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学、临床案例和科研实验相融合的立体式教学方法在病理生理教学中的应用
2015-04-13李菲菲李文清陈命家汪思应
李菲菲,李文清,陈命家,汪思应
(1.安徽医科大学;2.安徽省高等医学教育合作委员会;3.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安徽 合肥 230000)
理论教学、临床案例和科研实验相融合的立体式教学方法在病理生理教学中的应用
李菲菲1,2,李文清1,陈命家2,3,汪思应1
(1.安徽医科大学;2.安徽省高等医学教育合作委员会;3.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安徽 合肥 230000)
目的:探索临床和科研实融合的病理生理学教学方法,使医学生建立起良好科研和临床思维学习模式。方法:建立以理论教学内容为基础,以典型的临床案例或科学实验为载体,以前沿学科知识为延伸的立体式教学模式。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考试成绩无明显差异,但实验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较高,对教学效果总体评价明显较实验组高。结论:立体式教学法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得到学生好评,具有推广实施价值。
病理生理学;教学方法;案例式教学;科研与教学
高等医学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医学生成为一名合格临床医师或医学科研工作者,因此如何在基础医学教育阶段让学生早期接触科研和临床,建立起良好科研思维和临床思维学习模式是如今高等医学教育发展的要求,也是高等医学教育需要解决的最重要的问题之一[1]。
病理生理学是一门沟通临床医学和基础医学的桥梁学科,在医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它以患病机体为研究对象,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转归规律和机制的科学,其任务是阐明疾病的本质,为临床防治疾病提供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因此,病理生理学的教学目的就是要在遵循其特殊的教学规律的过程中,让学生掌握全面的知识,并着重培养学生如何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即所谓既要厚基础,更要重能力,特别是自学能力、综合能力、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临床思维及推理能力、科研能力等[2]。因此如何搞好病理生理学教学,建立与临床、科研相结合的病理生理学教学模式,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病理生理学基本原理去解决与临床相关的实际问题和培养学生的临床和科研思维能力,是摆在病理生理学教师面前一项艰巨的任务。
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临床思维创新能力,适应高等教育的客观要求和未来职业需求,我们提出理论教学、临床案例和科研实验相融合的立体式教学方法,即在以精华的理论教学内容为基础,以典型的临床案例或科学实验为载体,以前沿科学研究成果为延伸和升华的立体式教学模式。
一、具体实施对象和方法
(一)对象。
实验组选择本校11级临床医学专业甲班共220人,对照组为11级临床医学专业乙班共223人;年龄均为19-21周岁;入校时随机分班。
(二)方法。
1.理论教学和临床案例相融合的教学实施。精选2-4个涵盖教材中90%左右的基本病理过程和各个器官系统病理过程临床病例,并有针对性地设计带共性的问题供学生讨论。老师提前两周将病例资料印发给学生,提出病例分析思路,使学生有充足时间到图书馆及网络上查阅文献、专著和教材。各个教学班自行组织学习小组作为病例讨论单位,学习小组采用自由组合方式,小组内分工协作,查到的文献信息资料共享,相互讨论,寻找解决问题方案。
2.理论教学和科学实验相融合的教学实施。一方面,将实验教学引人病理生理学理论教学,就是在开习新的章节之前安排一次相关的实验课,针对该章节内容首先介绍相关的理论知识,然后在动物身上进行相关的模型制备,在动物身上及时的来验证刚刚所学到的相关理论知识,这样所涉及到的所有问题都可以生动的迎刃而解,实验做完之后,再带领学生一起根据动物身上所出现的病理变化来加深相关理论知识,从而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另一方面,将科学研究思维和模式引入理论教学教师就某个章节的知识点选取难度较低的科研论文进行讨论学习,介绍最新科研进展,科研方法,研究思路等,让学生早期接触科研,锻炼其科研思维能力,并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在学习理论课的基础上,再进行查阅文献、写小综述、设计小实验、参观实验室等项目进行科研能力的训练。
(三)教学方法评价。
1.问卷。在最后一次授课后发放“病理生理学教学活动听课调查表”,无记名填写完毕后及时收回。调查内容主要从教学内容、教学效果、知识掌握情况三方面共10个问题进行评价,每个问题的答案以10分制计分,最低为6分(一般)、8分(较好)、最高为10分(很好)。满分100分,总分90分以上为“很好”,80-90分为“较好”,80分以下为“一般”。
2.考试成绩分析。实验组和对照组采用同一份试卷考试,成绩采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二、结 果
(一)学生表现。
实验组在自学过程中,能认真地查找资料和解决问题。学生汇报学习结果等方面均表现出高度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二)学生综合评价。
实验组220人,收回有效合格问卷217份,对照组223人,收回合格问卷221分。实验组67.3%的学生评价很好,25.3%的学生评价较好,分别高于对照组的41.6%和24% (见表1)。说明该种教学方法的满意度总体较高。
表1 学生对教学效果的综合评价[n(%)]
(三)考试成绩。
实验组学生与对照组学生考试成绩比较未见到明显的差异(见表2)。
表2 实验组与对照组的考试成绩比较(±s)
表2 实验组与对照组的考试成绩比较(±s)
*P>0.05
