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创新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辩证思维谋划“十三五”
2015-04-13本刊编辑部
本刊编辑部
把创新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辩证思维谋划“十三五”
本刊编辑部
“十三五”规划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后冲刺阶段,也是全面深化改革取得决定性成果的重要时期,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呈现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三大特点。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明大势、看大局,深刻把握国际国内发展基本走势,把我们所处的国内外发展环境和条件分析透,把我们前进的方向和目标理清楚,把我们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搞明白,坚持立足优势、趋利避害、积极作为,系统谋划好“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深刻认识我国经济发展新特点新要求,着力解决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问题。要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性战略调整,把创新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继续深化改革开放,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深入研究保持经济增长的举措和办法,着力解决制约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问题,挖掘增长潜力,培育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拓展发展空间,推动经济总量上台阶。要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深入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着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积极培育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
加快发展特色高效农业,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础设施联通化、居民收入均衡化、要素配置合理化、产业发展融合化。正确处理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在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改革方面先行先试,把提出的行动计划扎扎实实落实到行动上,实现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同推进。
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增进社会消费预期,扩大内需,依靠产业带动和必要的政策激励,鼓励创业、扩大就业,努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要抓住群众最关心的教育、医疗、社会保障、食品安全等问题,实打实地做,循序渐进地推。要通过推进就业创业,发展社会事业,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要高度重视公共安全工作,牢记公共安全是最基本的民生的道理,着力堵塞漏洞、消除隐患,不断提高公共安全水平。要关心留守儿童、留守老年人,让他们都能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两个一百年伟大奋斗目标,提升综合国力,必须把创新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企业创新、市场创新、产品创新、业态创新、管理创新等,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
今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调研。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产学研已深入到国家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企业创新等不同形态、领域的创新浪潮之中,积极参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在人才培育方面,从企业、产业需要角度出发,以需求培养、锻炼人才,不仅解决企业、产业面临的相关技术难题,同时也推动、激发了人才创新、创造的主动性与活力。在协同创新方面,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共享资源,联合开设实验室,研发中心和基地,使研究面向产业难题,令成果更具有针对性,更利于产业化、商业化;高校和科研院所向企业开放检验、实验设备、设施,为企业提供了研发资源的有效保障。在产业转型升级方面,搭建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平台和桥梁,推动释放从创意设计到生产制造的巨大创造能力。
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作为跨部委、跨区域、跨行业、跨学科,产学研、政金介、媒商用互动合作的资源整合高层协同创新服务平台,不断推动产学研协同合作,通过支持构建不同类型的产学研创新联盟、全国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产学研示范企业,整合全产业链资源,积极推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产学研合作创新体系的建设。
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会长路甬祥最近强调指出,党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为应对信息网络革命提供的机会和挑战,李克强总理提出了互联网+和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发展。各省市已在积极行动贯彻实施。这对产学研促进创新驱动提供了新机遇和新要求。促进会要对新时期的产学研工作做深入调研,探究新规律,发现新案例,藉以推动产学研促进转移转化,创新驱动产业调整升级,绿色智能可持续发展,推动与地方与企业的合作。
产学研界同仁:我们要认认真真学习总书记指示的深刻内含,扎扎实实按照促进会领导的要求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坚持改革发展,突破创新,辩证思维谋划“十三五”规划,在推动科学发展、转变发展方式、破解深层次矛盾上奋发有为、取得更大进展;把创新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积极创造条件,推动各类创新要素融合互动,让创新随着中国经济的升级,成为智慧经济的重要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