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形成性评价在医学本科生妇产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15-04-13何碧辉巩晓芸毛新敏腊晓琳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5年9期
关键词:妇产科医学实验组

龙 梅,何碧辉,巩晓芸,毛新敏,腊晓琳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形成性评价在医学本科生妇产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龙 梅,何碧辉,巩晓芸,毛新敏,腊晓琳*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目的:探讨形成性评价在妇产科教学中的应用及其意义。方法:研究选取不同专业的妇产科授课班级为研究对象。分别采取传统授课模式及终结性评价模式。对两组的综合成绩及学生反馈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组理论成绩优于对照组(P<0.05)。大多数参与调查的学生认为这次教改的效果较好,并且有较好的普及性,可以长期开展。结论:在妇产科临床教学中,应用形成性评价,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协作精神,一定程度上提高理论成绩。

形成性评价;医学本科生;临床教学

医学本科生临床课程的学习是从基础过渡到临床的重要阶段,妇产科也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通过妇产科教学过程中,对终结性考试模式进行改革,将形成性评价系统引入妇产科临床教学和考核中,并对实施效果进行了评价。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研究选取不同专业(临床医学,护理专业,口腔医学)的2010级妇产科授课班级为研究对象。每个专业随机选取2个授课班级,每班人数45-48人。其中1个班级采取传统授课模式及终结性评价模式,作为对照组;另一个班级采用形成性评价体系,作为实验组。

(二)研究方法。

妇产科教学由5名以上教师担任,这些教师均具有中级以上教学职称。所带班级也有交叉,即同一名教师既承担了对照班级一部分课程,也承担了实验班级一部分课程,保证了教学水平的均衡性。对照组考核方式包括操作成绩30%及期末成绩60%,平时考勤10%。理论考试时间安排在期末课程结束后。操作考试内容为妇科及产科的基本操作。

实验组评价体系包括:平时考勤10%,提问和讨论10%,课后思考及查新训练10%,操作考核10%,期末成绩60%。具体考核方法根据不同章节内容特点进行设置。对于一些疾病章节,考核方式与PBL教学法相结合,根据所学疾病,教师给出1个临床典型病例,由学生用所学知识对该疾病进行诊断、鉴别诊断、制定治疗方案等。可以小组讨论,也可以自行回答,并且课后要求学生查新,了解该疾病的最新诊疗进展。对于认真查新并自行思考的学生,给予查新训练分值。

(三)实施效果评价。

1.理论考试成绩分析。学期结束后,对研究对象进行理论考核,试卷进行流水阅卷,尽量保证阅卷的均衡性,并对学生的期末理论成绩进行统计分析。

2.问卷调查。为了更好的了解学生对此次评价体系改革的看法及感受,本课题组特别制定了调查问卷,从对待本次改革的态度,形成性评价体系的作用及形成性评价体系的可行性进行了调查,并对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3.长期效果监测。为了研究本次改革的长期效果,对研究对象进行了随访检测,观察了试验班级的学生在示教课程中的操作能力及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4.统计学处理。对两组之间的成绩和问卷进行统计学分析。

二、结 果

(一)理论考试成绩分析。

汇总所有研究对象的成绩(满分100分),对两组考生的总成绩进行t检验,结果显示对照组140人,理论考试的平均成绩为(73.00±12.23)分,实验组138人,理论考试的平均成绩为(82.00±11.76)分,两组之间的平均成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学生的成绩分布情况如下:>90分,对照组8人,实验组14人;80-90分,对照组38人,实验组62人;70-80分,对照组60人,实验组34人;60-70分。对照组30人,实验组27人;<60分,对照组4人,实验组1人。

(二)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对参加本次教改课程的所有实验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出问卷138份,收回136份,回收率98%。剔除其中无效问卷3份,对其余135份有效问卷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如下(见附表)。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84.5%的参与调查的学生认为这次教改的效果较好。并且83%的学生认为形成性评价体系有较好的普及性,可以长期开展。

(三)长期效果监测。

通过对研究对象进行长期的效果监测,结果显示实验组的学生在妇产科示教课中,思维活跃、综合实践能力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均比对照组学生有明显提高。

附表 形成性评价教改问卷调查结果统计表(%)

三、讨 论

妇产科学是一个专业性较强的学科,相比大内科及大外科来说,不易引起学生重视,难以提高学习兴趣。不同疾病之间也没有逻辑性关系。如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习效果已成为妇产科学授课教师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