分组 总分实验组83.12±13.25 82.34±11.86对照组
三、讨 论
我国传统的病理生理学的现行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基本框架形成于50年代全面学习前苏联时期。这种模式具有科学、严谨、系统的优点,但存在着重理论轻应用,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和素质培养的问题,加上由于本课程偏重于内容抽象、复杂、逻辑推理性强知识点的讲解及教师采用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往往导致学生在学习时一知半解,考试前死记硬背,考完基本忘干净,从而影响教学质量。特别是学生临床思维的训练、创新能力的培养和个体的发展,长期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落实,与高等教育的客观要求和未来职业需求很不适应[3]。近年来,随着对教学模式的不断探讨和改革,病理生理学教学模式不断丰富和多元化,PBL、CBL等教改模式层出不穷,但是也各自存在不少问题[4-5]。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临床思维创新能力,适应高等教育的客观要求和未来职业需求,我们认为病理生理教学模式应该多元化,即多种教学模式应该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前期我们已经在部分专业中推行了“科研案例式教学法”,获得了学生的好评[6]。通过本研究,我们进一步将理论教学、临床案例和科研实验相融合,发现此种教学模式的学生总体满意度较高,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这种从基础到临床再到科研的立体模式既有利于培养学生扎实的理论基础、又有利于为培养具有较高的综合应用分析能力和创新意识的临床和科研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学生在大学时代的主要任务是打好专业基础,并具备较高的分析、自学能力。临床、科学实验相结合的病理生理学教学,可以从相应的基础理论出发,分别从同一疾病的动物实验研究结果和临床病例的表现,将疾病的发生规律、发病机制和治疗原则进行深入、形象、具体的再现,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有效的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进而使医学基础教育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
[1]潘兴寿,黄照河,蓝景生.现代高等医学教育中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1(23):117-118.
[2]张启良,刘 玮,李菊英.病理生理学教学模式改革的实践[J].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2001(2):190-192.
[3]赵 爽,蒙 山,朱名毅,等.浅论病理生理学教学与医学生综合素质培养[J].卫生职业教育,2012(7):67-68.
[4]金 莉,王国忠,林 岩,等.PBL与LBL教学法在病理生理学教学中应用的比较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9(13):70-71.
[5]刘晓岚,刘海静,林 娜,等.几种病理生理学教学方法改革的探讨[J].南方医学教育,2008(3):594-595.
[6]李菲菲,刘 雷,储著朗,等.“科研案例式”教学模式在病理生理学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中的实践[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6):88-89.
Integrating theoretical teaching,clinical cases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to teach pathophysiology
Li feifei1,2,Li wenqing1,Chen mingjia2,3,et al
(1.Anhui Medical University;2.Higher medical education cooperation committee of Anhui Province;3.Anhui Medical College)
Project:to find out a Pathophysiology teaching method that can combine clinical practice and scientific research,and build scientific research skills and clinical thinking skills.Methods:The theories serve as foundation,clinical cases or scientific research as platform,and latest development as learning extension.Results:Test results reveale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whil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more motivated and had more favorable opinion on learning outcome.Conclusion:the new approach can motivate students to learn.
Pathophysiology;Teaching method;Case teaching;Research and teaching
G642
A
1002-1701(2015)08-0112-02
2014-08
李菲菲,女,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肿瘤发病机制。
安徽省教学改革重点项目(2012jyxm897)。
10.3969/j.issn.1002-1701.2015.08.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