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氨甲环酸对先心病体外循环手术患儿凝血功能的影响

2015-04-14秦建华张雪蓉

海南医学 2015年9期
关键词:氨甲环酸氨甲环酸

秦建华,张雪蓉,朱 钧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麻醉科,新疆 乌鲁木齐 831118)

氨甲环酸对先心病体外循环手术患儿凝血功能的影响

秦建华,张雪蓉,朱 钧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麻醉科,新疆 乌鲁木齐 831118)

目的 探讨氨甲环酸(TA)在婴儿先心病体外循环(CPB)手术中的应用及其对婴儿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5月在我院行先心病体外循环手术治疗的100例患儿,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患儿给予氯化钠治疗,观察组患儿给予氨甲环酸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机械通气时间、ICU留置时间、肝素用量、出血量、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凝血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的凝血功能指标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纤维蛋白原、活化部分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机械通气时间、ICU留置时间、出血量以及不良反应率明显少于对照组,但肝素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甲环酸在婴儿先心病体外循环手术中具有良好的凝血功能,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婴儿先心病体外循环手术;氨甲环酸;凝血功能

先天性心脏病的心内直视手术的进行需要体外循环的协助,体外循环是将人体大血管与人工心肺机连接,引出静脉血并与体外氧气相结合经血泵将氧结合血输回人体的过程[1-2]。在此过程中可能会导致凝血系统发生障碍、纤维蛋白溶解系统异常亢进,直接造成手术出血量和输血量的增加,给患儿带来严重的生命威胁[3-4]。随着医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在体外循环中加入氨甲环酸具有显著地抗纤维蛋白溶解和止血的效果。本文旨在探讨氨甲环酸(TA)在婴儿先心病体外循环(CPB)手术中的应用及其对婴儿凝血功能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5月在我院行先心病体外循环手术治疗的100例患儿,按治疗方法不同分成两组50例,对照组男性25例,女性25例,年龄3~11个月,平均(7.45±2.72)个月;观察组男性23例,女性27例,年龄5~11个月,平均(8.56±2.76)个月。入选标准:所有入选患儿均是房间隔缺损或是室间隔缺损;心功能处于Ⅱ~Ⅲ级。排除有其他严重疾病,凝血功能异常,体质虚弱,对氨甲环酸敏感或过敏的患儿。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及其疾病的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术前所有患儿的家长均自愿签署同意书。

1.2 方法 对患儿进行全身麻醉,麻醉成功后使用芬太尼和异丙酚进行静脉插管,持续吸入异氟醚并加入25 mg/kg氨甲环酸。在体外循环开始对患儿进行肝素注入,用量300~400 IU/kg,并保证凝血时间大于480 s。采用新型的心肺机和氧合器,保证血液和晶体的预充量在500~800 ml,并加入适量的肝素、甘露醇、少量血浆以及40 mg/kg氨甲环酸。在心脏停跳时应用超滤技术,给予专用停跳液并进行机体体液酸碱调节平衡。在停机后给予鱼精蛋白为肝素的1.5倍,再次加入30 mg/kg氨甲环酸,再根据ACT值决定是否再次加入鱼精蛋白,确保ACT<150 s就可以进行血液回输。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儿手术前后的凝血功能指标,如血红蛋白(HB)、血小板计数(PH)、纤维蛋白原(FIB)、活化部分凝血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等。记录机械通气时间、ICU留置时间、肝素用量、出血量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不良反应主要有神经损害、脑部血管栓塞、持久性出血、休克以及动脉栓塞等。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儿手术前后凝血功能指标比较 观察组患儿手术后的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纤维蛋白原、活化部分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手术前后凝血功能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患儿手术前后凝血功能指标比较(±s)

组别例数对照组观察组t值P值50 50 HB(g/L)手术前185.34±61.78 185.89±61.96 0.35>0.05手术后111.45±37.15 133.67±49.56 16.87<0.05 PH(g/L)手术前173.67±57.89 169.45±56.48 2.79<0.05手术后78.34±26.11 98.78±35.93 13.51<0.05 FIB(g/L)手术前4.23±1.21 4.67±1.23 1.99>0.05手术后1.98±0.66 2.78±0.92 4.5<0.05 APTT(s)手术前36.98±12.32 36.66±12.22 0.45>0.05手术后47.89±15.96 53.45±22.81 6.31<0.05 PT(s)手术前14.56±4.85 14.78±4.92 3.48<0.05手术后17.67±5.89 18.89±9.28 2.21<0.05

2.2 两组患儿术后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儿的机械通气的时间、ICU留置的时间、出血量以及不良反应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术后情况比较(±s)

表2 两组患儿术后情况比较(±s)

组别对照组观察组t值P值例数50 50机械通气时间(h) 48.34±16.11 46.89±11.63 1.94<0.05 ICU留置的时间(d) 2.45±0.81 4.23±1.41 2.39<0.05肝素用量(mg) 47.34±15.78 53.67±21.89 7.29<0.05出血量(ml/kg) 12.67±4.22 8.98±2.99 9.71<0.05不良反应发生率20(40.00) 7(14.00) 8.57<0.01