形成性评价(Formative Assessment)是学生在一个教学模块中参与、能得到反馈且能促进学习的一种教学活动[1]。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教育学家Michael Scriven博士于1967年[2]提出,他明确指出了形成性评估(Formative Evaluation)与总结性评估(Summative Evaluation)的不同。形成性评价在以往称为形成性评估(Formative Evaluation)。Kifer等在1994年将形成性评估修改为形成性评价[3]。在国外,形成性评价被广泛应用于各个学科的教学,包括医学教育[4-5]。很快形成性评估受到了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并被视为教育的里程碑[6]。本课题的研究结果表明,形成性评价体系结合小班教学在妇产科学教学中的应用具有以下优点。

(一)有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及成绩的提高。

传统的教学方式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学生课堂积极性不高[7]。通过形成性评价体系的应用,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结果显示,实验班的课堂气氛好,学习积极性高。并且,随着学习兴趣的增加,学习成绩也得到了提高。形成性评价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对学生提高成绩具有明显效果[8]。

(二)有助于学生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

妇产科是一门外系学科,需要很好的协作能力。在形成性评价过程中,引入了一些需要团队合作才能完成的考核内容,例如滋养细胞疾病的教学与临床病例紧密结合,并且要求学生分工查找疾病的新进展,最后以小组为单位积极开展病例讨论,进行总结,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有助于学生主动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大学生不能一味的只是接受,要养成自主学习、主动探索新知识的习惯。自主学习能力主要体现在学习目标的确定、学习内容的决定,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等。通过形成性评价体系的应用,实现了教师和学生角色的转换,教师不再是课堂的惟一主导者,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变成主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该种教学方法可以成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深层次挖掘每位学生的潜能,真正实现个体化培养[9]。

(四)有助于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

医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医学教育工作者要看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医学教育改革的促进作用.推进和深化以课程改革为核心的教学内容改革.从过去单纯的课堂灌输,考试死背的教学模式转向"灵活性、多样化、实用型"的"基础+专业"的教学模式。即要熟练掌握医学基础知识,又要注重技能。做到理论学习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正真做到学以致用。临床教学中做到:1.及时发现教学中的不足之处,提高教学质量。2.根据学生反馈,调整授课方式及课堂安排,培养实用型医学人才。3.提高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及综合医学素质。

总之,尽管形成性评价在国外得到了广泛应用,形成性评价应用于国内医学本科临床教学还鲜有报道。本文对将形成性评价引入医学本科临床课程教学进行了研究,效果较好。有理由相信,随着越来越多的医学教育工作者对形成性评价的认识加深,使形成性评价更加规范标准,形成性评价将被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医学教育中来,为我们将来的医学生教育带来新的契机。

[1]李金清,李跃军,李学拥,等.形成性评价在医学本科实习教学中的应用[J].西北医学教育,2011,19(2):402-404.

[2]Bloom B S,Hastings J T,Madaus G F,et a1.Handbook on formative and summative evaluation of student leaning[M].2thed.New York: Mo Graw-Hill,1971:756-757.

[3]E.Kifer gh.Stakes Performance Assessment:Perspectives on Kentucky’S Educational Reform[M].Thousand Oaks:Corwin Press,1994: 121-132.

[4]B.L.0.J.L.McDonald.Influence of Online Formative Assessment Upon Student Learning in Biomedical Science Courses[J].J Dent Educ,2004,68(6):4.

[5]R.M.Epstein.Assessment in Medical Education[J].Eng J Med,2007,356:10.

[6]B.S.Bloom.Evaluation Comment[M].Los Angele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Los Angeles,Center for the Study of Evaluation of Instrctional Programs,1968:320-341.

[7]张 伟,胡 琪,袁新初,等.组织学与胚胎学互动式整体教学法中实验教学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2,2(4):157-158.

[8]G.M.K.Robin J.Fogarty.Informative Assessment:When It’S Not about a Grade[M].Thousand Oaks,CA:Corwin,2009:301-332.

[9]张艳红,戴月甜.中职预防医学课程的教学效果评价与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12,30(18):56-57.

G642.0

A

1002-1701(2015)09-0049-02

2014-09

龙 梅,女,在读博士,副主任医师,讲师,研究方向:妇产科教育及见习教育。

新疆医科大学 VII期教改课题(课题编号: YG2013076)。

*通讯作者

10.3969/j.issn.1002-1701.2015.09.026

猜你喜欢

妇产科医学实验组
本刊可直接使用的医学缩略语(二)
超声在妇产科急诊疾病中的价值
医学的进步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效果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趣味 “课课练”对城镇小学四年级肥胖男生的体重和BMI的影响
留学生妇产科学见习课全英教学探讨
超声诊断妇产科急腹症72例临床分析
医学、生命科学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