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家节能中心组织开展系列课题研究助力生态文明建设

2015-04-13国家节能中心

节能与环保 2015年12期
关键词:全过程技术推广煤炭

国家节能中心新一届领导班子组建以来,主动适应和引领新常态下的节能工作,提出了传承、创新、深化、提升的工作理念和打造“节能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等七大功能中心的发展蓝图。

2014年,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谋大事、议大事、抓大事”的要求,国家节能中心围绕节能领域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重大问题,结合自身职能,自主立项并开展了一系列课题研究工作。包括“节能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支撑作用”、“能源制约作用与发展理念和思路转变问题研究”、“中国节能管理制度体系研究”、“节能与环保制度体系比较研究”、“煤炭开发利用全过程能源效率及节能问题研究”、“基于市场机制的节能技术推广路径和政策研究”等。这些课题分别从宏观层面梳理了节能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探讨了能源消费总量控制背景下的地区发展路径;从中观层面剖析了我国节能管理制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与环保领域及国外的节能管理制度进行了对比分析;从微观层面研究了煤炭开发利用全过程的能源利用效率问题,提出了搭建供需双方交易平台、进一步提高节能新技术推广效果的路径和政策建议等。

经过课题组与有关合作单位的共同努力,目前大部分课题已陆续结题。现将部分课题研究成果以简明摘要的形式发布,供有关方面参考。

节能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支撑作用

课题从生态文明和节能的定义出发,深入剖析了两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研究认为,节约能源既是生态文明建设题中应有之意,又与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各个领域的主要工作有着必然的联系。节约能源从减少能源开采、减少CO2和污染物排放等方面促进了生态环境的改善;从推进绿色城镇化方面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从推动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方面促进了产业结构优化;从推动科技创新方面促进更加高效地利用资源;从推进节能领域法律法规、标准体系建设方面推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完善。可以说节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之策和基本途径。

课题构建了节能对生态文明贡献的评价指标体系,从节能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技术进步,提高能效水平、改善环境质量、减排CO2等5个方面进行了量化研究。

针对“十三五”时期的节能工作,课题从强化节能在生活方式、生产方式转变中的作用、推动节能技术研发推广应用、完善节能相关政策、健全法律保障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加强节能宣传教育、建立红线制度、加强监督考核和事中事后监管、强化基础能力建设等10个方面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能源制约作用与发展理念和思路转变

课题在分析能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约束双重作用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不同地区特点,选取指标构建较全面的能源供需格局发展综合评价体系,科学反映不同地区能源对经济的支持和对社会发展的制约程度。按照科学、可行的原则,课题从能源、经济、社会等方面的25个指标中,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指标对能源供需的影响程度,进一步将指标体系精简为3个层级,能源供应、能源消耗、经济增长、产业结构等4个二级指标,以及可供本地区消费的能源量、单位GDP能耗等7个三级指标。

课题收集了1990~2013 年中国 30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港、澳、台及西藏除外),采用组合模型和多指标聚类分析法两种不同的方法进行了区域划分,将30个地区分别划分为能源制约强度强、中、弱三类。根据划分结果,分类研究不同类型区域特点,及其在能源制约作用下的最佳产业结构、发展模式和速度,预测中长期的能源需求以及最优发展路径。最后,分别以浙江、广西和山西为代表,针对三类不同制约程度的地区,提出了相应的发展思路建议。

节能和环保制度体系比较

我国环保领域经过40余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套相对健全的制度体系。节能和环保两个领域具有很强的相似性和相关性,环保领域的发展经验可为完善节能领域的制度体系提供经验参考。鉴于此,国家节能中心设立了“节能和环保制度体系比较研究”课题,联合北京节能环保中心共同开展研究。

课题主要从法律法规、行政管理、产业推动、基础能力4个方面进行了对比研究。法律法规方面,节能领域的法律法规体系尚不完善,有关法律规定过于原则和笼统,对公众事前参与节能的规定缺失等。建议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进一步强化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加大节能违法处罚力度。尽快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完善节能标准体系等。

