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束化护理在防治ICU腹泻患者肛周皮炎中的效果观察
2015-04-13孙丹丰赵海霞
孙丹丰,陈 萍,赵海霞
(浦江县中医院,浙江 浦江 322200)
集束化护理在防治ICU腹泻患者肛周皮炎中的效果观察
孙丹丰,陈 萍,赵海霞
(浦江县中医院,浙江 浦江 322200)
目的:观察在防治ICU腹泻患者肛周皮炎中集束化护理的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至2014年于本院就诊的78例ICU腹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护理方法分成2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的39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集束化护理的39例患者作为观察组,观察各组患者肛周皮炎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10.3%)发生肛周皮炎的患者显著少于对照组,两组肛周皮炎严重程度及愈合时间相较观察组也明显更佳(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可有效减少ICU腹泻患者肛周皮炎发生率,具有减轻患者肛周皮炎的严重程度及促进愈合等重要作用。
ICU;腹泻;肛周皮炎;集束化护理
ICU腹泻患者发生肛周皮炎的几率较高,据报道显示[1]超过10%的ICU腹泻患者可出现肛周皮炎,情况严重者可继发感染,不仅为患者带来较大痛苦,同时为临床护理工作也增加了较大难度,因此,有效预防腹泻患者肛周皮炎,为目前ICU护理工作的重点关注内容。而在以往的护理工作中,传统的护理方法并不能有效的避免肛周皮炎等并发症发生,因此,本文对2011年至2014年于本院治疗的ICU腹泻患者实施了集束化护理,即予以患者集合一系列具有循证基础的护理措施,在减少肛周皮炎发生率等方面获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8月至2014年8月于本院就诊的78例ICU腹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护理方法分成观察组(39例)与对照组(39例),观察组有24例为男性,15例为女性,年龄为12岁至85岁,平均年龄为(68.9±6.8)岁;对照组则有27例为男性,12例为女性,年龄为11岁至80岁,平均年龄为(70.2±5.4)岁。比较各组患者年龄、性别等资料均为P>0.05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具有可比性。
2.方法。
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干预,在患者每次便后进行肛周、会阴部皮肤的清洗,清洗采用湿巾,待干后涂抹软膏进行保护,如患者为排水样稀便,则在其直肠内留置尿管接负压袋引流大便。
观察组患者予以集束化护理,包括病情评估、肛周皮肤保护及肛周皮炎创面处理等方面。(1)病情评估:考虑ICU患者由于受到病情危重、胃肠功能紊乱、机械通气及肠内营养等因素影响,易出现腹泻或者大便失禁等情况,对其进行病情综合评估,并采取相应的解决对策。评估内容包括患者腹泻发生的原因、排便情况、腹泻及肠内营养液应用的相关因素、抗生素使用情况及肛周、会阴部皮肤情况等方面,同时在进行护理时需与医疗组进行良好的沟通与合作,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肛周皮肤保护措施,并针对患者腹泻发生原因,对其肠内营养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包括浓度、稳定及注入速度等。(2)肛周皮肤保护:在患者每次大便之后,对其肛周的皮肤及会阴部皮肤进行及时的清洁,同时喷洒赛肤润并于肛周部位粘帖造口袋,在患者腹泻停止后停用,进行造口袋更换时需避免强拉引硬扯,以避免对患者皮肤造成意外损伤。(3)肛周皮炎创面处理:在每次大便之后,对其创面及肛周会阴皮肤进行清洗,清洗采用无菌生理盐水,清洗后外涂溃疡粉并喷洒无痛保护膜。如患者为水样便或者稀糊状大便,则在上述处理的基础之上同时粘帖造口袋收集大便;如患者为创面粘帖造口袋困难者,则在患者每次大便清洁后及每间隔2h-3h外涂溃疡粉及喷洒无痛保护膜。
3.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肛周皮炎发生情况,包括发生几率、严重程度及愈合时间等方面。
4.评定标准。
肛周皮炎的严重程度分为I-III度,其中I度的标准为患者肛周局部皮肤有丘疹和潮红;II度的标准为患者肛周局部皮肤有渗液及红肿情况;III度标准为患者肛周局部皮肤有溃疡糜烂,渗液及红肿等情况。愈合时间标准为I度患者:皮疹完全消退且肛周皮炎皮肤完全恢复正常的时间;II度患者:肛周皮炎皮肤无渗液且红肿消退的时间;III度患者:患者肛周皮炎局部皮肤的溃疡干燥结痂的时间。
5.统计学方法。
数据经SPSS 19.0处理,x2检验计数资料(%),P<0.05则具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 果
两组患者肛周皮炎发生情况对比观察组发生几率、严重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组间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患者肛周皮炎发生情况对比[n(%)]
观察组患者肛周皮炎愈合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组间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患者肛周皮炎愈合时间对比情况[n(%)]
三、讨 论
肛周皮炎主要是指由于排泄物刺激及物理刺激所致的肛周皮肤糜烂及瘙痒等症状。对于ICU腹泻患者而言,由于其受到皮下血液循环障碍、皮肤弹性差且伤口修复能力下降等因素影响,均导致患者较易出现肛周皮炎及感染等情况[2],因此,防治ICU腹泻患者肛周皮炎的主要措施为综合评估、病因治疗、合理应用肠内营养等并与肛周皮肤护理想结合的综合性护理医疗措施。
本组研究中,对观察组患者采用了集束化护理干预,针对患者腹泻问题对其进行了一系列的具有循证基础的护理措施,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发生肛周皮炎的例数显著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肛周皮炎的严重的及愈合时间也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采用集束化护理可有效预防ICU腹泻患者发生肛周皮炎,与冯伟等[3]报道结果一致。分析认为,其与集束化护理基于常规护理知识对患者腹泻的原因进行积极的评估和纠正等措施具有相关性,经采取相应皮肤保护措施,均使患者肛周皮肤的浸润减少,同时确保患者皮肤干燥,具有较好的透气性。集束化护理采取了喷洒赛肤润及及时清洁肛周皮肤等措施,经联合应用皮肤保护膜,不仅使患者肛周皮肤的细菌毒性产物得到有效清除,同时具有防水、吸收渗液及缓解疼痛等效果,均有利于患者恢复。
综上所述,ICU腹泻患者采用集束化护理可有效防治肛周皮炎的发生,同时具有减轻肛周皮炎严重程度及促使患者加速愈合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1]张彩玲.ICU腹泻患者肛周皮肤损伤的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5):336-337.
[2]万素珍,叶碧玲,胡定兰,等.ICU腹泻患者肛周护理研究[J].中国伤残医学,2015(5):183-184.
[3]冯 伟.ICU患者肠内营养致腹泻的原因分析及护理[J].中国疗养医学,2014(4):338-339.
R472
A
1002-1701(2015)06-0144-02
2014-10
孙丹丰,女,本科,主管护师,研究方向:ICU护理。
10.3969/j.issn.1002-1701.2015.06.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