3 讨论

先心病体外循环手术是一项具有高风险同时高效率的临床有效治疗手段,体外循环通过应用人工心肺机对畸形的心脏进行矫正,主要由血泵和人工肺两部分构成,血泵的作用是在心脏停止跳动时替代心脏泵,维持血液循环,将血液从静脉引流通过血泵进入动脉[5-6]。人工肺的作用是在心脏停跳时替代肺,使血液流动不经过肺脏,使得气体及时交换[7]。在机械与人体的联合过程中可能由于患者自身抵抗机械异物的接触、对使用的药物敏感以及其他环境因素,造成机体的纤溶亢和抗凝平衡,血小板发生功能障碍并且数量明显减少,还会造成不良反应的发生给患者的生命安全问题带来极大的威胁[8-10]。在手术过程中应用氨甲环酸对手术预防出血起到了明显的作用。研究表明,观察组手术后的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纤维蛋白原、活化部分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氨甲环酸是一种常用的人工合成氨基酸类化合物,其主要作用机制是可以跟人体内的纤溶酶和酶原特异性结合阻断其发挥作用,并可在必要条件下对血小板的受体进行降解从而对血小板进行保护的同时进行激活和释放[11-12]。对于体外循环这种易发生凝血障碍的治疗手段,应用氨甲环酸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降低术后的出血量、缩短治疗的最佳时间、降低了不良反应发生率,在临床上药物作用具有明显优势[13]。尽管氨甲环酸的不良反应较少,但并无研究表明不良反应随剂量增加而增加,且目前尚无该药的小儿药代动力学研究,因此,在临床用药时还需谨慎。氨甲环酸在成人的不良反应主要有肺、脑、肠系膜、视网膜血栓形成、癫痫、肾功能不全等[14-15]。研究表明,观察组的机械通气的时间、ICU留置的时间、出血量以及不良反应率显著少于对照组,但观察组的肝素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氨甲环酸能有效地缓解先心病体外循环手术患儿的凝血功能、减少术后的出血效果,为患儿创造一个相对安全的治疗环境,其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值得广泛使用。

[1]黄国栋,彭亮明.氨甲环酸对婴儿体外循环手术术后出血的影响[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3,21(5):64-66.

[2]叶 博,张国荣,范 勤,等.氨甲环酸与抑肽酶对心脏手术血液保护的Meta分析[J].徐州医学院学报,2011,31(4):215-218.

[3]涂 杰,张炳东,梁东科,等.氨甲环酸对心内直视术患者的血液保护效果[J].海南医学,2012,23(19):9-12.

[4]曹小飞,祁 涛,孙 杰.氨甲环酸联合乌司他丁对心肺转流心脏手术患者出血量及TL-6的影响[J].江苏医药,2010,36(22):2634-2636.

[5]潘 绪,汤楚中,孙文婷,等.氨甲环酸在心脏瓣膜置换手术中的应用[J].北京医学,2012,34(7):580-581.

[6]Maryam Y,Richard CB.Tranexamic acid for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 with on-pump:A systematic review[J].Chin J Evid-based Med,2011,11(2):150-160.

[7]石 佳,袁 素,薛庆华,等.氨甲环酸对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的血液保护作用[J].中华麻醉学杂志,2012,32(12):1460-1462.

[8]齐 娟,戴双波.不同剂量氨甲环酸对体外循环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的血液保护效应[J].中华麻醉学杂志,2013,33(10):1195-1197.

[9]Ozier Y,Bellamy L.Pharmacological agents:antiflbfinolyties and desmopressin[J].Best Pract Res Clin Anaesthesiol,2010,24(1):107-119.

[10]Kalavrouziotis D,Voisine P,Mohammadi S,et a1.Higll-dose tra-nexamie acid is an independent predictor of early seizure after catdiopulmonary bypass[J].Ann Thorae Surg,2012,93(1):148-154.

[11]王丽红,周守静,王 炫.氨甲环酸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出血和抑制炎症反应的随机对照研究[J].中国循证儿科杂志,2011,6 (6):420-424.

[12]童 峰,龚 立,汪 力,等.氨甲环酸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中对凝血功能的影响[J].中华小儿外科杂志,2010,31(7):490-493.

[13]王丽红,钟 慧,邓 萌,等.氨甲环酸在婴儿先心手术中的应用[J].中国临床医学,2010,17(1):123-125.

[14]石 佳,纪宏文,王古岩,等.CABG手术应用氯吡格雷和氨甲环酸对术后出血和异体输血的影响[J].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2013,29(2):87-90.

[15]王静捷,陈广俊,刘 薇,等.氨甲环酸不同给药方式对心脏手术患者凝血功能及出血量的影响[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13,35 (2):145-149.

R726.1

B

1003—6350(2015)09—1345—02

10.3969/j.issn.1003-6350.2015.09.0481

2014-08-18)

朱 钧。E-mail:zhujunwwe@163.com

猜你喜欢

氨甲环酸氨甲环酸
氨甲环酸对初次单侧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失血的疗效观察
认识一下云南白药牙膏中的『氨甲环酸』
氨甲环酸应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术期的给药方式比较
在对患者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期间用不同的氨甲环酸止血法对其进行止血的效果
扶正化瘀胶囊联合氨甲环酸治疗黄褐斑的临床观察
氨甲环酸用于脊柱手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Meta分析
关节腔内注射氨甲环酸对单髁置换术围手术期失血量的影响
局部注射联合静脉滴注氨甲环酸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失血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