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支气管扩张症继发真菌感染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2015-04-14高爱丽陈希胜

海南医学 2015年10期
关键词:念珠菌白蛋白真菌

高爱丽,陈希胜

(北京市顺义区医院呼吸科,北京 101300)

支气管扩张症继发真菌感染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高爱丽,陈希胜

(北京市顺义区医院呼吸科,北京 101300)

目的 探讨我院支气管扩张症患者继发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为减低其感染率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06-2014年我院呼吸科收治的50例支气管扩张症继发真菌感染患者作为真菌感染组,随机抽取同期住院的50例无真菌感染的支气管扩张症患者作为非真菌感染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其继发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真菌组患者送检标本中分离培养出6例(12%)为无名假丝酵母菌,37例(74%)为白色念珠菌,光滑念珠菌、西佛念珠菌各3例(6%)以及罗伦特隐球菌1例(2%)。单因素分析显示支气管扩张症病程、侵入性操作、血清白蛋白水平、住院天数、卧床>7 d、抗生素使用时间以及是否应用激素是支气管扩张症继发真菌感染的影响因素,将其纳入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血清白蛋白含量以及激素、抗生素应用天数是支气管扩张症继发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血清白蛋白含量及激素、抗生素应用天数是引起支气管扩张症继发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应针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合理干预降低真菌感染的发生率。

支气管扩张症;真菌感染;危险因素

支气管扩张症是呼吸内科的常见疾病之一,它的病因是多样的,有报道研究未明确病因者占77.2%[1]。其发病机理广泛认为是三个不同的致病因素,即感染、炎症和酶的作用,这些因素相互作用持续进行气道破坏,导致瘢痕形成、扩张、扭曲。随着我国社会人口老龄化的迅速发展,以及抗生素的联合用药较多、品种更换频繁、同一抗生素使用时间过长、器官移植等因素,使临床上真菌感染的危险性大大增加,尤其是有支气管扩张症等慢性感染的基础病史。本文选择我院2006-2014年期间收治的支气管扩张症患者进行研究,分析真菌感染组及非真菌感染组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特点,总结支气管扩张症继发真菌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北京市顺义区医院2006-2014年呼吸内科收治的50例支气管扩张症继发真菌感染患者作为真菌感染组,随机抽取同期住院的50例无真菌感染的支气管扩张症患者作为非真菌感染组,其中真菌感染组中男性24例,女性26例,年龄48~84岁,平均(63.7±16.1)岁;非真菌感染组中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龄37~88岁,平均(61.7±11.3)岁。两组均剔除合并糖尿病、慢性心功能不全及肝肾功能损害等严重基础疾病的患者。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病情方面严重程度相当。

1.2 诊断标准 所有患者都通过高分辨率CT (HRCT)检查确诊为支气管扩张症。合格痰标本中连续两次真菌培养阳性并且菌株一致,同时涂片有真菌菌丝,结合临床即可诊断为肺部真菌感染。培养前痰标本需进行革兰氏染色涂片检查,如每一低倍视野中白细胞在25个以上,而上皮细胞少于10个即为合格的痰标本。

1.3 标本采集 患者均晨起清水漱口,之后用力咳出气管深部的痰液,或用吸痰管吸出深部痰液,收集在无菌痰盒中立即送检,进行培养鉴定,或通过纤维支气管镜刷片进行培养。

1.4 观察指标 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分析,对收集的100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主要观察支气管扩张症病程(支扩病程)、住院时间、既往肺部病史、侵入性操作、血清白蛋白、卧床>7 d、抗生素使用天数及是否应用激素(指静脉应用甲基强的松龙)等。其中侵入性操作指留置管道包括胃管、尿管、胸腔闭式引流管及中心静脉管等。既往肺部病史包括支气管哮喘、肺间质纤维化、肺炎、肺结核及肺癌等疾病。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将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真菌组患者主要真菌菌种分布 检出白色念珠菌37例,占74%;无名假丝酵母菌6例,占12%;光滑念珠菌、西佛念珠菌各3例,占6%;罗伦特隐球菌1例,占2%。

2.2 单因素分析结果 将对支气管扩张症患者可能的影响因素纳入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支气管扩张症病程(支扩病程)、侵入性操作、血清白蛋白水平、住院天数、卧床>7 d、抗生素使用时间及是否应用激素是支气管扩张症继发真菌感染的影响因素,见表1。

表1 单因素分析结果(±s)

表1 单因素分析结果(±s)

组别真菌组(n=50)非真菌组(n=50)检验值P值支扩病程(年) 8.84±8.87 7.89±10.69 0.43 0.627既往史(例) 46 40 2.08 0.148抗生素应用(d) 12.36±6.96 7.72±2.91 9.46 0.000激素使用(例) 29 10 15.17 0.000血清白蛋白(g/L) 31.13±5.31 35.38±5.04 1.42 0.000卧床>7 d(例) 13 4 4.54 0.031侵入性操作(例) 17 7 5.48 0.034住院时间(d) 12.42±7.00 10.74±4.28 2.94 0.151

