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高中气候知识的衔接

2015-04-14肖泽锋

新课程(中学) 2015年11期
关键词:风带太阳辐射纬度

肖泽锋

(江西省信丰中学)

气候基础知识是中学地理教材中的一个重点,由于全球各地地理环境差异极大,各地的气候形成要素也复杂多样。如何把高初中气侯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笔者作了以下尝试:

一、前后联系对比

在高一地理必修教材“气候的形成和变化”单元教学中,我首先引导学生复习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形成气候的要素,这样的衔接消化很有好处,学生较快地将高初中地理联系起来填出了下表:

影响气侯形成的主要因素高中地理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地表状况世界地理 中国地理纬度位置 纬度位置气压带和风带 季风环流洋流、地形、海陆分布 地形、海陆分布冰面、雪面、森林、草地、湖泊、水库、裸地等

二、归纳剖析异同点

从所填表中可以看出,高初中地理教材对种种形成气候要素的提法有些地方不尽相同,这对于一般的中学生来说易于混淆,所以引导学生对各要素相互关系进行对比分析,归纳总结出它们之间的共同性和差异性很有必要。首先从高中地理所提的太阳辐射与初中地理所讲的纬度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太阳辐射是地球上能量的源泉,是形成气候最基本的因素,它的大小取决于太阳离度,而太阳高度大小随纬度不同差异极大,即是说纬度不同决定着太阳辐射的大小不同,纬度即成了决定各地热是不同的最基本因素。如此比较得知,太阳辐射和纬度都是形成各地气候热不同的决定因索,两者只是提法不同,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而已。然后是高中地理的大气环流与世界地理的气压带和风带。那么,为什么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中影响气候的大气环流又不同呢?回答是世界地理讲过在全球范围,其中太阳辐射在全球各纬度地带加热不均,造成高低纬度间的热量差异是形成气候的主导因素,进而就形成了全球的气压带和风带。而中国是由于海陆位置面临世界大的洋——太平洋,背靠世界最大的陆——亚欧大陆,由于海陆热力差异最大,从而形成了强大的东亚季风,取代了气压带和风带在东亚的分布。由此推论可知,高中地理中下垫面对气候的影响是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的海陆分布、洋流、地形起伏、森林、湖泊、冰-表面、棵地等气候影响要素的概括抽象,反之则是它的具体化。

三、注重综合、抓住主导、主次分明

灵活运用气候形成的各种因索,还需要让学生多作实际问题的分析。如我国东北冬季特别寒冷,学生分析出是因为它的纬度在我国最高,冬季获得的太阳辐射特别少,又接近特别寒冷干燥的冬季风源地一“蒙古冷高压”,受冬季风影响特别大,西部的大兴安岭的东坡陡西坡缓的地形加强了季风的来势。故纬度地形、冬季巧等影响气候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造成了东北冬季特别寒冷。西欧的温带海洋性气候特别典型,是由于它的纬度在北纬40°-60°之间,在西风带终年控制的范围,西风来自大西洋面,并经过了沿岸的北大西洋暖流从而带来丰沛的水汽,欧洲的山脉又多呈东西走向对西风阻碍作用小,再加上海岸线待别曲折,海湾深人陆地,所以海洋影响特别大,因而形成了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这样就将影响气候的各要素灵活地运用于解释世界各地气候的成因上。在综合分析各地气候成因的同时,还须注意一些形成气候要素的主导作用。如我国横断山区“一区有四季,十里大不同”主要是地势高造成的结果;海南岛长夏无冬,大兴安岭冬长而严寒,主要是纬度差异;东非高原虽然位于赤道附近却为热带草原气候,主要因素是地形的隆起而导致水热变化的结果。这样学生将归纳总结的气候形成原理用于分析各地气候成因,也就达到了教学目的。

猜你喜欢

风带太阳辐射纬度
中国地面太阳辐射季节异常与主要大气环流指数的关联分析
提孜那甫河流域地表太阳辐射估算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邯郸太阳辐射时空分布特征
纬度未知条件下的抗扰动惯性系初始对准改进方法
观安顺黄果树瀑布(新韵)
带雨梨花
“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教学设计
纬度
太阳辐射作用下钢筒仓结构温度场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