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通用航空事业的现状与发展
2015-04-13中国航空学会常务理事张聚恩
◎ 中国航空学会常务理事 张聚恩
大陆通用航空事业的现状与发展
◎ 中国航空学会常务理事 张聚恩
现代航空在所有工业类别中是真正的朝阳产业。从 1903 年莱特兄弟有动力飞行成功这个里程碑事件始,到现在不过 112 年;百多年的发展,造就了一个包含航空器制造、航空运营以及航空科研与教育在内的宏大的现代航空体系。其中航空运营又分为军事航空和民用航空,而民用航空逐渐分为两大分支,即公共运输和通用航空。公共运输是以专业的航空运输公司为主体、航路和航时大体固定的客货运输;除此以外的其它所有民用航空统称为通用航空,简称 GA (General Aviation)。通用航空可以是经营性的,即由通航公司为责任主体的作业运营,也可以是非经营型的通用航空。通用航空涵盖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领域,主要包括工业航空、农林渔业航空、环境保护与监测航空、航空科研与探险、航空救灾与救护、飞行训练与培训、航空体育、飞行表演、公务航空、私人航空等门类。
通用航空门类众多,作用独特而巨大。以航空救灾与救护为例,在突遇灾害灾难或其它需实施紧急救援的事件时,航空手段以其快速、高效、受地理空间限制少等优势,成为世界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最有效手段。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据民政部统计资料,在一般年份,全国受灾人口约2亿,因灾死亡数千人,直接经济损失达2000亿元。除自然灾害外,我国的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社会公共安全等突发事件也时有发生,总量可观,已成为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制约因素。我国目前虽有一定的航空救援能力,但与灾害频发的国情不相适应,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与我国的国际地位不相适应,与亿万人民的热切期望不相适应。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号令下,军地各部门迅速调集力量,全力展开航空救援。共出动飞机、直升机428架,实施救援飞行8277架次,转运(含空投)物资22543吨,转运人员66728人次,为夺取抗震救灾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此次航空抗震救灾行动亦暴露出许多问题,主要是管理体制不完善,基础设施不健全,救援装备数量少、机型不配套,缺乏专业救援队伍等。这些问题引起了中央的高度重视,也引发了社会各界对建设我国航空应急救援体系的高度关注和热切期盼。因此,2008 年当年11月的珠海航展上,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陆军航空兵、中航工业集团公司和中国航空学会联合举办了“抗震救灾与航空装备展”。
这个展览不仅讴歌了可歌可泣的抗震壮举,也介绍了航空装备所发挥的特殊作用以及航空应急能力的现状和差距,呼吁全社会都来关注航空应急救援体系的建设。在此基础上,2009 年初,中国航空学会组织策划了向中央建言关于建立国家航空应急救援体系的活动,27 位中科院院士和工程院院士,在这份建议书上郑重地签署了他们的名字。这份报告通过中国科协等多渠道向中央申报。胡锦涛、温家宝、习近平、李克强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都对这份建言书做了批示。此后,国务院应急办组织25家有关部门与机构,编制并开始实施《中国航空应急救援体系规划》,为新时期大陆通用航空的发展注入了巨大的新动力。
从发展历程看,大陆通航起步并不晚,20世纪50年代,从灭蚊和防治蝗虫开始通航作业;后经文革的停滞期,在1976 开始进入恢复期;当时的恢复是全方位的,通航作业几乎涵盖所有的省份和包括10个类别一百多个项目的作业内容。进入21世纪以来,特别是近年来,国家对发展通用航空日益重视,出台一系列促进政策,通用航空正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近三年来,大陆通航企业和航空器年均增长率均达到 20%以上。到2015年4月底,大陆通航企业总数为246家,通用航空器总数突破2000架;预测到2020年通用航空作业量将达到年200万小时;且未来十年大陆通航产业将持续以年均20%的规模和能力增长,大陆将成为世界通用航空发展最快的地区。