2.3 多因素分析结果 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血清白蛋白含量、是否应用激素以及抗生素应用天数是支气管扩张症继发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见表2。

表2 多因素分析结果

3 讨 论

念珠菌包括隐球菌科念珠菌、高里念珠菌、假热带念珠菌和白色念珠菌等,其中白色念珠菌是人类最主要的致病性念珠菌,是一种常见的条件致病性真菌,如果引起深部感染,致死率比较高。在免疫功能下降或菌群失调的患者机体内,本菌大量繁殖并改变生长形式(芽生菌丝相)侵入细胞,引起并最终导致全身系统性感染,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

本研究显示真菌感染组患者中白色念珠菌比例占全部真菌菌株的74%,与章磊等[2]的报道结果相近,其次为无名假丝酵母菌,占12%。临床工作中,白色念珠菌在真菌感染中仍占主导地位,主要原因是其菌丝对人体的皮肤、粘膜等部位不仅有较强的粘附力、穿透力,还有较强的破坏力,且病菌形成迅速,播散后不容易被免疫系统吞噬,从而更加增强了它的致病性[3]。所以,一旦受到白色念珠菌感染,要及时进行治疗。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支气管扩张症患者生存时间逐渐延长,以及抗生素联合用药较多、品种更换频繁,使肺部真菌感染的发病率不断攀升,有资料显示支气管扩张症疾病占肺部真菌感染的11.9%[4]。可见由支气管扩张症继发的真菌感染已不罕见,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本资料结果显示,低水平的血清白蛋白以及静脉注射激素、抗生素应用时间较长的患者更容易继发真菌感染。这可能由于支气管扩张症患者反复感染,致使机体免疫力日趋变差,使正常寄生在体内的真菌能够有机会感染肺部[5]。国外已有相关研究[6]证实,血清白蛋白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疾病致机体的消耗程度,可作为评价营养状态、影响疾病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因为血清白蛋白参数较低,营养状态差、人体免疫功能低下,所以平时不致病的一些真菌(指构成人体正常菌群的真菌)感染人体,而成为条件致病性真菌,威胁着人类的健康。

此外,长期应用类固醇激素治疗的患者,免疫功能会受到抑制,因为类固醇可改变嗜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的分布和功能,所以增加了真菌感染的概率;或频繁变更抗生素、长期用广谱抗生素,使正常菌群相互制约的作用失调,损害了免疫防御系统,同样会让真菌性的肺部感染具有很高的风险。薛莹等[7]认为某些抗菌素竟然可以促进真菌的生长,使平时不致病的一些真菌发生内源性增殖、外源性感染扩散,从而侵犯患者的肺部,甚至引起真菌的二重感染,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

综上所述,血清白蛋白含量以及激素使用、抗生素应用天数是支气管扩张症患者继发真菌感染相关联的危险因素,对以上这些高风险患者应采取积极的预防与干预措施,平衡膳食、纠正营养不良、增强体质;合理使用抗生素、激素;及时控制引起机体免疫力下降的各类因素,从根源上降低支气管扩张症继发真菌感染的发生率。

[1]Li Z,Li JR,Gao JM.Clinical evaluation of 136 inpatients with bronchiectasis in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hospital[J].Zhongguo Yi Xue Ke Xue Yuan Xue Bao,2014,36(1):61-67.

[2]章 磊,杨海飞,梅 清,等.临床分离真菌的分布特点及其耐药性分析[J].中国抗生素杂志,2013,38(8):633-634.

[3]孙祥骞,何 理,吴松远,等.307株念珠菌属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06,6(5):330-332.

[4]赖 强.呼吸内科病房院内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29):54-55.

[5]程 涛.探讨支气管扩张并发肺部真菌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J].中国医学创新,2012,9(16):147-148.

[6]Horwich TB,Kalantar-Zadeh K,MacLellan RW,et al.Albumin levels predict survival in patients with systolic heart failure[J].Am Heart J,2008,155(5):883-889.

[7]薛 莹,李金晏.老年肺部真菌感染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措施[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31):101.

R562.2+2

B

1003—6350(2015)10—1497—02

10.3969/j.issn.1003-6350.2015.10.0533

2014-09-05)

高爱丽。E-mail:nuligaoaili@163.com

猜你喜欢

念珠菌白蛋白真菌
喜舒复白蛋白肽饮品助力大健康
缺血修饰白蛋白和肌红蛋白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早期诊断价值
高等大型真菌与人类
PCR-RFLP在VVC相关念珠菌菌种鉴定中的应用
真菌造房子
烟叶主要真菌病害的发生与防治
念珠菌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真菌病害怎样正确选择杀菌剂?
临产孕妇念珠菌感染及不良妊娠结局调查
白蛋白不可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