分段式的教学组织方式。“工”、“学”交替,不仅使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与企业工作任务和岗位能力高度融合,也促进了学校教师、学生、企业专家三者的有机结合。教师、学生、企业专家三结合是高职“教学相长”的一个过程[3]。通过我们构建的“开放式”远程教学服务平台,高职教师和企业专家、能工巧匠可以实现及时有效的交流和互动,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理论教学和技能培训。在校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传授专业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指导学生进行校内实训,实训的内容直接来自于企业一线的工作要求。在校外实训基地,学院教师可以通过远程教学手段与行业一线的专家共同指导学生,促使学生将所学的专业知识有效地应用于实践,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在此过程中能够及时发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反馈到下一阶段的教学过程中。
3.延伸教学场所,推动教学组织模式的改革
通过校企互动、工学结合实现课堂与实习实训地点的一体化,改变传统的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教学组织形式,将教学场地延伸至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相关行业和企业。这种教学场地延伸可以是实体的,也可以通过远程教学系统,把学校的教学课堂搬到企业车间,或把企业生产流程实时传播到课堂,实现教学、实训的双向同步进行。让更多的课程在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生产一线讲授,让更多的教学单元由行业专家、企业优秀技术人员承担。通过“开放式”网络教学平台可以做到“一课多师,联合授课”,以“任务书”为引领,建设以“实境训教”和“虚拟情境”为特色的工学结合的实训课程和教学模块,并以“任务单”的形式组织教学。将有实践环节的课程安排到实训场所进行现场教学,围绕一个任务或项目边讲边练,讲练结合,融“教、训、做”为一体,将学生学习的过程转换成完成任务的工作过程。
(三)创建刚柔相济的教学管理体系
为实现校企共同参与学生的教育管理,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建立能主动适应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创新的教学管理制度及运行机制,做到教学管理的刚柔相济。教学管理体系的“刚”表现在高职院校应该严格按照人才培养规律和教育部的有关规定,实现教学质量标准化、考核精细化以及学习过程的全程监控化等方面。在校企合作育人的过程中还要关注教学管理的的柔性化,这体现在教学时间的弹性安排和教学资源的灵活配置两方面。为满足工学结合和顶岗实习的要求,需要对各个教学环节的时间进行灵活安排,同时对于包括师资、教学设施、教学资料、实训实习基地等在内的教学资源进行灵活配置,这样才能适应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4]。具体包括改进和完善与各种工学结合培养方式相适应的教务、学籍、实习实训等方面的管理制度;实施学分制和弹性学制;推进以能力考核为核心,以过程考核为重点的考核评价体系创新等。
(四)打造专兼并举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
根据校企合作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的需要,用开放融合的方式打造一支“专兼并举”、“产教结合”的教学团队。以教育信息化手段和成果为支撑、以产学合作为桥梁组成学校专职教师和企业技术骨干两支力量,实现校企双方在人才队伍建设上的全面合作。这里的“专兼并举”表现为校企双向兼职,共同参与到学校教育和企业生产实践中去。在企业生产实践中,企业技术骨干是专职,高职专任教师是兼职,共同为企业项目与产品的开发、设计、试制、生产以及员工培训服务;在学校教育中,高职专任教师是专职,企业技术骨干是兼职,共同为人才培养服务,通过教学团队成员的双向互动实现知识与技能的互补,完成动态开放的教育教学过程。在校企“开放融合”的办学模式下[5],以“优秀专业教学团队”和“名师工程”建设为契机,加强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培养,不断提高专业教师队伍中“双师”素质教师的比例,造就一批在行业和企业有较大影响的专业带头人和技术专家。
参考文献:
[1]陈琳.中国职业教育信息化创新特色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 2014(3)
[2]王育桥,何玉兰.高职教育校企深度合作模式与内容的探讨[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4(2)
[3]罗汝珍.职教集团办学模式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 2012(16)
[4]马必学.创建校企深度融合的开放式高职学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4)
[5]黄平槐.论高职院校“开放融合”式办学风格的缘起与取向——以德国职业教育及远程教育经验为切入点[J].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2(4)
责任编辑:钟晓红
[作者简介]张明(1968-)男,江西南城人,教授,研究方向:高职教育。
[基金项目]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课题(14YB160)
[收稿日期]2014-12-10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537(2015)01-007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