近年来为推动和加快通用航空的发展,开始进行空域管理改革。2010年国务院、中央军委印发《关于深化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意见》。在“意见”的指引下,4年来,分步推行和实施“两区一岛”改革试点(广州、长春两区和海南岛)和两大区、七小区扩大试点(沈阳、广州两大区和唐山、西安、青岛、杭州、宁波、昆明和重庆七小区),为全面推进改革探索道路,积累经验。同年,科技部启动了“十二五”国家科技重大支撑项目计划,“民航协同空管技术综合应用示范”位列其中。2014年11月22日,低空空域管理改革会议进一步明确提出,坚持创新驱动、综合过程、问题导向、重点突破、统筹推进、确保安全的基本方针,以通用航空为突破,充分开发蓝天资源。
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还面临诸多问题和困难,还有不少难题需要破解。但是近两三年确已取得突破性、实质性进步,特别是有序推进的改革试点工作为奠定认识基础、技术基础和法规基础发挥了重要作用。除直接推动空域管理改革外,大陆军方采取了一系列积极举措,释放军用资源,以军民融合促进通用航空发展。针对通用航空机场和临时起降点少的现状,规范了军用机场的使用审批和费用收取相关事宜。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和民航局在 2013 年联合发布通知,当通航企业需要使用军用机场、军用航图等信息资讯时可以向军队的主管部门按程序申领。为支持民航事业,特别是通航的发展,军队已经拆建机场10个,移交民航使用机场13个,与民航合用机场63个,关闭训练空域457个,采取有效措施,加大空域的灵活使用,尽量减少军事活动对航班的影响,有力支持了民航运输以10%、通用航空以20%的年增长率快速发展。
为进一步加强通航市场的培育,政府积极引导,出台各项扶持政策与措施,解除体制机制障碍,释放市场活力。在2007年《通用航空经营许可管理规定》(第176号令)的基础上,吸纳改革新成果,即将发布新的通用航空经营许可管理规定(第229号令);新规定将顺应国家简政放权的要求,在购置航空器的资金额度、航空器的产权明晰等方面,降低门槛,放宽条件,并在安全管理、运行合格审定等方面做出方便通航公司经营运行的新规定。民航局于2012年制定《通用航空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3 年来已分别对65、75、93家通航企业发放了年度总额超两亿元的普惠性财政补贴。
2014年10月8日在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确定,向地方政府全部或部分下放通用机场的核准权限。在国家制定的全国民用机场布局规划中提出,到2020年80%以上的县级行政单位要能够在地面交通100公里或 1.5 小时车程的范围内快捷地享受航空服务。在经济新常态下,各级地方政府积极响应“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京津冀协同发展”等战略,在国家整体规划指导下以前所未有的热情开展通用机场的开发建设,把通航产业和临空经济区建设作为地方经济的新增长点,已有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制订了通用航空产业发展规划和通用机场布局规划,各地已经建立了百余个通用航空产业园。
在推动通航实务改革与发展的同时,以通航为平台,促进航空文化的发展和航空科技的普及,也正形成风生水起的热潮。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制定了宏伟的规划,将在大陆分批建设 50个“爱飞客”航空综合体,覆盖大陆人口 90%以上的地区。各级政府和众多企业,也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筹划和参与构建通航现代服务、营造浓厚航空文化氛围的工作与活动,如飞行体验、通航博览会、通航科普与培训等。
大陆通用航空正处在孕育井喷式发展的关键时期,而要真正迎来大发展的春天,必须抓住五件大事,即必须具备五大要件。第一,要有引导和支持通航发展的政策;我们已经有了一批好政策,我们还在热切期待着一系列新的利好与配套政策,包括支持通航作业的金融与税收、通航机场建设与管理、通航安全条例等。第二,有赖于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深入,深化和细化低空空域分类与划分、管理与使用的规定,进一步解决制约通航快捷与灵活作业的空域使用问题。第三,提升通航制造业的能力,包括相应服务保障体系的建设;第四,规划和部署基础建设,包括机场网络和低空监控设施与系统。第五,动员全社会的关注和更多资源的投入。
通用航空与各行业密切相关,通用航空与每个人息息相关;国家的发展离不开通航,民族的振兴离不开通航;社会生活的改善需要强大的通航,民族精神的唤醒需要强大的通航。在国家的统筹规划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下,大陆通航必将获得新的更大的发展。