在行政管理方面,目前支撑体系不够健全,市场化服务机构力量薄弱。建议明确中央政府部门之间、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地方政府之间的沟通协调机制;强化节能管理支撑体系,健全节能技术服务、研究咨询、检测、培训等服务支撑能力;建立节能工作巡视制度等。在产业推动方面,主要是节能技术遴选评价机制不完善,缺乏公益性普及推广,因此建议加强重大、关键节能技术的研发和示范推广,培育专业化大型节能环保企业。在基础能力方面,重点是节能教育和培训薄弱,对企业能管人员缺乏系统培训,建议强化能源管理执业资格认证,推进能源计量、统计、在线监测,发展节能教育培训产业等。

在“十二五”节能收官、“十三五”谋篇开局的关键时点,本课题研究有助于进一步完善节能管理制度体系,为“十三五”期间更有效地推进节能工作提供帮助。

煤炭开发利用全过程节能

长期以来,煤炭占我国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近70%。2014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要求我国2020年煤炭消费比重要控制在62%以内。为实现这一目标,除了实行煤炭替代以外,还需要提高煤炭自身的开发利用全过程的能源转化效率。“煤炭开发利用全过程节能”课题研究,旨在通过梳理煤炭开发利用全过程的能源利用效率现状,统筹分析各环节及其组合的能效水平,发现提升能效的关键环节和节能空间,研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

煤炭开发利用的全过程包括煤矿规划建设、煤炭生产、原煤加工、煤炭物流、转化利用和资源利用6个主要环节,课题建立了“煤炭资源开发利用全过程能源效率模型”,从能量输入和输出的角度,以2012年的数据为基础,对前述6个主要环节,以及煤炭发电、工业锅炉和煤化工等3方面11条主要路径的能源转化效率进行了计算,并对2020年的开发利用情况进行了预测。

研究发现,现有的3种煤炭转化利用产业链中,燃煤发电过程中原煤-洗选-运输-配煤-发电过程效率最高,达31.2%;燃煤工业锅炉过程中原煤-洗选-运输-型煤-工业锅炉过程效率最高,达60.9%;煤化工方式中热解方式效率最高,达53.9%。此外,研究还发现目前在煤炭的规划设计、加工和回收利用等环节存在诸多问题,未来仍有较大的节能潜力。通过提高原煤开采的回采率、煤炭加工的入洗率、电煤使用占比以及煤矸石的回收利用率等措施,“十三五”期间的相对节能量预计可达5.9亿tce。

我国的资源禀赋决定了未来一段时期内,煤炭在我国能源消费中仍将占有较大的比例。“十三五”期间,为实现煤炭清洁开发利用,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推进能源革命和绿色发展,课题建议加强煤炭开发利用全过程的顶层设计,抓住能效提升的关键环节,发挥杠杆驱动作用。同时,需要进一步健全法律法规标准和监管体系,确保相关政策的落实。

基于市场机制的节能技术推广路径和政策

“十一五”以来,我国的节能工作取得长足发展,但企业节能内生动力不足的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节能环保技术创新体系不完善,产业集中度低,缺乏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节能技术推广工作处于百花齐放阶段,推广活动良莠不齐。作为国家节能技术组织申报单位之一,国家节能中心一直致力于加快节能低碳技术的筛选评价和普及推广,建立有效的节能低碳技术遴选、评定和推广机制。

课题比较了国内外节能技术推广环境和发展现状,认为节能技术推广是采用市场化机制推进节能工作最适合的领域之一。国际上基于市场机制的节能技术推广主要是以市场自由竞争条件下的技术推广为重点,而我国仍以政府为主导,在战略远景、法规政策、体系层次等方面都有待完善。逐步建立基于市场机制的节能技术推广路径,需要从组织建设、节能技术信息共享体系、资金、推广平台等多方面入手,核心是建设节能技术推广平台,行业协会、金融机构等也应发挥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

全过程技术推广煤炭
全过程人民民主与全过程民主立法
智能制造技术推广服务与实践
消除煤炭:是时候将煤炭载入史册了 精读
土建工程中全过程造价管理的有效应用
煤炭
煤炭:去产能继续 为煤炭正名
农田水利技术推广
对水稻机插秧技术推广的思考
让创新贯穿深化医改的全过程
全过程造价管理模式下的工程造价控制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